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陶瓷刚玉磨具组成及结构的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旭 朱玉梅 +1 位作者 查鸿 李志宏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0-83,共4页
新型磨料磨具的出现对磨料磨具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新型陶瓷刚玉磨具的组成与结构分析进行了分析试验,得出了准确的结果。试验研究表明,对于这类新型磨具的分析,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化学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是行之... 新型磨料磨具的出现对磨料磨具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新型陶瓷刚玉磨具的组成与结构分析进行了分析试验,得出了准确的结果。试验研究表明,对于这类新型磨具的分析,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化学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陶瓷刚玉 磨具 组成 结构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添加剂和晶种对新型陶瓷刚玉磨料烧结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云浩 李志宏 朱玉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4-76,共3页
本文对烧结添加剂和晶种对新型陶瓷刚玉磨料烧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晶种的加入能有效地促进刚玉磨料的烧结,细化晶粒,使晶粒粒度分布范围较窄;烧结添加剂的引入能更有效地促进了烧结过程的进行,提高磨料单颗粒抗压强度,同... 本文对烧结添加剂和晶种对新型陶瓷刚玉磨料烧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晶种的加入能有效地促进刚玉磨料的烧结,细化晶粒,使晶粒粒度分布范围较窄;烧结添加剂的引入能更有效地促进了烧结过程的进行,提高磨料单颗粒抗压强度,同时抑制晶粒的长大;烧结添加剂和晶种的复合添加对于促进刚玉磨料的烧结和提高磨料颗粒的强度作用最为明显,得到的晶粒更细(平均约15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添加剂 晶种 新型 陶瓷刚玉 磨料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刚玉磨具制造及其磨削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志宏 夏晓风 +1 位作者 陈艳 赵松泉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0年第4期29-33,共5页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陶瓷刚玉磨料的磨具制造技术和磨削应用情况,并对这类磨具的制造和选择应用提出了一些重要原则。
关键词 陶瓷刚玉 磨具 制造 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刚玉砂带外圆恒压力磨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延君 黄云 +3 位作者 朱凯旋 黄智 王维朗 潘复生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2006年第1期81-83,共3页
理论分析陶瓷刚玉砂带的磨损特征,研究影响磨削性能发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单个磨粒切刃的法向接触压力过小,钝化的微晶磨粒不能及时破碎脱落,削弱了砂带的自锐作用。在对比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恒压力磨削中影响陶瓷刚玉砂带磨削性能... 理论分析陶瓷刚玉砂带的磨损特征,研究影响磨削性能发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单个磨粒切刃的法向接触压力过小,钝化的微晶磨粒不能及时破碎脱落,削弱了砂带的自锐作用。在对比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恒压力磨削中影响陶瓷刚玉砂带磨削性能发挥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较大的法向压力或适当增大磨削速度等磨削参数,可以高效发挥陶瓷刚玉砂带的磨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刚玉 砂带 磨粒 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刚玉磨料制造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7
5
作者 李志宏 夏晓风 詹欲生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00年第3期37-38,共2页
陶瓷刚玉磨料(也称为SG磨料)是一类性能优异的新型磨料,在汽车、轴承、刀具、模具等许多领域显示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和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这类磨料的制造技术、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SG磨料 性能 陶瓷刚玉磨料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陶瓷刚玉砂带及其磨削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钟华珍 《磨料磨具与磨削》 1992年第6期34-36,共3页
高性能砂带磨削技术取决于硬件——砂带和砂带磨床的发展,其中砂带尤其起着先导和关键作用。因此,任何性能优良新品种磨料及其砂带的开发,都会促使砂带磨削技术取得明显的进步。近年来,世界上两家重要的磨料磨具公司竞相推出的新型陶瓷... 高性能砂带磨削技术取决于硬件——砂带和砂带磨床的发展,其中砂带尤其起着先导和关键作用。因此,任何性能优良新品种磨料及其砂带的开发,都会促使砂带磨削技术取得明显的进步。近年来,世界上两家重要的磨料磨具公司竞相推出的新型陶瓷刚玉磨料及其砂带制品,由于金属切除率高,工作寿命长,能使工件获得均匀的表面粗糙度,适宜在高磨削压力下,对普通和难加工材料进行高效磨削加工,可与其他加工方法(如车削和铣削)相媲美,往往成为磨削难加工材料的首选磨料之一。两家公司的产品构造原理基本相同,但性能上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刚玉砂带 磨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陶瓷刚玉磨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文学 李志宏 +2 位作者 朱玉梅 崔希文 张云浩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70,共3页
本实验以氧化钙和二氧化硅为烧结添加剂,利用无压烧结工艺制备了陶瓷刚玉磨料,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单颗粒磨料强度测定仪等测试设备,研究了烧结温度对陶瓷刚玉磨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含CaO/S iO2添加剂的... 本实验以氧化钙和二氧化硅为烧结添加剂,利用无压烧结工艺制备了陶瓷刚玉磨料,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单颗粒磨料强度测定仪等测试设备,研究了烧结温度对陶瓷刚玉磨料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含CaO/S iO2添加剂的陶瓷刚玉磨料,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逐渐增大,晶粒形状也由各向异性生长逐步向等轴状发育;同时,磨料的单颗粒抗压强度也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并在1450℃时强度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温度 陶瓷刚玉 磨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刚玉磨料行星磨干法造粒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剑 李志宏 +1 位作者 崔希文 朱玉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58,共4页
本文对陶瓷刚玉磨料干凝胶颗粒进行形状控制的造粒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影响造粒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讨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磨料的颗粒形貌进行了观察,采用筛分法对磨料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料球比既能使干凝... 本文对陶瓷刚玉磨料干凝胶颗粒进行形状控制的造粒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影响造粒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讨论。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磨料的颗粒形貌进行了观察,采用筛分法对磨料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料球比既能使干凝胶颗粒受到磨介的充分作用,又能避免过粉碎;磨介形状和大小的级配对颗粒形状的控制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球磨转速使磨介对干凝胶颗粒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对造粒工艺参数的适当选择,获得了粒度分布范围集中的等积形陶瓷刚玉干凝胶颗粒粉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刚玉 磨料 行星磨 干法 造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新型陶瓷刚玉磨料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国石 朱玉梅 李志宏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57,73,共4页
本文以硝酸铝和氨水为原料,添加少量无机添加剂,采用湿化学方法制备了Al2O3先驱体,再经干燥、烧结等热处理得到了新型陶瓷刚玉磨料。采用PHILIPSXL30型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工艺制备的陶瓷刚玉磨料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观察。探讨... 本文以硝酸铝和氨水为原料,添加少量无机添加剂,采用湿化学方法制备了Al2O3先驱体,再经干燥、烧结等热处理得到了新型陶瓷刚玉磨料。采用PHILIPSXL30型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工艺制备的陶瓷刚玉磨料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观察。探讨了合成工艺、添加剂引入方式和热处理时间对陶瓷刚玉磨料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工艺、添加剂引入方式和热处理时间均对磨料的显微结构有较大影响。溶胶-凝胶工艺相比共沉淀工艺更容易获得细晶、均匀的结构;添加剂采用固相方式引入而制备的磨料,其晶粒粗大,呈长柱状,而采用液相方式引入而制备的磨料晶粒细小,近等轴晶;对于同一种磨料,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晶粒由二维向三维的方向生长,并且时间的不当延长,可能导致晶粒的异常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刚玉磨料 溶胶-凝胶工艺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晶陶瓷刚玉砂轮对微电机转子轴的磨削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毕生 吴耀 曲美娜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78-584,共7页
针对目前微电机转子轴无心外圆磨过程中砂轮修整频繁的问题,采用微晶陶瓷刚玉砂轮替代传统刚玉砂轮磨削微电机转子轴。通过搭建平面磨削工艺平台,参考无心磨砂轮修整及其磨削加工参数,从磨削温度、工件表面粗糙度、表面微观形貌、磨削... 针对目前微电机转子轴无心外圆磨过程中砂轮修整频繁的问题,采用微晶陶瓷刚玉砂轮替代传统刚玉砂轮磨削微电机转子轴。通过搭建平面磨削工艺平台,参考无心磨砂轮修整及其磨削加工参数,从磨削温度、工件表面粗糙度、表面微观形貌、磨削比等方面,对比分析微晶陶瓷刚玉砂轮与传统刚玉砂轮的磨削性能。结果表明:相对传统刚玉砂轮,微晶陶瓷刚玉砂轮不仅有效改善磨削温度(降低38.5%),提高工件表面加工质量(表面粗糙度降低78.6%),还具有较高的砂轮磨削比(提高2.2倍)。选用微晶陶瓷刚玉砂轮对微电机转子轴进行无心磨生产线验证,结果表明:微电机转子轴无心磨样件的各项检测结果均满足实际生产指标要求,且较传统刚玉砂轮延长了1.6倍的修整周期,在提高加工质量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机转子轴 微晶陶瓷刚玉砂轮 磨削性能 生产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刚玉陶瓷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良钊 张巨先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7,共5页
比较了97瓷与钛刚玉瓷中不同添加剂对烧结机理的影响,并采用XRD、SEM和EDS等方法研究了两种陶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Al2O3陶瓷中引入适量镁铝尖晶石和二氧化钛添加剂可降低烧结温度,促进烧结,同时能获得较理想的... 比较了97瓷与钛刚玉瓷中不同添加剂对烧结机理的影响,并采用XRD、SEM和EDS等方法研究了两种陶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Al2O3陶瓷中引入适量镁铝尖晶石和二氧化钛添加剂可降低烧结温度,促进烧结,同时能获得较理想的显微结构,有利于机械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陶瓷 烧结 显微结构 氧化铝 陶瓷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和CaO-Al_2O_3-SiO_2复合烧结助剂对刚玉陶瓷烧结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昌平 杨会智 +2 位作者 高景霞 胡行 孙洪巍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0-434,共5页
在以α-Al2O3为原料的刚玉陶瓷配料中,分别添加0、0.15%、0.30%、0.45%、0.60%的TiO2和0、0.5%、1.0%、2.0%、4.0%的CaO-Al2O3-SiO2(CAS)玻璃,共组合出25组试验配方,以150MPa压力干压成型为45mm×5mm×4mm的试样,烘干后以5℃.mi... 在以α-Al2O3为原料的刚玉陶瓷配料中,分别添加0、0.15%、0.30%、0.45%、0.60%的TiO2和0、0.5%、1.0%、2.0%、4.0%的CaO-Al2O3-SiO2(CAS)玻璃,共组合出25组试验配方,以150MPa压力干压成型为45mm×5mm×4mm的试样,烘干后以5℃.min-1的升温速率升至1550℃保温2h烧成,然后检测烧后试样的相对密度、常温抗折强度和断裂韧性,并用扫描电镜观察烧后试样的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引入TiO2能显著提高刚玉陶瓷的烧结致密化速率,但是引起晶粒的异向生长和异常长大,并使其断裂方式以沿晶断裂为主,试样力学性能也普遍较低;引入少量的CaO-Al2O3-SiO2易引起样品反致密化,只有CaO-Al2O3-SiO2的引入量大于1.3%才能有效地促进刚玉陶瓷的烧结,并抑制由0.6%的TiO2引起的严重的晶粒异向生长和异常长大,使材料的断裂方式向穿晶断裂转变,并使其力学性能逐渐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CaO-Al2O3-SiO2玻璃 刚玉陶瓷 显微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刚玉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良钊 张巨先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17,共3页
本文研究在刚玉陶瓷中引入Cr2O3添加剂对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其机理。
关键词 刚玉陶瓷 显微结构 氧化铬 助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氧化锆-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的制备及其抗热震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晓虹 陈林林 +3 位作者 吴建锋 田江洲 米凯峰 周士翔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6-1033,共8页
以煤系高岭土、α-Al_2O_3和部分稳定氧化锆(PSZ,3%mol Y_2O_3)为原料,制备了耐高温氧化锆-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采用XRD、SEM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SZ添加量(分别为5wt%、10wt%、15wt%、20wt%、25wt... 以煤系高岭土、α-Al_2O_3和部分稳定氧化锆(PSZ,3%mol Y_2O_3)为原料,制备了耐高温氧化锆-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采用XRD、SEM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SZ添加量(分别为5wt%、10wt%、15wt%、20wt%、25wt%、30wt%)对样品物理性能、高温塑性变形及抗热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采用含3%mol Y_2O_3的PSZ,Y_2O_3在高温下起到了烧结助剂的作用,致使样品的烧成温度显著降低;同时随着PSZ添加量的增加,样品的抗折强度增加。经最佳烧成温度烧成的各样品的抗折强度分别达到147.4 MPa、161.3 MPa、205.9 MPa、234.4 MPa、294.0 MPa、385.0 MPa。当PSZ的最佳添加量为10wt%时,样品具有较低的高温塑性变形及良好的抗热震性;当PSZ添加量继续增加,样品在高温易产生液相,抗蠕变及抗热震性降低。SEM显微结构研究表明,随着氧化锆添加量增加,样品结构越致密,增强效果越显著。XRD分析结果表明,复相陶瓷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热震前后样品的物相组成不变,均为莫来石、刚玉、m-Zr O_2和t-Zr 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 塑性变形 抗热震性 PS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玉系抗弹陶瓷的显微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良钊 张安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研究了95瓷、99瓷、铬刚玉瓷和钒刚玉瓷等刚玉系抗弹陶瓷的显微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有效添加剂可以改善陶瓷的显微结构,提高其力学性能和抗弹能力,为研制高性能抗弹陶瓷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刚玉系抗弹陶瓷 显微结构 抗弹性能 添加剂 力学性能 装甲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热震及蠕变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本军 郭兴忠 杨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13,共4页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硅微粉、氧化铝微粉及烧成温度对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热震稳定性及蠕变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复相陶瓷热震稳定性及蠕变性的影响最大,氧化铝微粉次之,硅微粉最小。高温抗折强度损失率在烧成温度为1...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硅微粉、氧化铝微粉及烧成温度对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热震稳定性及蠕变性能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复相陶瓷热震稳定性及蠕变性的影响最大,氧化铝微粉次之,硅微粉最小。高温抗折强度损失率在烧成温度为1650℃时最低,随氧化铝的含量增加而减小,并随硅微粉含量增加而增大。蠕变率随烧成温度的提高而减少,氧化铝质量分数为7%时最低,并随硅微粉含量增加而增大。通过调节硅微粉、氧化铝微粉及烧结温度,可控制颗粒与基质、莫来石的结合状态,气孔及残留α-Al2O3,从而改善材料的抗热震性及蠕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莫来石复相陶瓷 热震稳定性 蠕变性能 影响机制 硅微粉 氧化铝微粉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La_2O_3对刚玉基复相陶瓷的烧结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徐晓虹 孙梦珂 +3 位作者 吴建锋 田江洲 周士翔 米凯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432-3438,共7页
刚玉基复相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及耐磨性等优异的力学性能,是结构陶瓷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α-Al_2O_3、SiC和ZrO_2为原料,掺杂少量稀土氧化物La_2O_3,采用无压埋烧工艺,制备了稀土掺杂刚玉基复相陶瓷。通... 刚玉基复相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及耐磨性等优异的力学性能,是结构陶瓷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α-Al_2O_3、SiC和ZrO_2为原料,掺杂少量稀土氧化物La_2O_3,采用无压埋烧工艺,制备了稀土掺杂刚玉基复相陶瓷。通过XRD、SEM等手段研究La_2O_3添加量对复相陶瓷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La_2O_3可将复相陶瓷的烧结温度降低至1540℃,经1540℃烧结的掺杂复相陶瓷强度和硬度分别为183 MPa和18.46 GPa。La_2O_3位于晶界处抑制晶粒长大,促进晶粒细化,利于样品的致密化,同时其晶界强化作用有利于复相陶瓷强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基复相陶瓷 稀土氧化物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玉陶瓷膜管-金属粘接试样显微组织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韩敏 陶文亮 +3 位作者 田星 艾浩 路勇 刘丽霞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5,共5页
选用新型耐腐蚀、耐酸碱HT812高温结构胶对刚玉陶瓷膜管-20?钢进行连接,在常温和700℃下对粘接试样进行了抗拉强度测试,用XRD、SEM等方法对刚玉陶瓷膜管/胶粘剂/金属粘合部分的微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刚玉陶瓷膜管与金属套接... 选用新型耐腐蚀、耐酸碱HT812高温结构胶对刚玉陶瓷膜管-20?钢进行连接,在常温和700℃下对粘接试样进行了抗拉强度测试,用XRD、SEM等方法对刚玉陶瓷膜管/胶粘剂/金属粘合部分的微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刚玉陶瓷膜管与金属套接接头界面镶嵌致密,无缝隙气孔。在常温下抗拉强度达到17.57MPa;在700℃下为22.50 MPa,高温下粘接试样的抗拉强度比常温下提高4.93 MPa。这说明在常温及高温工况下均可达到理想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陶瓷膜管 金属 粘接工艺 显微组织 机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镀人造金刚石铰刀在刚玉陶瓷工件加工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日恒 孙绪坚 吴建中 《磨料磨具与磨削》 1989年第2期31-31,共1页
本文主要介绍电镀人造金刚石铰刀对Q5 P350型电动喷枪主要部件拉塞泵内衬套加工的情况。一、加工的工件材料Q5P350型电动喷枪柱塞泵内社套,采用刚玉陶瓷材料制成,硬度高,并有一定程度的脆性.该工件内孔的配件是活塞杆(100次/秒往复行程)... 本文主要介绍电镀人造金刚石铰刀对Q5 P350型电动喷枪主要部件拉塞泵内衬套加工的情况。一、加工的工件材料Q5P350型电动喷枪柱塞泵内社套,采用刚玉陶瓷材料制成,硬度高,并有一定程度的脆性.该工件内孔的配件是活塞杆(100次/秒往复行程),其配件间隙为0.004~0.008mm,内孔尺寸和配件互换性要求均不大于0.00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金刚石 铰刀 刚玉陶瓷 铰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陶瓷管孔隙率的测定及表面润湿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利娜 徐秉声 +3 位作者 陈军伟 吴燕 徐红艳 袁章福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6期14-20,共7页
采用压汞法对由热压成型法自行制备的微孔陶瓷管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得到陶瓷管膜的孔隙分布。采用自行研制的三相界面测定仪测量了常见的低温金属锡与刚玉陶瓷管膜在240~640℃内的表观润湿现象,在该温度范围内锡与陶瓷管膜的接触角均大... 采用压汞法对由热压成型法自行制备的微孔陶瓷管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得到陶瓷管膜的孔隙分布。采用自行研制的三相界面测定仪测量了常见的低温金属锡与刚玉陶瓷管膜在240~640℃内的表观润湿现象,在该温度范围内锡与陶瓷管膜的接触角均大于150°,两者润湿性很差。依据图像处理技术和理论计算,提出一种测量多孔表面液滴渗透速度的方法,推导出液滴向陶瓷管微孔内渗透的速度方程。并以油滴进行实验,实验发现渗透过程中液滴首先会进行铺展,并且一段时间内维持其铺展半径直至最终完全渗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陶瓷管膜 孔隙率 润湿性 渗透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