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种优势的进化意义探析——以适合度对随机交配群体遗传多样性的贡献为依据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大林 陈奇 +1 位作者 林建国 蔡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6305-6307,6313,共4页
从群体遗传的角度将杂种优势与近交衰退的定义进行类比,认为杂种优势应该用适合度来综合衡量。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出随机交配群体3种基因型RR、Rr、rr在不同适合度下的平衡状态,揭示杂种优势是群体中复等位基因存在的先决条件。发现杂种... 从群体遗传的角度将杂种优势与近交衰退的定义进行类比,认为杂种优势应该用适合度来综合衡量。建立数学模型,推导出随机交配群体3种基因型RR、Rr、rr在不同适合度下的平衡状态,揭示杂种优势是群体中复等位基因存在的先决条件。发现杂种优势通过提高杂合个体的适合度,避免淘汰不同类型的基因,从而保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使群体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和进化潜力;让个体意义上的适应与群体层次的适应协调一致,深化了达尔文的个体选择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交配群体 适合度 杂种优势 平衡状态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不同株系的黄萎病抗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耿立格 鹿秀云 +4 位作者 郄彦敏 王新栋 孙娟 牛雪婧 王丽娜 《中国棉花》 2022年第11期1-6,共6页
海岛棉具有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抗逆等优点,创制带有海岛棉优异基因的棉花新种质,一直是陆地棉种质创新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是具有陆地棉背景而携带众多海岛棉基因的遗传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 海岛棉具有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抗逆等优点,创制带有海岛棉优异基因的棉花新种质,一直是陆地棉种质创新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是具有陆地棉背景而携带众多海岛棉基因的遗传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为筛选抗、耐棉花黄萎病的新种质,采用温室苗期切根接种法和田间病圃成株期鉴定方法,对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RMBUP-C4S5的148个株系进行黄萎病抗性鉴定。温室苗期切根接种法鉴定结果显示,鉴32、鉴49、鉴59、鉴62、鉴78、鉴83、鉴84和鉴85共8个株系表现为耐黄萎病,相对病情指数(相对病指)为30.0~33.9,占鉴定株系的5.4%;抗黄萎病对照中植棉2号相对病指为34.1,高于上述8个耐黄萎病株系,表现为耐黄萎病。对8个苗期耐病、8个感病的RMBUP-C4S5株系进行田间病圃成株期黄萎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鉴78、鉴85表现为抗黄萎病,相对病指分别为14.3和13.0,低于当年中植棉2号相对病指22.3;鉴19、鉴49、鉴83、鉴124和鉴143均表现为耐黄萎病。鉴49、鉴78、鉴83和鉴85在苗期耐黄萎病,在成株期表现为抗或耐黄萎病,可作为优异抗黄萎病种质和品种改良利用的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染色体置换系与陆地棉随机交配群体 黄萎病 抗病性 相对病情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适合度下2对基因互作引起的基因频率的演变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雪燕 陈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2881-12883,12886,共4页
研究了随机交配群体中2对基因9种基因型在不同适合度下所占比例的逐代变化。发现只按1对基因统计时,在另1对基因的影响下,所考察基因3种基因型的适合度不再是常数。通过数据模拟可找出基因频率逐代变化的极限,模拟结果可解释生产中很难... 研究了随机交配群体中2对基因9种基因型在不同适合度下所占比例的逐代变化。发现只按1对基因统计时,在另1对基因的影响下,所考察基因3种基因型的适合度不再是常数。通过数据模拟可找出基因频率逐代变化的极限,模拟结果可解释生产中很难看到杂种劣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交配群体 适合度 突变基因 杂合子 吸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