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49-1966年陕西省博物馆的变革与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徐玲 《文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7-112,106,共7页
1949—1966年是陕西省博物馆的重要建设时期,其由民国时期的省立博物馆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区示范性博物馆,又随国家行政区划调整回归省级中心馆,期间经历了馆名更改、馆舍修整、藏品扩充以及与其他机构合并等一系列体制性变革,重新... 1949—1966年是陕西省博物馆的重要建设时期,其由民国时期的省立博物馆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区示范性博物馆,又随国家行政区划调整回归省级中心馆,期间经历了馆名更改、馆舍修整、藏品扩充以及与其他机构合并等一系列体制性变革,重新树立了博物馆人民观,打破了原有古物陈列观,采用大众化教育的陈列模式。调整后的陕西省博物馆融入社会主义博物馆体系,获得了新发展,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博物馆建设的一个历史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博物馆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西北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博物馆藏三国孙吴铜镜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咏钟 《文博》 1988年第2期89-90,共2页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丰富的历代铜镜中,唯三国时期铜镜为数甚少。现将在征集工作中收藏的这一时期神兽镜二件,介绍于后。这二件神兽镜形制、纹饰基本相同,大小和铭文则有区别。大的一件是1971年在西安南郊出土,半圆形钮,圆钮座,直径15厘米...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丰富的历代铜镜中,唯三国时期铜镜为数甚少。现将在征集工作中收藏的这一时期神兽镜二件,介绍于后。这二件神兽镜形制、纹饰基本相同,大小和铭文则有区别。大的一件是1971年在西安南郊出土,半圆形钮,圆钮座,直径15厘米,缘宽1.5厘米,边厚0.3厘米,镜面略呈弧形,为深绿色,已锈。镜背略有浅绿色锈斑,纹饰完整清楚。内区花纹以高浮雕四兽围绕五位踞座神人为主纹,其间以八个环状乳相隔,中区内圈为十二个凸起的铭文方枚,每枚上各铸四字阳文“吾作明镜、幽湅三商……其师命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兽镜 方枚 孙吴 博物馆 陕西省博物馆 主纹 三国时期 高浮雕 十二个 乳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博物馆藏的一批造像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域铮 冈翎君 《文博》 1988年第4期73-74,101+2,共4页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着的陕西各地历年来出土的造像多件。以下仅介绍几件比较重要而尚未发表的造像。 1、北魏释迦牟尼造像:此造像为石质,高65.5、宽38厘米,重34.9公斤。1974年由西安西关王家巷出土,现藏陕西省博物馆,根据造像题记知是北...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着的陕西各地历年来出土的造像多件。以下仅介绍几件比较重要而尚未发表的造像。 1、北魏释迦牟尼造像:此造像为石质,高65.5、宽38厘米,重34.9公斤。1974年由西安西关王家巷出土,现藏陕西省博物馆,根据造像题记知是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造。是北魏迁都洛阳后十五年龙门期作品。释迦牟尼结迦跌坐,臂弯曲双手结定印置腿上,两旁浮雕胁侍菩萨,姿态各异,衣褶均为密集并行线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博物馆 博物馆 迁都洛阳 线纹 释迎牟尼 汉画像石 西关 佛头 佛教造像 石窟造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匈奴铜饰牌 被引量:1
4
作者 予平 戴戈 《文博》 1985年第5期38-42,共5页
陕北榆林一带是匈奴族长期游牧驰骋的地区之一,素以出土“西番片”——匈奴族特有的艺术装饰著称,这种考古文献上所谓的“鄂尔多斯式铜器”,解放后在陕北及关中续有发现。本文介绍的是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些动物纹钢饰牌。图1 双虎纹... 陕北榆林一带是匈奴族长期游牧驰骋的地区之一,素以出土“西番片”——匈奴族特有的艺术装饰著称,这种考古文献上所谓的“鄂尔多斯式铜器”,解放后在陕北及关中续有发现。本文介绍的是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些动物纹钢饰牌。图1 双虎纹透雕带饰四周长方形边框,上有幅射状纹。框内铸二虎,方向相反,张牙舞爪,回首对望。二虎唇吻上方有一饰物与边框相连。榆林出土。长10、宽4.3厘米。匈奴双兽铜饰牌甚多,如双牛、双羊、双驼、双鹿等,象这样双虎图案的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博物馆 饰牌 匈奴人 带饰 动物纹 双兽 透雕 匈奴族 陕北榆林 艺术装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的历史 龙的艺术——陕西省博物馆举办龙史文物展览
5
作者 本刊通讯员 《文博》 1988年第2期96-,共1页
今年是我国传统的龙年,农历二月初二(公历3月19日)向有“龙抬头”的传说。以龙为主题的“龙史文物展览”是日在陕西省博物馆(碑林)开幕。中华民族向来被认为是龙的传人。陕西是祖国历史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而此次在西安举办的龙史文物... 今年是我国传统的龙年,农历二月初二(公历3月19日)向有“龙抬头”的传说。以龙为主题的“龙史文物展览”是日在陕西省博物馆(碑林)开幕。中华民族向来被认为是龙的传人。陕西是祖国历史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而此次在西安举办的龙史文物展览具有特殊的意义。全部陈列由170余件文物组成。这里有仰韶文化中的“贝壳龙”,盛唐时期绝代国宝鎏金铜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博物馆 龙抬头 龙的传人 历史文明 盛唐时期 历史时期 民间工艺品 中龙 样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博物馆学会在西安成立
6
《文博》 1985年第6期68-,共1页
为了促进陕西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开展博物馆科学的研究,在省人民政府和文物事业管理局的关怀和扶持下,陕西省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和首届年会于十一月五日到八日在西安举行,我省文博界四十多个单位的八十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国... 为了促进陕西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开展博物馆科学的研究,在省人民政府和文物事业管理局的关怀和扶持下,陕西省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和首届年会于十一月五日到八日在西安举行,我省文博界四十多个单位的八十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国家文物局顾问谢辰生,陕西省副省长孙达人,省文化厅顾问杨达、咨询刘振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 孙达人 博物馆事业 陕西省副省长 名誉馆长 刘振 正卿 文博 郭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书法家协会 陕西省博物馆联合举办西安碑林900周年纪念会和学术讨论会
7
《文博》 1988年第1期5-,共1页
元月五日至七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和陕西省博物馆分别在陕西省博物馆(西安碑林)和西安止园饭店举办了西安碑林900周年纪念会和学术讨论会,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和省、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各单位干部职工近千人在碑林广... 元月五日至七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和陕西省博物馆分别在陕西省博物馆(西安碑林)和西安止园饭店举办了西安碑林900周年纪念会和学术讨论会,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和省、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各单位干部职工近千人在碑林广场召开了大会。来自全国各地和西安地区的四十多名专家、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会 学术讨论会 陕西省博物馆 中国书法家协会 西安碑林 中共陕西省 单位干部职工 陕西省人民政府 千人 纪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库设计札记
8
作者 王天星 《文博》 1991年第4期83-90,共8页
博物馆建筑一般由展厅(陈列厅)、文物库及辅助用房几部分组成。其中展厅及文物库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库的设计谈以下几个问题。一、文物库的工艺流程及对土建的要求文物库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取决于工艺设... 博物馆建筑一般由展厅(陈列厅)、文物库及辅助用房几部分组成。其中展厅及文物库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库的设计谈以下几个问题。一、文物库的工艺流程及对土建的要求文物库能否满足使用要求,取决于工艺设计是否科学、完善。因此,博物馆在土建设计开始时,应有完整的工艺设计,以指导土建设计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 土建设计 博物馆建筑 工艺设计 辅助用房 上古时代 陕西省博物馆 处理过程 人工干燥 运输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华县发现秦两诏铜钧权 被引量:3
9
作者 马骥 咏钟 《文博》 1992年第1期3-4,40+101+2,共5页
1991年8月26日,陕西华县赤水镇乔家村村民罗中再在村北约200米的责任田里劳动时,距地表约0.4米处挖出一件秦两诏铜权。后送交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省博物馆对罗中再同志的爱国行动给予了表彰和奖励。
关键词 两诏铜权 陕西省博物馆 陕西华县 爱国行动 乔家村 秦权 赤水镇 云梦睡虎地秦墓 阿房宫遗址 高奴禾石铜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委会顾问 周伟洲教授
10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周伟洲,男,1940年2月生于云南曲靖,广东开平县人,汉族。自幼随家居于四川内江、重庆和成都等地。1958年自成都第七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安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2年大学毕业后,即考上该系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史学家、民族史学... 周伟洲,男,1940年2月生于云南曲靖,广东开平县人,汉族。自幼随家居于四川内江、重庆和成都等地。1958年自成都第七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安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2年大学毕业后,即考上该系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史学家、民族史学家马长寿教授,专业方向为藏族史。1965年研究生毕业,因十年动乱,1967年分配至陕西省博物馆工作。从1971年始,从事文物考古研究,先后在《文物》《考古》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博物馆 周伟 云南曲靖 编委会顾问 大学历史系 四川内江 广东开平 著名史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代官私印集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建武 《文博》 2007年第1期18-21,共4页
  印章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凭信,它虽小,却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资料.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历代印章、封泥300多方,其中大部分已有专家考释.现将部分未作著录、考释的印章及近年散见的印章集中考辨如下...   印章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凭信,它虽小,却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资料.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历代印章、封泥300多方,其中大部分已有专家考释.现将部分未作著录、考释的印章及近年散见的印章集中考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博物馆 博物馆 将兵都尉 龟钮 边长 篆书 篆体 书体 印面 历史博物馆 东关县 建武将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曲江元李新昭墓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志祥 张孝绒 《文博》 1988年第2期3-6,97-99,共7页
一九八七年九月八日,西安市第一住宅建筑公司农机站的同志在雁塔区曲江乡岳家寨土壕挖土时,发现了一批文物,遂送交陕西省博物馆。我们到现场进行了调查。从残留墓形来看,该处可能为一洞室墓,大致呈东西向,由于墓葬原状已被破坏,所以无... 一九八七年九月八日,西安市第一住宅建筑公司农机站的同志在雁塔区曲江乡岳家寨土壕挖土时,发现了一批文物,遂送交陕西省博物馆。我们到现场进行了调查。从残留墓形来看,该处可能为一洞室墓,大致呈东西向,由于墓葬原状已被破坏,所以无法确定其准确尺寸、型制。现场残存一些朽木、锈铁钉及小片残骨,无砖出现。据当时在场的同志讲,所出土的陶俑、陶器等都在墓室的东端,至于具体的排列情况已不清楚。根据墓内出土的买地券可知该墓是元代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元 陕西省博物馆 墓主 曲江乡 圈足 底径 女立俑 住宅建筑 陶碟 洞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安县新旺村出土的两件青铜器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颖 《文博》 1985年第3期89-90,98,共3页
一九八○年三月十四日,长安县沣西新旺村社员送交陕西省博物馆铜鼎、铜簋各一件。据讲,这两件铜器,是在村外挖土时发现的,两器同出一坑。沣西曾是西周沣京所在地。六十年代初期和七十年代中期,曾先后在沣西地区出土过大量西周铜器,这两... 一九八○年三月十四日,长安县沣西新旺村社员送交陕西省博物馆铜鼎、铜簋各一件。据讲,这两件铜器,是在村外挖土时发现的,两器同出一坑。沣西曾是西周沣京所在地。六十年代初期和七十年代中期,曾先后在沣西地区出土过大量西周铜器,这两件铜器从形体、花纹、字体看,与以前在这里出土的铜器相似,应为西周器物。现分别试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博物馆 西周中期 永宝 瓦纹 圈足 一九 翻唇 弦纹 文物管理 蹄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裴氏小娘子墓出土文物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秀兰 卢桂兰 《文博》 1993年第1期50-51,62+97-99,共6页
1948年冬在长安县神禾原贾里村附近发现一座唐墓,出土文物当时运往长安县,后转交县文化馆保存。1950年由县文化馆文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陕西省博物馆前身)收藏。因该墓为1949年以前发现,且出土物几经转手,故出土情况及出土文物原数量已... 1948年冬在长安县神禾原贾里村附近发现一座唐墓,出土文物当时运往长安县,后转交县文化馆保存。1950年由县文化馆文西北历史文物陈列馆(陕西省博物馆前身)收藏。因该墓为1949年以前发现,且出土物几经转手,故出土情况及出土文物原数量已不得而知,仅就现存者介绍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博物馆 出土物 唐墓 出土情况 陶牵马俑 镇墓兽 男立俑 历史文物 女立俑 黑人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虎符真伪考辨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尊祥 《文博》 1985年第6期25-29,共5页
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的秦《杜虎符》,长九点五厘米,高四点四厘米,上有错金字九行,共四十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土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隊火)之事,虽毋会符行殹。”(图一)
关键词 九行 下杜城 陕西省博物馆 丈八沟 合校水经注 张仪列传 估客 秦惠文君 十三年 杜伯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泉县首次发现汉鎏金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域铮 《文博》 1986年第2期93-,2,共2页
八五年九月廿三日,陕西省石泉县池河区前池乡潭家湾村农民潭福全向陕西省博物馆送交鎏金蚕一件(封二:4)。据讲这条鎏金蚕是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在石泉县前池河淘金时,在距沙土面约二米五深处挖出的。据说在周围还发现有五铢线。这条鎏金... 八五年九月廿三日,陕西省石泉县池河区前池乡潭家湾村农民潭福全向陕西省博物馆送交鎏金蚕一件(封二:4)。据讲这条鎏金蚕是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在石泉县前池河淘金时,在距沙土面约二米五深处挖出的。据说在周围还发现有五铢线。这条鎏金蚕实长5.6、腹围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泉县 池河 陕西省博物馆 五铢 金蚕 胸高 前池 一九 襄邑 钱山漾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北郊红庙坡元墓出土一批文物 被引量:7
17
作者 卢桂兰 师晓群 《文博》 1986年第3期92-94,99+2,共5页
一九八五年元月,高陵县姜李村民工在西安北郊红庙坡取土时发现一批元代文物,随后送交陕西省博物馆,我馆及时派员前往现场进行调查。该处为一高地,因长年取土,形成断崖,文物出土处距断崖顶部约6米,调查时发现有棺钉、木炭等物。
关键词 红庙 棺钉 陕西省博物馆 圈足 八思巴文 墓葬形制 绍圣元宝 青白瓷 元丰通宝 出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唐史中一些问题的纠正和补充——唐墓志铭札记之三 被引量:5
18
作者 贺梓城 《文博》 1984年第3期43-47,共5页
陕西省博物馆存藏的唐代墓志铭,约达四百余块,是一项研究唐代历史极为珍贵的资料,特别是纠正补充两《唐书》、《长安志》等书的记载更显得它的重要。《旧唐书》
关键词 唐史 《唐书》 旧唐书 陕西省博物馆 安志 韦后之乱 德宗 监军使 大明 太极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发现的经卷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域铮 《文博》 1984年第1期102-,118,共2页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下旬,西安西郊沣镐路自来水一厂二工段,在基建施工时发现古代唐代墓葬一座。陕西省博物馆得到通知后立即派人前往调查、清理。该墓曾被破坏,陪葬器物也被扰动。但在离地平面1.5米左右深处。
关键词 陕西省博物馆 一九 经咒 地平面 基建施工 唐墓 密宗 文物收藏 金铜 慧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拴马桩初探 被引量:4
20
作者 晏新志 《文博》 1991年第3期35-39,共5页
在陕西省博物馆和群众艺术馆,均收藏、陈列着一批发现于渭北农村、造型独特、用于拴系牲畜的石质拴马桩,十分引人注目。一九八五年六月,《陕西日报》以《杰出的艺术、重大的发现》为题,首次报道了陕西省文化厅对渭北地区遗存拴马桩的调... 在陕西省博物馆和群众艺术馆,均收藏、陈列着一批发现于渭北农村、造型独特、用于拴系牲畜的石质拴马桩,十分引人注目。一九八五年六月,《陕西日报》以《杰出的艺术、重大的发现》为题,首次报道了陕西省文化厅对渭北地区遗存拴马桩的调查情况。《美术研究》等杂志也相继发表了有关论文,对拴马桩的时代等进行了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拴马桩 陕西省文化厅 渭北地区 美术研究 陕西省博物馆 陕西日报 照夜白图 群众艺术馆 民族美术 韩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