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合成TiC-M_7C_3陶瓷硬质相显微组织的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政军 李乐成 +1 位作者 宗琳 苏允海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8,116,共4页
采用等离子弧堆焊技术原位合成TiC-M7C3陶瓷硬质相,探讨堆焊层中TiC-M7C3硬质相对堆焊层耐磨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洛氏硬度计及湿砂磨损试验机等设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是由高碳... 采用等离子弧堆焊技术原位合成TiC-M7C3陶瓷硬质相,探讨堆焊层中TiC-M7C3硬质相对堆焊层耐磨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洛氏硬度计及湿砂磨损试验机等设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是由高碳马氏体基体和大量弥散分布在基体中的TiC,M7C3陶瓷硬质相构成的过共晶组织;堆焊层表面的洛氏硬度为66.4 HRC,磨损量为0.086 g.TiC可以作为M7C3陶瓷硬质相的形核核心,提高了M7C3陶瓷硬质相的形核率,促使其晶粒细化;在TiC和M7C3陶瓷硬质相的共同作用下,Fe-Cr-Ti-C系合金比相同Cr元素含量的Fe-Cr-C系合金堆焊层的硬度更高,抗磨损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硬质相 堆焊层 原位合成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C和M_7C_3陶瓷硬质相的生长习性 被引量:4
2
作者 苏允海 秦昊 +1 位作者 吴德广 刘政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9-62,116,共4页
采用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在低碳钢表面堆焊一层Fe-Cr-Ti-C系陶瓷复合堆焊合金,原位合成TiC和M7C3陶瓷硬质相,分析熔池中TiC和M7C3陶瓷硬质相的形成机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等设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在低碳钢表面堆焊一层Fe-Cr-Ti-C系陶瓷复合堆焊合金,原位合成TiC和M7C3陶瓷硬质相,分析熔池中TiC和M7C3陶瓷硬质相的形成机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仪(EDS)等设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中原位合成了"十字开花状"、"短杆状"、"颗粒状"的TiC陶瓷硬质相和不规则"六角杆状"的M7C3陶瓷硬质相;部分TiC和M7C3陶瓷硬质相紧密结合,提高了TiC陶瓷硬质相与基体组织的结合强度;M7C3可以附着在TiC颗粒上生长,TiC硬质相的形成提高了M7C3的形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陶瓷硬质相 生长机制 堆焊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硬质相对铁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贾华 刘政军 +1 位作者 李萌 张琨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2-127,I0006,共7页
采用明弧堆焊技术在Q235基体金属表面制备Fe-Cr-C-B-N-Ti系铁基复合材料.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洛氏硬度计和磨料磨损试验机对铁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铁基复合材料的基体组织由马氏... 采用明弧堆焊技术在Q235基体金属表面制备Fe-Cr-C-B-N-Ti系铁基复合材料.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洛氏硬度计和磨料磨损试验机对铁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与测试.结果表明,铁基复合材料的基体组织由马氏体(M)和少量残余奥氏体(A)组成,硬质相由TiB2,TiN,TiC,M23(C,B)6,M3(C,B)和M2B组成.随着钛添加量的增多,初生陶瓷硬质相颗粒(TiB2,TiN和TiC)和共晶硬质相(M23(C,B)6,M3(C,B)和M2B)增多,基体组织减少并细化.当钛添加量为4%时,铁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达到最佳,此时硬度为66HRC,磨损量为0.0429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明弧堆焊 陶瓷硬质相 铁基复合材料 组织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硬质相对铁基堆焊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柯 赵东宁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93-94,97,共3页
在低碳钢基体上涂敷一层由钛铁、硼铁、硅铁、高碳铬铁等构成的合金粉末,采用正极性等离子弧堆焊技术进行堆焊,利用原位自成法生成陶瓷硬质相,得到硬度在58HRC以上且耐磨性好的堆焊层。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原位自生法在堆焊层中生成了大... 在低碳钢基体上涂敷一层由钛铁、硼铁、硅铁、高碳铬铁等构成的合金粉末,采用正极性等离子弧堆焊技术进行堆焊,利用原位自成法生成陶瓷硬质相,得到硬度在58HRC以上且耐磨性好的堆焊层。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原位自生法在堆焊层中生成了大量的陶瓷硬质相,包括Cr2B、TiC、Si5C3、Cr7C3、B4C等,与直接加入陶瓷硬质相比较,大大节省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弧堆焊 陶瓷硬质相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合金化强化2Cr13叶片表面组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刘占琪 付宇明 +1 位作者 谢印凯 郑丽娟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4-492,518,共10页
2Cr13不锈钢常被用作汽轮机叶片、风机叶片、透平机叶片等部件的原材料,由于其服役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常常受到沙粒、炉尘颗粒等硬质相颗粒的冲蚀,表面易出现疲劳失效。针对此问题,采用Fe-Cr-Ni铁基粉末,依托激光合金化技术在2Cr13不... 2Cr13不锈钢常被用作汽轮机叶片、风机叶片、透平机叶片等部件的原材料,由于其服役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常常受到沙粒、炉尘颗粒等硬质相颗粒的冲蚀,表面易出现疲劳失效。针对此问题,采用Fe-Cr-Ni铁基粉末,依托激光合金化技术在2Cr13不锈钢表面制备铁基涂层,并尝试在Fe-Cr-Ni粉末中添加WC陶瓷硬质相,以期进一步提高试样的抗冲蚀性能。利用XRD物相检测、EDS元素分析、显微硬度对比、摩擦磨损、抗冲蚀等实验手段对合金化试样展开了微观组织和表面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e-Cr-Ni涂层中主要物相由Fe-Ni固溶体、Fe-Cr固溶体、Ni-Cr-Fe元合金组成,Fe-Cr-Ni涂层显微硬度最大值可达530HV0.5,摩擦系数约为0.15,相对耐磨性为0.44;添加WC硬质相后涂层中晶体明显细化,涂层中新生成了碳化物Cr_(23)C_(6),并检测有WC硬质相的存在,硬度值最大值提高到590HV0.5,摩擦系数降低到0.13,相对耐磨性提高到0.62;Fe-Cr-Ni试样抗冲蚀能力较基材有所增强,添加WC硬质相后试样的抗冲蚀能力进一步提高,失重量呈近似直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Cr13不锈钢 激光合金化 铁基涂层 WC陶瓷硬质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焊电流对Fe-Cr-Ti-C堆焊层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政军 李乐成 +2 位作者 武小娟 赵福冬 王初傲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3-267,共5页
为了分析堆焊电流对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在不同堆焊电流下堆焊层的组织构成和耐磨性能,探讨不同堆焊电流对原位合成M7C3、TiC陶瓷硬质相的影响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对堆焊层显微组... 为了分析堆焊电流对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在不同堆焊电流下堆焊层的组织构成和耐磨性能,探讨不同堆焊电流对原位合成M7C3、TiC陶瓷硬质相的影响规律,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仪(EDS)对堆焊层显微组织进行分析,采用维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和湿砂磨损试验机对堆焊层的力学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堆焊速度为20 mm/min、堆焊电流为150 A时由马氏体、奥氏体、TiC、M7C3和CrFe7C0.45构成的堆焊层组织,其抗磨损性能最佳,堆焊层表面的硬度为HRC 65.4,磨损量为1.13 g;堆焊电流在160 A时,没有形成初生M7C3陶瓷硬质相,堆焊层耐磨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焊电流 陶瓷硬质相 碳化钛 铁铬碳化物 堆焊层 耐磨性 等离子弧 原位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纵向直流磁场对母材稀释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郭胜伟 李乐成 +2 位作者 刘政军 苏允海 王春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75-177,共3页
在等离子弧堆焊铁基复合耐磨合金过程中引入外加纵向直流磁场,在堆焊层中合成陶瓷硬质相,研究磁场电流大小对母材的稀释作用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显微硬度计等试验设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外加磁场可以... 在等离子弧堆焊铁基复合耐磨合金过程中引入外加纵向直流磁场,在堆焊层中合成陶瓷硬质相,研究磁场电流大小对母材的稀释作用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显微硬度计等试验设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外加磁场可以增加母材与堆焊层之间的过渡层的厚度,提高堆焊层与母材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整体耐磨性能;随着磁场电流的增加,母材的稀释作用增强,磁场电流为4A时,过渡层的厚度适中,保证了堆焊层与母材的结合强度的同时没有影响堆焊层中硬质相的形成;磁场电流5A以上时,由于强烈的电磁搅拌作用,母材对堆焊合金的稀释作用过大,阻碍了堆焊层中陶瓷硬质相的形成,不利于提高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释率 陶瓷硬质相 结合强度 堆焊层 纵向直流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磁场对Fe-Cr-Ti-C合金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郭胜伟 李乐成 +1 位作者 刘政军 苏允海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1-193,共3页
为了提高Fe-Cr-Ti-C系合金堆焊层的耐磨性能,在等离子弧堆焊该合金时引入纵向直流磁场,研究外加磁场对其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能谱分析仪、洛氏硬度计等设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堆焊层中形... 为了提高Fe-Cr-Ti-C系合金堆焊层的耐磨性能,在等离子弧堆焊该合金时引入纵向直流磁场,研究外加磁场对其堆焊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能谱分析仪、洛氏硬度计等设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堆焊层中形成了大量的TiC和M7C3陶瓷硬质相,堆焊层耐磨性能好;当磁场电流为4A时,堆焊层表面M7C3硬质相大部分呈六角状分布,堆焊层的硬度达68.8HRC,耐磨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弧堆焊 纵向直流磁场 陶瓷硬质相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