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赣南民歌到陕北秧歌——论苏区-延安文艺形态建构的内在理路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龙文武 周平远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8-143,共6页
政治理念艺术化、艺术行为大众化、艺术话语民间化是苏区-延安文艺形态的基本特征。苏区-延安文艺形态建构的主要规律是:践行民族利益与政治目标的结合,增强了文艺形态的感召力;实施文艺大众化策略,突显了文艺形态的社会价值;达成民族... 政治理念艺术化、艺术行为大众化、艺术话语民间化是苏区-延安文艺形态的基本特征。苏区-延安文艺形态建构的主要规律是:践行民族利益与政治目标的结合,增强了文艺形态的感召力;实施文艺大众化策略,突显了文艺形态的社会价值;达成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契合,彰显了文艺形态的生命力。在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新时代,苏区-延安文艺形态对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建设具有以下启示意义:民间性与大众化的有机结合,可有效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政治性与艺术性相互结合,能够有效地促进文艺的健康发展,进而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展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助于树立民族尊严、确立民族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区-延安文艺形态 赣南民歌 陕北秧歌 当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陕北秧歌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杨建设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共4页
陕北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得到国家、省、市等部门的重视,成立了专门保护机构,颁布了保护的规章制度,加大了保护资金投资,进行挖掘整理及开展一系列保护与传承活动等方面的工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提... 陕北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得到国家、省、市等部门的重视,成立了专门保护机构,颁布了保护的规章制度,加大了保护资金投资,进行挖掘整理及开展一系列保护与传承活动等方面的工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提出政府尽快出台陕北秧歌专项保护法规、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保护工作及致力于陕北秧歌传承人的培养、将陕北秧歌纳入中小学体育课堂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陕北秧歌 保护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秧歌的百年遭遇与民间艺术的现代命运 被引量:7
3
作者 季中扬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1-195,共5页
百年来,陕北秧歌遭遇了三种文化身份的更迭:一是作为自发自地民间艺术,尚未从整体性的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它不是审美的对象,而是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作为新秧歌运动的民间资源,从民间文化中被剥离出来,成为现代意... 百年来,陕北秧歌遭遇了三种文化身份的更迭:一是作为自发自地民间艺术,尚未从整体性的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它不是审美的对象,而是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作为新秧歌运动的民间资源,从民间文化中被剥离出来,成为现代意识的"对象",逐渐被改造为一种审美的艺术形态;三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传统的象征,被重新嵌入现代文化中,一方面成为重构本土文化的识别符码,另一方面获得了一种展示价值,成为文化消费的对象。陕北秧歌的百年遭遇浓缩了现代化进程中民间艺术的历史命运,折射了现代文化精神的偏至,即理性精神无所不在的操控意识,以及审美主义艺术观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舞蹈艺术 陕北秧歌 民间艺术 艺术作品 文化身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视觉文化时代陕北秧歌的发展路径 被引量:10
4
作者 于丽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83-385,共3页
陕北秧歌是我国汉族地区民间舞蹈秧歌的代表性流派之一,有着与众不同的表演风格和艺术魅力。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为我们思考陕北秧歌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的时代维度。本文从传播方式、传播策略、传播体制三个层面递进式地思考陕北秧歌的... 陕北秧歌是我国汉族地区民间舞蹈秧歌的代表性流派之一,有着与众不同的表演风格和艺术魅力。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为我们思考陕北秧歌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新的时代维度。本文从传播方式、传播策略、传播体制三个层面递进式地思考陕北秧歌的发展路径,将有利于其内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文化 民间艺术 陕北秧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秧歌传承保护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薛宇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65,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陕北秧歌起源、发展、传承保护进行分析研究。结论:陕北秧歌是植根于陕北文化的一项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其产生与原始宗教崇拜、祭祀礼仪、民间祈神活动有着重要的关系。陕北秧歌主要包括传统神会秧歌、民...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陕北秧歌起源、发展、传承保护进行分析研究。结论:陕北秧歌是植根于陕北文化的一项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其产生与原始宗教崇拜、祭祀礼仪、民间祈神活动有着重要的关系。陕北秧歌主要包括传统神会秧歌、民间大秧歌、新秧歌以及健身秧歌几种形式,这几种秧歌形式是以叠加方式存的,其发展不是以后一种取代前一种的形式,而是共同存在,相互影响的;陕北秧歌的传承保护应该提倡"活态"保护的原则,积极加强民间保护的力度,提倡大众积极参与秧歌运动,进行健身活动,为陕北秧歌的传承与保护开创新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陕北秧歌 传承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在乡镇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传承乡土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以陕北秧歌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于丽 何文静 +1 位作者 刘盼瑶 谢静 《福建茶叶》 2020年第3期182-182,共1页
近年来,我国乡土音乐文化传承整体上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乡镇幼儿园是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幼儿喜欢、亲近、认可乡土音乐的重要平台。本文将乡镇幼儿园与乡土音乐文化传承有机结合,以陕北秧歌为例,探讨幼儿乡土音乐文化... 近年来,我国乡土音乐文化传承整体上处于岌岌可危的地步。乡镇幼儿园是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幼儿喜欢、亲近、认可乡土音乐的重要平台。本文将乡镇幼儿园与乡土音乐文化传承有机结合,以陕北秧歌为例,探讨幼儿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体系对于振兴乡村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幼儿园 乡土音乐文化 陕北秧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在乡镇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传承乡土音乐文化的重要举措——以陕北秧歌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于丽 何文静 +1 位作者 刘盼瑶 谢静 《福建茶叶》 2020年第4期246-246,共1页
乡镇幼儿园是乡土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幼儿喜欢、亲近、认可乡土音乐的重要平台。本文将乡镇幼儿园与乡土音乐文化传承有机结合,以陕北秧歌为例,探讨构建幼儿乡土音乐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乡镇幼儿园 乡土音乐文化 陕北秧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泉县出土一批秧歌舞画象砖 被引量:1
8
作者 姬乃军 杨培荣 《文博》 1986年第4期43-44,2,共3页
一九八一年以来,陕西省甘泉县陆续出土了一批秧歌舞画象砖。现由甘泉县文物管理所收藏。这批画象砖共计五块,分为三式。现分别介绍如下:Ⅰ式两块,一九七八年该县下寺湾公社雨岔大队(现属雨岔乡)修建大队公窑时发现古墓一座,这两块画象... 一九八一年以来,陕西省甘泉县陆续出土了一批秧歌舞画象砖。现由甘泉县文物管理所收藏。这批画象砖共计五块,分为三式。现分别介绍如下:Ⅰ式两块,一九七八年该县下寺湾公社雨岔大队(现属雨岔乡)修建大队公窑时发现古墓一座,这两块画象砖砌于墓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象 甘泉县 文物管理所 下寺 一九 三式 八年 墓葬形制 生动传神 陕北秧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谈“秧歌”
9
作者 付莉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29-130,共2页
"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它起源于稻田耕作和农田耕作的劳动生活,是多种民间歌舞的总称,它主要流行在我国北方汉族地区。
关键词 秧歌 秧歌 东北秧歌 河北秧歌 陕北秧歌 胶州秧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北歌南灯"之特征及其差异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1-173,共3页
东北秧歌、陕北秧歌,安徽花鼓灯和云南花灯,是"北歌南灯"的重要代表。"北歌南灯"的舞步、舞姿等动律 特征和舞具特征反映了汉族民俗舞的南北差异。同时,通过各地区民俗舞之间的交互影响甚至是直接的播迁、传 承,又... 东北秧歌、陕北秧歌,安徽花鼓灯和云南花灯,是"北歌南灯"的重要代表。"北歌南灯"的舞步、舞姿等动律 特征和舞具特征反映了汉族民俗舞的南北差异。同时,通过各地区民俗舞之间的交互影响甚至是直接的播迁、传 承,又使"北歌南灯"在许多地方保持了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歌南灯 东北秧歌 陕北秧歌 安徽花鼓灯 云南花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