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润辛金培本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史琦 杨璐 +1 位作者 孔艳华 李友林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456-1460,共5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温润辛金培本方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09年11月5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共计1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观... 目的:分析和研究温润辛金培本方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09年11月5家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共计1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口服温润辛金培本方,对照组予中药安慰剂,疗程为6周。将2组患者的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在疗前、疗后的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2组患者主症+体征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控制2例,显效9例,有效26例,无效28例;对照组控制3例,显效1例,有效15例,无效46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症+体征显效率及有效率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_1/FVC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疗后FEV_1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润辛金培本方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用药安全较高,对促进患者症状缓解、肺功能改善及病情转归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润辛金培本方 支气管哮喘 慢性持续期 随机对照双盲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强迫症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何小燕 侯彩兰 贾福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42-551,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治疗强迫症(OC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所有关于rTMS治疗OCD患者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同时筛... 目的:系统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治疗强迫症(OC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所有关于rTMS治疗OCD患者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同时筛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使用CMA 2.0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6篇随机对照双盲临床研究,共有强迫症患者54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rTMS组相比,rTMS组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状,合并的Hedge's g值为0.65,(95%CI=0.34~0.96,Z=4.12,P<0.001),总体有效率54.6%,合并的OR值为3.28(95%CI=1.79~6.00,Z=3.85,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rTMS组较安慰剂rTMS组显示在高频(Hedge's g=0.54,95%CI=0.23~0.84,Z=3.39,P=0.001)、低频(Hedge's g=0.80,95%CI=0.25~1.35,Z=2.86,P=0.004)、刺激部位为背外侧前额叶(DLPFC)(Hedge's g=0.60,95%CI=0.31~0.89,Z=3.99,P<0.001)均更能改善患者的强迫症状。rTMS组与安慰剂rTMS组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数据提示高频、低频刺激部位为DLPFC区rTMS治疗强迫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强迫症 META分析 随机对照双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苗佳 梁德荣 +7 位作者 郑莉 沈奇 蔡永宁 王霞 文崇林 杨斌 江南 林建梅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两组的用量、用法及疗程均为200 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疗程7~10d。结果:本研究... 目的: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两组的用量、用法及疗程均为200 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疗程7~10d。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5例,加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分别为126例和129例,其中加替沙星组进行ITT分析123例,PP分析112例,左氧氟沙星组进行ITT分析120例,PP分析107例。疗程结束时加替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6.25%与55.14%和86.61%与82.24%,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85%和97.75%;治疗结束后7d随访,两组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7.57%与69.23%和87.39%与90.38%,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4.79%和97.70%。以上结果两组间比较及疗程结束时与结束后7d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加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89%和19.17%,均主要表现为轻度恶心、呕吐、头晕、失眠、局部刺激及转氨酶增高等。结论: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急性细菌性感染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左氧氟沙星 急性细菌性感染 随机对照 多中心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苗佳 梁德荣 +9 位作者 文崇林 杨斌 江南 林建梅 郑莉 蔡永宁 沈奇 王霞 徐楠 罗柱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4-249,共6页
目的 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 ,两组均为 2 0 0 mg静脉滴注 ,Q12 h,疗程 7~ 10 d。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16 2例 ,加... 目的 评价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以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为对照药 ,两组均为 2 0 0 mg静脉滴注 ,Q12 h,疗程 7~ 10 d。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16 2例 ,加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分别为 82例和 80例 ,其中加替沙星组进行 ITT分析 80例 ,PP分析 70例 ,左氧氟沙星组进行 ITT分析 75例 ,PP分析 6 6例。疗程结束时加替沙星组与左氧氟沙星组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4 8.5 7%与 37.88%和 81.4 3%与 72 .73% ,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8.36 %和 98.2 8% ;治疗结束后 7d随访 ,两组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 6 6 .6 4 %与 6 0 .6 0 %和 86 .92 %与89.39%。以上结果两组间比较及疗程结束时与结束后 7d比较 ,均无统计学差异。加替沙星组和左氧氟沙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2 2 .5 0 %和 2 5 .33% ,均主要表现为轻度恶心、呕吐、头晕、失眠、局部刺激及肝功转氨酶增高等。结论 国产加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左氧氟沙星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随机对照 多中心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十三)——澳大利亚原住急性中耳炎儿童用阿奇红霉素单剂量与阿莫西林7日疗法对照研究(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729-1729,共1页
目的 对生活在北方乡村和偏远地区的原住患急性中耳炎的儿童用阿奇红霉素单剂量治疗与阿莫西林7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设计、机构和参试者生活在16个乡村和偏远地区6个月-6岁的原住儿童做了急性中耳炎筛查。将那些诊断为急性中耳... 目的 对生活在北方乡村和偏远地区的原住患急性中耳炎的儿童用阿奇红霉素单剂量治疗与阿莫西林7日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设计、机构和参试者生活在16个乡村和偏远地区6个月-6岁的原住儿童做了急性中耳炎筛查。将那些诊断为急性中耳炎的儿童随机分配,接受阿奇红霉素(30 mg/kg,单剂量)或阿莫西林(50 mg/kg/d,分2次,最少用7日)。为了保持盲性,采用双模拟方法。试验期为2003-03-24—2005-07-20。主要结果测量治疗末,急性中耳炎未能治愈,鼻携带肺炎链球菌和无荚膜嗜血流感杆菌。结果 对分配治疗组的320名中306名儿童进行了跟踪。与阿莫西林[54%,失败率(83/155)]比较,阿奇红霉素单剂量并未减少(或增加)临床失败风险[50%,失败率(82/165);风险差(RD)=-4%,95%CI为(-15%,-7%);P=0.504]。与阿莫西林比较,阿奇红霉素明显降低了儿童鼻携带肺炎链球菌[27%v 63%;RD=-36%,95%CI为(-47%,-26%);P〈0.001]和无荚膜流感嗜血杆菌的比例[55%v 85%;RD=-30%,95%CI为(-40%,-21%);P〈0.001]。阿奇红霉素治疗组,鼻携带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部分或完全耐药较低(不明显),但此组携带阿奇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两组携带β-内酰胺酶无荚膜流感嗜血杆菌发生率约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阿奇红霉素 急性中耳炎 阿莫西林 单剂量 WONCA 儿童 7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比分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盲态分析
6
作者 刘雅琦 陆梦洁 +4 位作者 刘玉秀 陈羽 袁阳丹 周憧憧 刘曼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155-1160,共6页
目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中,常规等比分组下的盲态分析容易实现,而对倍比分组的情形尚无有效的盲态分析方法。本文旨在实现倍比分组下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盲态统计分析,以避免知晓分组信息后可能导致的分析偏倚。方法:在试验设计阶段,根据... 目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中,常规等比分组下的盲态分析容易实现,而对倍比分组的情形尚无有效的盲态分析方法。本文旨在实现倍比分组下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盲态统计分析,以避免知晓分组信息后可能导致的分析偏倚。方法:在试验设计阶段,根据试验各组的整倍比数进行等样本量拆分,并按拆分后的组别进行编码随机分配和药物编盲。在统计分析阶段根据试验各组比例对拆分组的所有可能组合进行统计分析和报告。结果:结合一个两组2∶ 1倍比分组的临床试验实例,阐明了盲态分析的具体实现过程。本方法在进行一级揭盲后仅知晓各拆分组的编码,无法判断其对应的试验组别,因此在对各种组合进行统计分析时能保持盲态,在二级揭盲确定实际分组后可选定相应的统计分析报告。结论:本方法原理简单、实施容易、符合监管要求,尽管在随机设计、药物编盲、统计分析环节增加了工作量,但能很好实现双盲试验的盲态分析,有效避免因分析阶段破盲而导致的偏倚,对保证临床试验分析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具有独到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试验 倍比分组 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清胶囊治疗热毒证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被引量:11
7
作者 丁红 阎博华 +17 位作者 田理 张蓉 王德辉 丁一 林梅 张瑞明 周刚 张瑞林 宋宏杰 梁国庆 廖英男 戚思国 李渠 吴艳乔 曾洁萍 周宜 黄晓燕 唐劲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对一清胶囊治疗热毒证(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边缘性牙龈炎、复发性口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将热毒证(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边缘性牙龈炎、复发性口疮)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清胶囊组375例,0.5g/粒,口服,2... 目的:对一清胶囊治疗热毒证(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边缘性牙龈炎、复发性口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将热毒证(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边缘性牙龈炎、复发性口疮)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清胶囊组375例,0.5g/粒,口服,2粒/次,3次/d。牛黄解毒胶囊189例,0.5/粒,口服,2粒/次,3次/d。疗程为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连续用药5天,边缘性牙龈炎、复发性口疮连续用药7天。结果:本试验共筛查569例受试者,随机化564例。纳入FAS分析546例,其中试验组366例,对照组180例,纳入PPS分析507例,其中试验组339例,对照组168例。完成试验548例,未完成试验16例,其中试验组脱落7例,对照组脱落9例。结论:一清胶囊能有效治疗热毒证,与阳性对照药牛黄解毒胶囊相当。试验结果还显示一清胶囊能改善热毒证(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边缘性牙龈炎、复发性口疮)的主要症状,尤其能明显改善"牙龈肿痛",且改善"牙龈疼痛"明显优于牛黄解毒胶囊。本次试验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严重不良事件,牛黄解毒胶囊腹泻11.89%发生率相比,一清胶囊腹泻发生率为1.6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与牛黄解毒胶囊相比,一清胶囊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优势和更高的受益/风险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清胶囊 牛黄解毒胶囊 热毒证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并发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莎白 吴勇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713-714,共2页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和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治疗组33例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氟西汀胶囊20~40m g/d口服,或万拉法新50~75m g/d,对照组34例仅进行常规药物治...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和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治疗组33例在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氟西汀胶囊20~40m g/d口服,或万拉法新50~75m g/d,对照组34例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4周后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17,P<0.01),治疗组4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t=-2.68,P<0.01),治疗组4周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 A M D)≥17分者2例,抑郁发生率为6%,对照组4周后(H A M D)≥17分者8例,抑郁发生率为24%,差异有显著意义(χ2=40.24,P<0.01)。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抗抑郁治疗能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减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对照研究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脑卒中后抑郁 常规药物治疗 汉密顿抑郁量表 脑卒中患者 抗抑郁治疗 并发 随机对照 氟西汀胶囊 治疗组 脑血管意外 对照 发生率 万拉法新 总有效率 不良反应 未发现 抑郁症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对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颖 祝肇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和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为对照。试验组36眼,对照组36眼。两组给药方法均为1滴/次,3次/d,涂入结膜囊内,疗程均为7 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评价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和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为对照。试验组36眼,对照组36眼。两组给药方法均为1滴/次,3次/d,涂入结膜囊内,疗程均为7 d。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9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0.48%和93.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视力及局部用药后耐受性评分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加替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安全有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左氧氟沙星 细菌性结膜炎 随机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