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试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9
- 1
-
-
作者
李蓉
-
机构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18,共7页
-
文摘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册中熠熠生辉,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关键词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主要经验
历史贡献
-
分类号
K2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的特质和历史原因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元忠
李荣珍
-
机构
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0-144,共5页
-
文摘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王明严重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使党的白区组织丧失了百分之百,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损失了百分之九十,并直接导致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得不开始战略性大转移。在南方根据地尽失的情况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之所以与陕北根据地能够"硕果仅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领导人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能够主动抵制和努力克服"左"右倾错误给根据地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既有地域上的优势,也在武装斗争的战略和斗争形式上以及根据地的建设上创造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独特做法。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自觉实践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斗争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重要依托,革命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为"硕果仅存"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
关键词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硕果仅存
“陕甘模式”
群众路线
特质与历史原因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略论中共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组织建设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刘慧娟
-
机构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
-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117,共9页
-
文摘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党的组织从薄弱的基础起步,历经四个阶段的发展逐渐形成一定规模,为后来的西北根据地乃至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奠定了重要基础。从不同阶段的党组织发展途径和方式中,可以看到党组织的发展与革命武装力量的增强、根据地的稳定扩大、群众组织的成长壮大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而这些在实际斗争中形成的党组织发展途径和基本经验,为我们认识土地革命时期党组织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范本。
-
关键词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组织建设
陕甘边特委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