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
赵德芳
孙虎
延军平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2
|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
李登科
|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6
|
|
3
|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中的障碍分析与应对策略——以子长县为例 |
南红梅
强世军
南红红
海江波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4
|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聚落适宜空间模式研究——以米脂县东沟为例 |
田达睿
唐皓
谭静斌
|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5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与变化趋势 |
杨淋
张建国
张建军
张勇勇
|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人工造林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以陕北地区子长市为例 |
孙姝博
|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
2024 |
1
|
|
7
|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量季节动态 |
霍海霞
鞠孟辰
霍军文
崔乐乐
|
《陕西农业科学》
|
2025 |
0 |
|
8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玉米新品种引种比较综合评价 |
王文奎
张海强
焦智辉
王雯
|
《寒旱农业科学》
|
2024 |
4
|
|
9
|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类型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的影响 |
陈泽清
杨光
吴际
王子萌
任鸣
任喜珍
闫哲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0
|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质量评价及地形梯度特征分析 |
梁钰
李祥
贺炳彦
宋小青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1
|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马铃薯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
焦子健
张平良
刘晓伟
付强
谭雪莲
|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2
|
黄土丘陵沟壑区粉砂壤土崩解性能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试验研究——以王茂沟小流域为例 |
张思靖
马建业
李占斌
李鹏
陈亚军
吕小永
李海波
代启安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3
|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大孔隙特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
张睿惇
马宏红
高鹏
艾旭城
温永福
|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4
|
约束与增长双向引导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县城“三生”空间优化--以米脂县城中心城区为例 |
贾若楠
吴左宾
|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5
|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生态恢复模式下生态系统服务及其驱动因素 |
陈乐
卫伟
|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6
|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油松容器苗造林技术要点 |
辛雨
|
《南方农业》
|
2024 |
0 |
|
17
|
施肥方式对陇东黄土丘陵沟壑区玉米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的影响 |
李文文
王工作
韩芬
何倩
段义字
刘家溪
|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5 |
1
|
|
18
|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雨强下坡面侵蚀空间异质性及其机理 |
李朋飞
曹凯
胡晋飞
高健键
郝铭揆
党恬敏
高晨迪
|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黄土丘陵沟壑区切沟形态特征对放水流量的响应 |
杨扬
陈薪伊
黄烨
王健衡
刘瑛娜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0
|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潜蚀发生机制探究 |
陈峰峰
马多荣
|
《中国水土保持》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