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华山树种分布与环境的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郭水良 陈建华 +1 位作者 王芬 余巍巍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6-103,共8页
该文应用中点象限法调查了浙江金华山 33个样地的 2 4种主要树种的优势度 ,并计测了样地中林冠郁闭度、土壤 pH值、土壤含磷量、土壤含氮量和海拔高度 ,估测了样地受人为干扰的强度。应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研究了 2 4个主要树种与 7... 该文应用中点象限法调查了浙江金华山 33个样地的 2 4种主要树种的优势度 ,并计测了样地中林冠郁闭度、土壤 pH值、土壤含磷量、土壤含氮量和海拔高度 ,估测了样地受人为干扰的强度。应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研究了 2 4个主要树种与 7个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人为干扰强度对金华山植被分布的影响最大 ,其次是海拔高度、土壤含磷量、林冠郁闭度 ,而土壤含N量和 pH值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华山 树种分布 生态关系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环境因子 林冠郁闭度 土壤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乔木分布格局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分析
2
作者 翟红娟 董世魁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71,共7页
为了探明影响澜沧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乔木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以该区域6条样带的113个乔木样方为研究区,对各样方内的乔木种类及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采用TWINSPAN 2.3软件对所有乔木样方进行了分组,同时,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 为了探明影响澜沧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乔木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以该区域6条样带的113个乔木样方为研究区,对各样方内的乔木种类及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采用TWINSPAN 2.3软件对所有乔木样方进行了分组,同时,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法对乔木分布格局与13个环境因子(包括年均温、年均空气相对湿度和年均降水量3个气候因子,海拔、纬度、坡度、坡向和坡位5个地形因子以及土壤的总氮、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及含水量5个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1轴和第2轴的物种-环境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和0.911,说明第1轴和第2轴能够充分反映澜沧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乔木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其中,海拔和纬度与第1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8 2和-0.803 7,而年均温和年均空气相对湿度与第1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 5和0.889 4;土壤的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与第2轴分别呈显著和不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0 2和0.524 1,说明第1轴主要反映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对该区域乔木分布格局的影响,第2轴主要反映土壤因子对该区域乔木分布格局的影响。TWINSPAN 2.3软件将所有乔木样方分成了6组,且各组沿第1轴和第2轴均分异明显。总体来看,澜沧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乔木分布格局受气候因子、地形因子和土壤因子的综合影响,并且,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的影响大于土壤因子;该区域乔木分布格局在大尺度上主要受气候因子和地形因子的影响,而在小尺度上主要受土壤因子和局地地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流域 乔木分布格局 气候因子 地形因子 土壤因子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CA的蓟县八仙山土壤种子库特征分析
3
作者 贺梦璇 莫训强 李洪远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3期325-330,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天津市蓟县八仙山土壤种子库特征,为土壤种子库应用于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方法探究土壤种子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1)相比天津市其他样地,蓟县八仙山土壤种子库萌发物种丰富度较高... [目的]通过研究天津市蓟县八仙山土壤种子库特征,为土壤种子库应用于植被恢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方法探究土壤种子库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1)相比天津市其他样地,蓟县八仙山土壤种子库萌发物种丰富度较高,物种高达42种,但土壤种子库密度却最低,这与岩石裸露,土层薄弱,动物取食效应明显有很大关系;(2)土壤种子库的Sorensen相似性指数较低,但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w均匀度指数却较高;(3)随着海拔逐渐升高,群落结构明显变化,木本植物数量增多。随着坡向逐渐向阳,植被类型由喜阴植物逐渐变成向阳植物。[结论]通过DCCA分析,土壤种子库物种呈现明显的3个聚类。影响土壤种子库主要的土壤因子为有机质、pH值和全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八仙山 土壤种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北部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浮游动物空间生态位及其分化 被引量:38
4
作者 郑挺 林元烧 +4 位作者 曹文清 张文静 郑连明 王宇杰 杨位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635-3649,共15页
根据2006—2007年北部湾北部海域4个航次调查资料,采用K-优势度曲线法对浮游动物种(类)群进行排序分析,运用Levins公式和Pianka指数分析了主要优势种(类)群的生态位宽度值和生态位重叠程度,并通过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研究生态位分... 根据2006—2007年北部湾北部海域4个航次调查资料,采用K-优势度曲线法对浮游动物种(类)群进行排序分析,运用Levins公式和Pianka指数分析了主要优势种(类)群的生态位宽度值和生态位重叠程度,并通过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研究生态位分化状况。结果表明,该海区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群按生态位宽度值可划分为广生态位、中生态位和窄生态位三大类型。其中,广生态位的种(类)群如肥胖软箭虫、亚强次真哲水蚤、长尾类幼体等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生活范围较广;窄生态位的种(类)群,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对海流和水团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具有指示意义。生态位宽度能够反映种(类)群丰度季节变化,但不能反映具体丰度大小。北部湾北部全年主要优势种(类)群的生态位宽度值介于0.08—0.77之间,并且各优势种(类)群的生态位宽度差异较大,种对间生态位重叠值介于0.02—0.89之间,平均生态位重叠指数为0.45,种(类)群之间利用资源环境的互补性较强,这与海域内生境多样化并且各优势种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差异存在一定联系。DCCA分析表明,影响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因子是水深、温度和盐度,其次是叶绿素a和溶解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分化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肥力及地形因子对桂西南喀斯特山地木本植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欧芷阳 苏志尧 +3 位作者 袁铁象 彭玉华 何琴飞 黄小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672-3681,共10页
基于对桂西南喀斯特山地植被的典型群落抽样调查,运用聚类分析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样方内胸径≥1.0 cm的木本植物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运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探讨了土壤肥力及地形因子对木本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于对桂西南喀斯特山地植被的典型群落抽样调查,运用聚类分析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对样方内胸径≥1.0 cm的木本植物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运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探讨了土壤肥力及地形因子对木本植物群落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聚类分析将森林群落划分为4个类型。2)DCCA第一排序轴突出反映了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及坡度的变化趋势,第二排序轴主要反映了海拔和全钾的变化趋势,各植物群落类型沿第一排序轴呈有规律的分布。3)在影响植物群落空间格局的因素中,土壤肥力因子对群落格局的解释能力为32.82%,地形因子的解释部分占22.54%,8.98%是土壤与地形因子耦合作用的结果,两者未能解释的部分占53.62%。群落物种多度分布主要受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人为干扰等随机因素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趋势对应分析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植物群落 空间格局 桂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短花针茅群落数量分类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26
6
作者 张庆 牛建明 +6 位作者 BUYANTUYEV Alexander 丁勇 康萨如拉 王凤兰 张艳楠 杨艳 韩砚君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3-92,共10页
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环境因素、空间因素、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便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为了探讨环境对内蒙古短花针茅群落结构格局的影响,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对内蒙古自治区20... 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环境因素、空间因素、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便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为了探讨环境对内蒙古短花针茅群落结构格局的影响,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对内蒙古自治区202个短花针茅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并结合环境因子、空间因子(各3个)运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排序方法(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CA)分析了环境因子、空间因子、环境因子与空间因子交互作用及其他因素对内蒙古短花针茅群落结构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TWINSPAN将内蒙古202个短花针茅群落在第4级水平上分为16个群丛;2)DCCA前2排序轴集中了大部分信息(75.3%),第1,2排序轴分别突出反映了群落结构格局在热量、水分梯度上的变化,结合TWINSPAN划分的群丛类型构建了内蒙古短花针茅草原生态系列图式;3)因子分离分析表明,环境因子对群落结构格局的解释能力为70.7%,其中26.5%为单纯环境因子引起,空间因子解释能力为55.6%,其中11.4%是独立于环境因子的,44.2%是环境因子和空间因子交互作用导致的,未能解释的部分达17.9%,结合其他研究有力地证明了"环境因素对植被的可解释程度是植被本身的复杂性决定的,植被越复杂,环境的可解释程度则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短花针茅 双向指示种分析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环境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安河-鄱阳湖湿地植物群落分布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被引量:21
7
作者 简敏菲 徐鹏飞 +2 位作者 余厚平 熊小英 李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8-417,共10页
于2012年平水期(4月)、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1月)对乐安河自上游至下游及入鄱阳湖区域内湿地植物群落分布和水土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乐安河不同水期湿地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通过DCCA(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于2012年平水期(4月)、丰水期(8月)和枯水期(11月)对乐安河自上游至下游及入鄱阳湖区域内湿地植物群落分布和水土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乐安河不同水期湿地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通过DCCA(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探讨不同水期植物群落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3个水期内共观测到湿地植物167种,不同水期植物种类及组成结构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平水期湿地植物102种,分属于33科75属;枯水期71种,分属于27科53属;丰水期种类最少,为55种,分属于20科42属.乐安河上游处于未受矿山开采影响的对照区域内,水生植物群落分布主要受河流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受重金属酸性污染影响较严重的区域,DCCA排序结果显示,水土环境中p H和Cu、Pb、Cd等重金属含量是影响植物群落分布的重要因素.其中,上游湿地植物群落分布主要受Cu含量和p H的影响;中、下游主要受水、土环境中重金属Pb、Cd的复合污染以及p H的影响.乐安河湿地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间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DCCA法能准确识别影响湿地植物群落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安河-鄱阳湖 植物群落 分布特征 环境因子 定量关系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卓家营湿地沉水植物群落组成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崔丽娟 李伟 +5 位作者 赵欣胜 张岩 张曼胤 王义飞 高常军 马琼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23,共6页
分析北京西卓家营湿地12个水环境因子(含盐量、溶解氧浓度、pH值、浊度、总氮浓度、总磷浓度、化学需氧量、Cl-浓度、SO42-浓度、氧化还原电位、水深和水温)与沉水植物群落组的关系。运用双向分类矩阵,将13种沉水植物分为8个类群。通过... 分析北京西卓家营湿地12个水环境因子(含盐量、溶解氧浓度、pH值、浊度、总氮浓度、总磷浓度、化学需氧量、Cl-浓度、SO42-浓度、氧化还原电位、水深和水温)与沉水植物群落组的关系。运用双向分类矩阵,将13种沉水植物分为8个类群。通过对环境因子和沉水植物群落样方进行DCCA排序,得出第1排序轴主要反映Cl-浓度,而第2排序轴反映溶解氧浓度和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水环境 双向指示种分析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北京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南坡中段主要森林群落类型划分及环境梯度解释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宇超 周亚福 王得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5-972,共8页
该研究旨在揭示秦岭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植物群落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对应关系。在研究区设置2条样带,每条样带各设置40-50个样地,共计93个。通过样地调查,利用双向聚类法(Two-way Clustering Method)、DCA、DCCA对秦岭大熊猫(Ailuropo... 该研究旨在揭示秦岭大熊猫主要栖息地植物群落分布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对应关系。在研究区设置2条样带,每条样带各设置40-50个样地,共计93个。通过样地调查,利用双向聚类法(Two-way Clustering Method)、DCA、DCCA对秦岭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栖息地森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1)TWINSPAN将研究区93个样地分成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铁杉(Tsuga chinensis)、华山松(Pinus armandii)、油松(Pinus tabulaeformi)、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等34个群落类型,并通过去趋势对应分析(DCA)对93个样地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样地呈现聚集分布,充分验证了TWINSPAN对群落类型划分的科学性。(2)通过对93个样地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和Monte Carlo显著性检验表明,在分析12个环境因子中,制约秦岭南坡大熊猫栖息地群落类型、植物种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海拔、坡度、速效磷与全磷。海拔、坡度、速效磷和全磷能够很好地解释群落样地及优势种在环境梯度上的分布,同时表现出样方间在种类和环境因子组成上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南坡 双向聚类法 趋势对应分析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斌 张金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5-26,42,共3页
排序是植被与环境关系分析的重要手段。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IS)结合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对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与气候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清楚地反映了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与气候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地理信息系统 植被地理 气候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矿对四川马边白家湾河流域植物多样性格局的影响
11
作者 刘雪华 邱志 +1 位作者 姜炎彬 邵小明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8-172,共5页
开矿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并使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以零星矿井式开采的四川马边白家湾矿区为研究区域,通过群落调查,采用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结合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排序和多元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研究了开矿对植物多样性格局... 开矿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并使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以零星矿井式开采的四川马边白家湾矿区为研究区域,通过群落调查,采用重要值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结合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DCCA)排序和多元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研究了开矿对植物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开矿干扰减弱,植物群落分为明显的四个群丛,依次由草本向灌木、乔木顺序演替;(2)开矿干扰与DCCA轴紧密相关,是影响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环境因素,导致乔木层盖度变化且对多样性有直接影响;(3)群落间相似性与开矿干扰负相关,而物种替代速率与开矿干扰呈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家湾河流域 开矿 植物多样性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植被分异的驱动力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仁吉 康萨如拉 +6 位作者 张庆 任海娟 任婧 周俊梅 王珍 李丹 牛建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5-23,共9页
植被与环境关系是群落生态学研究重要内容,阐明气候与放牧共同作用下草原植被分异,量化解析自然与人为干扰因子的影响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本研究以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为例,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 植被与环境关系是群落生态学研究重要内容,阐明气候与放牧共同作用下草原植被分异,量化解析自然与人为干扰因子的影响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本研究以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为例,采用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CA)和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定量研究气候、海拔、土壤及放牧因子对羊草群落分异的作用。结果表明,1)DCCA前两个排序轴集中了67.63%的信息量,第1排序轴反映了放牧和水热因子的作用,第2排序轴为土壤养分的影响;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羊密度对植被分异的总影响最大,其次为气候因子;3)气候、海拔和放牧因子对植被分异也有间接作用,主要途径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本研究明晰了放牧与气候是主导锡林河流域羊草草原群落分异的关键因子,深入揭示了气候因子在局地尺度所发挥的作用。在草地管理实践中,结合气候特征制定具体措施,有助于促进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河流域 羊草草原 植被分异 结构方程模型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