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网络结构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原理与现状
1
作者 刘俊伟 方杰 +1 位作者 范才河 欧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17-1941,共25页
本文综述了三维网络结构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ceramic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3DNSCMMCs)的制备方法、机理及研究现状。重点对陶瓷预制体的孔隙调控机理、金属熔体浸渗原理及金属-... 本文综述了三维网络结构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structure ceramic reinforc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3DNSCMMCs)的制备方法、机理及研究现状。重点对陶瓷预制体的孔隙调控机理、金属熔体浸渗原理及金属-陶瓷界面润湿和界面结合理论予以详细的介绍,并对多孔陶瓷预制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熔体浸渗方法进行探讨,概述了3DNSCMMCs当前的研究现状,认为“增材制造(3D打印)陶瓷预制体+金属熔体真空压力浸渗”技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将取得快速发展,获得低热膨胀、复杂结构、高体积分数增强体、高强度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实现其低成本、短周期、高性能及大批量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材料 多孔陶瓷 液相浸渗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铜石墨烯添加量对NiFe_(2)O_(4)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王雪芹 钱映 张志刚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187,共6页
以化学镀铜石墨烯作为增强相,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石墨烯增强NiFe_(2)O_(4)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镀铜石墨烯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对该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气孔率、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镀铜石墨烯可以有效... 以化学镀铜石墨烯作为增强相,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石墨烯增强NiFe_(2)O_(4)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镀铜石墨烯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对该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气孔率、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镀铜石墨烯可以有效提高NiFe_(2)O_(4)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致密度、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当镀铜石墨烯添加量为3%时,材料的气孔率获得最小值2.30%,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71.03 MPa,强度剩余率为95.01%;添加适合的石墨烯可以改善相界面的结合强度,进而提升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抗热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NiFe_(2)O_(4)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化学镀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自生TiB_(2)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3
作者 刘钧 陈哲 +4 位作者 陈东 李险峰 吴一 夏存娟 王浩伟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47,共7页
原位自生TiB_(2)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兼具高模量、高强塑性、高抗疲劳与良好的加工成形性能,作为结构材料应用于航天飞行器,有助于实现相关构件的轻量化设计,且仅通过常规铝合金加工方法与设备,即可实现铝基复合材料构件的规模化... 原位自生TiB_(2)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兼具高模量、高强塑性、高抗疲劳与良好的加工成形性能,作为结构材料应用于航天飞行器,有助于实现相关构件的轻量化设计,且仅通过常规铝合金加工方法与设备,即可实现铝基复合材料构件的规模化制造。对比分析了原位自生TiB_(2)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铝合金、传统铝基复合材料的优缺点,介绍了铸造、变形和增材制造三大系列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性能与研究现状,以及相关系列铝基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典型应用情况,并展望了原位自生TiB_(2)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材料 陶瓷颗粒 原位自生 铸造成形 塑性加工 增材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X相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性能与仿生设计
4
作者 刘艳艳 谢曦 +1 位作者 刘增乾 张哲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2,共8页
由于原子间存在共价键、金属键与离子键的混合键合状态,MAX相陶瓷兼具金属和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并且常与金属之间表现出良好的润湿性,有助于形成强界面结合,独特的层状原子结构使MAX相陶瓷表现出良好的断裂韧性、阻尼与自润滑性能。因... 由于原子间存在共价键、金属键与离子键的混合键合状态,MAX相陶瓷兼具金属和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并且常与金属之间表现出良好的润湿性,有助于形成强界面结合,独特的层状原子结构使MAX相陶瓷表现出良好的断裂韧性、阻尼与自润滑性能。因此,作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MAX相陶瓷具有显著优势,本文着重介绍相关研究进展。目前,MAX相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通过搅拌铸造、粉末冶金和熔体浸渗等途径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表现出优于金属基体的强度、硬度与模量,同时还具备良好的耐磨、导电、抗电弧侵蚀等性能。此外,借助真空抽滤、冰模板等工艺可实现超细片状MAX相陶瓷粉体的择优定向排列,然后利用金属熔体浸渗多孔陶瓷骨架,可获得具有类贝壳结构的MAX相陶瓷增强金属基仿生复合材料,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强韧性能。MAX相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在承载、电接触等应用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和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相陶瓷 金属复合材料 仿生设计 力学性能 熔体浸渗 专题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陶瓷金属装甲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扬卫 王富耻 +1 位作者 于晓东 马壮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9-214,共6页
详细综述了梯度陶瓷金属装甲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冲击加载下的动态响应,材料设计,抗弹性能与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梯度陶瓷金属装甲复合材料在装甲应用方面的优势,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重点。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梯度装甲 梯度陶瓷金属复合材料 抗弹性能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TiB_2-Fe陶瓷与42CrMo熔化连接及层间梯度复合材料制备 被引量:4
6
作者 彭文斌 赵忠民 尹德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9-122,共4页
采用超重力场辅助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实现了TiC-TiB_2-Fe细晶凝固陶瓷与42CrMo合金钢的熔化连接,并制备出具有连续梯度特征的陶瓷/合金钢层间复合材料。陶瓷/合金钢层间接头组织表明:正是超重力场辅助SHS的爆燃特性,使得合金钢表... 采用超重力场辅助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实现了TiC-TiB_2-Fe细晶凝固陶瓷与42CrMo合金钢的熔化连接,并制备出具有连续梯度特征的陶瓷/合金钢层间复合材料。陶瓷/合金钢层间接头组织表明:正是超重力场辅助SHS的爆燃特性,使得合金钢表面发生熔化,进而发生熔融态陶瓷、合金钢液相层间的原子互扩散现象;在陶瓷/合金钢连接区形成Ti C和Fe基合金呈相间分布且细小TiB_2片晶镶嵌其上的凝固组织,并使陶瓷/合金钢界面呈现连续梯度特征,使陶瓷/合金钢的界面剪切强度达到355±50 MPa;层间连续梯度复合材料硬度从陶瓷至合金钢则呈抛物线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金属连续梯度复合材料 自蔓延高温合成 熔化连接 原子互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组织研究
7
作者 孙佳琪 郑顺奇 王瑈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6,共6页
在通过数值模拟优选液体铸浸浇注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直浇道和高度较低的横浇道制备Al_(2)O_(3)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直浇道和高度较低的横浇道,充型... 在通过数值模拟优选液体铸浸浇注系统的基础上,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直浇道和高度较低的横浇道制备Al_(2)O_(3)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直浇道和高度较低的横浇道,充型过程中紊流较少;Al_(2)O_(3)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存在以Si、Na为主要成分的过渡区;Al、O、Si扩散形成的Na_(2)SiO_(3)等化合物和Fe扩散进入Al_(2)O_(3)颗粒,都可改善Al_(2)O_(3)颗粒润湿性,优化铸渗效果,促进Al_(2)O_(3)颗粒与灰铸铁基体的结合;过渡层的显微硬度最低为165HV~235HV,Al_(2)O_(3)颗粒的显微硬度随着与界面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至2005HV~2230HV,铁基体的显微硬度随着与界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最终稳定在230HV~294HV;Al_(2)O_(3)颗粒增强灰铸铁基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为319.1 MPa,抗压强度为519.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复合材料 陶瓷颗粒增强 液态铸渗 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PTC陶瓷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端明 张新宇 +2 位作者 彭芳明 杨海 张绪礼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8-252,共5页
金属-PTC陶瓷复合材料是电子功能型的陶瓷基复合材料[1].本文介绍了Fe、Co、Ni-PTC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测定了材料的阻温特性,讨论了样品的NTC现象及阻温特性机理.
关键词 PTC NTC 陶瓷复合材料 制备 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在防弹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6
9
作者 韩辉 李军 +1 位作者 焦丽娟 李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37,共4页
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具备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以及低密度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防弹领域。介绍了几种陶瓷-金属复合装甲形式及其相应特点,重点论述了陶瓷-金属功能梯度装甲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和当前的工作重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陶瓷/金属复合装甲 功能梯度复合材料 防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NiCr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越 于宝海 +2 位作者 王镇波 关德慧 毕敬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0-93,共4页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不同 Ti C颗粒含量的 Ti C/ Ni Cr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讨论了它们的显微组织特点 ,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 Ti C颗粒含量增加 ,金属陶瓷的耐磨性能明显提高 ;在本试验条件下 ... 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不同 Ti C颗粒含量的 Ti C/ Ni Cr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讨论了它们的显微组织特点 ,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水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 Ti C颗粒含量增加 ,金属陶瓷的耐磨性能明显提高 ;在本试验条件下 ,当 Ti C颗粒体积分数为 6 7%左右时 ,Ti C/ Ni Cr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最佳 ;其磨损失效机制主要是在磨损过程中 Ti C颗粒以显微脆断方式剥落产生磨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r合金 金属陶瓷 摩擦磨损性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rW-Al_2O_3-SrCO_3-Ag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高温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陕钰 刘峰 +2 位作者 汪建义 王文珍 贾均红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7-713,共7页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机械合金化+真空热压烧结)制备了不同SrCO3和Ag含量的NiNiCrW-Al2O3-SrCO3-Ag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利用UMT-3考察复合材料在室温至1000℃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SEM、EDS、XRD等表征分析其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及其...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机械合金化+真空热压烧结)制备了不同SrCO3和Ag含量的NiNiCrW-Al2O3-SrCO3-Ag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利用UMT-3考察复合材料在室温至1000℃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SEM、EDS、XRD等表征分析其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及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热压烧结过程中,SrCO3高温分解,并与Ti3SiC2反应生成SrAl4O7,同时生成了Cr2O3和NiCr2O4等新相.分别添加质量分数10%SrCO_3和Ag的复合材料在宽温域内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优,归因于在中高温阶段复合材料摩擦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SrCrO4和NiO等润滑相,与复合材料中的Ag、NiCr2O4等润滑相形成协同润滑,使得复合材料在400~1000℃宽温域范围内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性能 磨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iC/Cu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锐 王海龙 +3 位作者 辛玲 秦丹丹 黎寿山 刘锁兵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41-44,共4页
选用SiC/Cu包裹复合粉体,采用最新型的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方式制备了SiC/Cu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分别采用XRD、SEM等方法对烧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体烧结过程中,由于等离子体的作用,不同的烧成温度使得烧成样品中的物质及相应... 选用SiC/Cu包裹复合粉体,采用最新型的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方式制备了SiC/Cu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分别采用XRD、SEM等方法对烧成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体烧结过程中,由于等离子体的作用,不同的烧成温度使得烧成样品中的物质及相应的含量发生变化.样品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硬度在730℃左右出现最大值,这是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制备SiC/Cu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最佳烧成温度.由于SiC的增强作用,使得SiC/Cu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硬度远远高于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化硅 金属陶瓷 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网络结构陶瓷增强体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守仁 耿浩然 +1 位作者 王英姿 孙宾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52,共4页
介绍了网络陶瓷增强体的多种制备工艺和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有机前驱体浸渍法是最方便、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展望了网络陶瓷增强体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金属复合材料 网络陶瓷增强体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及其液相烧结机理 被引量:23
14
作者 刘福田 李兆前 黄传真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291-295,共5页
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是性能优异的新型复合材料。三元硼化物基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特点、氧。
关键词 三元硼化物基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液相烧结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熔覆Cr_7C_3/γ-Fe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涂层的耐磨性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均波 王立梅 黄继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2-45,共4页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调质C3钢表面制得以原位生成初生相Cr7C3为增强相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涂层;利用SEM、XRD和EDS等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测试了在室温干滑动磨擦及高温滑动磨擦条件下涂层的耐磨性,并讨论了其磨损机理。结果... 采用等离子熔覆技术,在调质C3钢表面制得以原位生成初生相Cr7C3为增强相的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涂层;利用SEM、XRD和EDS等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相组成;测试了在室温干滑动磨擦及高温滑动磨擦条件下涂层的耐磨性,并讨论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涂层的相组成是Cr7C3增强相和-γFe固溶体与少量Cr7C3构成的共晶;涂层在室温和高温干滑动磨擦条件下均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熔覆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涂层 显微组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电等离子烧结在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雷燕 熊惟皓 梁在国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19,26,共4页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是一种材料制备新技术。近年来,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已成功用于制备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且在制备难熔化合物、纳米材料、梯度功能材料和开发新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综述了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放电等...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是一种材料制备新技术。近年来,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已成功用于制备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且在制备难熔化合物、纳米材料、梯度功能材料和开发新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方面有其独特的优越性。综述了金属 陶瓷复合材料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放电等离子烧结金属 陶瓷材料的优缺点,并对今后的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梯度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和陶瓷界面对复合材料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毓雄 马宗义 +2 位作者 平德海 高荫轩 毕敬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66-68,共3页
对粉末冶金、挤压铸造和液相铸造工艺制备的各种陶瓷增强铝基、钛基复合材料中金属和陶瓷的界面特性、显微结构、界面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指出,金属和陶瓷界面存在机械结合和反应结合的不同特性,并在... 对粉末冶金、挤压铸造和液相铸造工艺制备的各种陶瓷增强铝基、钛基复合材料中金属和陶瓷的界面特性、显微结构、界面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结果指出,金属和陶瓷界面存在机械结合和反应结合的不同特性,并在受载破坏时表现出不同的断裂形貌。复合材料界面上存在析出相割裂了陶瓷增强相与基体界面的联系,降低了界面结合强度,陶瓷增强相表面的物理、化学状态及基体的化学成分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特性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陶瓷 界面 复合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来石基透气性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宜柱 张吉人 雷廷权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0-33,共4页
本文研究在以硅酸乙脂水解液为粘结剂情况下,莫来石和铁粉的粉浆浇注成型工艺对坯体质量及其烧结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真空混浆、振动成型,能获得高质量的坯体;莫来石、铁粉在整个坯体中均匀分布,坯体表面及心部消除了空气... 本文研究在以硅酸乙脂水解液为粘结剂情况下,莫来石和铁粉的粉浆浇注成型工艺对坯体质量及其烧结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真空混浆、振动成型,能获得高质量的坯体;莫来石、铁粉在整个坯体中均匀分布,坯体表面及心部消除了空气中混浆产生的气孔。同时,提高了烧结体的强度,而透气系数和空气中混浆试样的几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来石 金属复合材料 陶瓷 复合陶瓷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Ti/Al_2O_3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文彬 刘业翔 +2 位作者 王化章 郑子樵 梁叔全 《中南矿冶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5期657-661,共5页
本研究利用Al/TiO_2自蔓延高温反应直接一步合成了极细Ti/Al_2O_3金属陶瓷复合粉末和复合材料块。运用X光衍射和电镜扫描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物相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可以制备结构独特的极细Ti/Al_2O_3金属陶瓷复... 本研究利用Al/TiO_2自蔓延高温反应直接一步合成了极细Ti/Al_2O_3金属陶瓷复合粉末和复合材料块。运用X光衍射和电镜扫描对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物相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可以制备结构独特的极细Ti/Al_2O_3金属陶瓷复合粉末;制备的Ti/Al_2O_3金属陶瓷复合材料较致密、细小的Al_2O_3粒子分布均匀。最后用燃烧波前沿激冷淬火法结合差热分析对反应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成 金属陶瓷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气性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宜柱 张吉人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4-29,共6页
开发了一种新的透气性陶瓷—金属复合材料。该材料以莫来石、铁粉为骨料,硅酸乙脂水解液为粘结剂,通过粉浆浇注、干燥以及氧化性气氛中反应烧结而成.本文对材料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运用XRD、TG—DTA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相组... 开发了一种新的透气性陶瓷—金属复合材料。该材料以莫来石、铁粉为骨料,硅酸乙脂水解液为粘结剂,通过粉浆浇注、干燥以及氧化性气氛中反应烧结而成.本文对材料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运用XRD、TG—DTA等方法研究了材料的相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材料的成分及工艺设计原理.同时,考察了成分及工艺因素对材料透气系数及微孔特征参数,如有效平均孔隙半径、单位体积比表面积及开孔隙率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金属 复合材料 莫来石 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