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刀鲚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马春艳 刘敏 +2 位作者 马凌波 张凤英 陈亚瞿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5期19-24,共6页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长江口刀鲚 (Coiliaectenes) 3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 ,从 4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7个对每个刀鲚的DNA进行扩增 ,结果表明 ,17个引物共检测到 14 8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 ,分子量在 2 0 0~ 2 0...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长江口刀鲚 (Coiliaectenes) 3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 ,从 4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17个对每个刀鲚的DNA进行扩增 ,结果表明 ,17个引物共检测到 14 8条清晰且重复性好的条带 ,分子量在 2 0 0~ 2 0 0 0bp之间 ,其中多态位点为 86个 ,占5 8 11% ;群体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 0 190 5 ,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 0 2 2 80 ;个体间最大遗传距离为 0 2 12 ,最小遗传距离为 0 0 92。通过与其他鱼类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结果比较可初步判断 ,刀鲚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鲚(Coilia ectenes) 遗传多样 随机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用于青海田鼠鼠疫菌株亲缘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崔百忠 金丽霞 +7 位作者 李敏 戴瑞霞 赵海红 祁芝珍 马英 席亚芳 冯建萍 金星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59,共2页
目的 对青海省称多县境内和四川省石渠县境内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 32株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基因进行分析 ,明确两地鼠疫耶尔森氏菌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结果 扩增产物在凝胶电泳上显示的条带 ,除 7株菌略... 目的 对青海省称多县境内和四川省石渠县境内青海田鼠体内分离的 32株鼠疫耶尔森氏菌的基因进行分析 ,明确两地鼠疫耶尔森氏菌间的亲缘关系。方法 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结果 扩增产物在凝胶电泳上显示的条带 ,除 7株菌略有不同外 ,其余 2 5株均相同。TreeView[Win32 ]统计软件分析的结果也显示两地鼠疫耶尔森氏菌之间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结论 青海省称多县和四川省石渠县青海田鼠体内分离到的鼠疫耶尔森氏菌在遗传学上属同一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增多dna 青海田鼠 鼠疫耶尔森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筛选意大利蜜蜂重要农艺性状遗传标记 被引量:6
3
作者 孙亮先 吉挺 +3 位作者 周斌 陈国宏 袁建军 黄周英 《中国养蜂》 2003年第6期6-8,共3页
为了获得意大利蜜蜂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 ,本研究以 30种RAPD随机引物对平湖浆蜂、美意、澳意、苏意等 4个在产浆、采蜜和抗病性上存在较大差异的意蜂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_PCR扩增筛选。试验结果显示 ,随机引物W 1 8(5′_CGG... 为了获得意大利蜜蜂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 ,本研究以 30种RAPD随机引物对平湖浆蜂、美意、澳意、苏意等 4个在产浆、采蜜和抗病性上存在较大差异的意蜂品系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_PCR扩增筛选。试验结果显示 ,随机引物W 1 8(5′_CGGACGGCGG_3′)和W2 3(5′_GTACCGCCCG_3′)的扩增图谱呈多态性。其中 ,在引物W 1 8所扩增出的 9条片断中 ,2 35 2bp和 36 4bp条带为美意所特有 ,表明可将之用于鉴别美意 ;2 0 92bp条带仅出现于蜂蜜高产的美意和澳意中 ,意味着该条带为一个蜂蜜高产性状的遗传标记 ;而 6 32bp条带在王浆高产品系平湖浆蜂中出现的频率 (0 91 )显著高于 (P <0 0 1 )美意(0 0 4 )、澳意 (0 0 2 )和苏意 (0 0 0 ) ,说明 6 32bp条带可能为王浆高产性状的一个遗传标记。在W2 3引物扩增条带中 ,6 5 1bp条带为澳意所特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意大利蜜蜂 农艺 遗传标记 随机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蛤、青蛤和四角蛤蜊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大鹏 沈怀舜 +2 位作者 丁亚平 杨家新 许璞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4-87,共4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 技术,对吕四海区的三种重要的水产贝类:文蛤、青蛤和四角蛤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用 60 个随机引物对三种贝类共 24 个样品进行随机扩增,从中选取了 45 个扩增效果比较稳定的引物用于群体分析...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 技术,对吕四海区的三种重要的水产贝类:文蛤、青蛤和四角蛤蜊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用 60 个随机引物对三种贝类共 24 个样品进行随机扩增,从中选取了 45 个扩增效果比较稳定的引物用于群体分析,共得到了 250 个位点。根据 Nei 氏公式计算出 3 种贝类种间和种内的遗传相似性指数和相对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通过比较分析,3 种贝类之间的遗传距离差异不大;相对与青蛤和四角蛤蜊,文蛤种内的遗传距离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增多dna 基因组dna 四角蛤蜊 青蛤 文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及其在茶叶科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季鹏章 《茶叶科学技术》 1998年第3期18-19,共2页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是用于作物种质资源鉴定及育种的分子标记。近年发展非常迅速,应用范围很广。本文就茶叶科学的几个方面论述了RAPD标记在茶叶科学研究的应用及前景:(1)茶树品种遗传连锁图谱的绘制;(2)茶叶种质资源鉴...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是用于作物种质资源鉴定及育种的分子标记。近年发展非常迅速,应用范围很广。本文就茶叶科学的几个方面论述了RAPD标记在茶叶科学研究的应用及前景:(1)茶树品种遗传连锁图谱的绘制;(2)茶叶种质资源鉴定及分类;(3)茶树目标性状基因的标记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增多 dna 茶叶科学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量:57
6
作者 权洁霞 戴继勋 +2 位作者 沈颂东 邓景耀 庄志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2-87,共6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黄河口海域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由分子水平了解梭鱼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背景及人为干涉因素对梭鱼种群遗传多样性造成的影响.选用OPC组20个10...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黄河口海域梭鱼人工养殖群体与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由分子水平了解梭鱼的种群遗传多样性背景及人为干涉因素对梭鱼种群遗传多样性造成的影响.选用OPC组20个10碱基对(bp)的随机引物,对采自河北省黄骅市的24尾野生梭鱼和15尾人工养殖梭鱼进行了分析.选出11个扩增效果稳定的引物用于群体分析,扩增结果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11个引物共检出112个位点,其中养殖群体中有94个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 83. 93%;自然群体在 96个位点上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 85. 71%.经计算,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212 4,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为 0. 2271;梭鱼两群体间的相似系数为 92. 82%,遗传距离为 0. 0718.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黄河口海域梭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人工养殖过程对其未造成明显的影响,估计这与人工养殖过程中人为干涉因素少(如育苗历史短、亲鱼来源于自然群体、无定向选择和近亲繁殖等)有关.这一结果表明,梭鱼的人工养殖业在黄河口海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随机增多dna 遗传多样 人工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种质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鉴定 被引量:18
7
作者 郭美丽 姜伟 +4 位作者 张志珍 张戈 毛积芳 殷明 苏中武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种内变异,为红花种质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河南、山东、山西...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种内变异,为红花种质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对从我国新疆、甘肃、宁夏、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9省采集的红花22个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RAPD特征图谱,通过在DNA分子水平上的聚类分析,将红花22个品种分为7个类型。RAPD聚类分析表明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北方,特别是新疆地区的品种亲缘关系较近,PCR结果极为相似,而南方品种间遗传差异性较大。结论:红花种内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本研究结果为红花品种鉴定及亲缘关系的探讨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种质 随机增多 dna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抗药性遗传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程罗根 李凤良 +2 位作者 韩招久 李忠英 陈之浩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20,共6页
利用室内选育 119代的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 ,通过反复回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 80个引物对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小菜蛾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在抗杀虫双近等... 利用室内选育 119代的抗杀虫双和抗杀螟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 ,通过反复回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 80个引物对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和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小菜蛾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在抗杀虫双近等基因系中有 3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1条特异扩增带 ,2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2条特异扩增带 ,1个引物产生 3条特异扩增带 ;在抗杀螟丹近等基因系中 ,有 4个引物分别产生了 1条特异扩增带 ,1个引物产生了 2条特异扩增带。在培育近等基因系的多次回交过程中 ,与抗性有关的遗传因子被逐步置换到敏感品系的基因组中 ,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异带与小菜蛾对杀虫双和杀螟丹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菜蛾 杀虫双 杀螟丹 随机增多dna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肺军团菌血清I型菌株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邵祝军 任红宇 +6 位作者 段永翔 赵维勇 李马超 崔志刚 朱兵清 袁梦 王莲秀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研究我国58株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菌株的基因型特征。方法58株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菌株来自北京和深圳市的集中空调冷却塔水和温泉水,随机引物采用5’-CGGCGGCG-GCGG-3’序列,分析Lp1型军团菌RAPD...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研究我国58株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菌株的基因型特征。方法58株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菌株来自北京和深圳市的集中空调冷却塔水和温泉水,随机引物采用5’-CGGCGGCG-GCGG-3’序列,分析Lp1型军团菌RAPD基因型和温度、pH值的关系。结果58株Lp1型菌株共分为17个RAPD基因型。与集中空调冷却塔水Lp1型菌株相比,温泉水分离的菌株基因型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深圳市29株集中空调冷却塔水分离的Lp1菌株,共呈现出3个RAPD基因型,北京市24株来自温泉水的Lp1菌株分为12个RAPD型,5株来自集中空调冷却塔水的Lp1型菌株分为两个RAPD型。温泉水Lp1菌株的基因型差异和水温度和pH值无明显的关联。结论RAPD分型方法可用于我国Lp1菌株的基因分型,不同地区和来源的Lp1型军团菌菌株具有特征性的RAPD基因型,温泉水中分离的Lp1菌株较集中空调冷却塔水分离菌株基因型呈现较高的基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肺军团茵血清1型 随机引物增多dna(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魏令波 唐谦 +2 位作者 郑先武 顾万春 李小兵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76-480,T001,共6页
马尾松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的分离研究魏令波,唐谦,郑先武,顾万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李小兵(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12)关键词马尾松,RAPD,Mend... 马尾松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的分离研究魏令波,唐谦,郑先武,顾万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李小兵(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12)关键词马尾松,RAPD,Mendelian分离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随机增多 dna 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在中药红曲基原菌系统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宓鹤鸣 邢旺兴 +2 位作者 程荣珍 贺祥 吴玉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44-946,共3页
目的 :建立中药红曲基原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分析方法。 方法 :以 CTAB法提取紫色红曲霉等 7种红曲霉和 1株土曲霉的基因组 DNA;溴化乙啶荧光强度和分光光度双重测定法确定 DNA浓度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 PCR扩增产物 ,PHYL ... 目的 :建立中药红曲基原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分析方法。 方法 :以 CTAB法提取紫色红曲霉等 7种红曲霉和 1株土曲霉的基因组 DNA;溴化乙啶荧光强度和分光光度双重测定法确定 DNA浓度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 PCR扩增产物 ,PHYL IP 3.5 c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 :从 6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S2 82 等 10个引物的扩增产物谱带多 ,特征好 ;红曲霉属种间指纹图谱差异较大 ,呈现出明显的 DNA扩增产物多态性。 结论 :RAPD分析技术可作为真菌系统分类的客观而有效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红曲霉菌 随机增多dna 分类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白蚁基因组DNA随机扩增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邢连喜 苏晓红 +3 位作者 阴灵芳 胡萃 程家安 任东强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5-447,460,共4页
采用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尖唇异白蚁 (H eterotermesaculabialis)、黄肢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flaviceps)、扩头散白蚁 (R.ampliceps)、细颚木鼻白蚁(Stylotermes angustignathus)和陇南树白蚁 (Glyptoterm... 采用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对尖唇异白蚁 (H eterotermesaculabialis)、黄肢散白蚁 (Reticulitermes flaviceps)、扩头散白蚁 (R.ampliceps)、细颚木鼻白蚁(Stylotermes angustignathus)和陇南树白蚁 (Glyptotermes longnanensis)等 5种白蚁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所用的 2 0个随机引物中有 4个引物能扩增出稳定的带型 ,5种白蚁 6个群体共扩增出 43条带 ,均为多态性片段 ;同一种类不同群体和同一群体不同品级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多态性 ,但种间扩增片段差异显著大于种内差异。以 UPGMA方法将扩增片段分布和共享度数据矩阵进行聚类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 基因组dna 随机增多 rapd技术 分类 系统关系 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硬蜱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乔中东 殷国荣 +2 位作者 赵瑞君 尹镭 李国锦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4-56,共3页
关键词 硬蜱 分类 增多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不同群体间形态学差异与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凌去非 李思发 乔德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8-586,共9页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新疆朱家湖丁群体7、3水库丁群体和从捷克引进我国的丁群体的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朱家湖群体与73水库群体较为接近,而捷克群体与前两群体...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数理统计方法,对我国新疆朱家湖丁群体7、3水库丁群体和从捷克引进我国的丁群体的可量性状和框架参数进行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朱家湖群体与73水库群体较为接近,而捷克群体与前两群体相距较远。判别分析亦可将捷克群体与前两群体分开,准确率达100%。从6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20个引物对丁朱家湖群体、73水库群体和捷克群体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引物S440在捷克群体扩增出的450bp片段为该群体特有的标记片段。朱家湖群体、73水库群体、捷克群体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24%、22.67%和18.42%;群体内遗传相似度分别为0.8967、0.9035和0.9309;遗传多态度(π)分别为0.1539、0.1489和0.1142。表明朱家湖群体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变异。三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6868—0.9496,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48—0.238,分子方差分析发现群体内方差占总方差的83.96%,群体间的方差只占16.04%,由此推断三群体间遗传分化并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 遗传多样 位点比例 随机引物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氏菌属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PCR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粟婉媛 侯家奎 +4 位作者 柳婷 郭爱玲 王洪江 谢跻 马美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20-323,共4页
目的:以5′-CCGAAGCTGC-3′为引物,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对沙门氏菌属的几种菌株进行扩增,以确定RAPD的最终优化条件。方法:首先选用25μl体系PCR和50μl体系PCR做对比,以确定进行RAP... 目的:以5′-CCGAAGCTGC-3′为引物,利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对沙门氏菌属的几种菌株进行扩增,以确定RAPD的最终优化条件。方法:首先选用25μl体系PCR和50μl体系PCR做对比,以确定进行RAPD实验最佳的PCR体系。其次进行PCR反应体系条件的优化,对PCR复性温度、引物浓度、Mg2+浓度进行条件优化。最后对初步确定的优化结果进行不同琼脂糖胶浓度梯度的优化以确定RAPD的最终优化条件。结果:RAPD优化条件为PCR复性32℃,25mmol/LMg2+溶液体积2.0μl,10μmol/L引物体积0.2μl,琼脂糖胶浓度1.0%。结论:在优化条件下,以引物5′-CCGAAGCTGC-3′对沙门氏菌属的3种标准菌株,9株食品分离株进行扩增,得到的电泳条带最多,且最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地方菌株 随机增多dna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用于酵母菌基因分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项明洁 彭奕冰 +5 位作者 孙景勇 刘明 沈韻 施勇旻 戴屹东 倪语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2-574,共3页
目的研究酵母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在改变引物、Mg2+、模板浓度、Taq多聚酶用量等不同条件下,采用RAPD法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经优化后的RAPD方法能清晰地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论RAPD是从分... 目的研究酵母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法(RAPD)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在改变引物、Mg2+、模板浓度、Taq多聚酶用量等不同条件下,采用RAPD法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经优化后的RAPD方法能清晰地对酵母菌进行基因分型。结论RAPD是从分子水平对酵母菌感染进行病原学、流行病学研究的一种快速、可靠的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增多dna 基因分型 分型法 最佳实验条件 rapd 流行病学研究 MG^2+ 酵母菌感染 分子生物学 分子水平 分型方法 多聚酶 Taq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突变株发酵性能比较及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方维明 杨振泉 +1 位作者 沈力飞 黄为一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26,共4页
对9株啤酒酵母菌种及经过诱变获得的突变株进行了发酵试验,比较了不同菌株的发酵能力、产高级醇能力、双乙酰还原能力以及菌株稳定性。同时利用随机引物对不同啤酒酵母株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比较不同突变株之... 对9株啤酒酵母菌种及经过诱变获得的突变株进行了发酵试验,比较了不同菌株的发酵能力、产高级醇能力、双乙酰还原能力以及菌株稳定性。同时利用随机引物对不同啤酒酵母株的基因组DNA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比较不同突变株之间基因组的分子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酵母发酵14d后外观发酵度在72.3%~76.8%,其中酵母YZB具有较高的发酵能力,最终发酵产物的高级醇含量最低,双乙酰峰值最低为0.36mg/L,而酵母Y1110最终发酵产物的高级醇含量最低为67.4mg/L,但双乙酰峰值达0.41mg/L,后酵结束后这2株酵母的双乙酰均可降至0.1mg/L以下。菌株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传代7次以后和第1代的主要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利用随机引物OPG-5对不同酵母的基因组进行RAPD分析,酵母Y1110、YZB和YZD可以通过特异的扩增谱带区别于其它菌株,该结果为啤酒酵母特异的分子标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酵母菌种 发酵 随机增多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在细菌鉴定分型中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蕊 王军 +1 位作者 李跃旗 石建时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24-725,共2页
为探讨各种试剂的浓度及不同DNA扩增仪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 ;RAPD)的影响因素。用不同浓度引物、4×dNTP等试剂及 3种不同型号DNA扩增仪对 11株致病弧菌进行RAPD扩增。结果 11株致病弧菌分成 4型 ... 为探讨各种试剂的浓度及不同DNA扩增仪对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 ;RAPD)的影响因素。用不同浓度引物、4×dNTP等试剂及 3种不同型号DNA扩增仪对 11株致病弧菌进行RAPD扩增。结果 11株致病弧菌分成 4型 ,重复性好。不同引物、4×dNTP对RAPD构成一定影响 ,3种DNA扩增仪产生的DNA指纹图谱基本一致。提示用于RAPD的试剂可以标准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因素 随机增多dna技术 细菌分技术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的重复性和可靠性问题 被引量:9
19
作者 孙广宇 张荣 彭友良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46,共3页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技术,由于其在基因定位、遗传标记、基因图谱构建、种群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等研究方面具独到之处及快速方便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作者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就RAPD的重复性和可靠性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 随机增多 dna分子标记技术 重复 可靠 基因定位 遗传标记 基因图谱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叶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优化及亲缘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能兵 何克勤 +3 位作者 张子学 林平 隋益虎 崔广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9-162,166,共5页
以甜叶菊为试材,对影响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反应体系的7个因子进行优化,同时对来自国内外的12个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0μL的优化体系包括:双蒸水13.6μL,10×Buffer(含15mmol/LMgCl2)溶液3μL,2.5mmol/L的dNTPS1.2... 以甜叶菊为试材,对影响其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反应体系的7个因子进行优化,同时对来自国内外的12个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20μL的优化体系包括:双蒸水13.6μL,10×Buffer(含15mmol/LMgCl2)溶液3μL,2.5mmol/L的dNTPS1.2μL,10μmol/L的引物1μL,20ng的模板DNA1μL,1UTaq聚合酶;热循环程序为:94℃预变性4min,94℃变性30s,35℃退火30s,72℃延伸1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聚类图结果表明,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0.12~0.88,在遗传距离为0.37时,8个引物可将12个品种分为四大类,来自日本的2个品种与国内品种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 随机增多dna 优化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