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表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晶 赵明威 +8 位作者 姚涛 崔红平 王勇 金学民 韩琪 刘芳 李秋明 陈雪艺 戴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409,共6页
目的评价质量分数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部表面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于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中国10个医院眼科按照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一侧眼拟行眼科手术受试者220例220... 目的评价质量分数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部表面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于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中国10个医院眼科按照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一侧眼拟行眼科手术受试者220例22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受试者术眼对侧眼作为受试眼。试验组在受试眼6:00位角膜缘后约5 mm处点入2滴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点入空白凝胶。用药后在规定时间内用0.3 mm无齿显微镊夹持结膜进行疼痛测试,受试者依据自身感觉报告“疼痛”或“不疼痛”。主要有效性指标为用药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的眼数和百分比;次要有效性指标包括麻醉起效时间、眼表麻醉持续时间;药物安全性评价包括眼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受试眼用药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者104眼,占94.55%,对照组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者29眼,占26.36%,试验组麻醉有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48,P<0.001);试验组受试眼中位麻醉起效时间为40.0(20.0,61.0)s,短于对照组的300.0(224.0,300.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17,P<0.001);试验组有效麻醉的104眼中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860.5(577.5,1180.0)s,对照组有效麻醉的29眼中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676.0(280.0,1401.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8,P>0.05);2个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6/110)和4.55%(5/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用于眼部表面麻醉时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眼科手术中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麻醉用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麻醉 利多卡因 眼用凝胶 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月琴 贺翔鸽 +11 位作者 阴正勤 王林农 李龙标 张虹 王勤美 吴建伟 王丽娅 赵东卿 贺燚 祝磊 李家臣 张俊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6-552,共7页
目的评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于2008年3-10月在中国7家医院纳入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共520例520眼,采用3∶1的比例将患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评估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于2008年3-10月在中国7家医院纳入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共520例520眼,采用3∶1的比例将患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90眼,采用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点眼;对照组130眼,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作为阳性对照。2个组均每日点眼4次,每次1~2滴,疗程均为7~14d。分别于试验开始前及结束后收集各组患眼结膜囊内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于用药前和用药后0、7和14d对患眼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和评分,评价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点眼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评估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意向性分析(ITT)证实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痊愈率分别为59.38%和60.47%,总有效率分别为88.80%和86.05%,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72)。临床可评价(CE)分析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痊愈率分别为63.48%和63.87%,总有效率分别为92.46%和88.24%,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后意向性分析(MITT)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痊愈率分别为60.57%和62.07%,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和88.51%,校正中心效应后2个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可评价分析(ME)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63.71%和63.41%,总有效率分别为93.44%和90.24%,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42%和90.80%,CE分析分别为90.11%和92.77%,校正中心效应后组间细菌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P=0.70;χ^2=0.82,P=0.36)。用药后3、7和14d,2个组患眼眼部不良反应(包括耐受性、烧灼感、刺痛感和眼痒)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结论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点眼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与左氧氟沙星等效,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左氧氟沙星接近,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帕珠沙星滴眼液 结膜炎 细菌性 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治疗结局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阿奇霉素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的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珊珊 潘晓晶 +1 位作者 王洪格 赵桂秋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5,共4页
背景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常见的眼部感染性疾病之一,局部使用抗生素可加速恢复。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生素滴眼液都需要每天数次给药治疗,而阿奇霉素不需频繁给药且治疗疗程短。目的评价质量分数1%阿奇霉素滴眼液对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 背景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是常见的眼部感染性疾病之一,局部使用抗生素可加速恢复。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生素滴眼液都需要每天数次给药治疗,而阿奇霉素不需频繁给药且治疗疗程短。目的评价质量分数1%阿奇霉素滴眼液对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经北京同仁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遵循Helsinki宣言,受试者进入研究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双盲前瞻性临床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于2011年5—9月在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及青岛市市立医院确诊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180例,按随机双盲分组的原则分为试验组89例,对照组91例,分别单独使用1%阿奇霉素滴眼液和安慰剂点眼,两组用药方法一致,共随访9d。裂隙灯生物显微镜下检查受试者球结膜炎症情况后评分,并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记录随访期间受试者与药物相关或不相关的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的评价以临床治愈率为主要指标,以细菌清除率为次要指标,药物的安全性评价主要观察受试者用药后的眼部刺激性、晶状体改变和眼压变化,两组受试者上述检测结果的比较采用,检验。结果本组受试者均按要求完成随访,无病例脱落和中止或剔除病例。试验组受试者用1%阿奇霉素滴眼液点眼后细菌性结膜炎临床治愈率为76.40%(68/89),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43.96%(40/9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3,P〈0.01);试验组受试眼细菌清除率为85.71%(24/28),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60.53%(2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9,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有良好的耐受性,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阿奇霉素滴眼液可以有效治疗细菌性结膜炎,药物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滴眼液 细菌性结膜炎 随机临床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分数0.01%和0.02%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儿童瞳孔直径和调节幅度影响的一年随机、双盲、临床对照试验 被引量:39
4
作者 钟梅 吕勇 +4 位作者 符爱存 张俊杰 魏丽 赵兵新 王卫群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0-545,共6页
目的评价质量分数0.01%和0.02%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儿童瞳孔直径和调节幅度的影响,分析瞳孔直径和调节幅度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6年6—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完成1年随访的近视儿童193例19... 目的评价质量分数0.01%和0.02%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儿童瞳孔直径和调节幅度的影响,分析瞳孔直径和调节幅度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6年6—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完成1年随访的近视儿童193例193眼,均取右眼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个组,0.01%阿托品组72例,0.02%阿托品组74例,均配戴全矫单光框架眼镜,同时睡前双眼0.01%或0.02%阿托品滴眼液各1滴;对照组80例,仅戴全矫单光框架眼镜。给药前和给药后4、8和12个月测量受试者瞳孔直径和调节幅度。结果各组患者基线瞳孔直径和调节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9.321,P=0.820;F=13.209,P=0.220)。给药后12个月,0.01%阿托品组、0.02%阿托品组和对照组瞳孔直径分别增大0.75、0.84和0.02mm。各组不同时间点瞳孔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168,P=0.013;F时间=2.139,P=0.015;F交互作用=2.148,P=0.001)。0.01%阿托品组和0.02%阿托品组用药后4、8和12个月瞳孔直径均较用药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对照组瞳孔直径稳定。用药12个月后,0.01%阿托品组、0.02%阿托品组和对照组调节幅度分别降低1.25、1.12和0.28D。各组不同时间点调节幅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8.346,P=0.034;F时间=1.823,P=0.002;F交互作用=3.239,P=0.023)。0.01%阿托品组和0.02%阿托品组用药后4、8和12个月调节幅度均明显低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调节幅度稳定。经线性回归分析,阿托品组的瞳孔直径变化量与年龄、基线瞳孔直径和眼轴长度增加量呈线性相关(β=0.06,P=0.019;β=-0.44,P<0.001;β=-0.37,P=0.045)。阿托品组的调节幅度变化量与基线调节幅度呈线性相关(β=-0.71,P<0.001)。结论0.01%和0.02%阿托品滴眼液对近视儿童的瞳孔直径和调节幅度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近视 阿托品/低浓度 调节幅度 瞳孔直径 随机临床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5%环孢素A滴眼液治疗干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评价 被引量:20
5
作者 马可 吕仲平 +2 位作者 廖晋英 王顺清 邓应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5-659,共5页
背景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质量分数0.05%环孢素A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国外的研究表明其对干眼具有治疗作用,但中国尚未批准将0.05%环孢素A滴眼液用于干眼治疗. 目的 研究0.05%环孢素A治疗干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 背景 干眼是常见的眼表疾病,质量分数0.05%环孢素A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国外的研究表明其对干眼具有治疗作用,但中国尚未批准将0.05%环孢素A滴眼液用于干眼治疗. 目的 研究0.05%环孢素A治疗干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优效试验方法,纳入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的干眼患者40例40眼,采用随机卡片法将经筛选期、基线期以及再次核查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2个组患者均给予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滴眼液点眼作为基础治疗,同时分别给予0.05%环孢素A滴眼液(Ⅱ)和环孢素A滴眼液(Ⅱ)溶媒点眼84 d.患者均于用药后(7±1)、(28±2)、(56±3)、(84±3)d以及停药后14 d进行复查,将用药前后眼部症状、体征以及干眼相关检查指标作为有效性评价指标,将用药前后视力的改变、用药后不适感、全身安全性以及不良事件作为安全性评价指标,评估0.05%环孢素A滴眼液治疗干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 治疗前后0.05%环孢素A滴眼液组和溶媒组的眼部症状评分、结膜充血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试验Ⅰ(SⅠ t)、角膜结膜染色总评分明显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0.05%环孢素A滴眼液组和溶媒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15/20)和25% (5/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环孢素A滴眼液组与溶媒组总有效率的差值的95%可信区间(CI)为30.80% ~53.75%,证实0.05%环孢素A组较溶媒组的统计优效成立.治疗后84d2个组受试者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0).大多数受试者用药后眼部无不适感,少数有轻中度不适.结论 0.05%环孢素A滴眼液(Ⅱ)对于治疗干眼有较好的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环孢素A 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安胶囊辅助治疗气虚痰结夹瘀证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廷春 张荣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9-673,共5页
目的:评价肿瘤安胶囊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气虚痰结夹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平行、双盲单模拟、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432例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所有受试者在化疗基础上服用试验用药... 目的:评价肿瘤安胶囊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气虚痰结夹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平行、双盲单模拟、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432例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所有受试者在化疗基础上服用试验用药如下:A组324例服用肿瘤安胶囊,B组108例服用安慰剂,每次6粒,每日3次,化疗的当天开始服用,连续服药21 d为1周期,共2个周期。观察两组化疗通过率、化疗减毒作用、中医证候、体重变化、实体瘤疗效、安全性指标及不良事件的观察。结果:与B组比较,A组治疗第1周期、第2周期后化疗毒副反应分度积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01),且A组治疗第2周期积分低于自身治疗第1周期(P<0.01);A组在改善中医症候、改善患者行为状况、保持体重稳定性方面疗效显著优于B组(P<0.05或P<0.001)。A组在化疗通过率、实体瘤疗效方面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期间未发现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肿瘤安胶囊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气虚痰结夹瘀证,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无毒副作用,是理想的癌症辅助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安胶囊 随机临床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CH试验:氯吡格雷对近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卒中高危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Diener HC Bogousslavsky J +1 位作者 Brass LM 王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5,共1页
MATCH(Management of Atherothrombosis with Clopidogel 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Recent Transient Ischemic or Ischemic Stroke)试验是针对近期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为一项国... MATCH(Management of Atherothrombosis with Clopidogel in High—Risk Patients with Recent Transient Ischemic or Ischemic Stroke)试验是针对近期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的大规模临床研究,为一项国际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初级目标是评价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能否获得更多临床效益以及进一步减少缺血事件(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血管性死亡事件及因急性缺血事件再住院)的发生。共有28个国家的507个医疗中心参与了该项研究,共纳入7599例受试者,随访18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卒中 氯吡格雷 动脉粥样硬化 高危患者 治疗 缺血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