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开采陷落范围的预测与控制方法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海英 任凤玉 +1 位作者 陈晓云 宫国慧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24-1627,共4页
按已往的错动角圈定地表陷落范围的传统方法,不适用于深部开采.因此,从维持塌陷坑侧壁岩体稳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塌陷坑内移动散体的侧向支撑力作用,当塌陷坑散体的厚度不小于临界散体柱高度时,散体的主动压力与被动压力共同阻止边壁岩体... 按已往的错动角圈定地表陷落范围的传统方法,不适用于深部开采.因此,从维持塌陷坑侧壁岩体稳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塌陷坑内移动散体的侧向支撑力作用,当塌陷坑散体的厚度不小于临界散体柱高度时,散体的主动压力与被动压力共同阻止边壁岩体的片落活动.通过分析弓长岭井下矿塌陷区的实测数据,得出临界散体柱的高度主要与围岩稳定性、采空区倾角、散体内磨擦角及岩体碎胀系数有关.在深部开采中,用矿山固体废料填充地表塌陷坑,由此降低临界深度,可有效控制地表陷落范围,并给出了陷落角与采深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采空区 移动散体压力 临界散体柱 陷落范围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