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限制自认的实践难题及其成因与出路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学在
赵贝贝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89,共10页
新《民事证据规定》第7条第一次在司法解释层次上对限制自认作出规定,这是司法机关为回应审判实践之需而设计的。实证数据和个案分析表明,限制自认表现样态复杂多样,因其适用牵扯到裁量权的掌控驾驭,“错识”与“同案异判”现象频发。...
新《民事证据规定》第7条第一次在司法解释层次上对限制自认作出规定,这是司法机关为回应审判实践之需而设计的。实证数据和个案分析表明,限制自认表现样态复杂多样,因其适用牵扯到裁量权的掌控驾驭,“错识”与“同案异判”现象频发。合理规制限制自认应当在明晰其表现样态的基础上尽力满足法律调整精确的需要。申言之,部分自认样态与“一致陈述+抗辩事实”样态应适用形式化判定模式,“一致陈述+另一相关事实”样态则适用裁量化判定模式,“部分自认+附加事实”样态则根据“附加事实”之性质确定适用模式。同时,为进一步促进自认的制度化发展,自认效力的重心应回归“审判排除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自认
类型化
判定模式
审判排除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限制自认性质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严乾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0-64,共5页
2019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首次将限制自认明文化,使得限制自认从学理概念变为法律制度。明确限制自认的性质对该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9篇限制自认裁判文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限制自...
2019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首次将限制自认明文化,使得限制自认从学理概念变为法律制度。明确限制自认的性质对该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9篇限制自认裁判文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限制自认实践出现将间接否认认定为限制自认、限制自认类型把握不明和限制自认性质认定顺序颠倒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限制法律规定模糊、理论研究滞后以及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厘清限制自认性质要与限制自认类型结合。限制自认按照承认事实与所附条件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部分自认、可分割附条件自认与不可分割附条件自认三种类型。部分自认与可分割附条件自认中的自认部分事实具有自认性质,而不可分割附条件自认的性质则需要法官进行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自认
部分
自认
抗辩
间接否
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自认的限制性规则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秀清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71,80,共7页
自认制度作为一项直接涉及到当事人举证责任与法院事实认定权之间关系的重要证据规则,其核心在于构建合理的自认适用规则。自认对当事人与法院产生相应的约束力决定了自认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当事人所主张的案件主要事实,且该事实的属性应...
自认制度作为一项直接涉及到当事人举证责任与法院事实认定权之间关系的重要证据规则,其核心在于构建合理的自认适用规则。自认对当事人与法院产生相应的约束力决定了自认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当事人所主张的案件主要事实,且该事实的属性应当是私权自治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所承担的维护私权与社会公益相平衡的使命,就必然决定了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建构限制性自认规则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侵权诉讼
限制
性
自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限制自认的实践难题及其成因与出路
被引量:
7
1
作者
刘学在
赵贝贝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89,共10页
基金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民法典制定背景下程序法与实体法融合机制研究”(17YJA820017)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科技函[2013]26号)。
文摘
新《民事证据规定》第7条第一次在司法解释层次上对限制自认作出规定,这是司法机关为回应审判实践之需而设计的。实证数据和个案分析表明,限制自认表现样态复杂多样,因其适用牵扯到裁量权的掌控驾驭,“错识”与“同案异判”现象频发。合理规制限制自认应当在明晰其表现样态的基础上尽力满足法律调整精确的需要。申言之,部分自认样态与“一致陈述+抗辩事实”样态应适用形式化判定模式,“一致陈述+另一相关事实”样态则适用裁量化判定模式,“部分自认+附加事实”样态则根据“附加事实”之性质确定适用模式。同时,为进一步促进自认的制度化发展,自认效力的重心应回归“审判排除效”。
关键词
限制自认
类型化
判定模式
审判排除效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限制自认性质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严乾文
机构
湘潭大学法学院
出处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0-64,共5页
文摘
2019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首次将限制自认明文化,使得限制自认从学理概念变为法律制度。明确限制自认的性质对该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9篇限制自认裁判文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限制自认实践出现将间接否认认定为限制自认、限制自认类型把握不明和限制自认性质认定顺序颠倒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限制法律规定模糊、理论研究滞后以及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厘清限制自认性质要与限制自认类型结合。限制自认按照承认事实与所附条件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部分自认、可分割附条件自认与不可分割附条件自认三种类型。部分自认与可分割附条件自认中的自认部分事实具有自认性质,而不可分割附条件自认的性质则需要法官进行裁量。
关键词
限制自认
部分
自认
抗辩
间接否
认
Keywords
Limiting self-recognition
Partial admission
Plea
Indirect denial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自认的限制性规则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秀清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出处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71,80,共7页
文摘
自认制度作为一项直接涉及到当事人举证责任与法院事实认定权之间关系的重要证据规则,其核心在于构建合理的自认适用规则。自认对当事人与法院产生相应的约束力决定了自认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当事人所主张的案件主要事实,且该事实的属性应当是私权自治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所承担的维护私权与社会公益相平衡的使命,就必然决定了在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建构限制性自认规则至关重要。
关键词
知识产权
侵权诉讼
限制
性
自认
Key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ort litigation
restrictive self-admission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限制自认的实践难题及其成因与出路
刘学在
赵贝贝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限制自认性质探析
严乾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自认的限制性规则
杨秀清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