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青年》脱期与鲁迅随感录“文稿八枚”
1
作者 杨俊杰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7,共8页
鲁迅在《新青年》第5卷、第6卷发表了许多随感录,学界在对这些随感录的发表时间进行说明时往往以杂志所印的刊印时间为依据,没有考虑到杂志经常脱期的情况。关于《新青年》脱期问题,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以现有研究成果为依托,并参考... 鲁迅在《新青年》第5卷、第6卷发表了许多随感录,学界在对这些随感录的发表时间进行说明时往往以杂志所印的刊印时间为依据,没有考虑到杂志经常脱期的情况。关于《新青年》脱期问题,目前已有不少研究成果。以现有研究成果为依托,并参考周作人日记相关收取记录,有助于考察清楚《新青年》相关卷期的实际出版时间,并对鲁迅日记里提到的“文稿八枚”做出新的理解。即“文稿八枚”不是《新青年》第6卷第6号的随感录六一至六六,而是第6卷第5号的随感录五六至五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随感录 周作人 新青年 文稿八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氏兄弟“随感录”归属考证——兼论鲁迅与周作人早期杂感“语言指纹”(1918-1927)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汝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82,共19页
鲁迅和周作人归属存疑的《新青年》“随感录”有《三十七》《三十八》《四十二》《四十三》。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提取周氏兄弟1918-1927年间杂感中散文笔法的“语言指纹”,通过机器学习建立分类模型,推测篇章归属。结果表明,《三十... 鲁迅和周作人归属存疑的《新青年》“随感录”有《三十七》《三十八》《四十二》《四十三》。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提取周氏兄弟1918-1927年间杂感中散文笔法的“语言指纹”,通过机器学习建立分类模型,推测篇章归属。结果表明,《三十八》中的Le Bon段及《四十二》的作者较大可能是周作人。《三十七》的作者应该是鲁迅,《三十八》的剩余部分和《四十三》倾向于由鲁迅所作或是两人合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感录 周氏兄弟 杂感 语言指纹 计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胡须》中的“名士”与《随感录》中的“神童”考
3
作者 黄清源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随感录 武训 鲁迅作品 秘书处 仁民爱物 五经博士 山东新民会 日记 孙伏园 抗日战争初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全集·热风》中《随感录》的署名问题
4
作者 汪卫东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1年第11期76-77,共2页
新版十六卷本《鲁迅全集》(后简称《全集》)是目前最为详实可靠的注释本,但美中不足的是,《全集》对《热风》中《随感录》的署名注释却有些混乱,想在这里指出来。《热风》中所收《随感录》都是最初发表在《新青年》的“随感录”一栏。
关键词 随感录 《新青年》 《鲁迅全集》 新版 自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感录
5
作者 游寿 《江苏教育》 2017年第21期25-27,共3页
一福建自古是海口,接触外来风气早。我幼年没有受封建束缚。未满六岁进小学,不穿耳,更不说裹脚。幼年是个顽童,不能正襟危坐写字,八岁时还从树上爬到屋脊眺望全城风景,当然不受小学老师欢迎。父亲却是五县文教领袖,因之虽是顽童,而相当... 一福建自古是海口,接触外来风气早。我幼年没有受封建束缚。未满六岁进小学,不穿耳,更不说裹脚。幼年是个顽童,不能正襟危坐写字,八岁时还从树上爬到屋脊眺望全城风景,当然不受小学老师欢迎。父亲却是五县文教领袖,因之虽是顽童,而相当得家庭感染。父亲会绘画,篆、隶、真、草、行五种书体均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小石 书法家 随感录 交际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感录
6
作者 孙玉石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17-18,共2页
△敬告遗老自称清室举人的林纾,近来大发议论,要维持中华民国的名教纲常。这本可由他“自语”,于我无涉。但看他气闹哄哄,很是可怜。所以有一句话奉劝:“你老既不是敝国的人,何苦来多管闲事,多淘闲气。近来公理战胜,小国都主张民族自决... △敬告遗老自称清室举人的林纾,近来大发议论,要维持中华民国的名教纲常。这本可由他“自语”,于我无涉。但看他气闹哄哄,很是可怜。所以有一句话奉劝:“你老既不是敝国的人,何苦来多管闲事,多淘闲气。近来公理战胜,小国都主张民族自决,就是东邻的强国,也屡次宣言不干涉中国的内政。你老人家可以省事一点,安安静静的做个寓公,不要再干涉敝国的事情罢”。(庚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决 中华民国 不干涉 遗老 随感录 公理 敬告 国都 自语 举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是怎样的人?——也是阅读随想录之一
7
作者 柔克 《鲁迅研究动态》 1986年第6期19-20,共2页
偶尔读到安徽《文学》月刊1985年第12期上署名“阳刚”的“阅读随感录之一”《鲁迅是人非神》,才知道该刊还曾发表过一篇谈及鲁迅“重婚”问题的杂文,博得阳刚认为“对今天的青年读者来说,多少有点显幽发微之意”的赞许。而阳刚此文,则... 偶尔读到安徽《文学》月刊1985年第12期上署名“阳刚”的“阅读随感录之一”《鲁迅是人非神》,才知道该刊还曾发表过一篇谈及鲁迅“重婚”问题的杂文,博得阳刚认为“对今天的青年读者来说,多少有点显幽发微之意”的赞许。而阳刚此文,则又提到鲁迅的“三角恋爱事件”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研究 随感录 随想 杂文 文学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安徽 曹聚仁 高长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杂文的生存论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康 《长江学术》 CSSCI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从《新青年》的"随感录"到"杂感"、"短评",再到"杂文"、编年体"杂文",标志着鲁迅对这种文体的自觉。但自觉并非源于文体的偏爱与选择,而是鲁迅直面生存的言说方式。它继小说、散文... 从《新青年》的"随感录"到"杂感"、"短评",再到"杂文"、编年体"杂文",标志着鲁迅对这种文体的自觉。但自觉并非源于文体的偏爱与选择,而是鲁迅直面生存的言说方式。它继小说、散文诗而来,在弃置了原本的"希望之盾"后,拿起抗世之矛,以"一掷身中的迟暮""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实践他以"无词的言语"质问苍天,使生存的世界振颤的生存决断。杂文刻写的正是鲁迅生命的历程与生存决断,对这部轮回的历史的彻底解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感录 杂感 杂文 生存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词语、能愿动词的推敲选用——析鲁迅对词语的修改 被引量:1
9
作者 史锡尧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8-20,共3页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鲁迅写作态度严肃,使用语言一丝不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鲁迅的文章大多先单篇发表于报章杂志,然后自己再集为一个文集。在收入文集时,鲁迅又将文章的语言进行了推敲,作了一些修改。这些语...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鲁迅写作态度严肃,使用语言一丝不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鲁迅的文章大多先单篇发表于报章杂志,然后自己再集为一个文集。在收入文集时,鲁迅又将文章的语言进行了推敲,作了一些修改。这些语言修改材料,是我们研究语言艺术的珍贵资料,也是我们学习鲁迅语言艺术的一份好教材。本文选了其中为一般人所不太注意的关联词语和能愿动词选用的材料,作了些分析,与同志们共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愿动词 关联词语 鲁迅 语意 “就是” “也” 语言艺术 掌灯 士子 随感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草》的诗与“哲学”(上) 被引量:8
10
作者 木山英雄 赵京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37-44,共8页
关键词 《野草》 《狂人日记》 鲁迅 阿Q 《呐喊》 随感录 作品 “呐喊” 《孤独者》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论天地鬼神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继持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0年第8期16-19,共4页
一“华夏大概并非地狱,然而‘境由心造’,我眼前总充塞着重叠的黑云,其中有故鬼、新鬼、游鬼、牛首阿旁、畜生、化生、大叫唤、无叫唤,使我不堪闻见。我装作无所闻见模样,以图欺骗自己,总算已从地狱中出离。”这一段话。
关键词 鲁迅 华夏 《野草》 散文诗 随感录 九二四 小说 杂文 曼陀罗花 《祝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泼克》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党伯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年第4期71-72,共2页
鲁迅在随感录《四十三》中说:“近来看见上海什么报的增刊《泼克》上,有几张讽刺画。他的画法,倒也模仿西洋;可是我很疑惑,何以思想如此顽固,人格如此卑劣,竟同没有教育的孩子只会在好好的白粉墙上写几个‘某某是我而子’一样。”接着,... 鲁迅在随感录《四十三》中说:“近来看见上海什么报的增刊《泼克》上,有几张讽刺画。他的画法,倒也模仿西洋;可是我很疑惑,何以思想如此顽固,人格如此卑劣,竟同没有教育的孩子只会在好好的白粉墙上写几个‘某某是我而子’一样。”接着,他又在随感录《四十六》、《五十三》中,对增刊《泼克》及另一种单行的《泼克》上的一些讽刺画,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可是,鲁迅所批评的两种《泼克》究竟是什么样的画刊?其增刊一种又刊行在什么报纸上?这些问题人们虽然早有结论,但实际上并未弄清。关于后一个问题,鲁迅当初可能出于批评的需要,只说《泼克》是“上海什么报的增刊”,或“上海一种什么报的星期增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讽刺画 画刊 西洋 美术家 鲁迅全集 文字说明 随感录 新艺术 作品 增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烈文先生二三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允经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0年第11期49-52,共4页
黎烈文是鲁迅晚年的朋友,是卅年代中国文坛和翻译界的健将。他并不是一位杂文作家,但他主编的《申报·自由谈》却在中国现代杂文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如果说《新青年》开辟“随感录”专栏,首倡杂文,功不可没,那么黎烈文主持《自由谈... 黎烈文是鲁迅晚年的朋友,是卅年代中国文坛和翻译界的健将。他并不是一位杂文作家,但他主编的《申报·自由谈》却在中国现代杂文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如果说《新青年》开辟“随感录”专栏,首倡杂文,功不可没,那么黎烈文主持《自由谈》,邀约和吸引许多作家为之撰稿,把杂文创作推向新的高潮,使现代中国文坛,出现了一个杂文时代,其功绩当可彪炳一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坛 《新青年》 杂文创作 杂文作家 杂文史 随感录 鲁迅 朋友 高潮 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风》——在新旧思潮撞击中的文体选择与创格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德尧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3年第8期10-15,共6页
《热风》是鲁迅的第一本杂文集,辑录的是鲁迅在新文化运动高涨的年代写的随感录或短评。随感录在鲁迅多姿多色的杂文世界中,是风格卓异的简隽文体,是一支独秀的奇葩。中国现代杂文是以1918年4月《新青年》创设“随感录”专栏为起点的。
关键词 文体选择 随感录 鲁迅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杂文 短评 寓言 陈独秀 周作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的蒸气 真的声音——许广平三篇遗稿读后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漱渝 《鲁迅研究动态》 1985年第1期7-9,共3页
在五四运动前夕,有位不相识的少年寄给鲁迅一首题为《爱情》的诗,叫出了“没有爱”和“无所可爱”的悲哀。鲁迅在《随感录·四十》中指出:“诗的好歹,意思的深浅,姑且勿论;但我说,这是血的蒸气,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热风》)
关键词 许广平 鲁迅 爱情 五四运动 遗稿 随感录 少年 心理因素 作家 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国粹”非彼“国粹”也──鲁迅与“国粹”脞谈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良骏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1-24,共4页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国粹”一语日渐洗去了蒙上的污垢而恢复了原有的光彩。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特别是鲁迅)当年对“国粹”、“国粹派”“保存国粹”的猛烈抨击,便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种种的猜测和疑虑...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国粹”一语日渐洗去了蒙上的污垢而恢复了原有的光彩。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特别是鲁迅)当年对“国粹”、“国粹派”“保存国粹”的猛烈抨击,便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种种的猜测和疑虑:鲁迅他们是否错了?或者说,是否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保存国粹 “五四”新文化运动 国粹派 随感录 “学衡派” 陈独秀 《新青年》 “新儒学” 复古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来了”》《“圣武”》札记 被引量:1
17
作者 皮远长 《鲁迅研究动态》 1985年第7期21-23,共3页
《五十六“来了”》与《五十九“圣武”》,是鲁迅杂文集《热风》中两篇著名“随感录”。它们同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五月《新青年》六卷五号上,是鲁迅著作中最早论及布尔什维克主义和“列宁政府”的文章。
关键词 鲁迅杂文 《新青年》 鲁迅著作 政府 札记 十月革命 随感录 列宁 “主义” 布尔什维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睿智哲理的折光——读《应将书剑许明时》
18
作者 云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1-62,共2页
一本装帧精美的书摆在我的面前,这是四川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作家卢子贵的杂文随感集《应将书剑许明时》。全书分为三个部份:寄语篇、随感录、杂议集,收入文章共计94篇。
关键词 折光 杂议 随感录 谈家常 文艺 藻堆 杂文 正位 对话说 时髦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有梅花一段香
19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8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节目主持人 梁晓声 播音员 随感录 梅花 真实 特定条件 认识 成功之道 敬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世纪的曙光”
20
作者 赵明 《鲁迅研究动态》 CSSCI 1989年第8期4-13,共10页
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界对于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五十九“圣武”》一文中的“新世纪的曙光”的理解有了不同意见的争论。对这种自由争论的学术气氛的出现,我深为庆幸之余,也想说说自己的管见。先对这个问题产生的由来作一简... 新时期以来,鲁迅研究界对于鲁迅在《热风·随感录·五十九“圣武”》一文中的“新世纪的曙光”的理解有了不同意见的争论。对这种自由争论的学术气氛的出现,我深为庆幸之余,也想说说自己的管见。先对这个问题产生的由来作一简单的历史回顾。据我所见,在五十年代出版的几种较有影响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中,除了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历史回顾 曙光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不同意见 十月革命 中国新文学史 鲁迅研究 随感录 学术气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