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用于青海田鼠鼠疫菌株亲缘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崔百忠 金丽霞 +7 位作者 李敏 戴瑞霞 赵海红 祁芝珍 马英 席亚芳 冯建萍 金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对青海省称多县境内和四川省石渠县境内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 32株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基因进行分析 ,明确两地鼠疫耶尔森氏菌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结果 扩增产物在凝胶电泳上显示的条带 ,除 7株菌略... 目的 对青海省称多县境内和四川省石渠县境内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 32株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基因进行分析 ,明确两地鼠疫耶尔森氏菌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结果 扩增产物在凝胶电泳上显示的条带 ,除 7株菌略有不同外 ,其余 2 5株均相同。TreeView[Win32 ]统计软件分析的结果也显示两地鼠疫耶尔森氏菌之间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结论 青海省称多县和四川省石渠县青海田鼠体内分离到的鼠疫耶尔森氏菌在遗传学上属同一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增多dna 青海田鼠 鼠疫耶尔森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筛选意大利蜜蜂重要农艺性状遗传标记 被引量:6
2
作者 孙亮先 吉挺 +3 位作者 周斌 陈国宏 袁建军 黄周英 《中国养蜂》 2003年第6期6-8,共3页
为了获得意大利蜜蜂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 ,本研究以 30种RAPD随机引物对平湖浆蜂、美意、澳意、苏意等 4个在产浆、采蜜和抗病性上存在较大差异的意蜂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_PCR扩增筛选。试验结果显示 ,随机引物W 1 8(5′_CGG... 为了获得意大利蜜蜂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 ,本研究以 30种RAPD随机引物对平湖浆蜂、美意、澳意、苏意等 4个在产浆、采蜜和抗病性上存在较大差异的意蜂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_PCR扩增筛选。试验结果显示 ,随机引物W 1 8(5′_CGGACGGCGG_3′)和W2 3(5′_GTACCGCCCG_3′)的扩增图谱呈多态性。其中 ,在引物W 1 8所扩增出的 9条片断中 ,2 35 2bp和 36 4bp条带为美意所特有 ,表明可将之用于鉴别美意 ;2 0 92bp条带仅出现于蜂蜜高产的美意和澳意中 ,意味着该条带为一个蜂蜜高产性状的遗传标记 ;而 6 32bp条带在王浆高产品系平湖浆蜂中出现的频率 (0 91 )显著高于 (P <0 0 1 )美意(0 0 4 )、澳意 (0 0 2 )和苏意 (0 0 0 ) ,说明 6 32bp条带可能为王浆高产性状的一个遗传标记。在W2 3引物扩增条带中 ,6 5 1bp条带为澳意所特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意大利蜜蜂 农艺性状 遗传标记 随机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量:57
3
作者 权洁霞 戴继勋 +2 位作者 沈颂东 邓景耀 庄志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2-87,共6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黄河口海域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由分子水平了解梭鱼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背景及人为干涉因素对梭鱼种群遗传多样性造成的影响.选用OPC组20个10...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黄河口海域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由分子水平了解梭鱼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背景及人为干涉因素对梭鱼种群遗传多样性造成的影响.选用OPC组20个10碱基对(bp)的随机引物,对采自河北省黄骅市的24尾野生梭鱼和15尾人工养殖梭鱼进行了分析.选出11个扩增效果稳定的引物用于群体分析,扩增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11个引物共检出112个位点,其中养殖群体中有94个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 83. 93%;自然群体在 96个位点上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 85. 71%.经计算,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212 4,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2271;梭鱼两群体间的相似系数为 92. 82%,遗传距离为 0. 0718.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黄河口海域梭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人工养殖过程对其未造成明显的影响,估计这与人工养殖过程中人为干涉因素少(如育苗历史短、亲鱼来源于自然群体、无定向选择和近亲繁殖等)有关.这一结果表明,梭鱼的人工养殖业在黄河口海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随机增多dna 遗传多样性 人工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在中药红曲基原菌系统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宓鹤鸣 邢旺兴 +2 位作者 程荣珍 贺祥 吴玉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44-946,共3页
目的 :建立中药红曲基原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分析方法。 方法 :以 CTAB法提取紫色红曲霉等 7种红曲霉和 1株土曲霉的基因组 DNA;溴化乙啶荧光强度和分光光度双重测定法确定 DNA浓度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 PCR扩增产物 ,PHYL ... 目的 :建立中药红曲基原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分析方法。 方法 :以 CTAB法提取紫色红曲霉等 7种红曲霉和 1株土曲霉的基因组 DNA;溴化乙啶荧光强度和分光光度双重测定法确定 DNA浓度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 PCR扩增产物 ,PHYL IP 3.5 c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 :从 6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S2 82 等 10个引物的扩增产物谱带多 ,特征好 ;红曲霉属种间指纹图谱差异较大 ,呈现出明显的 DNA扩增产物多态性。 结论 :RAPD分析技术可作为真菌系统分类的客观而有效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红曲霉菌 随机增多dna 分类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刀鲚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马春艳 刘敏 +2 位作者 马凌波 张凤英 陈亚瞿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5期19-24,共6页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长江口刀鲚 (Coiliaectenes) 3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 ,从 4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7个对每个刀鲚的DNA进行扩增 ,结果表明 ,17个引物共检测到 14 8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 ,分子量在 2 0 0~ 2 0...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长江口刀鲚 (Coiliaectenes) 3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 ,从 4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7个对每个刀鲚的DNA进行扩增 ,结果表明 ,17个引物共检测到 14 8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 ,分子量在 2 0 0~ 2 0 0 0bp之间 ,其中多态位点为 86个 ,占5 8 11% ;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 0 190 5 ,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 0 2 2 80 ;个体间最大遗传距离为 0 2 12 ,最小遗传距离为 0 0 92。通过与其他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比较可初步判断 ,刀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Coilia ectenes) 遗传多样性 随机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不同群体间形态学差异与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凌去非 李思发 乔德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8-586,共9页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新疆朱家湖丁群体7、3水库丁群体和从捷克引进我国的丁群体的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朱家湖群体与73水库群体较为接近,而捷克群体与前两群体...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新疆朱家湖丁群体7、3水库丁群体和从捷克引进我国的丁群体的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朱家湖群体与73水库群体较为接近,而捷克群体与前两群体相距较远。判别分析亦可将捷克群体与前两群体分开,准确率达100%。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20个引物对丁朱家湖群体、73水库群体和捷克群体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引物S440在捷克群体扩增出的450bp片段为该群体特有的标记片段。朱家湖群体、73水库群体、捷克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24%、22.67%和18.42%;群体内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8967、0.9035和0.9309;遗传多态度(π)分别为0.1539、0.1489和0.1142。表明朱家湖群体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变异。三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6868—0.9496,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48—0.238,分子方差分析发现群体内方差占总方差的83.96%,群体间的方差只占16.04%,由此推断三群体间遗传分化并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 遗传多样性 位点比例 随机引物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叶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优化及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胡能兵 何克勤 +3 位作者 张子学 林平 隋益虎 崔广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9-162,166,共5页
以甜叶菊为试材,对影响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反应体系的7个因子进行优化,同时对来自国内外的12个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0μL的优化体系包括:双蒸水13.6μL,10×Buffer(含15mmol/LMgCl2)溶液3μL,2.5mmol/L的dNTPS1.2... 以甜叶菊为试材,对影响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反应体系的7个因子进行优化,同时对来自国内外的12个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0μL的优化体系包括:双蒸水13.6μL,10×Buffer(含15mmol/LMgCl2)溶液3μL,2.5mmol/L的dNTPS1.2μL,10μmol/L的引物1μL,20ng的模板DNA1μL,1UTaq聚合酶;热循环程序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30s,35℃退火30s,72℃延伸1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聚类图结果表明,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0.12~0.88,在遗传距离为0.37时,8个引物可将12个品种分为四大类,来自日本的2个品种与国内品种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随机增多dna 优化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堰 欧阳克清 +2 位作者 赵虎成 李新平 蔡绍皙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4-117,共4页
DNA分子标记是DNA水平上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 ,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DNA分子标记方法。文中详细阐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 ,进一步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RFLP)技术相... DNA分子标记是DNA水平上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 ,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DNA分子标记方法。文中详细阐述了RAPD技术的原理 ,进一步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RFLP)技术相比 ,得出它具有快速、简便和对材料要求不高等特点 ,最后讨论了RAPD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 ,包括物种基因组的分子图谱构建、系统进化发育以及基因定位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随机增多 dna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蛤、青蛤和四角蛤蜊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大鹏 沈怀舜 +2 位作者 丁亚平 杨家新 许璞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87,共4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 技术,对吕四海区的三种重要的水产贝类:文蛤、青蛤和四角蛤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用 60 个随机引物对三种贝类共 24 个样品进行随机扩增,从中选取了 45 个扩增效果比较稳定的引物用于群体分析...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 技术,对吕四海区的三种重要的水产贝类:文蛤、青蛤和四角蛤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用 60 个随机引物对三种贝类共 24 个样品进行随机扩增,从中选取了 45 个扩增效果比较稳定的引物用于群体分析,共得到了 250 个位点。根据 Nei 氏公式计算出 3 种贝类种间和种内的遗传相似性指数和相对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通过比较分析,3 种贝类之间的遗传距离差异不大;相对与青蛤和四角蛤蜊,文蛤种内的遗传距离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增多dna 基因组dna 四角蛤蜊 青蛤 文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检测不同地区田鼠型鼠疫耶尔森氏菌基因结构 被引量:5
10
作者 崔百忠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4-345,共2页
目的 了解不同地区田鼠型鼠疫耶尔森氏菌 (以下简称鼠疫菌 )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基因类型。方法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结果 扩增的 13株田鼠型鼠疫耶尔森氏菌在凝胶电泳所显示的条带 ,除 3株菌缺少部分条带外 ,其余菌株基本相... 目的 了解不同地区田鼠型鼠疫耶尔森氏菌 (以下简称鼠疫菌 )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基因类型。方法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结果 扩增的 13株田鼠型鼠疫耶尔森氏菌在凝胶电泳所显示的条带 ,除 3株菌缺少部分条带外 ,其余菌株基本相同。结论 青海田鼠型鼠疫耶尔森氏菌和布氏田鼠型鼠疫耶尔森氏菌具有相似性 ,在遗传学上属于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田鼠型鼠疫耶尔森氏菌 随机增多dna技术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绿色气球菌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王羽 董文龙 +2 位作者 张喜庆 马红霞 高云航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23,共5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16S、23S rRNA以及16S^23S rRNA已应用于菌种鉴定。16S^23S rRNA的基因间隔区相对于前两者有较高的变异性,弥补了16S和23S rRNA保守性强,分化程度不够的缺点。本研究对7株绿色气球菌和两株屎肠球菌扩增16S^23S rRN...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16S、23S rRNA以及16S^23S rRNA已应用于菌种鉴定。16S^23S rRNA的基因间隔区相对于前两者有较高的变异性,弥补了16S和23S rRNA保守性强,分化程度不够的缺点。本研究对7株绿色气球菌和两株屎肠球菌扩增16S^23S rRNA基因间隔序列。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分析绿色气球菌DNA,评价不同菌株间的克隆相关性及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气球菌 16S^23S RRNA 随机增多dna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及其在茶叶科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季鹏章 《茶叶科学技术》 1998年第3期18-19,共2页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是用于作物种质资源鉴定及育种的分子标记。近年发展非常迅速,应用范围很广。本文就茶叶科学的几个方面论述了RAPD标记在茶叶科学研究的应用及前景:(1)茶树品种遗传连锁图谱的绘制;(2)茶叶种质资源鉴...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是用于作物种质资源鉴定及育种的分子标记。近年发展非常迅速,应用范围很广。本文就茶叶科学的几个方面论述了RAPD标记在茶叶科学研究的应用及前景:(1)茶树品种遗传连锁图谱的绘制;(2)茶叶种质资源鉴定及分类;(3)茶树目标性状基因的标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增多 dna 茶叶科学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地方绵羊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被引量:44
13
作者 巩元芳 李祥龙 +1 位作者 刘铮铸 李金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3-426,共4页
对蒙古羊、湖羊、滩羊、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藏绵羊、阿勒泰羊7个地方绵羊品种和无角陶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萨福克羊3个引入品种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1)RAPD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标记用于绵羊品种之间遗传亲缘关系... 对蒙古羊、湖羊、滩羊、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藏绵羊、阿勒泰羊7个地方绵羊品种和无角陶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萨福克羊3个引入品种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1)RAPD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标记用于绵羊品种之间遗传亲缘关系的分析。(2)在所使用的43种随机引物中,有35种引物扩增出多态谱带,多态频率为66.24%,说明RAPD技术用于研究绵羊核DNA的遗传变异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灵敏度。(3)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sp)为0.9139,说明绵羊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我国地方绵羊品种间的分子聚类关系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考古学结果,以及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引入品种间的分子聚类关系也与其育成史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种 绵羊品种 随机增多dna 引入品种 遗传亲缘关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地方山羊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祥龙 张亚平 +3 位作者 陈圣偶 曾凡同 邱祥聘 刘相模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6-422,共7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我国主要地方山羊品种及部分国外品种共计 2 3个山羊品种 2 51个山羊个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结果表明 :(1)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 (Hsp)为0 70 84 ,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 0 8583,山羊品种间平均遗...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我国主要地方山羊品种及部分国外品种共计 2 3个山羊品种 2 51个山羊个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结果表明 :(1)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 (Hsp)为0 70 84 ,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 0 8583,山羊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指数 (AIGD) (0 0 810~ 0 2 0 4 4 )明显大于品种内的AIGD(0 0 4 4 4~ 0 1112 ) ,不同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Ho)除安哥拉山羊和承德无角山羊大于 50 %外 ,其它各品种均低于 50 % ,上述结果说明所研究山羊群体不仅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而且山羊核基因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间 ,我国地方山羊品种间遗传分化比较明显。 (2 )中卫山羊 (0 314 0 )和辽宁绒山羊 (0 2 589)的Ho值明显低于各品种的平均值 (0 3881) ;雷州山羊 (0 0 56 6 )、中卫山羊 (0 0 56 4 )和辽宁绒山羊 (0 0 4 4 4)的AIGD值也明显低于各群体的平均值(0 0 74 9) ,说明辽宁绒山羊、中卫山羊和雷州山羊核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相对其它品种来说较为贫乏 ,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随机增多dna 遗传多样性 中国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种质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鉴定 被引量:18
15
作者 郭美丽 姜伟 +4 位作者 张志珍 张戈 毛积芳 殷明 苏中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种内变异,为红花种质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河南、山东、山西...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种内变异,为红花种质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9省采集的红花22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RAPD特征图谱,通过在DNA分子水平上的聚类分析,将红花22个品种分为7个类型。RAPD聚类分析表明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北方,特别是新疆地区的品种亲缘关系较近,PCR结果极为相似,而南方品种间遗传差异性较大。结论:红花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本研究结果为红花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的探讨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种质 随机增多 dna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魏令波 唐谦 +2 位作者 郑先武 顾万春 李小兵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76-480,T001,共6页
马尾松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的分离研究魏令波,唐谦,郑先武,顾万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李小兵(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12)关键词马尾松,RAPD,Mend... 马尾松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的分离研究魏令波,唐谦,郑先武,顾万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李小兵(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12)关键词马尾松,RAPD,Mendelian分离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随机增多 dna 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白蚁基因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邢连喜 苏晓红 +3 位作者 阴灵芳 胡萃 程家安 任东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5-447,460,共4页
采用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尖唇异白蚁 (H eterotermesaculabialis)、黄肢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flaviceps)、扩头散白蚁 (R.ampliceps)、细颚木鼻白蚁(Stylotermes angustignathus)和陇南树白蚁 (Glyptoterm... 采用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尖唇异白蚁 (H eterotermesaculabialis)、黄肢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flaviceps)、扩头散白蚁 (R.ampliceps)、细颚木鼻白蚁(Stylotermes angustignathus)和陇南树白蚁 (Glyptotermes longnanensis)等 5种白蚁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所用的 2 0个随机引物中有 4个引物能扩增出稳定的带型 ,5种白蚁 6个群体共扩增出 43条带 ,均为多态性片段 ;同一种类不同群体和同一群体不同品级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多态性 ,但种间扩增片段差异显著大于种内差异。以 UPGMA方法将扩增片段分布和共享度数据矩阵进行聚类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基因组dna 随机增多 rapd技术 分类 系统关系 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笼养绿孔雀种群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常弘 柯亚永 +2 位作者 苏应娟 张国萍 朱世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1-274,共4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野生 14只和笼养 18只绿孔雀 (Pavomuticus)个体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用 2 3个随机引物 ,野生与笼养绿孔雀分别获得 16 1和 16 6个扩增片段 ,计算发现野生与笼养绿孔雀的种群内平均相对遗传距离...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野生 14只和笼养 18只绿孔雀 (Pavomuticus)个体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用 2 3个随机引物 ,野生与笼养绿孔雀分别获得 16 1和 16 6个扩增片段 ,计算发现野生与笼养绿孔雀的种群内平均相对遗传距离分别是 0 .0 5 5 5和 0 .135 5 ,两种群间的为 0 .16 35 ;两种群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分别是 0 .434 8和 1.0 16 3,有显著性差异。以上分析都显示野生绿孔雀的遗传多样性很低。用UPGMA法聚类显示两个种群都是分别来源于两个家系 ,可据此进行繁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绿孔雀 随机增多dna 野生绿孔雀 基因组dna 种群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DNA规范化反应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15
19
作者 蒋曹德 邓昌彦 熊远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0-43,共4页
在研究猪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同杂种优势的关系时 ,对模板浓度和纯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Mg2 +浓度、不同商标的Tag酶等影响RAPD扩增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宜于本实验室研究的最佳RAPD技术体系 :2 5 μl反应体系... 在研究猪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同杂种优势的关系时 ,对模板浓度和纯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Mg2 +浓度、不同商标的Tag酶等影响RAPD扩增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宜于本实验室研究的最佳RAPD技术体系 :2 5 μl反应体系中 ,含 10×buffer 2 .5 μl,MgCl2 1.75mmol/L ,dNTP 0 .2 5mmol/L ,引物 0 .2 4μmol/L ,Tag酶 2U ,模板 5 0~ 10 0 μg ,1μg/μlBSA。反应程序为 :94℃预变性 5min ,然后 94℃变性 1min ,36℃退火1min ,72℃延伸 2min4 0个循环 ,最后在 72℃延伸 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增多dna 规范化反应体系 rapd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养蓝孔雀两个种群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柯亚永 常弘 +2 位作者 苏应娟 张国萍 朱世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3-124,共2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英吉利孔雀场和广州动物园两个蓝孔雀Pavocristatus种群进行了分析。用 2 3个随机引物 ,共获得 173和 15 7个扩增片段 ,多态率分别为 47 40 %和 9 5 5 %
关键词 蓝孔雀 基因组dna 随机增多dna 遗传多样性 繁殖力 随机引物 种群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