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洪汝河水利治理与航道治理的相互影响
1
作者 王江 焦军 李忠莉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208-209,共2页
洪汝河是淮河第二大支流,自桐柏山至淮河干流王家坝附近流入淮河。洪汝河下段(航道部门称'洪河')原为通航河段,'7·58洪水'以后,进行了大规模的裁湾取直,河道比降增加,逐渐失去了通航功能。洪汝河下段河道防洪除涝... 洪汝河是淮河第二大支流,自桐柏山至淮河干流王家坝附近流入淮河。洪汝河下段(航道部门称'洪河')原为通航河段,'7·58洪水'以后,进行了大规模的裁湾取直,河道比降增加,逐渐失去了通航功能。洪汝河下段河道防洪除涝标准偏低,航道不通,水利和交通部门分别规划了《洪汝河治理工程》《洪河新蔡至洪河口航运治理工程》两个项目,分别就两个项目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治理 防洪影响 除涝影响 发电影响 航运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里下河平原农田涝灾的情景模拟分析——以高邮灌区典型圩垸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米博宇 陈皓锐 +3 位作者 金银龙 王少丽 李江安 孙勇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8-614,共7页
为了分析环境改变后江苏里下河平原农田涝灾的变化特点,以高邮灌区某典型圩垸为例,利用构建的农田涝灾分布式模型模拟了不同暴雨强度、斗沟规模、外排条件、抽排能力和泵站调度规则等环境因子改变条件下的涝灾减产分布.结果表明:现状条... 为了分析环境改变后江苏里下河平原农田涝灾的变化特点,以高邮灌区某典型圩垸为例,利用构建的农田涝灾分布式模型模拟了不同暴雨强度、斗沟规模、外排条件、抽排能力和泵站调度规则等环境因子改变条件下的涝灾减产分布.结果表明:现状条件下,在遭遇5%暴雨时受涝面积比为10.47%,最大减产率为4.07%;遭遇2%和1%暴雨时,受涝面积比增至56.54%和86.87%,最大减产率增至10.32%和13.37%.若将斗沟深度由现状的1.3 m挖深至2.0 m,则可以使5%,2%和1%暴雨条件的受灾面积分别减少14.73%,16.11%和3.91%,最大减产率分别降低5.16%,4.75%和3.81%.若将外河水位预降0.5 m,则可以使5%,2%和1%暴雨条件的受灾面积分别减少86.87%,13.62%和8.52%,最大减产率分别降低66.59%,40.60%和28.12%.若将泵站外排能力由现状的9 m3/s提高到14 m3/s,在遭遇5%暴雨时,受灾情况无变化;2%和1%暴雨条件下的受灾面积分别减少31.68%和11.52%,最大减产率分别降低31.10%和11.44%.单纯降低泵站启排水位而不同时降低外河闸的关闸警戒水位,对涝灾减轻效果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下河平原 农田 数值模拟 除涝影响 圩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