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个对流边界层中的随机扩散模式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宗恺 杜曙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9,共9页
通过对对流边界层(CBL)湍流结构的分析,首次提出用两种不同尺度的湍流模拟CBL中的铅直扩散.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个随机扩散模式,并用它模拟了典型对流条件下两种高架连续点源的扩散.与Willis水槽模拟和Lamb等人数值模拟以及CONDORS计划... 通过对对流边界层(CBL)湍流结构的分析,首次提出用两种不同尺度的湍流模拟CBL中的铅直扩散.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个随机扩散模式,并用它模拟了典型对流条件下两种高架连续点源的扩散.与Willis水槽模拟和Lamb等人数值模拟以及CONDORS计划外场试验的结果的比较表明,本模式能成功地模拟CBL中的横向积分浓度.与其它数值模式相比,还具有输入参数少、计算量极小和更加简单实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 边界层 随机扩散模式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边界层中粒子随机扩散模式和高斯模式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谷德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4-172,共9页
用粒子随机扩散模式和高斯模式模拟的对应3种源高的横风向积分浓度的结果与水槽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粒子随机扩散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水槽试验结果,说明该模式能用来模拟对流边界展的扩散,而高斯模式不能完全反映对流边界层的扩... 用粒子随机扩散模式和高斯模式模拟的对应3种源高的横风向积分浓度的结果与水槽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粒子随机扩散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水槽试验结果,说明该模式能用来模拟对流边界展的扩散,而高斯模式不能完全反映对流边界层的扩散。比较两种模式的模拟结果,发现粒子随机扩散模式由于考虑了对流边界层中白卷流和热泡引起的垂直方向上湍流的非均一性,比高斯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污染物在垂直方向上充分混合较快、水平方向上扩散范围大、地面浓度最大值大、浓度最大值出现位置距源近且向右手方(背风而立)偏移等特点,并由此说明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高斯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用对流边界层中大气湍流结构特征对模拟结果作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边界层 粒子随机扩散模式 高斯模式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适用于高架源的大气随机扩散模式 被引量:2
3
作者 高会旺 陈长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关键词 随机扩散模式 高架源 大气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大气污染物传输和扩散的高分辨率模拟 被引量:6
4
作者 魏杰 宋宇 蔡旭晖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8-944,共7页
Diffusion process of tracer experiments on complex seashore of Sanmen in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is simulated by a combined modeling system.This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e diagnostic wind model Calmet,which provides... Diffusion process of tracer experiments on complex seashore of Sanmen in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is simulated by a combined modeling system.This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e diagnostic wind model Calmet,which provides a high-resolution wind field,and the Lagrangian random-walk dispersion model RPPM which calculates surfac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for comparison with the field measurement.In each tracer experiment,tracer concentration is measured at sample stations which spread over several arcs so as to capture the main body of the plume.Comparison between surface concentrations generated by the two methods reveals that the modeling system considerably well simulates the trajectory of the plume and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扩散 随机游走扩散模式 示踪实验 地形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区建筑物对城市交通隧道废气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胡荣章 龚辉 +2 位作者 刘罡 刘红年 蒋维楣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0-34,共5页
采用大气边界层模式和随机游动扩散模式相连接的模拟方法,对上海市拟建的交通隧道排气口附近街道建筑物区域的气流分布和废气排放物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设计了6种方案,并按不同的废气排放形式,分别分析了街区的地面污染物质量浓... 采用大气边界层模式和随机游动扩散模式相连接的模拟方法,对上海市拟建的交通隧道排气口附近街道建筑物区域的气流分布和废气排放物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设计了6种方案,并按不同的废气排放形式,分别分析了街区的地面污染物质量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在建筑物存在的情况下,排风口造成的地面污染物质量浓度的最高值会很大,可达0.44mg/m3,若换成排风塔,则为0.13mg/m3;没有建筑物的情况下,由排风口和排风塔造成的地面污染物最高质量浓度分别为0.11mg/m3,0.4mg/m3。当风速增大,质量浓度会降低,最大值分别从0.44mg/m3降为0.2mg/m3,和从0.13mg/m3降为0.1mg/m3。分析表明,建筑物附近的气流特征对污染物扩散会起引导作用:垂直方向上,导致污染物从高空被带入地面;水平方向上,使得污染物在下风向堆积;当风速增大时,地面污染物质量浓度值降低。同时研究表明,对排风塔污染物散布起主要作用的是水平方向的气流结构,而对排风口的污染物散布起主要作用的则是其附近建筑物的背风侧的气流下洗效应和水平流场,因此建筑物背风侧有可能成为重污染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城市交通隧道 空气污染 城市边界层 随机游动扩散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