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教生命学浅议——从陈宁的仙学谈起 被引量:9
1
作者 牟钟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0-44,共5页
中国道教的养生文化,用现代的眼光看,实际上就是一种东方的生命学。虽然在细节和技术上道教生命学不如西方生命科学,但它对生命的整体性把握和动态洞察,以及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生命体的自我调整化炼,都有着独特的优势。陈宁先生以仙... 中国道教的养生文化,用现代的眼光看,实际上就是一种东方的生命学。虽然在细节和技术上道教生命学不如西方生命科学,但它对生命的整体性把握和动态洞察,以及对生命潜能的开发和生命体的自我调整化炼,都有着独特的优势。陈宁先生以仙学的方式重建道教生命学,兼信仰、哲学、科学而有之,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遗产。借鉴道教生命学,创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生命学体系,有四个问题需要学界认真思考和讨论。1 在信仰的层面上,要把道教的神仙信仰变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2 在养生的原则上,要把道教的性命双修扩大为一种普遍性的理念;3 在养生的方式上,要学习道教养生思想,把内养和外炼、静功与动功结合起来;4 在治病的途径上,要把道教医学与西方医学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生命学 陈撄宁 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陈撄宁对道教与科学之关系的调适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延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7,共7页
宗教如何适应现实社会,应对西方科技的挑战?陈撄宁先生调适道教与科学的关系,将道教的神仙养生术独立出来形成独具特色的仙学体系,认为仙学与科学相近,并援科学以改造仙学,弘扬道教的神仙养生之术。这是一个宗教改革家为挽救道教而采取... 宗教如何适应现实社会,应对西方科技的挑战?陈撄宁先生调适道教与科学的关系,将道教的神仙养生术独立出来形成独具特色的仙学体系,认为仙学与科学相近,并援科学以改造仙学,弘扬道教的神仙养生之术。这是一个宗教改革家为挽救道教而采取的迂回战术,既坚持传统的仙道学说,又把科学融入仙学。这也是道教神仙学术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必然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撄宁 仙学 科学 道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撄宁仙学思想的现代性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延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0-72,共3页
陈撄宁仙学思想是近现代史上道教界应对时势的一次复兴道教文化的理论创新 ,他以卓尔不群的仙学独立思想和震聋发聩的仙道救国论 ,改革道教 ,调适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开创了近现代道教的爱国主义传统 ,以当仁不让的“道统”意识上接千年... 陈撄宁仙学思想是近现代史上道教界应对时势的一次复兴道教文化的理论创新 ,他以卓尔不群的仙学独立思想和震聋发聩的仙道救国论 ,改革道教 ,调适与现代科学的关系 ,开创了近现代道教的爱国主义传统 ,以当仁不让的“道统”意识上接千年中华道家文化的修道养生之学 ,下启当今的“生活道教”理念 ,开创了中国道教现代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撄宁 仙学 道教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虚、陈撄宁与佛、道两家的现代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延刚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158-160,共3页
儒、释、道三教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 ,释、道二家是学术关注较少的领域 ,该文通过对太虚人间佛教思想和陈撄宁仙学思想的现代性问题的对比研究 ,在学术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二者分别代表佛、道二家回应近代中国社会 ,迎接西方科学... 儒、释、道三教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 ,释、道二家是学术关注较少的领域 ,该文通过对太虚人间佛教思想和陈撄宁仙学思想的现代性问题的对比研究 ,在学术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二者分别代表佛、道二家回应近代中国社会 ,迎接西方科学文明的挑战而对中国佛、道二教的现代化所作出的理论贡献 ,从宏观上历史地分析了二者在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虚 人间佛教 陈撄宁 仙学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撄宁与佛教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87,共9页
民国时期"仙学"代表人物陈撄宁曾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早年曾遍览佛藏,主张"三教一贯",后则倡导"仙学独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陈撄宁曾对其早期倡导的"仙学"有所反思,再度亲近佛教。陈撄... 民国时期"仙学"代表人物陈撄宁曾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早年曾遍览佛藏,主张"三教一贯",后则倡导"仙学独立"。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陈撄宁曾对其早期倡导的"仙学"有所反思,再度亲近佛教。陈撄宁之所以极力主张"仙学独立"乃至"仙佛判决",除起因于对传统道教的失望以及对佛教批评的不满,可能还有二十世纪初传统宗教遭受"新文化运动"冲击的缘故;至于后来陈撄宁减少有关"仙学"的议论并对"仙学独立"有所反思,则一方面是"感于"佛教太虚法师的"洪度雅量",另一方面也可能受其夫人吴彝珠患病离世的影响,同时还与他对于传统道教的"纠结"情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撄宁 近代道教 仙学 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撄宁的内丹性命功夫论——《〈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探析
6
作者 丁常春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63,共9页
陈撄宁《〈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既是应对外来文化宗教入侵之作,又是近代道教文化转型之际的产物。该诗注涵盖炼己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和炼神还虚等内丹功夫次第思想。陈撄宁的内丹功夫次第论与北派丹法有较大差别,属于刘迅... 陈撄宁《〈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既是应对外来文化宗教入侵之作,又是近代道教文化转型之际的产物。该诗注涵盖炼己筑基、炼精化炁、炼炁化神和炼神还虚等内丹功夫次第思想。陈撄宁的内丹功夫次第论与北派丹法有较大差别,属于刘迅先生所说的“文人道教”的新内丹修炼法门。学界所谓陈撄宁未曾涉及内丹功夫次第的主张,显然与事实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不二女功内丹次第诗〉注》 陈撄宁 内丹 性命功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