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陶瓷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乔宏霞
彭宽
+2 位作者
陈克凡
李江川
洪芬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2-126,共5页
为了提高陶瓷的再生利用率,将陶瓷颗粒与陶瓷粉作为再生混凝土骨料与掺合料进行再生利用.设计了不同试验方案,对比分析了由复掺陶瓷颗粒、陶瓷粉构成的再生混凝土与单掺陶瓷粉构成的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利用SEM以及X荧光分析方法,研...
为了提高陶瓷的再生利用率,将陶瓷颗粒与陶瓷粉作为再生混凝土骨料与掺合料进行再生利用.设计了不同试验方案,对比分析了由复掺陶瓷颗粒、陶瓷粉构成的再生混凝土与单掺陶瓷粉构成的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利用SEM以及X荧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方案下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并依据微观性能,揭示了再生混凝土强度变化机理.研究表明:随着陶瓷颗粒掺量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逐渐提高;陶瓷粉的掺入能显著提高再生混凝土内部水化反应速率,但混凝土的强度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再生混凝土
力学性能
微观分析
水化反应
X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正交设计的陶瓷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被引量:
1
2
作者
乔宏霞
彭宽
+2 位作者
陈克凡
李江川
洪芬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152,共5页
为提高废旧陶瓷的再生利用率,将陶瓷颗粒与陶瓷粉作为再生混凝土骨料与掺合料进行再生利用.运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以陶瓷粉、陶瓷颗粒、再生细骨料、粉煤灰、硅灰为5因素,每个因素设置4个水平,共设计16组配合比方案,进行抗压、导热等...
为提高废旧陶瓷的再生利用率,将陶瓷颗粒与陶瓷粉作为再生混凝土骨料与掺合料进行再生利用.运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以陶瓷粉、陶瓷颗粒、再生细骨料、粉煤灰、硅灰为5因素,每个因素设置4个水平,共设计16组配合比方案,进行抗压、导热等试验,得到陶瓷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导热系数等物理力学参数,并寻找出最优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合比为:陶瓷粉的质量分数为10%,陶瓷颗粒的质量分数为20%,再生细骨料的质量分数为40%,粉煤灰的质量分数为15%,硅灰的质量分数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再生混凝土
正交试验设计
配合比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陶瓷骨料再生混凝土高温损伤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乔宏霞
彭宽
+2 位作者
陈克凡
李江川
洪芬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02-2909,共8页
为研究陶瓷颗粒的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在火灾以及火灾扑救条件下的外观形貌、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的影响,设计不同配比,结合SEM分析不同掺量下的陶瓷再生混凝土宏观形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基于微观性能,揭示陶瓷再生混凝土强度变化...
为研究陶瓷颗粒的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在火灾以及火灾扑救条件下的外观形貌、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的影响,设计不同配比,结合SEM分析不同掺量下的陶瓷再生混凝土宏观形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基于微观性能,揭示陶瓷再生混凝土强度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陶瓷颗粒较强的耐高温能力使各组陶瓷再生混凝土的耐火性均强于普通再生混凝土。随温度的升高,强度下降越来越明显,温度低于200℃时,各组陶瓷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降反升,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陶瓷颗粒掺量为30%时,再生混凝土的抗高温损伤能力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再生混凝土
高温损伤
微观分析
火灾扑救
线性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碳化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洋
曾志兴
+2 位作者
万超
王刚
蔡国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9-92,共4页
利用再生陶瓷粗骨料以0,25%,50%,75%和100%等质量替代天然粗骨料,配制再生陶瓷混凝土(RCAC)试块进行碳化后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抗压强度随碳化时间小幅度增加,破坏形态和未碳化试件类似;劈裂抗拉强度随着碳化时间延长而增加,抗折...
利用再生陶瓷粗骨料以0,25%,50%,75%和100%等质量替代天然粗骨料,配制再生陶瓷混凝土(RCAC)试块进行碳化后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抗压强度随碳化时间小幅度增加,破坏形态和未碳化试件类似;劈裂抗拉强度随着碳化时间延长而增加,抗折强度随着碳化龄期先减后增。随后根据试验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利用统计回归的方法给出了劈拉强度及抗折强度的预测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
力学性能
统计回归
再生
陶瓷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洋
曾志兴
+1 位作者
万超
蔡国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7,61,共5页
基于C45强度混凝土,以再生陶瓷粗骨料按照不同质量配合比替代天然粗骨料,配制再生陶瓷混凝土(RCAC)试块进行碳化深度试验。试验表明:标准环境下,碳化深度总趋势随陶瓷粗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以一维碳化深度为基准,二维碳化深度约为其1....
基于C45强度混凝土,以再生陶瓷粗骨料按照不同质量配合比替代天然粗骨料,配制再生陶瓷混凝土(RCAC)试块进行碳化深度试验。试验表明:标准环境下,碳化深度总趋势随陶瓷粗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以一维碳化深度为基准,二维碳化深度约为其1.7倍、三维碳化深度约为其2.6倍;浇筑面的碳化深度比侧面深约1 mm;基于碳化深度试验,提出了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
陶瓷
混凝土
碳化深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钢筋陶瓷混凝土黏结性能及梁受弯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许颖
金淦
郭家驹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4-103,共10页
为了将陶瓷混凝土应用于工程结构构件中,通过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了钢筋与陶瓷混凝土黏结性能,并给出了陶瓷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及极限黏结强度预测公式;通过四点抗弯试验研究了钢筋陶瓷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从承载力、挠度、纵筋应变...
为了将陶瓷混凝土应用于工程结构构件中,通过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了钢筋与陶瓷混凝土黏结性能,并给出了陶瓷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及极限黏结强度预测公式;通过四点抗弯试验研究了钢筋陶瓷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从承载力、挠度、纵筋应变、平均裂缝间距及最大裂缝宽度等方面研究了其受弯性能.结果表明陶瓷混凝土黏结性能弱于普通混凝土,极限黏结强度与普通混凝土接近,下降段速率大于普通混凝土,残余黏结强度小于普通混凝土;钢筋陶瓷混凝土梁受弯过程和承载力与普通混凝土梁接近,但平均裂缝间距大于普通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仍符合我国混凝土设计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
陶瓷
再生
陶瓷
混凝土
黏结性能
四点抗弯试验
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圆中空夹层钢管再生陶瓷混凝土压弯构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左勇
黄宏
+1 位作者
王伊
王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5-194,共10页
以空心率、混凝土类型、长细比和偏心率为参数变量,共进行12根圆中空夹层钢管再生陶瓷混凝土压弯构件和4根圆中空夹层钢管普通混凝土压弯构件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均为整体失稳破坏,中长柱外钢管屈曲出现在端部及中部截面...
以空心率、混凝土类型、长细比和偏心率为参数变量,共进行12根圆中空夹层钢管再生陶瓷混凝土压弯构件和4根圆中空夹层钢管普通混凝土压弯构件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均为整体失稳破坏,中长柱外钢管屈曲出现在端部及中部截面附近,偏心率越大,挠度发展更快,同时承载力和刚度降低,延性增大;长柱未出现屈曲现象,与中长柱相比,其承载力和刚度降低,延性变化不明显;本次试验的空心率对刚度和延性影响不明显;与普通试件相比,再生试件在弹塑性阶段刚度略有下降,二者后期延性接近。采用本文提出受钢管约束的再生陶瓷混凝土本构关系建模能较好地模拟出本次试件的破坏形态,模拟的荷载-挠度曲线与试验结果接近,计算的峰值荷载与试验值的之比差值均在5%以内;采用再生陶瓷混凝土本构关系与普通混凝土本构关系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比:与普通试件相比,再生试件承载力略微降低,弹塑性阶段刚度有所下降,但后期延性略有增加。荷载达峰值时,随着偏心率增大,混凝土承担的荷载比例逐渐增大;与长柱相比,中长柱承担荷载比例更大;由于内管承担了部分荷载,中空试件中混凝土承担荷载小于实心试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夹层钢管
混凝土
再生
陶瓷
混凝土
偏压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陶瓷废弃物再生利用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万超
曾志兴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44-48,共5页
分析了再生陶瓷混凝土的密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及其耐磨性能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较普通混凝土有所降低,但耐磨性能好;再生陶瓷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提高...
分析了再生陶瓷混凝土的密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及其耐磨性能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较普通混凝土有所降低,但耐磨性能好;再生陶瓷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提高.因此,废弃家用和建筑陶瓷用于制作再生混凝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材料
再生
陶瓷
混凝土
抗压强度
再生
骨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陶瓷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
7
1
作者
乔宏霞
彭宽
陈克凡
李江川
洪芬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2-12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68039)。
文摘
为了提高陶瓷的再生利用率,将陶瓷颗粒与陶瓷粉作为再生混凝土骨料与掺合料进行再生利用.设计了不同试验方案,对比分析了由复掺陶瓷颗粒、陶瓷粉构成的再生混凝土与单掺陶瓷粉构成的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利用SEM以及X荧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方案下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并依据微观性能,揭示了再生混凝土强度变化机理.研究表明:随着陶瓷颗粒掺量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逐渐提高;陶瓷粉的掺入能显著提高再生混凝土内部水化反应速率,但混凝土的强度有所降低.
关键词
陶瓷再生混凝土
力学性能
微观分析
水化反应
X荧光
Keywords
ceramic recycled concrete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croscopic analysis
hydration reaction
X fluorescence
分类号
TU50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正交设计的陶瓷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被引量:
1
2
作者
乔宏霞
彭宽
陈克凡
李江川
洪芬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理工大学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出处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8-15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68044)。
文摘
为提高废旧陶瓷的再生利用率,将陶瓷颗粒与陶瓷粉作为再生混凝土骨料与掺合料进行再生利用.运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以陶瓷粉、陶瓷颗粒、再生细骨料、粉煤灰、硅灰为5因素,每个因素设置4个水平,共设计16组配合比方案,进行抗压、导热等试验,得到陶瓷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导热系数等物理力学参数,并寻找出最优配合比.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合比为:陶瓷粉的质量分数为10%,陶瓷颗粒的质量分数为20%,再生细骨料的质量分数为40%,粉煤灰的质量分数为15%,硅灰的质量分数为5%.
关键词
陶瓷再生混凝土
正交试验设计
配合比
导热系数
Keywords
ceramic recycled concret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mix proportion
thermal conductivity
分类号
TU50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陶瓷骨料再生混凝土高温损伤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乔宏霞
彭宽
陈克凡
李江川
洪芬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02-290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68039)
文摘
为研究陶瓷颗粒的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在火灾以及火灾扑救条件下的外观形貌、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的影响,设计不同配比,结合SEM分析不同掺量下的陶瓷再生混凝土宏观形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并基于微观性能,揭示陶瓷再生混凝土强度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陶瓷颗粒较强的耐高温能力使各组陶瓷再生混凝土的耐火性均强于普通再生混凝土。随温度的升高,强度下降越来越明显,温度低于200℃时,各组陶瓷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降反升,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陶瓷颗粒掺量为30%时,再生混凝土的抗高温损伤能力最佳。
关键词
陶瓷再生混凝土
高温损伤
微观分析
火灾扑救
线性回归方程
Keywords
ceramic recycled concrete
high temperature damage
microscopic analysis
fire fighting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碳化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洋
曾志兴
万超
王刚
蔡国军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9-9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2327)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1202209)
文摘
利用再生陶瓷粗骨料以0,25%,50%,75%和100%等质量替代天然粗骨料,配制再生陶瓷混凝土(RCAC)试块进行碳化后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表明:抗压强度随碳化时间小幅度增加,破坏形态和未碳化试件类似;劈裂抗拉强度随着碳化时间延长而增加,抗折强度随着碳化龄期先减后增。随后根据试验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利用统计回归的方法给出了劈拉强度及抗折强度的预测公式。
关键词
碳化
力学性能
统计回归
再生
陶瓷
混凝土
Keywords
carboniz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statistical regression
recycled ceramic aggregate concrete
分类号
TV43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洋
曾志兴
万超
蔡国军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出处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4-57,6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1202209)
四川省教育厅基金项目(11ZB038)
文摘
基于C45强度混凝土,以再生陶瓷粗骨料按照不同质量配合比替代天然粗骨料,配制再生陶瓷混凝土(RCAC)试块进行碳化深度试验。试验表明:标准环境下,碳化深度总趋势随陶瓷粗骨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以一维碳化深度为基准,二维碳化深度约为其1.7倍、三维碳化深度约为其2.6倍;浇筑面的碳化深度比侧面深约1 mm;基于碳化深度试验,提出了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关键词
再生
陶瓷
混凝土
碳化深度
力学性能
Keywords
recycled ceramic aggregate concrete
carbonized depth model
mechan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钢筋陶瓷混凝土黏结性能及梁受弯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许颖
金淦
郭家驹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广东省土木工程智能韧性结构重点实验室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4-103,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8173)
广东省土木工程智能韧性结构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23B1212010004)
+1 种基金
深圳市高等院校稳定支持项目(GXWD2023112917563600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4A1515011980)。
文摘
为了将陶瓷混凝土应用于工程结构构件中,通过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了钢筋与陶瓷混凝土黏结性能,并给出了陶瓷混凝土黏结滑移本构关系及极限黏结强度预测公式;通过四点抗弯试验研究了钢筋陶瓷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从承载力、挠度、纵筋应变、平均裂缝间距及最大裂缝宽度等方面研究了其受弯性能.结果表明陶瓷混凝土黏结性能弱于普通混凝土,极限黏结强度与普通混凝土接近,下降段速率大于普通混凝土,残余黏结强度小于普通混凝土;钢筋陶瓷混凝土梁受弯过程和承载力与普通混凝土梁接近,但平均裂缝间距大于普通混凝土,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仍符合我国混凝土设计规范.
关键词
废弃
陶瓷
再生
陶瓷
混凝土
黏结性能
四点抗弯试验
受弯性能
Keywords
ceramic waste
recycled ceramic concrete
bond behavior
four-point bending test
flexural behavior
分类号
TU375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圆中空夹层钢管再生陶瓷混凝土压弯构件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左勇
黄宏
王伊
王恺
机构
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出处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5-19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68020)
江西省青年科学基金(20192ACBL21002)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GJJ210649)。
文摘
以空心率、混凝土类型、长细比和偏心率为参数变量,共进行12根圆中空夹层钢管再生陶瓷混凝土压弯构件和4根圆中空夹层钢管普通混凝土压弯构件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件均为整体失稳破坏,中长柱外钢管屈曲出现在端部及中部截面附近,偏心率越大,挠度发展更快,同时承载力和刚度降低,延性增大;长柱未出现屈曲现象,与中长柱相比,其承载力和刚度降低,延性变化不明显;本次试验的空心率对刚度和延性影响不明显;与普通试件相比,再生试件在弹塑性阶段刚度略有下降,二者后期延性接近。采用本文提出受钢管约束的再生陶瓷混凝土本构关系建模能较好地模拟出本次试件的破坏形态,模拟的荷载-挠度曲线与试验结果接近,计算的峰值荷载与试验值的之比差值均在5%以内;采用再生陶瓷混凝土本构关系与普通混凝土本构关系进行有限元模拟对比:与普通试件相比,再生试件承载力略微降低,弹塑性阶段刚度有所下降,但后期延性略有增加。荷载达峰值时,随着偏心率增大,混凝土承担的荷载比例逐渐增大;与长柱相比,中长柱承担荷载比例更大;由于内管承担了部分荷载,中空试件中混凝土承担荷载小于实心试件。
关键词
中空夹层钢管
混凝土
再生
陶瓷
混凝土
偏压试验
有限元分析
Keywords
concrete-filled double skin steel tubular(CFDST)
recycled ceramics concrete
eccentric compression test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分类号
TU39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U414.0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陶瓷废弃物再生利用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
2
8
作者
万超
曾志兴
机构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44-48,共5页
基金
2007年度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E0740009)
2006年度福建省闽港人才合作项目(24200701)
文摘
分析了再生陶瓷混凝土的密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及其耐磨性能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较普通混凝土有所降低,但耐磨性能好;再生陶瓷细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提高.因此,废弃家用和建筑陶瓷用于制作再生混凝土是可行的.
关键词
生态环境材料
再生
陶瓷
混凝土
抗压强度
再生
骨料
Keywords
ecomaterial
recycled ceramic aggregate concrete
compressive strength
recycled aggregate
分类号
TU522.09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陶瓷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分析
乔宏霞
彭宽
陈克凡
李江川
洪芬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正交设计的陶瓷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乔宏霞
彭宽
陈克凡
李江川
洪芬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陶瓷骨料再生混凝土高温损伤研究
乔宏霞
彭宽
陈克凡
李江川
洪芬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碳化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刘洋
曾志兴
万超
王刚
蔡国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试验研究
刘洋
曾志兴
万超
蔡国军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钢筋陶瓷混凝土黏结性能及梁受弯性能实验研究
许颖
金淦
郭家驹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圆中空夹层钢管再生陶瓷混凝土压弯构件力学性能研究
左勇
黄宏
王伊
王恺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陶瓷废弃物再生利用可行性分析
万超
曾志兴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