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随机减量技术的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19
1
作者 韩建平 李林 +1 位作者 王洪涛 钱炯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7,共6页
傅里叶分析的信号处理方法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能力差,传统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也存在阻尼比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随机减量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用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首先对结构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傅里叶分析的信号处理方法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处理能力差,传统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也存在阻尼比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Hilbert-Huang变换和随机减量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用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首先对结构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和经验模态分解,得到若干阶本征模态响应,然后利用随机减量技术提取自由衰减响应,进而由Hilbert-Huang变换得到信号的瞬时特性,最后结合模态识别的基本理论识别结构的模态频率和模态阻尼比。为了验证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对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一测点的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处理,识别了模态参数,识别结果与其它识别方法及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方法识别模态频率是可靠的,而模态阻尼比识别的精准性仍然难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lbert—Huang变换 经验模态分解 随机减量技术 模态参数识别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和随机减量技术的大型桥梁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旭辉 余志武 陈政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0,共5页
结合南京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信号,提出将经验模态分解(EMD)与随机减量技术(RDT)相结合进行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对于环境随机激励,经EMD分解后的结构模态响应,实际上由自由振动响应和外荷载引起的强迫振动响应2部分组成,可应用RD... 结合南京长江大桥结构健康监测信号,提出将经验模态分解(EMD)与随机减量技术(RDT)相结合进行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对于环境随机激励,经EMD分解后的结构模态响应,实际上由自由振动响应和外荷载引起的强迫振动响应2部分组成,可应用RDT得到对应模态的自由振动响应,从而识别结构的频率及阻尼。通过与有限元及谱分析结果相比较,证明了将EMD与RDT相结合的方法识别非平稳振动信号模态参数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适合于大型桥梁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结构健康监测 EMD 随机减量技术 非平稳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减量技术中周期激励的影响及消除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孟庆丰 何正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0-102,99,共4页
本文针对机械系统中通常存在确定性周期激励的事实 ,论证了周期干扰成分的存在对提取的随机减量特征信号的影响 ,基于数字滤波技术提出了一种从周期干扰环境中提取随机减量特征信号的简便方法。在回转机械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实例表明本... 本文针对机械系统中通常存在确定性周期激励的事实 ,论证了周期干扰成分的存在对提取的随机减量特征信号的影响 ,基于数字滤波技术提出了一种从周期干扰环境中提取随机减量特征信号的简便方法。在回转机械稳定性监测中的应用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激励 消除方法 随机减量技术 周期信号干扰 机械设备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随机减量技术及ITD法识别工作模态参数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齐茂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3-26,共4页
在许多情况下环境激励是无法测量的 ,假设环境对振动系统的激励是均值为零的白噪声 ,用随机减量技术将系统的自由振动信号从随机响应信号中分离出来 ,然后再用 ITD法识别系统的模态参数。整个过程均在时域内进行 ,避免了时频转换中出现... 在许多情况下环境激励是无法测量的 ,假设环境对振动系统的激励是均值为零的白噪声 ,用随机减量技术将系统的自由振动信号从随机响应信号中分离出来 ,然后再用 ITD法识别系统的模态参数。整个过程均在时域内进行 ,避免了时频转换中出现的“谱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D 环境激励 模态分析 参数识别 随机减量技术 随机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减量技术的混凝土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1
5
作者 姜浩 乔丽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7-9,16,共4页
本文针对时域方法只需实测响应信号的特点,对基于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识别的时域方法ITD法、随机减量技术进行详细讨论,并针对两种算法的特点,将其结合形成随机减量技术/ITD时域联合算法,使之有效识别环境激励下结构模态参数,并建立混凝... 本文针对时域方法只需实测响应信号的特点,对基于环境激励下模态参数识别的时域方法ITD法、随机减量技术进行详细讨论,并针对两种算法的特点,将其结合形成随机减量技术/ITD时域联合算法,使之有效识别环境激励下结构模态参数,并建立混凝土连续梁结构数值模型进行仿真模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识别 环境激励 随机减量技术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模式分解和随机减量技术的桥梁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9
6
作者 杨勇 宁平华 +2 位作者 王晟 华旭刚 温青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55-1363,共9页
大跨异型桥梁模态振型耦合严重,环境振动响应频率分布密集,直接利用随机减量技术(RDT)处理这类结构环境振动响应信号时,难以从随机减量信号中识别多模态的参数。由于解析模式分解(AMD)能有效将模态密集分布的振动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单模... 大跨异型桥梁模态振型耦合严重,环境振动响应频率分布密集,直接利用随机减量技术(RDT)处理这类结构环境振动响应信号时,难以从随机减量信号中识别多模态的参数。由于解析模式分解(AMD)能有效将模态密集分布的振动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单模态子信号,故结合解析模式分解和随机减量技术开展大跨异型桥梁模态参数识别研究。首先,对环境振动响应信号进行解析模式分解,获得一系列单模态子信号;然后,对每个子信号进行随机减量技术处理,提取随机减量信号,克服随机减量技术处理多模态信号的缺陷;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按照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函数从随机减量信号中识别模态频率和阻尼比。通过三自由度振动系统仿真分析,研究该方法的可行性,分析随机减量技术参数对模态参数识别结果的影响。采用该方法识别了一座大跨曲线主梁人行拱桥的前4阶模态的频率和阻尼比,并与随机子空间法识别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多模态环境振动响应中有效识别结构的频率和阻尼比;阈值常数取1.5倍信号的均方根值、随机减量信号长度取10倍模态周期能更准确地识别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识别真实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的前3阶竖弯模态阻尼比约0.45%,可为类似桥梁的阻尼比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析模式分解 随机减量技术 参数识别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与随机减量技术的气动阻尼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唐龙飞 郑朝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23,共8页
随机减量技术(random decrement technique,RDT)因其计算快、成本低的优点,在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应用广泛。针对RDT在信号截断幅值与样本时长的选取比较主观带来的误差问题,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其进行改进,提出改... 随机减量技术(random decrement technique,RDT)因其计算快、成本低的优点,在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应用广泛。针对RDT在信号截断幅值与样本时长的选取比较主观带来的误差问题,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其进行改进,提出改进的随机减量技术GA-RDT,并将其应用于某超高层建筑气弹模型的气动阻尼识别。首先,对RDT方法得到的自由衰减曲线进行拟合并定义误差,分析截断幅值A和样本时长T对误差(优化目标)的影响,采用遗传算法寻找A和T的最优解;其次,基于气弹模型风洞试验所得的顶点加速度时程,结合GA-RDT方法和Hilbert-Huang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方法进行气动阻尼识别;最后,以自然激励技术(natural excitation technique,NExT)识别所得的气动阻尼比为基准,对比分析GA-RDT方法相对于传统RDT方法的精度优势。结果表明,与NExT方法所得的气动阻尼比相比,GA-RDT方法识别得到不同风速时X向、Y向与扭转向的气动阻尼比的平均误差均小于0.14%,其识别精度显著高于传统RDT方法,从而验证了基于GA-RDT的气动阻尼识别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气动阻尼识别 遗传算法(GA) 改进的随机减量技术 自然激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减量的运行模态频域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琴 王彤 张海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0-773,共4页
以高层建筑、大跨桥梁等难以进行人工激励的大型复杂结构为对象,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随机减量技术和复模态指示因子函数法的新型频域运行状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由随机运行响应估计随机减量函数,然后通过时频域变换得到频域的半功率谱... 以高层建筑、大跨桥梁等难以进行人工激励的大型复杂结构为对象,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随机减量技术和复模态指示因子函数法的新型频域运行状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由随机运行响应估计随机减量函数,然后通过时频域变换得到频域的半功率谱密度函数,并用复模态指示因子函数法从半功率谱密度函数中识别结构模态参数。最后对1个三维空间结构模型进行算法验证,得到相应的各阶模态参数,证明了将随机减量技术和复模态指示因子函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大型结构模态参数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模态分析 随机减量技术 复模态指示因子 半功率谱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ector Random Decrement技术和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的模态参数识别
9
作者 杨陈 孙阳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2-107,共6页
现代的大型复杂结构,如大坝、高层建筑、桥梁及海洋平台等,处于复杂的环境载荷作用下,这些环境载荷往往是无法测量的。在仅有输出响应时,应用随机减量法RDT获得自由衰减响应信号,而后用时域复指数拟合法、ITD法、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等... 现代的大型复杂结构,如大坝、高层建筑、桥梁及海洋平台等,处于复杂的环境载荷作用下,这些环境载荷往往是无法测量的。在仅有输出响应时,应用随机减量法RDT获得自由衰减响应信号,而后用时域复指数拟合法、ITD法、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等算法获得结构的模态参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在数据量有限时,随机减量函数的平均次数过少,导致RD函数的收敛性较差。为此提出了利用Vector Random Decrement技术(VRDT)提取自由衰减响应信号,而后利用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求得模态参数的方法,新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模态参数识别精度。数值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量随机减量技术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激励下钢筋混凝土拱桥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8
10
作者 蒲黔辉 秦世强 +2 位作者 施洲 王秋萍 勾红叶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39-545,共7页
为正确选择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对某钢筋混凝土拱桥进行了环境振动试验,采用频域、时域和时频分析方法——峰值拾取法(PP)、随机子空间识别(SSI)以及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随机减量技术(RDT)的方法——识别其模态参数;比较了3种模态参... 为正确选择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对某钢筋混凝土拱桥进行了环境振动试验,采用频域、时域和时频分析方法——峰值拾取法(PP)、随机子空间识别(SSI)以及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随机减量技术(RDT)的方法——识别其模态参数;比较了3种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特点和识别结果,并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峰值拾取法的识别速度快,识别的频率较可靠,但识别过程需要较多人工干预;随机子空间识别的理论体系完备,适合程序实现,识别过程能较好地抵消测试过程中噪声等的影响;由于模态混叠的影响,EMD-RDT识别结果具有一定随机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励 模态参数识别 峰值拾取法(PP) 随机子空间识别(SSI) 经验模态分解(EMD) 随机减量技术(R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风激励下的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秋胜 韩旭亮 +2 位作者 何运成 贺映候 周康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共8页
对高度600m的超高层建筑——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在外界环境风激励下的风振响应进行了现场实测。通过安装在塔楼118层的2组加速度传感器测得结构的风致加速度响应,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法(EMD)与随机减量技术(RDT)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结构的自... 对高度600m的超高层建筑——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在外界环境风激励下的风振响应进行了现场实测。通过安装在塔楼118层的2组加速度传感器测得结构的风致加速度响应,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法(EMD)与随机减量技术(RDT)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结构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建立了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结构的自振频率,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EMD和RDT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得出结构1阶横弯自振频率约为0.12Hz,阻尼比为0.3%~0.6%;结构1阶扭转自振频率约为0.28Hz,阻尼比为0.8%~1.0%;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实测结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与其他结构高度相似的超高层建筑实测结果相近,且实测结果和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EMD和RDT结合方法分析超高层建筑模态参数的有效性;测试结果可以为超高层建筑设计和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风致响应 现场实测 经验模态分解法 随机减量技术 模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DT和WT方法识别超高层建筑的模态参数 被引量:7
12
作者 申建红 李春祥 李锦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70,共5页
超高层建筑风致振动相关的动态参数尤其是阻尼比数据资料的缺乏会增加设计阶段动态参数准确选取的难度。因而,现役超高层建筑动态响应的实测与参数识别对这些动态数据资料的补充和设计准确性的校验是十分必要的。将基于强风作用下超高... 超高层建筑风致振动相关的动态参数尤其是阻尼比数据资料的缺乏会增加设计阶段动态参数准确选取的难度。因而,现役超高层建筑动态响应的实测与参数识别对这些动态数据资料的补充和设计准确性的校验是十分必要的。将基于强风作用下超高层建筑——上海金茂大厦动态响应的现场实测,使用Morlet小波变换并且结合随机减量技术(RDT)识别上海金茂大厦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数值结果表明,上海金茂大厦固有频率的识别非常精确,但发现阻尼比的识别随着阶数的升高其标准差有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减量技术(RDT) 小波变换(WT) 超高层建筑 模态参数识别 风致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壳结构损伤分区定位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卓 闫维明 +1 位作者 何浩祥 张卫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17,共4页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网壳结构的损伤分区定位方法,该方法对网壳结构进行区域划分并按区布置传感器,通过单点激励得到结构的高阶模态响应,利用随机减量技术和ITD法获取模态参数,再利用损伤前后高阶振型的差值来定位损伤区域。最后,通过对一...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网壳结构的损伤分区定位方法,该方法对网壳结构进行区域划分并按区布置传感器,通过单点激励得到结构的高阶模态响应,利用随机减量技术和ITD法获取模态参数,再利用损伤前后高阶振型的差值来定位损伤区域。最后,通过对一个单层椭球面网壳结构模型的振动测试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分区 振型差值 随机减量技术 IT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析模式分解的密集工作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佐才 任伟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6期18-24,30,共8页
长大跨度的桥梁结构或者高层建筑的工作环境振动响应中经常包含密集的模态成分,并会出现模态叠混现象,而传统的信号分析方法往往难以识别结构的密集模态参数。提出一种基于解析模式分解理论与随机减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识别环境激励下的... 长大跨度的桥梁结构或者高层建筑的工作环境振动响应中经常包含密集的模态成分,并会出现模态叠混现象,而传统的信号分析方法往往难以识别结构的密集模态参数。提出一种基于解析模式分解理论与随机减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识别环境激励下的结构密集模态参数。对于工作环境激励下的结构振动响应,通过随机减量技术可以提取结构的自由振动响应,利用解析模式分解方法对具有密集模态的自由振动响应进行有效的分解,对每一阶自由振动响应利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识别出频率与阻尼比。通过两层框架的数值模拟以及对密集频率的密集程度指数和信号时程长度等参数分析,其结果表明通过随机减量技术提取的自由振动响应可以有效的减少模态叠混的影响,虽然提取的自由振动响应的时程长度比实际的信号时程要短,然而解析模式分解仍然能够十分有效的对短时程具有密集模态成分的信号进行有效的分解。最后,通过对一具有密集模态的36层框架的数值模拟,以及对一具有密集模态的3层框架的振动台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的识别出环境激励下的结构密集模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环境激励 解析模式分解 随机减量技术 密集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T-RDT算法的高拱坝泄流结构工作模态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博文 钟紫蒙 李火坤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6-113,共8页
根据高拱坝泄流结构自身的工作特点,为准确辨识环境激励下的结构模态参数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HHT-RDT算法的高拱坝泄流结构工作模态识别方法。以某高拱坝原型振动响应测试资料为基础,利用改进的小波阈值-EMD算法对原始信号进行降... 根据高拱坝泄流结构自身的工作特点,为准确辨识环境激励下的结构模态参数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HHT-RDT算法的高拱坝泄流结构工作模态识别方法。以某高拱坝原型振动响应测试资料为基础,利用改进的小波阈值-EMD算法对原始信号进行降噪预处理,滤除干扰噪声的同时保留有效特征信息;采用HHT-RDT算法识别高拱坝泄流结构的工作模态参数,运用带通滤波对振动响应信号的EMD过程进行控制得到结构的各阶模态分量,利用RDT法提取各阶模态分量的自由衰减信息,识别出高拱坝泄流结构系统的固有频率及阻尼比。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避免了复杂系统定阶过程,有效提高结构振动响应工作模态识别精度,为辨识高拱坝泄流结构的工作模态参数提供捷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流激振动 滤波降噪 希尔伯特黄变换-随机减量技术(HHT-RDT)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最大单悬臂施工状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2
16
作者 陶奇 廖海黎 +1 位作者 李明水 刘明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44,共5页
将HHT法与随机减量技术相结合,利用现场实测的位移时程信号,对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主梁最大单悬臂施工状态结构模态参数进行了识别。所识别出的频率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相近,识别出的模态阻尼比与《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给定值差别较大。... 将HHT法与随机减量技术相结合,利用现场实测的位移时程信号,对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主梁最大单悬臂施工状态结构模态参数进行了识别。所识别出的频率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相近,识别出的模态阻尼比与《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给定值差别较大。表明运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是有效的,规范所给阻尼比值具有很大离散性。针对不同特大桥梁有必要进行相应模态阻尼比实测,以便满足施工和设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HT 随机减量技术 模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HT和WT识别高层建筑模态参数的比较研究
17
作者 申建红 刘瑛 +1 位作者 王志强 李春祥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6-41,共6页
现役高层建筑动力响应的实测与参数识别对结构动态数据资料的补充和设计准确性的校验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回顾了基于HHT和WT识别结构动力参数的基本原理;接着,基于高层建筑动力响应的实测数据进行了结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识别.结果表明,... 现役高层建筑动力响应的实测与参数识别对结构动态数据资料的补充和设计准确性的校验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回顾了基于HHT和WT识别结构动力参数的基本原理;接着,基于高层建筑动力响应的实测数据进行了结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识别.结果表明,对结构固有频率和低阶阻尼比的识别两者都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对于高阶阻尼比的识别,两者有较大差别.对于固有频率呈密集分布结构的动力参数识别,WT方法通过调整小波中心频率而实现频率分离,因而WT方法更为简单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希尔伯特黄变换 小波变换 随机减量技术 模态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评价旋转态内嵌流体欧拉梁自适应减振效果的新方法
18
作者 荆栋 徐晖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78-782,共5页
为了评价内嵌式粘性流体单元自适应减振方法(IVFUM)消减运动柔性结构残余振动的效果,进行了旋转态内嵌粘性流体欧拉梁自适应减振试验,对残余振动信号进行了处理。针对旋转态下的内嵌粘性流体欧拉梁残余振动信号具有刚体衰减转动的慢变... 为了评价内嵌式粘性流体单元自适应减振方法(IVFUM)消减运动柔性结构残余振动的效果,进行了旋转态内嵌粘性流体欧拉梁自适应减振试验,对残余振动信号进行了处理。针对旋转态下的内嵌粘性流体欧拉梁残余振动信号具有刚体衰减转动的慢变信号与柔性结构残余振动快变信号相耦合的非平稳特征以及模态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提出了结合小波包、经验模式分解(EMD)、随机减量技术(RDT)、希尔伯特变换(HT)的综合信号处理方法。提取了内嵌粘性流体欧拉梁的一阶主振动响应信号,识别了梁的一阶模态参数(无阻尼固有频率和等效模态阻尼比)。与SDOF模型处理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欧拉梁残余振动衰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有效可行的。可以推断欧拉梁内嵌1/3左右空腔容积的水在2~5 Hz的旋转频率时,由于流动性较好,可以有效地消减运动柔性结构的残余振动。为半定量评价内嵌粘性流体方式对运动的工程柔性结构残余振动衰减效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粘性流体单元 小波包 经验模式分解(EMD) 随机减量技术(RDT) 希尔伯特变换(HT) 残余振动衰减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记录下钢结构建筑非线性阻尼比研究
19
作者 马俊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4,10,共5页
为了研究钢结构建筑阻尼特性,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和随机减量技术,从强震记录中识别钢结构建筑基于振动幅度的非线性阻尼比。结果表明,钢结构建筑的阻尼比具有明显的基于振幅的非线性特性。在初始阶段,阻尼比随振幅的增大而上升,当振幅... 为了研究钢结构建筑阻尼特性,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和随机减量技术,从强震记录中识别钢结构建筑基于振动幅度的非线性阻尼比。结果表明,钢结构建筑的阻尼比具有明显的基于振幅的非线性特性。在初始阶段,阻尼比随振幅的增大而上升,当振幅越过"临界振幅"后,阻尼比随振幅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基于希尔波特-黄变换和随机减量技术,可以从强震记录中对基于振幅的非线性阻尼比等模态参数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 非线性阻尼比 振动幅度 希尔伯特-黄变换 随机减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西塔风致响应和气动阻尼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嵇学培 谢壮宁 李小康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64,共7页
在边界层风洞中对432m高的广州珠江新城西塔进行多自由度气动弹性模型试验,并和刚性模型的高频底座力天平(HFBB)结果作比较,采用随机减量技术(RDT)识别该超高层建筑的气动阻尼特性。结果显示:在采用相同的阻尼比情况下,气弹模型和HFBB... 在边界层风洞中对432m高的广州珠江新城西塔进行多自由度气动弹性模型试验,并和刚性模型的高频底座力天平(HFBB)结果作比较,采用随机减量技术(RDT)识别该超高层建筑的气动阻尼特性。结果显示:在采用相同的阻尼比情况下,气弹模型和HFBB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西塔的横风向气动阻尼基本上均为正数,在低风速段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加,在梯度风风速为45.4m/s时达到最大值为1.75%,随后在临界风速附近急剧下降,在51m/s时降到最小值,约为-0.06%。得出的一些结果可以作为西塔抗风设计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气动阻尼 风致响应 风洞试验 随机减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