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惰化系统极限氧浓度变化规律及监测预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宁 王宇飞 +3 位作者 赵会军 纪虹 袁雄军 刘晅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解决高龄油气管罐事故多发且事故后果严重的问题,通过研究惰性气体保护封存技术,提出惰化系统氧浓度等级分级、氧浓度安全裕量设定原则以及极限氧浓度(LOC)测试方法;通过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CO_2、N_2等2种惰化剂对液化石... 为解决高龄油气管罐事故多发且事故后果严重的问题,通过研究惰性气体保护封存技术,提出惰化系统氧浓度等级分级、氧浓度安全裕量设定原则以及极限氧浓度(LOC)测试方法;通过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CO_2、N_2等2种惰化剂对液化石油气(LPG)爆炸极限与LOC的影响以及抑制机制,并基于此设定预警阈值。结果表明:随着CO_2、N_2量的增加,最大爆炸压力到达时间延时可达7倍,抑爆效果明显,2种惰化剂抑爆机制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元碰撞反应;当CO2充入量达到22%或N2充入量达到32%时,LPG处于完全惰化状态;根据试验结果,可设定LPG惰化系统在线和间断氧浓度监测时预警阀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性气体 爆炸极限 极限浓度(loc) 监测预警 惰化防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气炉内煤燃烧实验及限制性环节的确定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庆伟 吕庆 +2 位作者 刘小杰 兰臣臣 闫占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7-770,共4页
为克服喷吹煤粉给高炉冶炼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由造气炉燃烧普通煤产生煤气,自风口喷入高炉替代喷吹煤粉的新工艺,研究氧浓度对炉内燃烧反应限制性环节的影响。结果表明,氧浓度越高,煤完全燃烧所用时间越短。燃烧动力学拟合表明,在总... 为克服喷吹煤粉给高炉冶炼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由造气炉燃烧普通煤产生煤气,自风口喷入高炉替代喷吹煤粉的新工艺,研究氧浓度对炉内燃烧反应限制性环节的影响。结果表明,氧浓度越高,煤完全燃烧所用时间越短。燃烧动力学拟合表明,在总体上,该反应的限制性环节为外扩散和化学反应两个环节混合控制,内扩散对该反应起不到限制作用;而把反应分成两个阶段可得出,反应前期与总体情况一致,但是在反应后期内扩散也对反应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球 燃烧 浓度 限制性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反应器开车过程尾气燃爆危险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磊 文松 +2 位作者 冯俊杰 姜杰 孙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3-179,共7页
丙烯直接氨氧化制丙烯腈工艺由于反应温度高,且反应器内的气相空间存在丙烯、丙烷、丙烯腈、乙腈、氧气、氮气等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极易发生燃爆危险。为研究和评估该工艺装置反应器尾气的燃爆特性,采用11 L爆轰管测试在400℃、40 k Pa ... 丙烯直接氨氧化制丙烯腈工艺由于反应温度高,且反应器内的气相空间存在丙烯、丙烷、丙烯腈、乙腈、氧气、氮气等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极易发生燃爆危险。为研究和评估该工艺装置反应器尾气的燃爆特性,采用11 L爆轰管测试在400℃、40 k Pa (G)工艺条件下,装置开车进料及反应过程中不同进料配比时反应器尾气组成的爆炸极限,并以此绘制爆炸极限三元相图,最终得到爆炸极限和极限氧体积分数。结果表明:反应器内可燃尾气的爆炸上限随氧气体积分数增加而升高,爆炸下限没有明显变化;在开车进料及反应过程中,反应器可燃尾气的极限氧体积分数LOC范围在8. 0%~8. 5%。因此,为避免反应器气相空间在开车过程中发生燃爆危险,需监测反应器内氧气体积分数,并设置氧体积分数报警值小于8.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丙烯腈工艺 危险性研究 爆炸极限 极限浓度(loc) 爆炸三元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燃气体空间置换限值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白永忠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7-73,共7页
在全面解析三元组分图构成要素和含义的基础上,分析可燃物质设备投用和停用过程中惰化置换的机理和浓度限值。可燃气体空间置换限值包括设备投用惰化置换时氧气的最高容许浓度(ISOC)和设备停用惰化置换时可燃气体的最高容许浓度(OSFC),... 在全面解析三元组分图构成要素和含义的基础上,分析可燃物质设备投用和停用过程中惰化置换的机理和浓度限值。可燃气体空间置换限值包括设备投用惰化置换时氧气的最高容许浓度(ISOC)和设备停用惰化置换时可燃气体的最高容许浓度(OSFC),二者可由试验和公式计算2种方式获得。与目前惰化置换时通常参照的限制氧浓度(LOC)、燃烧下限(LFL)等参数相比,ISOC和OSFC值可以更准确地表征惰化置换时临界浓度的意义。通过对部分可燃物质的ISOC和OSFC试验值及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以LOC为依据计算出的ISOC和OSFC值与试验值具有更高的符合性;指出目前国内惰化置换浓度控制值采用统一规定值这一方式的不足;证明合理利用LFL,LOCI,SOC,OSFC等参数开展可燃气体密闭空间置换限值研究的科学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组分图 燃烧下限(LFL) 限制浓度(loc) 设备投用惰化置换时气的最高容许浓度(ISOC) 设备停用惰化置换时可燃气体的最高容许浓度(OS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工程
5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48-62,共15页
900643 浸没培养中二氧化碳及其影响发酵的功能的特性[会,英]/Ishizaki, A. …∥ Eur. Congr. Biotechnol.-1987, 3.-48[译自DBA, 1989, 8(15),89-08784] 新产品的生产使用了不同的培养方法。但浸没培养仍然是有效地在工业生产线上获得... 900643 浸没培养中二氧化碳及其影响发酵的功能的特性[会,英]/Ishizaki, A. …∥ Eur. Congr. Biotechnol.-1987, 3.-48[译自DBA, 1989, 8(15),89-08784] 新产品的生产使用了不同的培养方法。但浸没培养仍然是有效地在工业生产线上获得大量生物量的可靠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 浸没培养 溶解浓度 生物反应器 实验室规模 基质浓度 发酵工程 限制性底物 床反应器 工业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工程
6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9期48-57,共10页
902338 在限制性混合培养基中氢细菌和营甲烷菌的动力学[会,英]/Arora,D.K.…//Abstr.Pap.Am.Chem.Soc.-1989,198 Meet.-MBTD7[译自 DBA,1990,9(1),90-00084]在恒化器中。
关键词 嗜盐菌 氢细菌 溶解浓度 混合培养物 恒化器 发酵工程 基质限制 生物反应器 甲烷菌 反应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