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量:57
1
作者 权洁霞 戴继勋 +2 位作者 沈颂东 邓景耀 庄志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2-87,共6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黄河口海域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由分子水平了解梭鱼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背景及人为干涉因素对梭鱼种群遗传多样性造成的影响.选用OPC组20个10...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黄河口海域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由分子水平了解梭鱼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背景及人为干涉因素对梭鱼种群遗传多样性造成的影响.选用OPC组20个10碱基对(bp)的随机引物,对采自河北省黄骅市的24尾野生梭鱼和15尾人工养殖梭鱼进行了分析.选出11个扩增效果稳定的引物用于群体分析,扩增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11个引物共检出112个位点,其中养殖群体中有94个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 83. 93%;自然群体在 96个位点上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 85. 71%.经计算,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212 4,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2271;梭鱼两群体间的相似系数为 92. 82%,遗传距离为 0. 0718.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黄河口海域梭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人工养殖过程对其未造成明显的影响,估计这与人工养殖过程中人为干涉因素少(如育苗历史短、亲鱼来源于自然群体、无定向选择和近亲繁殖等)有关.这一结果表明,梭鱼的人工养殖业在黄河口海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随机扩增多态dna 遗传多样性 人工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地方绵羊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巩元芳 李祥龙 +1 位作者 刘铮铸 李金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3-426,共4页
对蒙古羊、湖羊、滩羊、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藏绵羊、阿勒泰羊7个地方绵羊品种和无角陶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萨福克羊3个引入品种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1)RAPD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标记用于绵羊品种之间遗传亲缘关系... 对蒙古羊、湖羊、滩羊、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藏绵羊、阿勒泰羊7个地方绵羊品种和无角陶赛特羊、德国美利奴羊、萨福克羊3个引入品种基因组DNA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1)RAPD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标记用于绵羊品种之间遗传亲缘关系的分析。(2)在所使用的43种随机引物中,有35种引物扩增出多态谱带,多态频率为66.24%,说明RAPD技术用于研究绵羊核DNA的遗传变异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灵敏度。(3)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sp)为0.9139,说明绵羊群体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我国地方绵羊品种间的分子聚类关系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考古学结果,以及细胞遗传学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引入品种间的分子聚类关系也与其育成史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品种 绵羊品种 随机扩增多态dna 引入品种 遗传亲缘关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地方山羊品种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李祥龙 张亚平 +3 位作者 陈圣偶 曾凡同 邱祥聘 刘相模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6-422,共7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我国主要地方山羊品种及部分国外品种共计 2 3个山羊品种 2 51个山羊个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结果表明 :(1)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 (Hsp)为0 70 84 ,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 0 8583,山羊品种间平均遗...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研究了我国主要地方山羊品种及部分国外品种共计 2 3个山羊品种 2 51个山羊个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结果表明 :(1)总群体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 (Hsp)为0 70 84 ,群体遗传分化指数为 0 8583,山羊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指数 (AIGD) (0 0 810~ 0 2 0 4 4 )明显大于品种内的AIGD(0 0 4 4 4~ 0 1112 ) ,不同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 (Ho)除安哥拉山羊和承德无角山羊大于 50 %外 ,其它各品种均低于 50 % ,上述结果说明所研究山羊群体不仅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而且山羊核基因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间 ,我国地方山羊品种间遗传分化比较明显。 (2 )中卫山羊 (0 314 0 )和辽宁绒山羊 (0 2 589)的Ho值明显低于各品种的平均值 (0 3881) ;雷州山羊 (0 0 56 6 )、中卫山羊 (0 0 56 4 )和辽宁绒山羊 (0 0 4 4 4)的AIGD值也明显低于各群体的平均值(0 0 74 9) ,说明辽宁绒山羊、中卫山羊和雷州山羊核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相对其它品种来说较为贫乏 ,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随机扩增多态dna 遗传多样性 中国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笼养绿孔雀种群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常弘 柯亚永 +2 位作者 苏应娟 张国萍 朱世杰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1-274,共4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野生 14只和笼养 18只绿孔雀 (Pavomuticus)个体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用 2 3个随机引物 ,野生与笼养绿孔雀分别获得 16 1和 16 6个扩增片段 ,计算发现野生与笼养绿孔雀的种群内平均相对遗传距离...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野生 14只和笼养 18只绿孔雀 (Pavomuticus)个体进行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用 2 3个随机引物 ,野生与笼养绿孔雀分别获得 16 1和 16 6个扩增片段 ,计算发现野生与笼养绿孔雀的种群内平均相对遗传距离分别是 0 .0 5 5 5和 0 .135 5 ,两种群间的为 0 .16 35 ;两种群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平均分别是 0 .434 8和 1.0 16 3,有显著性差异。以上分析都显示野生绿孔雀的遗传多样性很低。用UPGMA法聚类显示两个种群都是分别来源于两个家系 ,可据此进行繁育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绿孔雀 随机扩增多态dna 野生绿孔雀 基因组dna 种群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刀鲚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量:32
5
作者 马春艳 刘敏 +2 位作者 马凌波 张凤英 陈亚瞿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5期19-24,共6页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长江口刀鲚 (Coiliaectenes) 3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 ,从 4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7个对每个刀鲚的DNA进行扩增 ,结果表明 ,17个引物共检测到 14 8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 ,分子量在 2 0 0~ 2 0...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长江口刀鲚 (Coiliaectenes) 3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 ,从 4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7个对每个刀鲚的DNA进行扩增 ,结果表明 ,17个引物共检测到 14 8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 ,分子量在 2 0 0~ 2 0 0 0bp之间 ,其中多态位点为 86个 ,占5 8 11% ;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 0 190 5 ,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 0 2 2 80 ;个体间最大遗传距离为 0 2 12 ,最小遗传距离为 0 0 92。通过与其他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比较可初步判断 ,刀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Coilia ectenes) 遗传多样性 随机扩增多态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养蓝孔雀两个种群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柯亚永 常弘 +2 位作者 苏应娟 张国萍 朱世杰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3-124,共2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对英吉利孔雀场和广州动物园两个蓝孔雀Pavocristatus种群进行了分析。用 2 3个随机引物 ,共获得 173和 15 7个扩增片段 ,多态率分别为 47 40 %和 9 5 5 %
关键词 蓝孔雀 基因组dna 随机扩增多态dna 遗传多样性 繁殖力 随机引物 种群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DNA规范化反应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15
7
作者 蒋曹德 邓昌彦 熊远著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0-43,共4页
在研究猪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同杂种优势的关系时 ,对模板浓度和纯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Mg2 +浓度、不同商标的Tag酶等影响RAPD扩增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宜于本实验室研究的最佳RAPD技术体系 :2 5 μl反应体系... 在研究猪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同杂种优势的关系时 ,对模板浓度和纯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Mg2 +浓度、不同商标的Tag酶等影响RAPD扩增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宜于本实验室研究的最佳RAPD技术体系 :2 5 μl反应体系中 ,含 10×buffer 2 .5 μl,MgCl2 1.75mmol/L ,dNTP 0 .2 5mmol/L ,引物 0 .2 4μmol/L ,Tag酶 2U ,模板 5 0~ 10 0 μg ,1μg/μlBSA。反应程序为 :94℃预变性 5min ,然后 94℃变性 1min ,36℃退火1min ,72℃延伸 2min4 0个循环 ,最后在 72℃延伸 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dna 规范化反应体系 RAPD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突变株发酵性能比较及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方维明 杨振泉 +1 位作者 沈力飞 黄为一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26,共4页
对9株啤酒酵母菌种及经过诱变获得的突变株进行了发酵试验,比较了不同菌株的发酵能力、产高级醇能力、双乙酰还原能力以及菌株稳定性。同时利用随机引物对不同啤酒酵母株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比较不同突变株之... 对9株啤酒酵母菌种及经过诱变获得的突变株进行了发酵试验,比较了不同菌株的发酵能力、产高级醇能力、双乙酰还原能力以及菌株稳定性。同时利用随机引物对不同啤酒酵母株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比较不同突变株之间基因组的分子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酵母发酵14d后外观发酵度在72.3%~76.8%,其中酵母YZB具有较高的发酵能力,最终发酵产物的高级醇含量最低,双乙酰峰值最低为0.36mg/L,而酵母Y1110最终发酵产物的高级醇含量最低为67.4mg/L,但双乙酰峰值达0.41mg/L,后酵结束后这2株酵母的双乙酰均可降至0.1mg/L以下。菌株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传代7次以后和第1代的主要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利用随机引物OPG-5对不同酵母的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酵母Y1110、YZB和YZD可以通过特异的扩增谱带区别于其它菌株,该结果为啤酒酵母特异的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酵母菌种 发酵 随机扩增多态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马小型猪群体遗传结构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吴丰春 魏泓 王爱德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35-240,共6页
目的分析巴马小型猪的群体遗传结构。方法应用经过筛选的 31条引物对巴马小型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利用从internet网上下载的软件RAPD istance Package ver-sion1.04软件对实... 目的分析巴马小型猪的群体遗传结构。方法应用经过筛选的 31条引物对巴马小型猪个体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利用从internet网上下载的软件RAPD istance Package ver-sion1.04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算不同个体间的相似系数。结果经RAPD反应,共扩增出27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85条,多态性带频率在0~66.7%之间,平均为27.7%。不同个体猪拥有的RAPD条带具有差异,但拥有相同条带个体猪比率较高。该群体猪的相似系数(F)为0.928(0.78~0.97),平均等位基因频率(q)为0.732,最低平均杂合率(H)为0.286。结论巴马小型猪个体具有较好的遗传一致性和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小型猪 RAPD 猪群 随机扩增多态dna 群体遗传结构 相似系数 遗传稳定性 杂合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3所医院MRSA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型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立中 王大方 +5 位作者 杨莉 褚海青 蒋燕群 蒋晓飞 孙景勇 倪语星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3所医院分离的MRSA分布现状,以确定在这些医院内是否存在MRSA流行。方法用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mecA基因扩增等方法检测MRSA,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法对所分离的112株MRSA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RAPD... 目的分析上海3所医院分离的MRSA分布现状,以确定在这些医院内是否存在MRSA流行。方法用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mecA基因扩增等方法检测MRSA,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法对所分离的112株MRSA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RAPD法将检测菌株分为4个型别(A~D型),其中RAPDC型是上述2所医院的惟一流行菌株,B型和C型存在于另1所医院。结论在上述3所医院内存在相对单一的MRSA流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随机扩增多态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洲鸵鸟的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霍金龙 苗永旺 +3 位作者 霍海龙 陈涛 伍革民 刘丽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208-212,共5页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对澳洲鸵鸟2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个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并对其所有个体的总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17条引物共产生103种扩增片段,其中共有片段13条,多态片段90条...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技术对澳洲鸵鸟2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7个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并对其所有个体的总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结果17条引物共产生103种扩增片段,其中共有片段13条,多态片段90条,平均每条引物的扩增带数为6.06,各引物多态性片段范围在2—9,多态频率在40%-100%。表明澳洲鸵鸟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鸵鸟 随机扩增多态dna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尔山羊随机扩增多态DNA标记与公羊繁殖力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少先 杨利国 +3 位作者 姜勋平 茆达干 赵文魁 张兆伯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9-52,共4页
用 10个随机引物对 11个波尔山羊精液样本DNA进行随机扩增 ,得到 113个标记 ,其中多态标记 31个。分析DNA多态标记与公羊总采精量、平均每次射精量、冻前活力、冻后活力、稀释倍数等的关系 ,发现OPK0 9 4标记阳性组山羊总采精量和平均... 用 10个随机引物对 11个波尔山羊精液样本DNA进行随机扩增 ,得到 113个标记 ,其中多态标记 31个。分析DNA多态标记与公羊总采精量、平均每次射精量、冻前活力、冻后活力、稀释倍数等的关系 ,发现OPK0 9 4标记阳性组山羊总采精量和平均每次射精量显著高于阴性组山羊 (P <0 0 5 ) ,而OPH14 3标记阳性组山羊平均每次射精量和OPH14 5标记阳性组山羊冻后活力均显著低于阴性组山羊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尔山羊 公羊 繁殖力 随机扩增多态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氏田鼠封闭群遗传结构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施海霞 潘思丹 +1 位作者 梁虹 宋铭晶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49-52,共4页
目的使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标记建立标准化的布氏田鼠封闭群遗传质量控制分子标记库。方法使用高盐沉淀法从鼠尾中提取布氏田鼠基因组DNA。采用40条PRAD引物对布氏田鼠封闭群进行PCR扩增,琼脂糖电泳分离条带,参考标准分子量标记计算条带大... 目的使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标记建立标准化的布氏田鼠封闭群遗传质量控制分子标记库。方法使用高盐沉淀法从鼠尾中提取布氏田鼠基因组DNA。采用40条PRAD引物对布氏田鼠封闭群进行PCR扩增,琼脂糖电泳分离条带,参考标准分子量标记计算条带大小,并使用多态位点数、单态位点数以及多态位点比率评价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结果筛选出8个能获得清晰稳定扩增条带的RAPD标记。这8个RAPD标记检测到的多态位点数存在明显差异。8个引物得到的遗传多态位点的数据之和能揭示种群的遗传结构。结论本实验建立了检测布氏田鼠封闭群遗传结构的RAPD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田鼠 实验动物化 随机扩增多态dna 封闭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品种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边才苗 李钧敏 林俊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1期16-20,共5页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方法对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12个小白菜品种进行了分析,利用RAPDistance软件的4种方法计算距离矩阵,并利用邻接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种统计方法估算的12个小白菜品种间遗传距离均显示12个小白菜品种...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方法对目前生产上广泛采用的12个小白菜品种进行了分析,利用RAPDistance软件的4种方法计算距离矩阵,并利用邻接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种统计方法估算的12个小白菜品种间遗传距离均显示12个小白菜品种间的遗传相似度较高,品种2与品种3的遗传相似度最高,而品种10与其它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大,相似度较低。不同的统计方法均显示12个小白菜品种基于RAPD数据可被分成3个独立的小组,其中A、B小组与地理种源密切相关,而C组跨地区范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随机扩增多态DNA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云 黄儒珠 +3 位作者 刘大林 齐清琳 刘国敏 叶锋 《福建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5-8,13,共5页
以改进的CTAB法提取油茶嫩叶总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分别测试了Mg2+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浓度和TaqDNA聚合酶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油茶RAPD分析的最适反应体系:在25μlPCR反应体积中,含20ng模板DNA,2... 以改进的CTAB法提取油茶嫩叶总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分别测试了Mg2+浓度、引物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浓度和TaqDNA聚合酶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确定了油茶RAPD分析的最适反应体系:在25μlPCR反应体积中,含20ng模板DNA,2 5mmol·L-1MgCl2,0 2mmol·L-1dNTP,0 3μmol·L-1引物,1UTaqDNA聚合酶。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180s;94℃变性60s,37℃退火90s,72℃延伸120s,反应40个循环;最后在72℃延伸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分析 反应条件 CTAB法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DNA在野蘑菇交配试验分析中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荣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44-47,共4页
野蘑菇 (AgaricusarvensisSchaeffexFr .)是一种近年来在世界栽培的食用菌。但是直到今天 ,人们对它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的认识还非常贫乏。在本研究中作者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遗传标记技术来研究自育的同核体菌株间的交配试验。结果表明... 野蘑菇 (AgaricusarvensisSchaeffexFr .)是一种近年来在世界栽培的食用菌。但是直到今天 ,人们对它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的认识还非常贫乏。在本研究中作者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遗传标记技术来研究自育的同核体菌株间的交配试验。结果表明 :1)当两个相互亲合并自育的同核体菌株被配对培养时 ,交配反应可能出现并形成杂合体的后代 ;2 )可能野蘼菇具有双重的交配繁殖方式———同宗配合和异宗配合 ;3)在检验人工杂交试验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蘑菇 交配反应 随机扩增多态dna 同宗配合 异宗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绒山羊随机扩增多态DNA的研究
17
作者 陈世林 赵书红 +4 位作者 李永军 李孟华 余梅 熊统安 李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3-305,共3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辽宁绒山羊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用 37个随机引物和 5 5个两两组合的随机引物组合进行筛选 ,筛选出了 5个多态性较为丰富的随机引物 (组合 )。用这 5个随机引物(组合 )对 35个个体进行扩增 ,据它们的R...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辽宁绒山羊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用 37个随机引物和 5 5个两两组合的随机引物组合进行筛选 ,筛选出了 5个多态性较为丰富的随机引物 (组合 )。用这 5个随机引物(组合 )对 35个个体进行扩增 ,据它们的RAPD指纹图计算了遗传变异度 (0 .2 47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dna 辽宁绒山羊 遗传变异 个体产绒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扩增多态DNA的序列特异性扩增标记法对乌苏里貉食毛症的分析
18
作者 魏来 付晶 +1 位作者 杨春山 白秀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3,共3页
貉(Nyctereutes)在动物分类上属食肉目(Carnivora),犬科(Canidae),貉属(Nyctereutes genus),别名貉子,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皮是制做皮大衣、皮领、皮帽的高级原料。食毛症是笼养貉的常见病,该病导致貉被毛粗乱,轻者造成针毛、... 貉(Nyctereutes)在动物分类上属食肉目(Carnivora),犬科(Canidae),貉属(Nyctereutes genus),别名貉子,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皮是制做皮大衣、皮领、皮帽的高级原料。食毛症是笼养貉的常见病,该病导致貉被毛粗乱,轻者造成针毛、底绒参差不齐,尾根裸露;严重者皮肤外露,甚至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貉 随机扩增多态dna 食毛症 特异性 标记法 序列 动物分类 毛皮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随机扩增多态DNA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世林 赵书红 +2 位作者 余梅 李孟华 李奎 《中国草食动物》 2002年第S1期76-78,共4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西藏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用 37个随机引物和 5 5个两两组合的随机引物组合进行筛选 ,筛选出了 5个多态性较为丰富的随机引物 (组合 )。用这 5个随机引物 (组合 ...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西藏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的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比较 ,用 37个随机引物和 5 5个两两组合的随机引物组合进行筛选 ,筛选出了 5个多态性较为丰富的随机引物 (组合 )。用这 5个随机引物 (组合 )对 3个品种 ,每个品种 2 8个个体进行扩增。据它们的RAPD指纹图计算了遗传距离 ,得到 :西藏绒山羊同内蒙古绒山羊的遗传距离为 0 0 876 ,西藏绒山羊同辽宁绒山羊的遗传距离为0 16 0 1,内蒙古绒山羊同辽宁绒山羊的遗传距离为 0 0 80 3。这同它们之间地理位置的远近相吻合。据RAPD指纹图计算了西藏绒山羊、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的遗传变异分别为 0 32 6 6 ,0 2 6 2 2 ,0 2 4 75。这同它们系统选育的历史长短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dna 绒山羊 遗传变异 遗传距离
全文增补中
丁不同群体间形态学差异与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凌去非 李思发 乔德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8-586,共9页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新疆朱家湖丁群体7、3水库丁群体和从捷克引进我国的丁群体的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朱家湖群体与73水库群体较为接近,而捷克群体与前两群体...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新疆朱家湖丁群体7、3水库丁群体和从捷克引进我国的丁群体的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朱家湖群体与73水库群体较为接近,而捷克群体与前两群体相距较远。判别分析亦可将捷克群体与前两群体分开,准确率达100%。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20个引物对丁朱家湖群体、73水库群体和捷克群体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引物S440在捷克群体扩增出的450bp片段为该群体特有的标记片段。朱家湖群体、73水库群体、捷克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24%、22.67%和18.42%;群体内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8967、0.9035和0.9309;遗传多态度(π)分别为0.1539、0.1489和0.1142。表明朱家湖群体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变异。三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6868—0.9496,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48—0.238,分子方差分析发现群体内方差占总方差的83.96%,群体间的方差只占16.04%,由此推断三群体间遗传分化并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 遗传多样性 位点比例 随机引物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