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议在湖南寻找与陨击作用有关的金刚石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道经 黄怀勇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6-47,共2页
目前世界各大洲发现陨星撞击构造近200个(有些尚有分歧),其中约有1/5发现伴有各种金属或非金属矿产以及油气和地下水资源,特别是近来还在陨击构造中找到了金刚石。陨击构造已被列为一种新型成矿构造进行研究。
关键词 金刚石 找矿 陨击作用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陨击作用能生成宝石级金刚石吗
2
作者 刘观亮 《中国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6-37,共2页
《中国地质》1998年第三期、第六期上分别刊登了向缉熙同志的《陨石撞击地球将是21世纪的研究热门》和王道经等同志的《建议在湖南寻找陨击作用有关的金刚石》等两篇文章(以下简称“两文”)。“两文”
关键词 金刚石矿床 成矿作用 陨击作用 宝石级金刚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陨石撞击构造作用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7
3
作者 游振东 刘嵘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22-36,21,共16页
当陨石撞击地球表面时,它所引起的瞬时(1秒至1微秒)动态高压(数十至数百个吉帕)和高温(大于1500℃),必然导致陨石撞击坑(astroblems)的生成并使周围岩石发生变质作用,这便是撞击变质作用(impact metamorphism)。目前关于撞击构造(impact... 当陨石撞击地球表面时,它所引起的瞬时(1秒至1微秒)动态高压(数十至数百个吉帕)和高温(大于1500℃),必然导致陨石撞击坑(astroblems)的生成并使周围岩石发生变质作用,这便是撞击变质作用(impact metamorphism)。目前关于撞击构造(impact tectonics)作用研究的主要进展涵盖如下四个方面:1.撞击坑的构造形貌及形成机制;2.撞击变质作用及撞击变质岩;3.撞击作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4.撞击作用的经济地质意义。陨击作用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还具有实际的经济地质意义。南非的Vredefort-Witwatersrand是最老的撞击构造,它以丰富的金铀矿床而闻名;加拿大的肖德贝里(Sudbury)以同撞击作用期的大型铜镍矿床著称;如今北美、中美不少地区正在探索与陨击期后构造有关的油气储集。此外,许多陨击变质岩可以供作建筑材料。不少撞击坑已经辟为旅游胜地,如德国的Nordlingen Ries撞击坑。我国撞击构造的研究已有不少进展。20世纪90年代初发现了海南白沙陨击坑,此外内蒙古的多伦、江苏的太湖和辽宁的岫岩罗圈里等地也发现有陨击构造的证迹,不过,都尚待进一步的工作予以证实。全球撞击构造研究经验可以借鉴的是,在长期构造稳定区较易于发现陨击坑;不少撞击构造被隐伏在第四纪或更老的沉积物之下,所以采用人造卫星发回资料解译地球表面的照片,加上地球物理勘探,可以有效地确定研究靶区,在此基础上再加强岩石学、构造学研究予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变质作用 陨击作用标志 经济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陨击构造信息系统(EMISIS)的开发与应用
4
作者 欧强 覃功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02-102,共1页
关键词 彗星 小行星 作用 全球构造信息系统 陨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