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通过大气随机信道远场二维强度分布实时测试系统 被引量:14
1
作者 胡渝 许昌武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0-331,共2页
文中介绍了激光通过大气随机信道的远场二维强度分布实时测试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用此系统可以方便、准确、形象的观测激光远场光斑的闪烁、漂移和分裂等现象 。
关键词 大气随机信道 无线光通道 实时测试系统 远场光斑 激光 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通过大气随机信道光强分布的实时显示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丽黎 柯熙政 席晓莉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96-199,共4页
分析了激光通过大气随机信道时光斑变化的影响因素,对接收光强进行了数值计算,用软件仿真模拟了光斑的实时变化。该系统可以方便、准确、形象地显示激光光斑的闪烁、漂移和分裂等现象,对于研究大气对无线光通信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激光通... 分析了激光通过大气随机信道时光斑变化的影响因素,对接收光强进行了数值计算,用软件仿真模拟了光斑的实时变化。该系统可以方便、准确、形象地显示激光光斑的闪烁、漂移和分裂等现象,对于研究大气对无线光通信的影响,进一步优化激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实现全天候的大气激光通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大气随机信道 实时显示 光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CD研究激光束在大气随机信道中的传输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文涛 朱保华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3-36,共4页
 介绍了无线光通信系统中激光信号通过随机大气信道时,由于激光与大气介质的相互作用,对光信号产生的散射、吸收和湍流等效应。上述一系列效应对激光信号的传输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效应有衰减、光束闪烁及抖动效应。通...  介绍了无线光通信系统中激光信号通过随机大气信道时,由于激光与大气介质的相互作用,对光信号产生的散射、吸收和湍流等效应。上述一系列效应对激光信号的传输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效应有衰减、光束闪烁及抖动效应。通过一实验装置,利用CCD对通过大气信道的光束在不同能见度、不同大气条件和不同时刻等条件下对激光传输信号的图像的拍摄及所拍摄的图像的对比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中的各种大气随机信道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大气随机信道 CCD 信号散射 湍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实验方法分析大气随机信道对激光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尹治国 何俊 +1 位作者 黄常春 邓代竹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3-35,共3页
 文章介绍了为分析大气随机信道对激光传输影响而进行的激光远场实验,即光斑测量实验和光强测量实验。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自行研制了两套实验系统:一套为光斑实时测量和记录系统,另一套为光强实时测量和记录系统。运用以上两套实验...  文章介绍了为分析大气随机信道对激光传输影响而进行的激光远场实验,即光斑测量实验和光强测量实验。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自行研制了两套实验系统:一套为光斑实时测量和记录系统,另一套为光强实时测量和记录系统。运用以上两套实验系统进行了激光远场实验,记录了大量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绘制了不同天气条件下光斑重心的变化曲线和光强的变化曲线。从实验上论证了大气随机信道对激光远场光斑的影响,并得出了大气对激光传输影响的统计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大气随机信道 二维实时测量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几何随机的无人机空地信道模型 被引量:5
5
作者 王亚文 朱秋明 +2 位作者 陈小敏 仲伟志 成能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针对传统无人机空地信道模型不支持三维飞行轨迹和三维天线的问题,通过引入空间旋转矩阵和轨迹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随机的无人机空地三维信道改进模型。该模型结合无人机对地通信场景的特殊性,利用时变布尔变量描述视距路径、地面... 针对传统无人机空地信道模型不支持三维飞行轨迹和三维天线的问题,通过引入空间旋转矩阵和轨迹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随机的无人机空地三维信道改进模型。该模型结合无人机对地通信场景的特殊性,利用时变布尔变量描述视距路径、地面反射径和散射路径的动态生灭过程。同时,文中还给出了二维角度、时延和功率等模型参数的时间演进算法,用于复现无人机对地信道的时变统计特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输出的空时相关特性和多普勒功率谱均与理论值吻合,并且自相关特性与实际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该模型可应用于辅助无人机空地无线通信设备的方案优化、算法验证和性能评估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信道建模 几何随机信道模型 三维任意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MIMO-PLC随机参数信道建模与特性 被引量:19
6
作者 曹旺斌 尹成群 +1 位作者 谢志远 梁晓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9-1034,共6页
为研究宽带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PLC)信道的随机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导体的MIMO-PLC随机参数信道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利用统计分布来表征信道的物理参数,比较分析了参数... 为研究宽带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s,PLC)信道的随机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导体的MIMO-PLC随机参数信道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利用统计分布来表征信道的物理参数,比较分析了参数随机且分支不同的MIMO-PLC宽带信道特征。结果表明,平均信道增益(average channel gain,ACG)服从正态分布,均方根时延扩展(root mean square delay spread,RMS-DS)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相干带宽(coherent bandwidth,CB)和均方根时延扩展成反比;分支数越多信道频率选择性衰落和RMS-DS越大,ACG、CB和信道容量越小;与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 single-output,SISO)PLC信道相比,MIMO信道的信道容量有较大提升。提出的随机参数模型为MIMO-PLC提供了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建模方法,该模型对在复杂环境下MIMO-PLC系统的研究、设计以及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 多输入多输出 多导体 电力线载波通信 随机参数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多址信道冲突分解算法及吞吐量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高飞 郭彦平 赵东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4-128,133,共6页
讨论了一种改进的随机多址信道二叉树形、三叉树形冲突分解算法,导出了分解冲突所需平均时隙数的解析表达式。获得了较高的分解效率,并将其结果应用于阻塞接入信道的计算机仿真实验,数值分析表明,可获得较高的系统稳定最大吞吐量。
关键词 随机多址信道 冲突分解算法 吞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大气信道对激光信号传输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袁纵横 张文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6-700,共5页
首先介绍了激光信号通过随机大气信道时,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大气气溶胶离子、尘埃、雾、雨、霾等对激光信号的吸收和散射效应,造成了对激光信号的能量衰减,接着分析了大气湍流效应对光信号传输的影响,即光束的闪烁、弯曲、分裂。最后,... 首先介绍了激光信号通过随机大气信道时,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大气气溶胶离子、尘埃、雾、雨、霾等对激光信号的吸收和散射效应,造成了对激光信号的能量衰减,接着分析了大气湍流效应对光信号传输的影响,即光束的闪烁、弯曲、分裂。最后,对于不同大气条件下激光信号的传输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在同一时刻的不同天气条件、在同一天的不同时刻及不同能见度条件下的测试结果,并就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很好地反映了理论分析,为大气通信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随机大气信道 吸收 散射 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类型通信中随机接入信道的拥塞控制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周伟 谭小彬 季海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8-91,96,共5页
在基于3GPP长期演进技术的机器类型通信(MTC)应用背景下,针对无线接入网络中随机接入信道的拥塞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拥塞控制策略,MTC器件利用基站广播信息自适应调整各自的接入时间,避免由于大量MTC器件同时发起随机接入而引起接入碰... 在基于3GPP长期演进技术的机器类型通信(MTC)应用背景下,针对无线接入网络中随机接入信道的拥塞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拥塞控制策略,MTC器件利用基站广播信息自适应调整各自的接入时间,避免由于大量MTC器件同时发起随机接入而引起接入碰撞的问题,实现基站的负载均衡及信道资源的合理分配。基于最大熵原理证明各MTC器件接入时间的均匀分布是最优分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接入类别限制策略相比,该策略可缓解随机接入信道的拥塞状况,提高MTC器件的随机接入成功率,降低接入时延,从而提升网络整体性能及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类型通信 随机接入信道 拥塞控制 均匀分布 网络服务质量 最大熵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WLAN/WPAN中自适应预测随机接入信道分配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国军 沈连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23-427,共5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预测随机接入信道分配算法,它适用于无线局域网/无线个域网等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文中给出了算法分配过程的描述,并对其性能作了分析.以HIPERLAN/2标准为例进行了自适应随机接入预测分配算法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预测随机接入信道分配算法,它适用于无线局域网/无线个域网等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文中给出了算法分配过程的描述,并对其性能作了分析.以HIPERLAN/2标准为例进行了自适应随机接入预测分配算法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固定RCH数的方法及已有文献的方法相比,其随机信道的接入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减少了碰撞次数,有效地利用了无线资源,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算法 随机接入信道 WPAN WLAN 自适应预测 无线多媒体通信 无线资源 仿真结果 HIPERLAN/2标准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DMA随机接入信道的数学建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群高 李文耀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44,48,共4页
文章主要讨论了宽带码分多址(WCDMA)网络中无线小区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数学建模方法及性能分析。首先介绍了WCDMA的RACH及信息发送方式,然后描述了RACH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隙ALOHA接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RACH数学建模的方法和... 文章主要讨论了宽带码分多址(WCDMA)网络中无线小区随机接入信道(RACH)的数学建模方法及性能分析。首先介绍了WCDMA的RACH及信息发送方式,然后描述了RACH随机接入过程的时隙ALOHA接入方式,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RACH数学建模的方法和详细过程,给出了RACH吞吐量的计算公式,最后,对RACH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码分多址 随机接入信道 时隙ALOHA 数学建模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道随机性对传感器网络连续渗流密度的影响
12
作者 康琳 董增寿 +1 位作者 李秀华 李金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51-2453,共3页
为同时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与连通,探索连续渗流密度对网络覆盖与连通性的影响,设计了改进的吉尔伯特圆盘感知模型来研究传感器网络的连续渗流问题。该方法同时考虑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信道传输特性,用等效半径... 为同时保证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与连通,探索连续渗流密度对网络覆盖与连通性的影响,设计了改进的吉尔伯特圆盘感知模型来研究传感器网络的连续渗流问题。该方法同时考虑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信道传输特性,用等效半径与连续渗流填充因子的依赖关系,研究了信道随机性对网络连续渗流密度λc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信道随机性条件下,节点等效半径增大的衰落环境可增加网络的连通性,减小网络的连续渗流密度λ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连续渗流 渗流密度 渗流填充因子 信道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SCDMA随机接入信道的分析
13
作者 李明 熊思民 张德民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1年第4期18-20,共3页
给出了TD-SCDMA(时分双工同步码分多址)系统中一种新的随机接入方案,对该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 和计算机仿真,得到了随机接入信道吞吐率和时延公式,并将其数值计算结果与计算机仿真结果以及原方案计算 机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随机接入信道 TD-SCDMA 移动通信 码分多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A系统中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信号检测的仿真与实现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雅静 刘郁林 张治中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42-1446,共5页
根据多普勒频移对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信号检测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划分出了中速、高速、超高速三种模式,并提出相应改进的信号检测算法。对中速模式,提出了基于频偏校正的前导检测算法;对高速模式,提出了多重滑窗峰值检测算法;对... 根据多普勒频移对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信号检测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划分出了中速、高速、超高速三种模式,并提出相应改进的信号检测算法。对中速模式,提出了基于频偏校正的前导检测算法;对高速模式,提出了多重滑窗峰值检测算法;对超高速模式,提出了基于整数倍子载波的频偏补偿前导检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场景下PRACH信号通过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传输,接收端虚警率性能至少改善了3.8 d B;通过扩展典型城市信道模型(ETU)信道传输,虚警率性能至少提升了1 d B。与频域相关检测算法相比,所提算法提高了前导信号成功检测概率,减少了接入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兼容的长期演进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多普勒频移 频偏校正 频偏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B-IOT随机接入的评估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磊 龙伟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5-1031,共7页
由于NB-IoT传输大部分发生在上行链路,随机接入信道容易成为系统瓶颈。针对此问题,对NB-IoT随机接入信道进行建模,推导出RACH成功概率的精确表达式,量化评估每个覆盖等级中网络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评估模型对... 由于NB-IoT传输大部分发生在上行链路,随机接入信道容易成为系统瓶颈。针对此问题,对NB-IoT随机接入信道进行建模,推导出RACH成功概率的精确表达式,量化评估每个覆盖等级中网络配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评估模型对最大前导重传次数、退避窗口大小、子载波数量等参数进行周期性优化,能够有效提高设备接入成功率,降低接入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物联网 随机接入信道 上行信道 前导重传 覆盖等级 退避窗口 子载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信道对空-地光通信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晓峰 张永健 +1 位作者 陈彦 胡渝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14-17,共4页
 大气随机信道对激光传输性能的影响是制约空-地激光通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展对大气信道的研究对实现空-地激光通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特性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激光通过大气信道传输时所产生变化的特征、规律和...  大气随机信道对激光传输性能的影响是制约空-地激光通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展对大气信道的研究对实现空-地激光通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特性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激光通过大气信道传输时所产生变化的特征、规律和在空-地激光通信系统设计中寻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很好地修正、补偿其对通信链路的影响。本文对激光在大气信道中的基本传输特性及大气随机信道对激光通信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地光通信 大气随机信道 大气湍流 激光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同步信道访问控制协议失步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卫波 郑少仁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130-1132,1151,共4页
论文针对准同步信道访问控制协议MIL-STD-188-220C信道接入方式在多跳情况下出现失步的情况,建立了仿真模型,在不同比例站点失步的情况下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20%以下结点位于一跳范围外对于协议性能影响可以接受... 论文针对准同步信道访问控制协议MIL-STD-188-220C信道接入方式在多跳情况下出现失步的情况,建立了仿真模型,在不同比例站点失步的情况下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20%以下结点位于一跳范围外对于协议性能影响可以接受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STD-188-220C 信道访问控制 随机信道访问 优先级信道访问 自适应优先级信道访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应急通信的多无人机协同信道建模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白露 孙铭然 +2 位作者 黄子蔚 冯涛 程翔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50,共13页
为了更好地进行应急通信的系统设计和技术研发,从而大力提升我国的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面向应急通信场景开展了多无人机协同信道建模研究。首先,构建了城市地震和郊区暴雪两大典型应急环境中多无人机协同救援通信场景信道数据集... 为了更好地进行应急通信的系统设计和技术研发,从而大力提升我国的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面向应急通信场景开展了多无人机协同信道建模研究。首先,构建了城市地震和郊区暴雪两大典型应急环境中多无人机协同救援通信场景信道数据集,并据此对多无人机协同应急通信信道参数及其统计特性进行深度分析。其次,针对多无人机协同应急通信提出了一种更加通用的基于随机统计建模的信道模型,计算了多无人机协同应急通信下的信道冲激响应,并联合建模了多无人机高速移动和协同通信带来的协同时间-空间非平稳特性。最后,经过仿真实验,充分分析了多无人机协同应急通信在城市地震和郊区暴雪场景下的信道特性,为多无人机协同应急通信的实际实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所提信道模型的统计特性与在城市地震和郊区暴雪场景下的信道数据的统计特性拟合良好,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通信 多无人机协同通信 射线追踪 几何随机信道模型 协同时间-空间非平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移动环境大规模MIMO信道建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邹劲柏 谢浩 +1 位作者 艾渤 郭爱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3,共6页
基于几何随机分布模型GBSM的信道建模方法,建立高速铁路系统中深沟堑场景下大规模MIMO的三维3D信道模型。模型中实际散射体等价为随机分布在接收端的虚拟圆柱体表面的等效散射体,使用虚拟的球体表征Massive MIMO的不平衡特性;分析信道... 基于几何随机分布模型GBSM的信道建模方法,建立高速铁路系统中深沟堑场景下大规模MIMO的三维3D信道模型。模型中实际散射体等价为随机分布在接收端的虚拟圆柱体表面的等效散射体,使用虚拟的球体表征Massive MIMO的不平衡特性;分析信道统计特性中的时空特性,得出空时相关函数STCF的闭式表达式。通过对STCF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相应的多普勒频谱密度。仿真表明,闭式表达式正确,3D模型比2D模型更好地反映了实际的电磁波传播场景,影响STCF绝对值的主要是移动台天线阵列的仰角,基站侧天线阵列仰角的改变几乎不影响STCF绝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三维信道模型 高速环境 几何随机分布信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DMA和CDMA 2000接入信道的比较和仿真 被引量:1
20
作者 严彬 石振华 郑亮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8-210,216,共4页
根据接入信道承载的数据类型,提出了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接入信道的设计要求。通过对WCD MA和CDMA2000接入信道、增强接入信道的分析,比较了两种系统所使用接入技术的优劣。还给出了接入信道仿真程序的设计思路。基于该仿真程序,可... 根据接入信道承载的数据类型,提出了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接入信道的设计要求。通过对WCD MA和CDMA2000接入信道、增强接入信道的分析,比较了两种系统所使用接入技术的优劣。还给出了接入信道仿真程序的设计思路。基于该仿真程序,可以得到两种接入信道的仿真结果,分析得出WCDMA的接入性能要优于CDMA2000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DMA CDMA2000 随机接入信道 公共分组信道 增强接入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