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燃料电池电解质流延膜的烧结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贺连星 温廷琏 吕之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43-246,共4页
本文采用“三明治式多孔夹板”烧结方法制得了均匀致密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固体电解质膜材,用SEM方法观察了膜材的微观形貌,还用复数阻抗频谱仪对烧结膜材的电导性能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烧结工艺能有效解决单层厚膜烧... 本文采用“三明治式多孔夹板”烧结方法制得了均匀致密的、用于燃料电池的固体电解质膜材,用SEM方法观察了膜材的微观形貌,还用复数阻抗频谱仪对烧结膜材的电导性能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烧结工艺能有效解决单层厚膜烧结中易出现的起翘与开裂问题,所制得的膜材的电性能亦能满足陶瓷燃料电池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延法 烧结 陶瓷燃料电池 电解质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镓酸镧基陶瓷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乃庆 孙克宁 +1 位作者 蔡丽 周德瑞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8-600,603,共4页
综述了镓酸镧基陶瓷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广泛研究的Ni负极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研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评述了掺杂LaMnO3等正极材料与镓酸镧电解质的化学相容性以及今后电极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镓酸镧基固体电解质 陶瓷燃料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陶瓷燃料电池BaCo_(0.4)Fe_(0.4)Zr_(0.1)Y_(0.1)O_(3-δ)阴极材料电性能的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司龙涛 李康 +4 位作者 王子安 孙克强 葛林 姚宇凡 汪雨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62-869,共8页
BaCo_(0.4)Fe_(0.4)Zr_(0.1)Y_(0.1)O_(3-δ)(BCFZY)是一种兼具质子—氧离子—电子电导的新型质子陶瓷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在中低温区间(500℃~700℃)具有优秀的电化学性能。然而,BCFZY电极的热膨胀系数远高于电解质材料,严重影响了其在... BaCo_(0.4)Fe_(0.4)Zr_(0.1)Y_(0.1)O_(3-δ)(BCFZY)是一种兼具质子—氧离子—电子电导的新型质子陶瓷燃料电池阴极材料,在中低温区间(500℃~700℃)具有优秀的电化学性能。然而,BCFZY电极的热膨胀系数远高于电解质材料,严重影响了其在质子陶瓷燃料电池中的实际性能。通过溶液浸渍的方法,将BCFZY引入BaZr_(0.85)Y_(0.15)O_(3−δ)多孔骨架中以制成复合电极,有效缓解了电极与电解质热膨胀不匹配的问题,显著提高了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浸渍量重量比约为46.7 wt.%,优化后的电极在600℃时极化电阻为0.20Ω·cm^(2),相比于丝网印刷法制备的BCFZY电极降低了约63%。采用弛豫时间分布(DRT)的方法分析电极的电化学过程,发现BCFZY电极的性能提升可能主要来源于电荷转移、离子形成及气体扩散过程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陶瓷燃料电池 溶液浸渍 三重电导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陶瓷燃料电池Ni-Fe-CCC复合阳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4
作者 周翠 黄建兵 +2 位作者 张萍 高展 毛宗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85-989,共5页
采用改良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Ni):n(Fe)分别为8:2、6:4和5:5的Ni-Fe氧化物,然后与组成为70%Ce_(0.8)Sm_(0.2)O_(1.9)(SDC)-30%(0.53Li/0.47Na)_2CO_3的氧化铈-碳酸盐复合物(CCC)按1:1的体积比混合作为以CCC为电解质的低温陶瓷燃料电池... 采用改良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Ni):n(Fe)分别为8:2、6:4和5:5的Ni-Fe氧化物,然后与组成为70%Ce_(0.8)Sm_(0.2)O_(1.9)(SDC)-30%(0.53Li/0.47Na)_2CO_3的氧化铈-碳酸盐复合物(CCC)按1:1的体积比混合作为以CCC为电解质的低温陶瓷燃料电池的复合阳极材料,并对其微结构、物相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氢气还原后该复合阳极获得良好的微结构,其中n(Ni):n(Fe)为8:2的复合阳极的孔隙分布最均匀;以氢气为燃料时,采用NiFe-CCC复合阳极和CCC电解质的单电池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其中采用n(Ni):n(Fe)为8:2的复合阳极的燃料电池性能最佳,在600℃下输出功率密度高达0.724W·cm^(-2),以甲醇为燃料时,采用该复合阳极的燃料电池在600℃下的输出功率密度达到0.387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陶瓷燃料电池 氧化铈-碳酸盐复合物(CCC) 阳极 氢气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陶瓷膜燃料电池(CMFC)大有可为 被引量:10
5
作者 孟广耀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2-145,共4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是世界公认的高效、便捷和对环境友好的绿色能源。探索新型的高电导率电解质材料和发展薄膜化制备技术 ,研制高性能的中温陶瓷膜燃料电池以克服传统SOFC的高温操作带来的技术困难 ,近几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是世界公认的高效、便捷和对环境友好的绿色能源。探索新型的高电导率电解质材料和发展薄膜化制备技术 ,研制高性能的中温陶瓷膜燃料电池以克服传统SOFC的高温操作带来的技术困难 ,近几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简要介绍了这一历史性进程 ,特别是作者实验室的工作进展。提出了我国陶瓷膜燃料电池产业化的构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材料 电解质 开发 陶瓷燃料电池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膜燃料电池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7
6
作者 孟广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76-593,共18页
基于我国能源与环境的严峻状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固体化学与无机膜研究所申办了第97次香山科学会议(1998年6月),以"新型固体燃料电池"为主题,确立了我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正确研发路线.数十名师生十年来的勤... 基于我国能源与环境的严峻状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USTC)固体化学与无机膜研究所申办了第97次香山科学会议(1998年6月),以"新型固体燃料电池"为主题,确立了我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正确研发路线.数十名师生十年来的勤奋、创新性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把SOFC推向了高性能陶瓷膜燃料电池(CMFC)新阶段.特别是,基于实用化导向与"逆主流思考",研究发展了相应关键材料和低成本制造技术,为其实用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通过这一研究历程的回顾和对这种本世纪高效绿色能源的前景展望,作为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50周年校庆的献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科学会议 固体氧化物/陶瓷燃料电池 关键材料 制造技术 绿色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e_(0.7)Zr_(0.1)Y_(0.1)Yb_(0.1)O_(3-δ)质子导电陶瓷与不锈钢的空气反应钎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司晓庆 苏毅 +2 位作者 李淳 亓钧雷 曹健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14,I0003,共8页
针对质子陶瓷燃料电池堆中BaCe_(0.7)Zr_(0.1)Y_(0.1)Yb_(0.1)O_(3-δ)(BCZYYb)质子导电陶瓷与Crofer22APU不锈钢的连接难题展开研究,探究了Ag-CuO钎料在BCZYYb陶瓷表面的润湿性能,分析了CuO与陶瓷反应对钎料润湿的驱动作用.研究了Ag-Cu... 针对质子陶瓷燃料电池堆中BaCe_(0.7)Zr_(0.1)Y_(0.1)Yb_(0.1)O_(3-δ)(BCZYYb)质子导电陶瓷与Crofer22APU不锈钢的连接难题展开研究,探究了Ag-CuO钎料在BCZYYb陶瓷表面的润湿性能,分析了CuO与陶瓷反应对钎料润湿的驱动作用.研究了Ag-CuO钎料的空气反应钎焊工艺,在1010℃/20 min工艺条件下实现了质子导电陶瓷与不锈钢的无缺陷连接,分析了接头两侧界面连接特性以及接头元素分布规律.结果表明,CuO与陶瓷基体中BaO的反应促进了钎料润湿,钎料扩散进入陶瓷基体形成了较厚的渗透层,CuO与不锈钢保护层(Mn,Co)_(3)O_(4)的反应促进了保护层致密化,保护层在连接过程对不锈钢基体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系统分析了CuO含量对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Ag-CuO(2%,质量分数)钎料获得了最高接头剪切强度(21.6 MPa),综合评定了钎缝两侧界面反应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陶瓷燃料电池 空气反应钎焊 界面组织 接头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