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iC-TiB_2陶瓷与Ti6Al4V熔化连接及层状复合材料制备 被引量:5
1
作者 宋亚林 张龙 +1 位作者 赵忠民 马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40,115,共4页
通过引入Ti-6Al-4V合金板,采用超重力场燃烧合成技术,在制备细晶TiC-TiB2凝固陶瓷的同时,实现了陶瓷-钛合金的熔化扩散焊,进而制备出具有成分梯度特征的陶瓷-钛合金层状复合材料.陶瓷-钛合金层间接头组织表明,正是因超重力场燃烧合成的... 通过引入Ti-6Al-4V合金板,采用超重力场燃烧合成技术,在制备细晶TiC-TiB2凝固陶瓷的同时,实现了陶瓷-钛合金的熔化扩散焊,进而制备出具有成分梯度特征的陶瓷-钛合金层状复合材料.陶瓷-钛合金层间接头组织表明,正是因超重力场燃烧合成的爆燃特性及超重力场对燃烧产物形成的高温真空环境,使得钛合金表面发生熔化,进而发生液态陶瓷-钛合金液相层间的原子互扩散现象,故在陶瓷-钛合金连接区形成钛合金与富钛碳化物呈相间分布且细小TiB2片晶镶嵌其上的凝固组织,并使陶瓷-钛合金接头呈现成分梯度特征,进而使得陶瓷-钛合金的连接抗剪强度达到450 MPa±35 MPa,层状复合材料硬度从陶瓷至钛合金一侧则呈线性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金属层状复合材料 燃烧合成 超重力场 熔化连接 原子互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在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雷燕 熊惟皓 梁在国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19,26,共4页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是一种材料制备新技术。近年来,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已成功用于制备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且在制备难熔化合物、纳米材料、梯度功能材料和开发新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综述了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放电等...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是一种材料制备新技术。近年来,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已成功用于制备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且在制备难熔化合物、纳米材料、梯度功能材料和开发新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综述了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放电等离子烧结金属 陶瓷材料的优缺点,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梯度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气性莫来石基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宜柱 张吉人 雷廷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6-200,共5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透气性Mullite-Fe透气性陶瓷-金属复合材料,考察了原材料配比及工艺因素对透气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由于反应烧结过程中表面及内部生成的相组成物不同,使得材料的性能崐具有梯度性:整体具有较高的透气性... 本文报道了一种透气性Mullite-Fe透气性陶瓷-金属复合材料,考察了原材料配比及工艺因素对透气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由于反应烧结过程中表面及内部生成的相组成物不同,使得材料的性能崐具有梯度性:整体具有较高的透气性,表面具有较高崐的强度。该材料不仅可用于流体的过滤,而且可制成崐模具,应用于塑料、橡胶的热成型以及Zn,Al,Mg,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来石 陶瓷-金属 复合材料 多孔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陶瓷透气性复合材料的热震性研究
4
作者 陈家钊 蒋渝 +1 位作者 刘颖 涂铭旌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01-104,112,共5页
对Fe-α-Al2O3-mullite系透气性金属-陶瓷复合材料进行了热震试验,研究了热震温度与热震次数对该材料的强度与显气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抗热震性能,临界热震温度为300℃;热震对显气孔率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金属-陶瓷 复合材料 热震性能 气孔率 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O_2纳米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研究
5
作者 宋光明 吴玉程 +2 位作者 黄新民 钱家盛 张信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9-102,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工艺成功获得了 N i/Ti摩尔比为 0 .1/1的均匀凝胶 ,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老化、干燥得到干凝胶 ,最后在适当的还原气氛中热处理制备了 Ni-Ti O2 纳米复合材料。采用 XRD和 TEM等实验手段对所得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分析和表征 ... 采用溶胶 -凝胶工艺成功获得了 N i/Ti摩尔比为 0 .1/1的均匀凝胶 ,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老化、干燥得到干凝胶 ,最后在适当的还原气氛中热处理制备了 Ni-Ti O2 纳米复合材料。采用 XRD和 TEM等实验手段对所得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分析和表征 ,发现可以通过控制热处理条件来控制相结构和晶粒尺寸。采用 BET吸附 /解吸法进行了测量 ,证明这种材料具有介孔尺度的多孔结构 ,孔径 2 .8nm左右 ,BET比表面积为 49.1m2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纳米复合材料 金属陶瓷 介孔 制备 结构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金属层状结构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6
作者 徐圣航 周承商 刘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5-1142,共18页
金属-金属层状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越来越受到材料研究者的关注。该类复合材料利用具有不同金属组元本征特性,并充分发挥了金属-金属界面的不同特性以及金属层之间的协调变形效应的优势。由于金属-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 金属-金属层状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越来越受到材料研究者的关注。该类复合材料利用具有不同金属组元本征特性,并充分发挥了金属-金属界面的不同特性以及金属层之间的协调变形效应的优势。由于金属-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氧化以及优良的塑性,在防冲击、耐磨、航空航天、机械、电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围绕金属-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结构特性,阐述组元成分、层厚、应变速率以及外加应力状态等与其性能之间的本构关系,可以为进一步优化该材料的结构有着指导意义。此外,还阐述了制备金属-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不同方法以及其适用金属、应用背景等,并着重介绍了一种利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具有可控界面的新型Ti基金属-金属层状复合材料,有望广泛运用于其他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金属层状复合材料 制备技术 显微组织 结构-性能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与失效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振 周玖 +3 位作者 周婕 朱军 王安哲 周琦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44,共12页
由仿生贝壳独特的“砖+泥”结构制备的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综述Al基、Ti基、Ni基及其他常见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着重介绍了制备方法、工艺特点和工艺流... 由仿生贝壳独特的“砖+泥”结构制备的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本文综述Al基、Ti基、Ni基及其他常见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并着重介绍了制备方法、工艺特点和工艺流程;归纳总结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常见的裂纹偏转、多重裂纹扩展和裂纹桥接等形式失效破坏模式,控制界面反应和改善界面润湿性可提高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优化制备工艺和掌握破坏机理是实现金属陶瓷层状复合材料工程化应用的基础,将计算科学引入对金属/陶瓷界面和损伤机制的研究是实现整个制备过程可操控性的有效途径,实现产品的大尺寸化和形状多样化是其大规模应用化推广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层状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界面强度 失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柱状β-Si_3N_4晶粒与SiC晶须在层状Si_3N_4/BN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昝青峰 黄勇 +2 位作者 汪长安 李淑琴 李翠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2-26,共5页
用 Si C晶须和长柱状β- Si3N4对 Si3N4/ BN层状材料的基体层和分隔层进行了强化。轧膜工艺对 Si C晶须和原料中存在的少量 β- Si3N4晶粒有一定的定向作用 ,而基体层中定向分布的 Si C晶须和长柱状的 β- Si3N4晶粒对基体层的强韧化作... 用 Si C晶须和长柱状β- Si3N4对 Si3N4/ BN层状材料的基体层和分隔层进行了强化。轧膜工艺对 Si C晶须和原料中存在的少量 β- Si3N4晶粒有一定的定向作用 ,而基体层中定向分布的 Si C晶须和长柱状的 β- Si3N4晶粒对基体层的强韧化作用类似于块体材料 ,其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的提高幅度都大于 5 0 % ;分隔层中β- Si3N4的定向度较差 ,但这有利于形成网状结构 ,在分隔层中起到骨架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增加裂纹的扩展长度 ,改善分隔层与基体层的界面结合状态。最终得到性能最佳的材料的成分为 Si3N4+2 0 wt% Si C晶须 (基体层 ) ,BN+15 vol% β- Si3N4(分隔层 ) ,其断裂功可达 482 0 J/ m2 ,抗弯强度仍可保持在 6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材料 分隔层 复合材料 碳化硅晶须 长柱状β-氮化硅 陶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幂强化模型参数的一种方法
9
作者 宋伟香 张有才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43-47,共5页
推导了横向荷载作用下的四点弯曲幂强化弹塑性梁的挠度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根据构件试验结果及最小二乘法,确定了幂强化模型σ=Aεn中的材料参数A、n。从而确定了MgO/Ni系材料弹塑性本构关系。
关键词 幂强化 弹塑性 应力 应变 金属-陶瓷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Al_2O_3金属陶瓷复合材料(英文)
10
作者 邓再德 周曦亚 +1 位作者 英廷照 曾惠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2-65,共4页
用一种新思路设计一种非常规方法制备金属镍和氧化铝金属陶瓷复合材料获得成功 .将分别含有氧化镍和氧化铝的先驱体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取均匀和超细的混合粉体 ,接着将其在 12 0 0℃还原氧化镍成金属镍 .将还原后的粉末半干压成型后在 1... 用一种新思路设计一种非常规方法制备金属镍和氧化铝金属陶瓷复合材料获得成功 .将分别含有氧化镍和氧化铝的先驱体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取均匀和超细的混合粉体 ,接着将其在 12 0 0℃还原氧化镍成金属镍 .将还原后的粉末半干压成型后在 1460℃进行真空热压烧结 ,得到Ni/Al2 O3复合材料 .结果显示这种材料的抗压强度与断裂韧性明显提高 ,但硬度有所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溶胶-凝胶 结构 氧化铝 复合材料 抗压强度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因素对B_4C-AlB_(12)-Al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东山 薛向欣 +1 位作者 杨合 张莹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182-186,191,共6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以B粉、Al粉、B4C粉为原料,在高纯氩气保护条件下,烧结制备了B4C-AlB12-Al复合材料。利用XRD和SEM对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初始原料中Al加入量、烧结时间、烧结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试... 采用粉末冶金法,以B粉、Al粉、B4C粉为原料,在高纯氩气保护条件下,烧结制备了B4C-AlB12-Al复合材料。利用XRD和SEM对其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初始原料中Al加入量、烧结时间、烧结温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试样中除含有B4C,AlB12,Al外,还含有Al3BC和少量Al2O3相;升高温度和延长烧结时间均不利于提高材料的抗弯强度;随原料中Al加入量的增加,材料的力学性能先增加后降低,原料中Al加入量(质量分数)为39.71%时试样的硬度最高为661.43 MPa,Al加入量为45.85%时抗弯强度最高达64.1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B4C AlB12 AL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TiO_2纳米复合材料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挺松 吴玉程 +2 位作者 李广海 郑治祥 张立德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2-46,共5页
以钛酸丁脂及冰醋酸分别为先驱体和螯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水解缩聚作用制备多孔结构的TiO2基体,在孔隙中引入金属相粒子得到纳米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组分的Co-TiO2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和组织随温度变化机理,确定... 以钛酸丁脂及冰醋酸分别为先驱体和螯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水解缩聚作用制备多孔结构的TiO2基体,在孔隙中引入金属相粒子得到纳米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组分的Co-TiO2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和组织随温度变化机理,确定了相变转变温度,并初步分析Co含量对组装体系磁学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 性能 结构 溶胶-凝胶法 金属陶瓷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在材料复合制备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庆华 曹自平 +1 位作者 孙俊赛 黄瑞安 《有色金属》 CSCD 2001年第2期71-75,共5页
介绍溶胶 -凝胶法的基本原理 ,从材料制备的角度 ,提出以三个最重要的材料 (即金属及合金材料、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所组成的材料三角形和湿化学制备为基础来讨论材料复合的方法 ,讨论了溶胶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湿化学材料制备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高分子-陶瓷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双连续陶瓷骨架的粘接-复合新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娟 陈维平 +1 位作者 何曾先 黄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8,共4页
探索了一种构建三维双连续陶瓷-金属复合材料中陶瓷骨架的新途径.采用基于丝网印刷原理的粘接剂涂布新工艺,对99A l2O3陶瓷坯体进行连接,成功实现了复杂空间构型陶瓷骨架的构建.通过SEM表征了陶瓷粘接体粘接界面的微观形貌,探讨了烧制... 探索了一种构建三维双连续陶瓷-金属复合材料中陶瓷骨架的新途径.采用基于丝网印刷原理的粘接剂涂布新工艺,对99A l2O3陶瓷坯体进行连接,成功实现了复杂空间构型陶瓷骨架的构建.通过SEM表征了陶瓷粘接体粘接界面的微观形貌,探讨了烧制温度对骨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工艺有效避免了高温陶瓷粘结剂堵孔的弊病,1 450℃烧结的陶瓷粘接体其抗折强度最佳,结点处的中间层厚度约为25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网络骨架 粘接 连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陶瓷涂层的制备、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35
15
作者 周健儿 李家科 江伟辉 《陶瓷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79-185,共7页
本文综述了金属基陶瓷涂层的概况、制备方法及应用,并指出了陶瓷涂层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金属陶瓷涂层 制备 复合材料 喷涂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物理气相沉积法 复合镀层法 溶胶-凝胶法 高温自蔓延合成法 高温熔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温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6
作者 韩杰才 胡平 +1 位作者 张幸红 孟松鹤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9-294,共6页
先进的超高温材料具有独特的综合性能,能够适应高超音速长时飞行、大气层再入、跨大气层飞行和火箭推进系统等极端环境。综述了难熔金属、陶瓷基复合材料及炭-炭复合材料等超高温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 先进的超高温材料具有独特的综合性能,能够适应高超音速长时飞行、大气层再入、跨大气层飞行和火箭推进系统等极端环境。综述了难熔金属、陶瓷基复合材料及炭-炭复合材料等超高温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温材料 难熔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氯化钇-异丙醇加合物合成异丙醇钇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永熙 周立娟 +1 位作者 李英霞 雷家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7-49,53,共4页
采用Y2 O3 为原料先制得无水YCl3 然后与异丙醇反应生成YCl3·3C3H7OH加合物 ,并采用自制异丙醇钠与之反应制备得到异丙醇钇 ,反应的最佳条件为 80℃回流 3~ 4小时 ,然后静置 12h以便NaCl的分离。在YCl3·6H2 O脱水制备YCl3 ... 采用Y2 O3 为原料先制得无水YCl3 然后与异丙醇反应生成YCl3·3C3H7OH加合物 ,并采用自制异丙醇钠与之反应制备得到异丙醇钇 ,反应的最佳条件为 80℃回流 3~ 4小时 ,然后静置 12h以便NaCl的分离。在YCl3·6H2 O脱水制备YCl3 的过程中 ,采用醋酸酐脱水法 ,具有方法简单 ,污染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醇钇 制备 金属醇盐 合成 乙酸酐脱水法 陶瓷复合材料 三氯化钇-异物醇加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创新,共谋高科技陶瓷纤维发展新篇章
18
作者 张卫中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101,共1页
苏州赛菲集团有限公司是以研发、生产、销售陶瓷先驱体-聚碳硅烷、连续碳化硅纤维及其编织制品、碳化硅纳米纤维、陶瓷微纳米粉、纳米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精密构件及设备制造为主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关键词 陶瓷纤维 高科技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碳化硅纤维 创新 协同 纳米纤维 陶瓷先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Ni包裹粉体的制备、烧结行为及其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卢金山 高濂 +1 位作者 归林华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77-282,共6页
利用非均相沉淀包裹技术,在铝无机盐溶液中制备出氧化铝前驱体包裹纳米镍颗 粒的复合粉体,并通过能量发散能谱(EDS)以及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包裹粉体的成分构 成,发现镍纳米颗粒表面均匀地包裹一层氧化铝的前驱体.煅烧... 利用非均相沉淀包裹技术,在铝无机盐溶液中制备出氧化铝前驱体包裹纳米镍颗 粒的复合粉体,并通过能量发散能谱(EDS)以及俄歇电子能谱(AES)研究包裹粉体的成分构 成,发现镍纳米颗粒表面均匀地包裹一层氧化铝的前驱体.煅烧后的包裹粉体在氩气氛中进行 热压烧结.结果表明,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粉体相比,包裹粉体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致 密化.烧结后的材料其显微结构明显不同于球磨粉体烧成的材料,不论在氧化铝晶界或晶内, 镍颗粒与氧化铝之间都有孔隙,这是由于镍的热膨胀系数比氧化铝的热膨胀系数大引起的. Al2O3/Ni复合材料的断裂方式以沿晶断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粉体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烧结行为 显微结构 氧化铝 镍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