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陶冶法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运用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石丹岳
-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手术室
-
出处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12期929-930,共2页
-
-
关键词
手术室
陶冶法
护理教育
-
分类号
R472.3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班级管理中的情感陶冶法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汤红禹
-
机构
辽宁省实验学校
-
出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2-73,共2页
-
-
关键词
班级管理
情感陶冶法
班主任工作
教育情境
自我教育
师生关系
-
分类号
G45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传统德育方法的现代借鉴
被引量:5
- 3
-
-
作者
方璐萍
-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11X期69-70,共2页
-
-
关键词
德育方法
继承传统
借鉴
现代
说理教育法
榜样示范法
情感陶冶法
价值澄清法
德育目标
-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224
[文化科学]
-
-
题名试论陶冶的教育作用
被引量:4
- 4
-
-
作者
易固基
-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12-14,共3页
-
文摘
“陶冶”的本义是烧制陶器与冶炼金属,比喻义是修养品格、造就人才。在教育上,我国古代教育家最早提倡运用陶冶方法。如老子说:“阴阳陶冶万物。”董仲舒把陶冶作为一种德育方法,在《对策》中提出来:“或夭或寿,或仁或鄙,陶冶而成之”。汉以后,陶冶法更加加引起广泛注意。南北朝时期颜之推说:“人在少年,精神来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颜之推在此指出了陶冶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宋朝王安石从变法革新的政洽需要出发,提出陶冶人才是当务之急,并为陶冶法下了一个定义:“所谓陶冶而成之者,何也?亦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其道而已。”在王安石看来。
-
关键词
德育方法
陶冶法
造就人才
南北朝时期
比喻义
精神环境
熏陶成性
集体感受
心理健康发展
道德行为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初探
- 5
-
-
作者
樊荣强
-
机构
中共长寿县委党校
-
出处
《理论与改革》
1987年第2期44-45,共2页
-
文摘
要真正开创思想政治工作(以下简称思政工作)的新路子,除了在实践中不断地取得经验外。
-
关键词
思政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
过程论
本质论
群体凝聚力
群体特征
自我教育法
情感陶冶法
个性倾向
目标原则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谈谈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
- 6
-
-
作者
陈瑞堂
-
机构
东平县第二中学
-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1990年第1期55-57,共3页
-
文摘
目前,中学教育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往往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尖子生”上,忽视了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学校不愿收后进生,教师不愿教后进生班主任不愿管后进生,致使“后进生”教育愈来愈成为中学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后进生教育固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但只要端正认识,树立信心,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可以做好的。笔者在若干年班主任工作实践中,通过对“后进生”进行心理分析,采取“感情陶冶法”做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和同行。
-
关键词
教育工作
教育转化工作
中学教育
“后进生”
教育方法
陶冶法
双差生
心理分析
是非观念
心理发展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