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陵水17-2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落物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晓丽 李艳华 +2 位作者 蒋薇 赵紫浩 毛伟志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8-190,共3页
落物风险是海上浮式生产设施的主要风险之一,开展平台落物风险分析对保障海上油气安全生产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识别了陵水17-2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的主要落物风险区域,根据落物风险区域划分了4种吊机工况;基于国外海上油气行业的统计数据... 落物风险是海上浮式生产设施的主要风险之一,开展平台落物风险分析对保障海上油气安全生产具有现实意义。本文识别了陵水17-2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的主要落物风险区域,根据落物风险区域划分了4种吊机工况;基于国外海上油气行业的统计数据,计算了该平台落物频率和冲击能量关联曲线,分析了万年一遇风险可接受标准下各落物风险区域所能接受的最大冲击能量。本文分析结果有助于指导陵水17-2半潜式平台的落物保护设计,避免冗余安全设计导致的成本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陵水17-2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落物风险分析 落物频率 冲击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陵水17-2气田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合龙方案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尤学刚 陈邦敏 +3 位作者 刘孔忠 刘新宇 吴尧增 曾冬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1-149,共9页
基于陵水17-2气田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吃水、船体自由漂浮状态下上部敞口等设计特点,通过对平台合龙方案的比选,论证了该平台采用整体吊装合龙方案的可行性。结合国内来福士现有的合龙资源,制定了平台的合龙步骤,确定了采用漂浮对接,... 基于陵水17-2气田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吃水、船体自由漂浮状态下上部敞口等设计特点,通过对平台合龙方案的比选,论证了该平台采用整体吊装合龙方案的可行性。结合国内来福士现有的合龙资源,制定了平台的合龙步骤,确定了采用漂浮对接,坐底焊接的合龙方案。对于建造及合龙过程中船体对接点精度及船体下水的变形控制、组块建造公差管理及吊装变形控制、船体坐底及进出坞精确定位等关键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最终依据合龙方案顺利实施了该平台的整体吊装合龙。本文研究成果不仅为陵水17-2气田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的顺利合龙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后续同类大型半潜式储油平台整体吊装合龙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2气田 生产储油平台 整体吊装合龙 精度控制 变形控制 船体坐底 进出坞精确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半潜式生产平台桁架组块设计关键技术——以陵水17-2气田“深海一号”能源站为例 被引量:9
3
作者 陈邦敏 王忠畅 +3 位作者 张晖 赵阔 文志飞 王娟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3-200,共8页
由于浮式平台对重量控制的敏感性,而桁架式结构能使材料应用更充分,且更易获得开阔的甲板空间,因此,陵水17-2气田半潜式生产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组块采用了大型桁架式结构设计。对比了固定式平台和半潜式平台组块在设计上的差异... 由于浮式平台对重量控制的敏感性,而桁架式结构能使材料应用更充分,且更易获得开阔的甲板空间,因此,陵水17-2气田半潜式生产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组块采用了大型桁架式结构设计。对比了固定式平台和半潜式平台组块在设计上的差异,首次在中国国内平台组块主结构设计中采用了屈服强度达414 MPa的高强钢,以增加平台组块的刚度;基于该平台组块跨度大、主梁高的特点,对组块梁格进行了合理规划,保证组块结构具有良好的刚度且传力路径较优,并改进了以往用筋板加强主梁下翼缘的常规做法,提出了采用隅梁增加主梁稳定性的方法,以确保大梁的稳定性;针对半潜式生产平台组块疲劳问题突出的特点,在设计时强调了组块主桁架的保护,提出了优化结构连接形式、设置不可焊接区域等解决措施;完成了组块各类节点的疲劳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平台的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此外,为了提高平台组块疲劳寿命的冗余度,指出了疲劳关键区域建造时的注意事项。本文的相关经验做法可为今后其他半潜式平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2气田 生产平台 “深海一号”能源站 桁架结构 梁格规划 主桁架保护 疲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全时在位腐蚀防控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以陵水17-2气田“深海一号”能源站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余晓毅 常炜 +2 位作者 贾旭 苏云龙 于湉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1-206,共6页
陵水17-2气田开发工程是中国首个自主设计的深水气田开发工程。为了保障陵水17-2气田半潜式生产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生产,降低半潜式生产平台坞修频率,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时率,基于系统性安全原则,提出了全寿命周... 陵水17-2气田开发工程是中国首个自主设计的深水气田开发工程。为了保障陵水17-2气田半潜式生产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生产,降低半潜式生产平台坞修频率,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时率,基于系统性安全原则,提出了全寿命周期设施腐蚀预测及材料选择、长寿命涂层选型、“牺牲阳极+外加电流”联合阴极保护等系统性防腐设计方案;基于风险防控原则,提出了应对半潜式生产平台阴极保护不足的张紧式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在位延寿方案,并论证了其有效性。本文提出的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长寿命防腐系统性解决方案能够支持“深海一号”能源站30年不回坞全时在位安全运行,对中国其他深水油气田全时在位系统化腐蚀防控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2气田 生产平台 全时在位 长寿命防腐 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大型半潜式天然气生产平台风险管理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海 谢玉洪 冯加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1-158,共8页
位于南海北部的陵水17-2气田半潜式天然气生产平台是国内首个1500 m水深、立柱内大容量储存凝析油的半潜式生产平台,为了识别其各系统的潜在风险并进行风险管理,利用HAZOP、SIL和基于熵权的贝叶斯网络方法,结合专家的经验,对该平台的常... 位于南海北部的陵水17-2气田半潜式天然气生产平台是国内首个1500 m水深、立柱内大容量储存凝析油的半潜式生产平台,为了识别其各系统的潜在风险并进行风险管理,利用HAZOP、SIL和基于熵权的贝叶斯网络方法,结合专家的经验,对该平台的常规和特有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方法和步骤包括:①确定事件与事故的因果关系,建立贝叶斯网络;②进行事故致因分析,确定最大事故致因链;③开展敏感性分析,找出对事故发生概率影响最大的事件,为风险防控提供重要依据;④依据风险识别与分析结果,针对平台各子系统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建议。由此建立了该半潜式平台的风险管理流程,将平台划分为系泊、立管、平台上部(气体接收和分离、气体压缩、气体脱水和燃气、生产水、凝析油处理、排水管和火焰)、船体设施、生活区以及货物装卸区等11个区域,针对每一个区域进行HAZID分析,识别出平台火灾爆炸、烟气扩散、船舶碰撞、落物、逃生撤离救生、化学品泄漏以及凝析油储存和外输等风险源,并给出了主要风险的应对措施。结论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未来深水油气项目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17-2气田 生产平台 天然气 凝析油储存 火灾爆炸 泄漏 贝叶斯网络 熵权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吃水半潜式储油生产平台结构设计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苏云龙 易丛 +3 位作者 白雪平 贾旭 李达 范模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9,共8页
以陵水17-2气田群开发为例,介绍具有储油和外输功能的半潜式平台在结构设计分析中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半潜式生产平台的结构设计分析流程为舱室划分、结构尺度规划设计、总体结构分析和关键连接部位的局部结构分析及特殊情况的结构分析... 以陵水17-2气田群开发为例,介绍具有储油和外输功能的半潜式平台在结构设计分析中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半潜式生产平台的结构设计分析流程为舱室划分、结构尺度规划设计、总体结构分析和关键连接部位的局部结构分析及特殊情况的结构分析。由于平台的储油和外输功能,平台设计压头和舱室布置等均与常规半潜式生产平台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通过对流程和方法介绍,展现了各阶段设计中的具体方法和相应的特殊性。结果显示,通过特殊的舱室划分形式、结构设计和腐蚀余量考虑,平台结构能够满足储油和外输功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吃 平台 结构设计 储油安全 碰撞分析 17-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陵水17-2气田“深海一号”能源站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3
7
作者 朱海山 李达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0-169,共10页
陵水17-2气田开发采用带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功能的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为国际上首个采用立柱储油的半潜式生产平台,该平台设计面临环境条件恶劣、建造场地和合龙资源受限、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安全性要求高、立管... 陵水17-2气田开发采用带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功能的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为国际上首个采用立柱储油的半潜式生产平台,该平台设计面临环境条件恶劣、建造场地和合龙资源受限、凝析油储存和外输安全性要求高、立管运动要求严格等诸多挑战。本文详细阐述了“深海一号”能源站总体设计技术,包括深水环境条件分析、基于受限场地资源的定制化设计、凝析油U型储存隔离与安全储存和动力定位外输以及整体船型参数设计等,并重点介绍了深水系泊系统设计、深水钢悬链立管布置与疲劳寿命分析、平台低频运动响应预报、关键结构设计及30年不进坞的防腐方案设计等关键技术。基于上述技术,研制出了新型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母型船——“深海一号”能源站。该平台建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海洋工程制造业逐步向深水浮式生产平台等高端装备业进军,也为同类深水浮式平台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2气田 生产平台 “深海一号”能源站 立柱储油 凝析油储存与外输 总体设计 系泊系统 钢悬链立管 低频运动响应 30年不进坞防腐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陵水17-2气田“深海一号”能源站立柱储油关键技术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达 易丛 +3 位作者 白雪平 苏云龙 静玉晓 胡忠前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0-179,共10页
“深海一号”能源站是部署在陵水17-2气田之上的深吃水半潜式生产平台,为世界首个深水半潜式立柱储油生产平台。与常规半潜式生产平台不同,该平台需要在立柱内储存最多2×10^(4)m^(3)的凝析油,给平台立柱结构设计、平台在位性能、... “深海一号”能源站是部署在陵水17-2气田之上的深吃水半潜式生产平台,为世界首个深水半潜式立柱储油生产平台。与常规半潜式生产平台不同,该平台需要在立柱内储存最多2×10^(4)m^(3)的凝析油,给平台立柱结构设计、平台在位性能、凝析油储卸安全控制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本文基于半潜式生产平台立柱储油面临的技术难题,对立柱凝析油舱的舱容计算及布置方案、装载变化对平台在位性能的影响、平台立柱结构设计与防碰撞分析以及凝析油储卸安全控制措施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相关成果为“深海一号”能源站的成功研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有效解决了中国南海天然气开发凝析油管网依托设施缺乏的难题。目前该平台已建造完成,即将用于陵水17-2气田的开发。本文所涉及的深水油气开发高端装备技术,为深水油气田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2气田 生产平台 凝析油 立柱储油 平台在位性能 油舱布置 立柱设计 防碰撞分析 储卸安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一号”能源站钢悬链立管总体方案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贾旭 贾鲁生 +4 位作者 黄俊 刘毅 李达 李刚 易丛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5-174,共10页
陵水17-2气田开发生产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是国内首次应用钢悬链立管的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如何在南海恶劣海况条件下使立管满足总体强度指标和30年疲劳寿命要求是该气田采用半潜式生产平台开发模式成功实施的关键。开... 陵水17-2气田开发生产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是国内首次应用钢悬链立管的深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如何在南海恶劣海况条件下使立管满足总体强度指标和30年疲劳寿命要求是该气田采用半潜式生产平台开发模式成功实施的关键。开展了不同浮式平台和立管形式的可行性研究,论证了自由钢悬链立管回接至直角立柱深吃水半潜式生产平台开发模式的可行性。针对平台垂荡和偏移较大的问题,开展了精细化环境参数研究,波浪参数采用方向极值,风和流采用相应的条件极值,解决了大管径钢悬链立管触地段在极端海况下出现压缩的问题。基于平台储卸油特性和涡激运动显著的特点,采用不同吃水工况平台运动计算了立管强度和疲劳寿命,确保立管强度及疲劳寿命满足要求,并指出平台涡激运动和波浪对立管疲劳损伤存在较大影响,后续应重视对波浪数据、平台涡激运动监测数据以及外输立管监测数据的后评估。开展了立管泄漏对生活楼的定量风险评估,合理确定了立管布置位置,降低了立管泄漏对生活楼的损伤风险。陵水17-2气田已于2021年6月成功投产,充分说明了钢悬链立管在"深海一号"能源站的适用性,所采用的外输立管创造了同等水深半潜式平台钢悬链立管最大管径的应用记录,相关经验做法可为类似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钢悬链立管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2气田 “深海一号”能源站 生产平台 钢悬链立管 立管强度 疲劳寿命 涡激运动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