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陕南方言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邢向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7-133,共7页
陕南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方言资源。在这里,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赣语等构成了复杂的接触关系。近年来已经基本摸清了陕南方言的分布和归属情况。进一步的研究,在理论取向上应当关注下述问题:方言接触理论,地理语言学研究,... 陕南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方言资源。在这里,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赣语等构成了复杂的接触关系。近年来已经基本摸清了陕南方言的分布和归属情况。进一步的研究,在理论取向上应当关注下述问题:方言接触理论,地理语言学研究,移民历史与方言描写的互相结合和互相印证,方言威信及方言演变的方向,方言交融与文化交融的关系;研究方法主要是:系统深入的调查和描写,地理语言学方法,社会语言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方言 方言接触 理论取向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混合方言知庄章组声母的今读类型与历史层次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政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9-189,共11页
文章主要讨论陕南混合方言知庄章组声母的今读类型与历史层次。陕南方言接触,东部的安康和商洛主要表现为中原官话、西南官话与外来江淮官话(黄孝片)的深度接触,西部主要表现为西南官话与源自关中中原官话的深度接触。接触结果,按知庄... 文章主要讨论陕南混合方言知庄章组声母的今读类型与历史层次。陕南方言接触,东部的安康和商洛主要表现为中原官话、西南官话与外来江淮官话(黄孝片)的深度接触,西部主要表现为西南官话与源自关中中原官话的深度接触。接触结果,按知庄章精组字?、?的读音变化,有的仍维持着典型的读音类型,有的却产生了一种或几种变异类型,演变的层次也随之不同。之所以产生不同的结果,与方言间的人数比例、人口入迁时间的先后、人口的密度有关,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是否占据了政治文化中心地位等因素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方言 江淮官话 中原官话 西南官话 接触类型 历史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混合方言韵母和声调的演变 被引量:5
3
作者 周政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22,95,共7页
本文讨论陕南混合方言韵母和声调的演变。陕南方言的接触,东部的安康和商洛主要表现为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与江淮官话的深度接触,西部的汉中主要表现为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的深度接触。接触所引发的韵母和声调的演变表现出一定... 本文讨论陕南混合方言韵母和声调的演变。陕南方言的接触,东部的安康和商洛主要表现为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与江淮官话的深度接触,西部的汉中主要表现为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的深度接触。接触所引发的韵母和声调的演变表现出一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混合方言 韵母 声调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言接触与区域类型的形成——以陕南[?]类韵方言为例
4
作者 郭沈青 肖亚琳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8-515,共8页
[ч]类韵指知系合口与见系合口三四等字混同的现象。陕南[ч]类韵方言依成因不同可分为迁入型和接触型两种,迁入型为清乾嘉年间由鄂皖迁入陕南的江淮官话和赣语,接触型为迁入型[ч]类韵方言与陕南中原及西南官话进一步接触融合形成。文... [ч]类韵指知系合口与见系合口三四等字混同的现象。陕南[ч]类韵方言依成因不同可分为迁入型和接触型两种,迁入型为清乾嘉年间由鄂皖迁入陕南的江淮官话和赣语,接触型为迁入型[ч]类韵方言与陕南中原及西南官话进一步接触融合形成。文章以陕南[ч]类韵方言为例,讨论了迁入型和接触型[ч]类韵的形成机制,说明空间迁徙和方言接触在区域类型分布和形成中的作用,揭示出跨区域的方言类型的相似为历史上移民空间迁徙的结果,同区域方言类型的相似为不同方言接触转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接触 区域类型 陕南方言 [ч]类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部分方言词汇记录与内部比较研究
5
作者 张璐 李丹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9X期23-24,共2页
本文围绕陕西南部汉中地区方言中老词汇群,以汉台区以东的2个相邻县和以西的1个相邻县为样本进行记录,初步整理了天文地理、农业、亲属称谓、衣食住行、一般事物的词汇不同之处,并进一步分析差异原因。陕南方言词汇比较复杂,既有形式上... 本文围绕陕西南部汉中地区方言中老词汇群,以汉台区以东的2个相邻县和以西的1个相邻县为样本进行记录,初步整理了天文地理、农业、亲属称谓、衣食住行、一般事物的词汇不同之处,并进一步分析差异原因。陕南方言词汇比较复杂,既有形式上的相似性,又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的研究对于汉中各地点方言的词汇与部分语音调查和记录有增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部分方言 词汇比较 差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接触与汉语方言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孟万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41-145,共5页
语言接触现象十分复杂,语言接触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对语言的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制约着语言变化的方式、程度和方向。影响语言接触的决定性因素有两方面,社会因素和结构因素。汉语方言变化有其内部结构原因,但真正推动其变化的是社会文... 语言接触现象十分复杂,语言接触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对语言的变化产生影响,从而制约着语言变化的方式、程度和方向。影响语言接触的决定性因素有两方面,社会因素和结构因素。汉语方言变化有其内部结构原因,但真正推动其变化的是社会文化力量,它的发展变化,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影响汉语方言接触的深度和广度的社会文化因素很多,以陕南方言作为语言接触的视点,归纳出制约或影响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方言变化 陕南方言 社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汉语方言变化的层阶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孟万春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0-164,共5页
语言接触是语言变化的重要原因。通过对陕南方言本地话和下湖话的比较研究,发现不同方言在密切接触之后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发生语言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层阶性。在语言三要素中,词汇最容易发生变化,其次是语音,语法是最稳定... 语言接触是语言变化的重要原因。通过对陕南方言本地话和下湖话的比较研究,发现不同方言在密切接触之后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发生语言上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层阶性。在语言三要素中,词汇最容易发生变化,其次是语音,语法是最稳定的,也是最难改变的。而且,语言各要素的内部变化也有一定的差别,这是语言变化的阶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语言变化 陕南方言 层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方言内部分区概说 被引量:30
8
作者 杨春霖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64-70,共7页
一、三个地理区域的由来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几省的东部。地形南北长而东西狭。按习惯分为三部分: 1、北部——包括:偏北的榆林地区的榆林、神木、府谷、佳县、米脂、吴堡、绥德、清涧、子洲、横山、靖边、定边各县,偏南的延安地区的延... 一、三个地理区域的由来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几省的东部。地形南北长而东西狭。按习惯分为三部分: 1、北部——包括:偏北的榆林地区的榆林、神木、府谷、佳县、米脂、吴堡、绥德、清涧、子洲、横山、靖边、定边各县,偏南的延安地区的延安市、安塞、子长、延川、延长、宜川、黄龙、洛川、宜君、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吴旗各县。共两地区、一市、二十五县。全部为黄土高原而杂有沙漠。旧时称此高原边缘为“北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方言 安康地区 汉中地区 关中话 榆林地区 地理区域 陕南方言 延安地区 陕北方言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