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硬蜱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乔中东 殷国荣 +2 位作者 赵瑞君 尹镭 李国锦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硬蜱 分类 增多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鱼岁]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太有 陈宏喜 +1 位作者 关建义 刘向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1-113,共3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5个丁[鱼岁]养殖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选用20个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有16个引物可以扩增出稳定且清晰的条带,其中S103、S104和S105为多态引物.16个引物共扩增出65个DNA位点,片段大小在200-3 0...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5个丁[鱼岁]养殖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选用20个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有16个引物可以扩增出稳定且清晰的条带,其中S103、S104和S105为多态引物.16个引物共扩增出65个DNA位点,片段大小在200-3 000 bp之间,其中多态性位点6个,多态位点比例为9.23%.个体间遗传距离在0-0.067 4之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28 6.结果显示,丁[鱼岁]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鱼岁] 遗传多样 随机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太湖和荷兰的中华绒螯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马春艳 陈亚瞿 张凤英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中华绒螯蟹两个群体(荷兰盐城湖和中国太湖)进行了检测,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个对两群体进行扩增分析.结果为:14个引物共检测到100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分子量在200~2000bp之间,太湖和盐城湖两群...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中华绒螯蟹两个群体(荷兰盐城湖和中国太湖)进行了检测,从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4个对两群体进行扩增分析.结果为:14个引物共检测到100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分子量在200~2000bp之间,太湖和盐城湖两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Shannon多样性指数、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46%和44%、0.2195和0.1976、0.1446和0.1270,两群体的遗传距离为0.013.据此结果推断,中华绒螯蟹群体遗传多样性不高,种内群体间的遗传变异较低,其遗传资源亟待保护,同时验证了荷兰的中华绒螯蟹是从中国引进繁衍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随机增多dna 遗传多样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在微生物基因分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郭永建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0-54,共5页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在微生物基因分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郭永建一、微生物基因分型微生物分型对于社区和医院的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传播途径的了解和阻断、以及发病机理研究,极为重要。传统的表型分型方法,有许多局...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在微生物基因分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郭永建一、微生物基因分型微生物分型对于社区和医院的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传播途径的了解和阻断、以及发病机理研究,极为重要。传统的表型分型方法,有许多局限性。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基因分型 dna 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尹明华 占学林 +3 位作者 徐文慧 谢妮妮 蔡红 陈荣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39-1848,共10页
利用RAPD技术对64个三叶青种质资源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对引物中筛选出10对引物进行批量PCR实验。结果表明:64个三叶青样本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 666 7~2. 000 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 247 9~1. 701 3,Nei’s基因多样... 利用RAPD技术对64个三叶青种质资源样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0对引物中筛选出10对引物进行批量PCR实验。结果表明:64个三叶青样本的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 666 7~2. 000 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 247 9~1. 701 3,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 167 0~0. 398 4,Shannon多样性指数(I)为0. 262 8~0. 583 0,平均多态位点为7. 5,平均多态百分数为93. 145%;在遗传相似系数0. 720 56处,可以将64个三叶青样本分成11大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 697 04处,则可将64个三叶青样本分成4大类;聚类分析的结果与种源的地理距离存在不一致性,这可能与种质资源库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有关。表明所测三叶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为合理保护三叶青的基因资源及其遗传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 随机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樱子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6
作者 王晓丽 王晓玲 常楚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23-24,60,共3页
[目的]揭示不同产地金樱子30个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方法]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从35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条有效引物进行扩增,用NTSYSpc,ver.2.02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共扩增出8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4条,多... [目的]揭示不同产地金樱子30个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方法]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从35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条有效引物进行扩增,用NTSYSpc,ver.2.02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共扩增出8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4条,多态性百分率(PPB)97.67%。30个居群的相似性系数在0.11-0.58,聚成A、B、C三大类群。[结论]金樱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产自贵州地区的金樱子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樱子 随机增多dna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不同品种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7
作者 郑丽祯 陈晖 +2 位作者 檀俊秩 王锋 陈松彪 《福建畜牧兽医》 1999年第3期1-2,共2页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S,RAPD)是利用含有10个(或9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单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模板DNA进行随机扩增,根据扩增的某一D...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S,RAPD)是利用含有10个(或9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单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模板DNA进行随机扩增,根据扩增的某一DNA片段的有无来比较不同基因组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增多 dna分析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品种遗传分化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8
作者 莫红丽 廖富频 +1 位作者 林健荣 钟扬生 《广东蚕业》 2002年第2期26-29,共4页
对广东现行家蚕生产品种9·芙×7·湘杂交亲本的基因组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统计了932、7532、芙蓉、湘晖、9·芙、7·湘品种的蚕卵70个随机引物的RAPD扩增标记数,经计算其遗传相似系数,作遗传距离分... 对广东现行家蚕生产品种9·芙×7·湘杂交亲本的基因组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统计了932、7532、芙蓉、湘晖、9·芙、7·湘品种的蚕卵70个随机引物的RAPD扩增标记数,经计算其遗传相似系数,作遗传距离分析,同一系统内的品种间遗传差异小,系统间的品种遗传差异大,与传统的家蚕系统分类的结果完全相符。因此RAPD作为有效的跗标记。可适用于研究家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起源以及系统的演变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品种 遗传分化 随机增多 dn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对皮肤癣菌进行鉴别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运生 吴意 陈雪初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09-110,113,共3页
目的 建立快速简便的鉴别皮肤癣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 提取石膏样小孢子菌、狗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常见皮肤癣菌的DNA ,采用寡核苷酸重复序列 (GACA) 4 单个引物进行随机扩增 ,电泳检测聚合酶链反... 目的 建立快速简便的鉴别皮肤癣菌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 提取石膏样小孢子菌、狗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常见皮肤癣菌的DNA ,采用寡核苷酸重复序列 (GACA) 4 单个引物进行随机扩增 ,电泳检测聚合酶链反应 (PCR)产物。结果 全部菌株均得到有效扩增 ,根据扩增条带特征 ,各属种易于区分辨别。结论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指纹图谱的方法对常见的皮肤癣菌进行鉴别 ,快速稳定 ,能够协助临床早期诊断、治疗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指纹图 随机增多 皮肤癣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刀鲚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马春艳 刘敏 +2 位作者 马凌波 张凤英 陈亚瞿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5期19-24,共6页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长江口刀鲚 (Coiliaectenes) 3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 ,从 4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7个对每个刀鲚的DNA进行扩增 ,结果表明 ,17个引物共检测到 14 8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 ,分子量在 2 0 0~ 2 0...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长江口刀鲚 (Coiliaectenes) 3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 ,从 4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7个对每个刀鲚的DNA进行扩增 ,结果表明 ,17个引物共检测到 14 8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 ,分子量在 2 0 0~ 2 0 0 0bp之间 ,其中多态位点为 86个 ,占5 8 11% ;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 0 190 5 ,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 0 2 2 80 ;个体间最大遗传距离为 0 2 12 ,最小遗传距离为 0 0 92。通过与其他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比较可初步判断 ,刀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Coilia ectenes) 遗传多样 随机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突变株发酵性能比较及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方维明 杨振泉 +1 位作者 沈力飞 黄为一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26,共4页
对9株啤酒酵母菌种及经过诱变获得的突变株进行了发酵试验,比较了不同菌株的发酵能力、产高级醇能力、双乙酰还原能力以及菌株稳定性。同时利用随机引物对不同啤酒酵母株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比较不同突变株之... 对9株啤酒酵母菌种及经过诱变获得的突变株进行了发酵试验,比较了不同菌株的发酵能力、产高级醇能力、双乙酰还原能力以及菌株稳定性。同时利用随机引物对不同啤酒酵母株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比较不同突变株之间基因组的分子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酵母发酵14d后外观发酵度在72.3%~76.8%,其中酵母YZB具有较高的发酵能力,最终发酵产物的高级醇含量最低,双乙酰峰值最低为0.36mg/L,而酵母Y1110最终发酵产物的高级醇含量最低为67.4mg/L,但双乙酰峰值达0.41mg/L,后酵结束后这2株酵母的双乙酰均可降至0.1mg/L以下。菌株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传代7次以后和第1代的主要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利用随机引物OPG-5对不同酵母的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酵母Y1110、YZB和YZD可以通过特异的扩增谱带区别于其它菌株,该结果为啤酒酵母特异的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酵母菌种 发酵 随机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阳青 景怀奇 +2 位作者 徐建国 姜桂香 尚德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0-13,共4页
分别对从福建、浙江、沈阳等地分离到的18个血清型的115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进行了分析,将其分为22个型别。结果提示RAPD方法比血清分型方法的优点是对于追踪传染源有更高的价值。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耶尔森氏菌 随机增多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白色假丝酵母菌毒力因子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条带的多元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奇 武有聪 +2 位作者 袁有华 白丽 牛坤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白色假丝酵母菌毒力因子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电泳条带之间的关系,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方法采用体外法对92株白色假丝酵母菌的细胞外磷脂酶活性、分泌性蛋白酶活性、芽管生成率、对口腔黏膜细胞的黏附力进行检测;并通过RAP... 目的探讨白色假丝酵母菌毒力因子与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电泳条带之间的关系,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方法采用体外法对92株白色假丝酵母菌的细胞外磷脂酶活性、分泌性蛋白酶活性、芽管生成率、对口腔黏膜细胞的黏附力进行检测;并通过RAPD方法进行扩增,电泳后分析扩增条带。对上述毒力因子和电泳条带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白色假丝酵母菌的细胞外磷脂酶活性与RAPD扩增后350、450、650和1300 bp 4个条带明显相关(P<0.05);分泌性蛋白酶活性与350、1 200 bp 2个条带明显相关(P<0.05);芽管生成率与400、550 bp 2个条带明显相关(P<0.05)。结论白色假丝酵母菌RAPD部分电泳条带与部分毒力因子的强弱有关,其所含基因信息可能参与该菌毒力因子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假丝酵母菌 毒力 随机增多dna 多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帘蛤科贝类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彬明 李佩珍 应俊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5,23,共3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浙江南部海区硬壳蛤、等边浅蛤、青蛤、菲律宾蛤仔和文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5个种群的群间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群内遗传距离;群内相似性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等边浅蛤(0.681),青蛤(0.656),文...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浙江南部海区硬壳蛤、等边浅蛤、青蛤、菲律宾蛤仔和文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5个种群的群间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群内遗传距离;群内相似性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等边浅蛤(0.681),青蛤(0.656),文蛤(0.606),菲律宾蛤仔(0.537),硬壳蛤(0.526);UPG-MA分析显示等边浅蛤、菲律宾蛤仔聚为一组,青蛤、文蛤、硬壳蛤聚为一组,然后进行总的聚类。硬壳蛤作为浙江南部新引进的海水养殖外来物种,遗传多样性优势明显;平阳县南麂列岛的等边浅蛤则迫切需要进行资源保护并开展品种选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增多dna 硬壳蛤 等边浅蛤 青蛤 文蛤 菲律宾蛤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蛤、青蛤和四角蛤蜊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大鹏 沈怀舜 +2 位作者 丁亚平 杨家新 许璞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87,共4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 技术,对吕四海区的三种重要的水产贝类:文蛤、青蛤和四角蛤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用 60 个随机引物对三种贝类共 24 个样品进行随机扩增,从中选取了 45 个扩增效果比较稳定的引物用于群体分析...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 技术,对吕四海区的三种重要的水产贝类:文蛤、青蛤和四角蛤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用 60 个随机引物对三种贝类共 24 个样品进行随机扩增,从中选取了 45 个扩增效果比较稳定的引物用于群体分析,共得到了 250 个位点。根据 Nei 氏公式计算出 3 种贝类种间和种内的遗传相似性指数和相对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通过比较分析,3 种贝类之间的遗传距离差异不大;相对与青蛤和四角蛤蜊,文蛤种内的遗传距离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增多dna 基因组dna 四角蛤蜊 青蛤 文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扩增多态DNA的序列特异性扩增标记法对乌苏里貉食毛症的分析
16
作者 魏来 付晶 +1 位作者 杨春山 白秀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43,共3页
貉(Nyctereutes)在动物分类上属食肉目(Carnivora),犬科(Canidae),貉属(Nyctereutes genus),别名貉子,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皮是制做皮大衣、皮领、皮帽的高级原料。食毛症是笼养貉的常见病,该病导致貉被毛粗乱,轻者造成针毛、... 貉(Nyctereutes)在动物分类上属食肉目(Carnivora),犬科(Canidae),貉属(Nyctereutes genus),别名貉子,是珍贵的毛皮动物。其皮是制做皮大衣、皮领、皮帽的高级原料。食毛症是笼养貉的常见病,该病导致貉被毛粗乱,轻者造成针毛、底绒参差不齐,尾根裸露;严重者皮肤外露,甚至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貉 随机增多dna 食毛症 特异 标记法 序列 动物分类 毛皮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绿色气球菌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王羽 董文龙 +2 位作者 张喜庆 马红霞 高云航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23,共5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16S、23S rRNA以及16S^23S rRNA已应用于菌种鉴定。16S^23S rRNA的基因间隔区相对于前两者有较高的变异性,弥补了16S和23S rRNA保守性强,分化程度不够的缺点。本研究对7株绿色气球菌和两株屎肠球菌扩增16S^23S rRN...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16S、23S rRNA以及16S^23S rRNA已应用于菌种鉴定。16S^23S rRNA的基因间隔区相对于前两者有较高的变异性,弥补了16S和23S rRNA保守性强,分化程度不够的缺点。本研究对7株绿色气球菌和两株屎肠球菌扩增16S^23S rRNA基因间隔序列。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分析绿色气球菌DNA,评价不同菌株间的克隆相关性及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气球菌 16S^23S RRNA 随机增多dna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耳干品的DNA提取及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凡华 马务迢 +5 位作者 谭庆云 刘伟贤 孙恬 杜冰 杨公明 易继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2-175,共4页
银耳子实体中因含有大量的多糖和蛋白质,严重干扰其基因组DNA的提取。本实验建立一种银耳干品(子实体)中DNA的提取方法,利用此法可直接以银耳干品为材料提取DNA,不需芽孢分离和菌丝培养步骤,而且DNA产量高、质量好,可用于随机扩增多态性... 银耳子实体中因含有大量的多糖和蛋白质,严重干扰其基因组DNA的提取。本实验建立一种银耳干品(子实体)中DNA的提取方法,利用此法可直接以银耳干品为材料提取DNA,不需芽孢分离和菌丝培养步骤,而且DNA产量高、质量好,可用于随机扩增多态性(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RAPD)DNA分析。RAPD分析的结果显示,本实验所选取的银耳样品间存在DNA多态性。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当前食品分析检测中直接以银耳干品为材料进行DNA提取及品种鉴别等分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干品 dna提取 随机增多dna 品种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量:57
19
作者 权洁霞 戴继勋 +2 位作者 沈颂东 邓景耀 庄志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2-87,共6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黄河口海域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由分子水平了解梭鱼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背景及人为干涉因素对梭鱼种群遗传多样性造成的影响.选用OPC组20个10...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黄河口海域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由分子水平了解梭鱼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背景及人为干涉因素对梭鱼种群遗传多样性造成的影响.选用OPC组20个10碱基对(bp)的随机引物,对采自河北省黄骅市的24尾野生梭鱼和15尾人工养殖梭鱼进行了分析.选出11个扩增效果稳定的引物用于群体分析,扩增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11个引物共检出112个位点,其中养殖群体中有94个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 83. 93%;自然群体在 96个位点上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 85. 71%.经计算,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212 4,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2271;梭鱼两群体间的相似系数为 92. 82%,遗传距离为 0. 0718.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黄河口海域梭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人工养殖过程对其未造成明显的影响,估计这与人工养殖过程中人为干涉因素少(如育苗历史短、亲鱼来源于自然群体、无定向选择和近亲繁殖等)有关.这一结果表明,梭鱼的人工养殖业在黄河口海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随机增多dna 遗传多样 人工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种质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鉴定 被引量:18
20
作者 郭美丽 姜伟 +4 位作者 张志珍 张戈 毛积芳 殷明 苏中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种内变异,为红花种质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河南、山东、山西...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种内变异,为红花种质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9省采集的红花22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RAPD特征图谱,通过在DNA分子水平上的聚类分析,将红花22个品种分为7个类型。RAPD聚类分析表明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北方,特别是新疆地区的品种亲缘关系较近,PCR结果极为相似,而南方品种间遗传差异性较大。结论:红花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本研究结果为红花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的探讨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种质 随机增多 dna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