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软土狭长深基坑抗隆起破坏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张飞
李镜培
+2 位作者
孙长安
沈广军
李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25-2832,共8页
针对软土地区基坑底土层为饱和软黏土的情况,设计了狭长深基坑的抗隆起离心模型试验,分析不同开挖深度和水位条件下的基坑围护墙弯矩、土压力分布、水平位移以及基坑隆起稳定破坏机制。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基本参数和工况,建立了有限元...
针对软土地区基坑底土层为饱和软黏土的情况,设计了狭长深基坑的抗隆起离心模型试验,分析不同开挖深度和水位条件下的基坑围护墙弯矩、土压力分布、水平位移以及基坑隆起稳定破坏机制。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基本参数和工况,建立了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试验工况基坑的抗隆起稳定性与破坏状态,并进行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和坑外水位的增加,坑底软土层产生向上的隆起变形,当隆起变形较大时,围护墙由于坑内土体侧向约束的减弱,底部产生较大的向坑内的水平位移,同时导致支撑轴力增大,基坑最终表现出围护墙绕某道支撑点向坑内的转动踢脚破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坑外水位的升高,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安全系数逐渐减小,当发生抗隆起稳定破坏时,基坑底产生较大的隆起位移,破坏机制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抗
隆起破坏
离心模型试验
地下水位
强度折减法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确定深基坑隆起破坏面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志平
姚海明
罗丽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44-48,共5页
采用有限元程序求得深基坑支护结构和土体开挖前后的应力状态以及土体任一点处的极限状态函数值;运用人工参与的优化方法选择坑底最大可能隆起破坏的起点与终点以及潜在隆起破裂面的形状和位置,并计算相应的安全系数。计算表明,潜在破...
采用有限元程序求得深基坑支护结构和土体开挖前后的应力状态以及土体任一点处的极限状态函数值;运用人工参与的优化方法选择坑底最大可能隆起破坏的起点与终点以及潜在隆起破裂面的形状和位置,并计算相应的安全系数。计算表明,潜在破裂面终点的位置对围护桩插入比不敏感,而潜在破裂面起点位置随围护桩入土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靠近围护桩。工程实例证实了组合优化算法对潜在破裂面确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
隆起破坏
优化
桩土插入比
安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坑潜在隆起破裂面的Dijkstra组合优化搜索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志平
姚海明
罗丽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83-1587,共5页
运用弹塑性有限元程序计算基坑围护结构与土体任意一点在开挖前后的应力状态,根据选定的屈服准则计算其极限状态函数值,通过有限元网格节点及其坐标,采用“人机对话”的优化方法选择坑底最大可能的隆起破裂面的起点和终点,通过Dijkstra...
运用弹塑性有限元程序计算基坑围护结构与土体任意一点在开挖前后的应力状态,根据选定的屈服准则计算其极限状态函数值,通过有限元网格节点及其坐标,采用“人机对话”的优化方法选择坑底最大可能的隆起破裂面的起点和终点,通过Dijkstra算法找出基坑土体最可能发生坑底隆起破坏的潜在破裂面的形状及位置,并求出相应的安全系数。大量数值计算和实测资料表明:潜在破裂面终点的位置对围护桩插入比不敏感,而潜在破裂面起点位置则随围护桩入土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靠近围护桩。搜索法得到的潜在破裂面突破了以往人为给定破裂面形状和极限土压力假定的限制,工程算例证实了基于组合优化Dijkstra算法的潜在破裂面搜索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支护
隆起破坏
组合优化
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暂时性承压水导致山前缓坡破坏的模型分析
4
作者
王波
许宝田
刘海波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5-673,共9页
宁(南京)镇(镇江)地区大量缓倾角滑坡发生在强降雨之后,坡内水位抬升形成暂时性承压水,滑坡变形表现为坡体前缘隆起、后缘拉裂。通过对南京江宁石龙路滑坡开展现场地质调查,发现该滑坡地层结构表现为宁镇地区山前缓坡典型的上细下粗的...
宁(南京)镇(镇江)地区大量缓倾角滑坡发生在强降雨之后,坡内水位抬升形成暂时性承压水,滑坡变形表现为坡体前缘隆起、后缘拉裂。通过对南京江宁石龙路滑坡开展现场地质调查,发现该滑坡地层结构表现为宁镇地区山前缓坡典型的上细下粗的二元地质结构特征。文章以南京石龙路滑坡破坏特征为基础,从简单的承压水分布模型与简支梁模型的基本原理出发,试图分析暂时性承压水导致坡体前缘隔水层隆起破坏的力学机制。针对滑坡前缘隆起特征,构建承压水一维稳定流模型,分析了坡体前缘透水层中承压水的分布特征;引入简支梁模型分析了承压水扬压力对隔水层的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隔水层中裂隙的发育规律;确定了隔水层隆起后破坏的判据,详细分析了坡脚处扬压力水头和隔水层厚度对隔水层破坏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透水层中承压水头为三角形分布,隔水层最深裂隙发育在扬压力对简支梁模型的最大弯矩处;地表隔水层最大破坏区域与坡脚处扬压力水头呈正相关,与隔水层厚度呈负相关;隔水层发生隆起—拉裂破坏时的临界扬压力水头和临界隔水层厚度近似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层
暂时性承压水
简支梁模型
隆起
—拉裂
破坏
临界
破坏
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土狭长深基坑抗隆起破坏模式试验研究
被引量:
23
1
作者
张飞
李镜培
孙长安
沈广军
李飞
机构
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25-283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No.41402270)
江苏省科技计划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No.BY2014108-26)~~
文摘
针对软土地区基坑底土层为饱和软黏土的情况,设计了狭长深基坑的抗隆起离心模型试验,分析不同开挖深度和水位条件下的基坑围护墙弯矩、土压力分布、水平位移以及基坑隆起稳定破坏机制。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基本参数和工况,建立了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试验工况基坑的抗隆起稳定性与破坏状态,并进行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开挖深度和坑外水位的增加,坑底软土层产生向上的隆起变形,当隆起变形较大时,围护墙由于坑内土体侧向约束的减弱,底部产生较大的向坑内的水平位移,同时导致支撑轴力增大,基坑最终表现出围护墙绕某道支撑点向坑内的转动踢脚破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坑外水位的升高,基坑抗隆起稳定性安全系数逐渐减小,当发生抗隆起稳定破坏时,基坑底产生较大的隆起位移,破坏机制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相同。
关键词
基坑
抗
隆起破坏
离心模型试验
地下水位
强度折减法
安全系数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basal heave failure
centrifugal model test
groundwater level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factor of safety
分类号
TU471.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确定深基坑隆起破坏面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
1
2
作者
胡志平
姚海明
罗丽娟
机构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上海市政二公司
出处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44-48,共5页
文摘
采用有限元程序求得深基坑支护结构和土体开挖前后的应力状态以及土体任一点处的极限状态函数值;运用人工参与的优化方法选择坑底最大可能隆起破坏的起点与终点以及潜在隆起破裂面的形状和位置,并计算相应的安全系数。计算表明,潜在破裂面终点的位置对围护桩插入比不敏感,而潜在破裂面起点位置随围护桩入土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靠近围护桩。工程实例证实了组合优化算法对潜在破裂面确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
隆起破坏
优化
桩土插入比
安全系数
Keywords
supporting structure
bulge fracture
optimization
insertion ratio of supporting structure
safe index
分类号
TU431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坑潜在隆起破裂面的Dijkstra组合优化搜索法
被引量:
1
3
作者
胡志平
姚海明
罗丽娟
机构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上海市政二公司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83-1587,共5页
基金
长安大学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05Q06)。
文摘
运用弹塑性有限元程序计算基坑围护结构与土体任意一点在开挖前后的应力状态,根据选定的屈服准则计算其极限状态函数值,通过有限元网格节点及其坐标,采用“人机对话”的优化方法选择坑底最大可能的隆起破裂面的起点和终点,通过Dijkstra算法找出基坑土体最可能发生坑底隆起破坏的潜在破裂面的形状及位置,并求出相应的安全系数。大量数值计算和实测资料表明:潜在破裂面终点的位置对围护桩插入比不敏感,而潜在破裂面起点位置则随围护桩入土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靠近围护桩。搜索法得到的潜在破裂面突破了以往人为给定破裂面形状和极限土压力假定的限制,工程算例证实了基于组合优化Dijkstra算法的潜在破裂面搜索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
基坑支护
隆起破坏
组合优化
搜索法
Keywords
supporting structure
bulge fracture
composite optimization
searching method
分类号
TU311.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暂时性承压水导致山前缓坡破坏的模型分析
4
作者
王波
许宝田
刘海波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5-673,共9页
基金
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科技项目(2017-KY-01)资助。
文摘
宁(南京)镇(镇江)地区大量缓倾角滑坡发生在强降雨之后,坡内水位抬升形成暂时性承压水,滑坡变形表现为坡体前缘隆起、后缘拉裂。通过对南京江宁石龙路滑坡开展现场地质调查,发现该滑坡地层结构表现为宁镇地区山前缓坡典型的上细下粗的二元地质结构特征。文章以南京石龙路滑坡破坏特征为基础,从简单的承压水分布模型与简支梁模型的基本原理出发,试图分析暂时性承压水导致坡体前缘隔水层隆起破坏的力学机制。针对滑坡前缘隆起特征,构建承压水一维稳定流模型,分析了坡体前缘透水层中承压水的分布特征;引入简支梁模型分析了承压水扬压力对隔水层的变形和稳定性的影响以及隔水层中裂隙的发育规律;确定了隔水层隆起后破坏的判据,详细分析了坡脚处扬压力水头和隔水层厚度对隔水层破坏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透水层中承压水头为三角形分布,隔水层最深裂隙发育在扬压力对简支梁模型的最大弯矩处;地表隔水层最大破坏区域与坡脚处扬压力水头呈正相关,与隔水层厚度呈负相关;隔水层发生隆起—拉裂破坏时的临界扬压力水头和临界隔水层厚度近似呈线性关系。
关键词
透水层
暂时性承压水
简支梁模型
隆起
—拉裂
破坏
临界
破坏
条件
Keywords
permeable layer
temporary confined water
simply supported beam model
uplift-tension failure
critical failure conditions
分类号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软土狭长深基坑抗隆起破坏模式试验研究
张飞
李镜培
孙长安
沈广军
李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确定深基坑隆起破坏面的优化方法
胡志平
姚海明
罗丽娟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坑潜在隆起破裂面的Dijkstra组合优化搜索法
胡志平
姚海明
罗丽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暂时性承压水导致山前缓坡破坏的模型分析
王波
许宝田
刘海波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