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传导机制的数值拟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军胜 锁钒 +2 位作者 黎威志 娄双玲 蒋亚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85-1489,共5页
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了以八羟基喹啉铝(Alq3)为功能层的单层同质结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结构为indium-tin-oxide(ITO)/tris-(8-hydroxylquinoline)-aluminum(Alq3)(x nm)/Mg:Ag.通过改变有机功能层的厚度,采用陷阱电荷限制电流(TCLC... 采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了以八羟基喹啉铝(Alq3)为功能层的单层同质结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结构为indium-tin-oxide(ITO)/tris-(8-hydroxylquinoline)-aluminum(Alq3)(x nm)/Mg:Ag.通过改变有机功能层的厚度,采用陷阱电荷限制电流(TCLC)理论对器件电流的数值拟合方法具体地研究了不同薄膜厚度的有机半导体器件内部电流的传导机制,验证了实验结果和理论推导的一致性.结果表明,Alq3层厚度较低的单层器件随外加电压增大,器件电流经历了从欧姆电导区、TCLC区到TCLC-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过渡区三个区域的变化;而对于Alq3层厚度较高的单层器件,Alq3层中的陷阱机构增多,导致电流-电压曲线的SCLC区域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电流传导 陷阱电荷限制电流 薄膜厚度 数值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B/Alq_3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薄膜厚度与器件性能的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锁钒 于军胜 +3 位作者 黎威志 邓静 林慧 蒋亚东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50-2054,共5页
研究了以NPB为空穴传输层、Al_(q3)为发光层的双层异质结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薄膜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NPB和Al_(q3)厚度的器件并测试了其电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器件电流随Al_(q3)与NPB厚度变化的关系并不相同.不... 研究了以NPB为空穴传输层、Al_(q3)为发光层的双层异质结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薄膜厚度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NPB和Al_(q3)厚度的器件并测试了其电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器件电流随Al_(q3)与NPB厚度变化的关系并不相同.不同有机层厚度双层器件的电流机制符合陷阱电荷限制(TCL)理论,随外加电压的增大,器件电流经历了欧姆电导区、TCL电流区、陷阱电荷限制.空间电荷限制(TCL-SCL)过渡区三个区域的变化.当有机层厚度匹配为NPB(20nm)/Al_(q3)(50nm)时可以获得性能优良的器件.器件的流明效率-电压关系曲线的变化规律是在低电压区较快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电压的增加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NPB ALQ3 薄膜厚度 陷阱电荷限制(TCL) 器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喹啉类铝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柳青 刘旭光 +2 位作者 许慧侠 王华 许并社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2-25,共4页
制备了一种高纯度的8-羟基喹啉铝的衍生物——三(5-氯-8-羟基喹啉)铝(AlClq3)。用核磁共振谱仪、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确定了AlClq3的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表征了Al-Clq3的热稳定... 制备了一种高纯度的8-羟基喹啉铝的衍生物——三(5-氯-8-羟基喹啉)铝(AlClq3)。用核磁共振谱仪、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确定了AlClq3的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表征了Al-Clq3的热稳定性以及能带结构。实验结果表明:AlClq3晶型转变温度为187℃,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在乙醇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峰的波长为535nm,为黄绿色荧光,禁带宽度3.16eV。用真空蒸镀法制备了黄绿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发射峰的波长为540nm。器件的电学特性由三(5-氯-8-羟基喹啉)铝控制,在低压时由注入电流限制,高压时由陷阱电荷传导机制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铝衍生物 光物理性质 陷阱电荷限制 电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材料对NPB/Alq_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于军胜 锁钒 +3 位作者 黎威志 林慧 李璐 蒋亚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21-1826,共6页
采用不同材料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ELDs)的电极,制备了基本结构为[阳极/NPB(40 nm)]/Alq_3(50 nm)/阴极]的异质结双层器件,并通过改变OELDs器件的阴极或阳极来研究电极材料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器件电流-电压(Ⅰ-Ⅴ)... 采用不同材料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ELDs)的电极,制备了基本结构为[阳极/NPB(40 nm)]/Alq_3(50 nm)/阴极]的异质结双层器件,并通过改变OELDs器件的阴极或阳极来研究电极材料对器件光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器件电流-电压(Ⅰ-Ⅴ)关系的基本特征与陷阱电荷限制电流(TCLC)机制的拟合情况相符.由于有机材料本身能级的无序性以及载流子迁移率对温度和电场的依赖性,不同电极的载流子注入能力与其功函数并无直接关系.双层器件中由于空穴传输层的引入,使得载流子复合区域位于有机层异质结界面处,降低了金属阴极对激子的猝灭作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器件性能.此外,金属电极OLEDs器件结构具有的微腔效应会导致发射光谱的位移和谱峰宽度变窄,这表明通过对金属电极的表面改性和优化可使器件性能超过常规结构的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电极材料 陷阱电荷限制电流 激子淬灭 器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