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和PCR指印技术对牛结核分枝杆菌分型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蔡宏 李淑霞 +3 位作者 呼西旦 李君莲 许苗 朱玉贤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5-179,共5页
5株牛结核分枝杆菌DNA经PvuⅡ消化后 ,用来自IS10 81中的 2 48bp荧光探针杂交后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型 ,5株牛分离株中有 4株具有相同杂交带型 ,剩余的 1株在 3.6kb处多了 1条带。将 2 48bp探针对北京牛结核分枝杆菌... 5株牛结核分枝杆菌DNA经PvuⅡ消化后 ,用来自IS10 81中的 2 48bp荧光探针杂交后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型 ,5株牛分离株中有 4株具有相同杂交带型 ,剩余的 1株在 3.6kb处多了 1条带。将 2 48bp探针对北京牛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RFLP分型法结果与直接反向PCR分型法对上述分离株分型结果比较发现 :5株牛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中有 2株具有相同的PCR指印带型 ,剩余 3株牛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则PCR指印带型各不相同 ,上述结果显示出 ,直接反向PCR分型法较标准的RFLP分型法分型能力强。直接PCR法对新疆牛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分型结果显示出 ,PCR指印带型中带数较少 ,且与北京牛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PCR指印带型截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分枝杆菌 插入序列 限制性切片长度多态性 直接反向PCR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2S 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动物种类 被引量:9
2
作者 汪琦 张昕 +3 位作者 赵大贺 马海萍 陈广全 张惠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精确可靠的鉴定常见的10种动物(猪、狗、牛、山羊、绵羊、马、鸡、鼠、三文鱼和鹿)的方法。方法:利用12S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鉴别动物种... 目的:建立一种精确可靠的鉴定常见的10种动物(猪、狗、牛、山羊、绵羊、马、鸡、鼠、三文鱼和鹿)的方法。方法:利用12S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鉴别动物种类。将线粒体12S rRNA基因通过引物的5'端用FAM荧光标记,从基因组DNA中扩增450bp的目的片段。引物对1(下游引物FAM标记,上游引物不标记)扩增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AluⅠ酶切。引物对2(上游引物FAM标记,下游引物不标记)扩增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Tru9Ⅰ酶切。得到的酶切产物分别在遗传分析仪ABI3100上进行毛细管电泳,片段大小用Peak Scanner 1.0软件分析。结果:根据AluⅠ酶切图谱能够区分鸡、马、猪和三文鱼,而鹿和牛、山羊和绵羊、鼠和狗因酶切图谱相同无法分开。根据Tru9Ⅰ酶切图谱,能够进一步将鹿和牛、山羊和绵羊、鼠和狗分开。同一种动物不同个体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没有出现物种内多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实际得到的末端片段长度与理论值非常接近,只存在2~5bp的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精确,适用于鉴定动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切末端片长度多态性T—rflp 种类鉴定 12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酶切片段差异显示技术搜寻和克隆肝癌相关基因
3
作者 赵苗青 李劲松 +3 位作者 胡成进 张喜善 克丙申 陈英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218-2222,共5页
目的:筛选新的肝癌相关基因并对其作用进行研究,探讨肝癌的发生机制,从而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应用限制性酶切片段差异显示技术对比研究手术切除的新鲜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及其周围相对正常的肝组织,通过放射自... 目的:筛选新的肝癌相关基因并对其作用进行研究,探讨肝癌的发生机制,从而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应用限制性酶切片段差异显示技术对比研究手术切除的新鲜的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及其周围相对正常的肝组织,通过放射自显影显示结果并筛选差异条带。对差异表达基因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和GenBank同源性比对,进一步分析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结果:筛选出18条表达有差异的条带,其中肝癌组织表达上调的基因有16条,肝癌组织低表达或缺失,正常组织高表达的基因有2条。二次PCR扩增出3条差异条带,进行克隆、鉴定和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其中1条基因与已知基因无明显同源性,可能为新的基因;1条基因序列与编码人类核糖体蛋白基因的cDNA同源性较高(86%);另有1条基因序列与编码P选择蛋白的基因高度同源(98%)。结论:共克隆鉴定了3条肝癌相关基因,并初步探讨其功能,为进一步探讨肝癌的发生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自显影术 基因复制 限制性切片差异显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马关县矮马线粒体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解德文 刘爱华 林世英 《云南畜牧兽医》 1995年第S1期37-38,共2页
云南马关县矮马线粒体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解德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刘爱华,林世英高等动物线粒体DNA(mtDNA)是共价闭合环状的核外遗传物质,而核外遗传又是母体遗传,不发生重组,... 云南马关县矮马线粒体DNA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解德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刘爱华,林世英高等动物线粒体DNA(mtDNA)是共价闭合环状的核外遗传物质,而核外遗传又是母体遗传,不发生重组,mtDNA对于研究亲缘关系较近的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多态性分析 限制性 马关县 矮马 长度 遗传差异 遗传分化 云南省 限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生长激素基因座位BspⅠ、HhaⅠ酶切片段多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陶勇 经荣斌 +2 位作者 宋成义 杨明君 王学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0-462,共3页
关键词 生长激素基因 PCR-rflpS 切片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性腺素受体基因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6
作者 秦春圃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受体 促卵泡素受体 FSHR基因片断 切片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制备、纯度鉴定和测活方法
7
作者 邹国林 《微生物学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63-66,共4页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主要来源于细菌,其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第一个限制酶于1968年问世,迄今已发现了近500种,其中绝大部分是Ⅱ型限制酶。Ⅱ型酶是非常重要的工具酶,被誉为“分子手术刀”;也为研究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主要来源于细菌,其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第一个限制酶于1968年问世,迄今已发现了近500种,其中绝大部分是Ⅱ型限制酶。Ⅱ型酶是非常重要的工具酶,被誉为“分子手术刀”;也为研究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 终止反应 核酸 工具 切反应 外切核酸 切片 异源同工 DNA 限制性核酸内切 放射强度 纯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虫药剂敏感蚊类酯酶多态性的研究
8
作者 陈丽平 乔传令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3-19,共7页
通过蚊虫酯酶蛋白的淀粉凝胶电泳分析和基因组DNA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比较 ,对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三带喙库蚊 Culextritaeniorhynchus 和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有机磷杀虫药剂敏感种群的酯酶蛋白和结构基因的多... 通过蚊虫酯酶蛋白的淀粉凝胶电泳分析和基因组DNA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比较 ,对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三带喙库蚊 Culextritaeniorhynchus 和中华按蚊Anophelessinensis有机磷杀虫药剂敏感种群的酯酶蛋白和结构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发现在蛋白质水平上 ,三带喙库蚊敏感种群 (n =5 4)在酯酶α和 β位点分别存在 2个和 3个等位基因 ,在DNA水平上有 2 9%的个体具有与酯酶 β11基因 1 3kbcDNA片段同源的 1 3kb单拷贝带存在。发现中华按蚊敏感种群 (n =5 0 )中具有低活性的非特异性酯酶存在 ,在蛋白质水平上 ,酯酶α和β位点各有一个等位基因 ;在DNA水平上 ,通过对单个蚊虫基因组DNA的研究未发现有与酯酶β11基因同源的酯酶编码基因的存在。对尖音库蚊北京敏感种群 (n =6 4)的研究发现 ,在酯酶α和 β位点都存在 5个等位基因 ,在DNA水平上 ,使用一个限制性内切酶 (EcoRI) ,15只蚊虫的样本在酯酶β位点发现了 5个等位基因 ,说明在尖音库蚊北京敏感种群的酯酶 β基因周围存在着较大的中性多态性 ,在有机磷杀虫剂的选择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有机磷杀虫剂 限制性切片长度多态性 基因扩增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基本原理和特点
9
作者 纳新 《现代渔业信息》 2007年第2期31-31,共1页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是建立在RFLP基础上的选择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它的基本原理是对基因组DNA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将人工合成的特定双链接头连在这些片段的两端,形成一个带接头的特异片段...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是建立在RFLP基础上的选择性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它的基本原理是对基因组DNA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将人工合成的特定双链接头连在这些片段的两端,形成一个带接头的特异片段,用这些特异片段为扩增反应模板,通过接头序列和PCR引物3’一端选择性碱基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增片长度多态性 原理 限制性内切 聚合链反应 基因组DNA 特异片 PCR引物 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基本涵义
10
作者 新博 《现代渔业信息》 2007年第6期30-30,共1页
本刊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该技术是由Vos等1995年建立的一项分子标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选择性扩增带有人工接头的DNA酶切片段。因不同个体的DNA的酶切片段存在差异,从而产... 本刊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技术,该技术是由Vos等1995年建立的一项分子标记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选择性扩增带有人工接头的DNA酶切片段。因不同个体的DNA的酶切片段存在差异,从而产生扩增片段的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具有不需要预先知道被研究物种的基因组DNA序列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增片长度多态性 分子标记技术 基因组DNA 涵义 AFLP技术 切片 选择性扩增 人工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 ApoE 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0
11
作者 胡才友 杨泽 +18 位作者 郑陈光 吕泽平 梁积英 庞国防 陈进超 韦俊兴 韦勇 王辰 屈彦纯 孙亮 杨斯雷 史晓红 唐雷 郑卫东 王沥 金锋 韩布新 吴森 梁永锡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3-386,共4页
目的:研究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112例90岁以上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进行认知功能检查,并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进... 目的:研究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认知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112例90岁以上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进行认知功能检查,并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进行ApoE 基因分型。根据MMSE 得分将研究对象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比较两组人群的基因型、基因频率的分布特征。结果:巴马长寿老人中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者占14.29%。长寿老人中ApoEε3/3基因型分布的百分比最大,其次是ε2/3,而ε4/4最少。ApoE 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认知功能正常组和认知功能障碍组相比较,ε4等位基因频率认知障碍组明显高于认知正常组(P<0.01),ε4基因携带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基因携带者。结论:巴马地区长寿人群中,ApoEε3/ 3为最常见的基因型,而ε4/4最少;ApoE 基因多态性与巴马长寿老人认知功能改变有关联;ApoEε4基因仍然是长寿老人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危险因子,较低的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可能是巴马地区长寿老人认知功能保存较好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E基因多态性 长寿老人 巴马 限制性切片长度多态性分析 广西 认知功能障碍 等位基因频率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ApoEε4基因 基因携带者 功能改变 90岁以上 基因型分布 正常组 载脂蛋白 基因分型 功能检查 研究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绢丝昆虫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元霖 桂慕燕 +1 位作者 凌建华 王斌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43-45,共3页
采用差速离心法和碱变性法制备家蚕、野桑蚕、蓖麻蚕、柞蚕和天蚕蛹线粒体DNA(mtDNA),并进行了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RFLP)检测。结果表明,绢丝昆虫在种间mtDNA酶切类型差异明显,而在种内不同品种之间则没有差... 采用差速离心法和碱变性法制备家蚕、野桑蚕、蓖麻蚕、柞蚕和天蚕蛹线粒体DNA(mtDNA),并进行了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RFLP)检测。结果表明,绢丝昆虫在种间mtDNA酶切类型差异明显,而在种内不同品种之间则没有差异或差异甚少。在HaeⅢ酶解作用下,家蚕的15个一化和二化性品种的酶切类型相同,5个多化性品种的酶切类型也相同,但它们彼此间则有差异,前者与野桑蚕属同一个类型。由此提示,在家蚕品种演化过程中,一化和二化品种可能与野桑蚕有更密切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丝昆虫 MTDNA 切片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0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怡 朱本章 孙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4-296,304,共4页
目的了解CD40基因多态性在西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内分泌科门诊的165例Graves病(GD)患者、113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为研究对象,以94例健康体查者为对照。①应用聚合酶链反... 目的了解CD40基因多态性在西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内分泌科门诊的165例Graves病(GD)患者、113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为研究对象,以94例健康体查者为对照。①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CD40基因5′非翻译区-1位点C/T多态性(5′UTR C(-1)T)、第三外显子58038位点-/T多态性;②应用扩增受阻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第九外显子64610位点C/G多态性。结果①5′UTR C(-1)T位点中CC基因型、C等位基因在GD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58038位点在372例样本中均为TT型;③64610位点未发现GG基因型。结论①西北地区汉族人CD40基因5′UTR C(-1)T位点上C等位基因型与GD发病有相关性,CC基因型者患GD的危险性较TT高;②58038位点-/T在西北地区汉族人中无多态性;③64610位点C/G在西北地区汉族人中未发现GG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CD40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链反应-限制性切片长度多态性 扩增受阻突变系统-聚合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RCC1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思力 李悦玮 +4 位作者 许现辉 张静 张翔宇 韩明哲 韩忠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0-733,共4页
目的:探讨剪切修复基因ERCC 18092C〉A和19007G〉A遗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183例儿童ALL患者(病例组)和190例健康对照者(... 目的:探讨剪切修复基因ERCC 18092C〉A和19007G〉A遗传多态性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183例儿童ALL患者(病例组)和19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ERCC1基因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中2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病例组ERCC1基因C8092A位点的基因型频数分布:AA为15(8.2%),AC为57(31.1%),CC为111(60.7%);对照组该位点基因型频数分布:AA为13(6.8%),AC为83(43.7%),CC为94(49.5%),两组间基因型频数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CC基因型频数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其OR为1.57(95%CI为1.04-2.37);按性别分层,ERCC1G19007和C8092A男性病例组与男性对照组的基因型频数分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按年龄分层,ERCC1C8092A小于10岁病例组与对照组CC基因型分布频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ERCC 18092C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儿童ALL的发生发展有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C1 白血病 多态现象(遗传学) 聚合链反应 多态性 限制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及其在蚕业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泽扬 鲁成 +1 位作者 夏庆友 向仲怀 《蚕学通讯》 1996年第4期16-20,共5页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使整个生命科学研究发生了深刻的革命.由之而孕育出的以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为核心的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技术,使人们对于生物遗传差异的认识,由表型(产物)特征深入到了分子水平,产生了由现象到本质的...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使整个生命科学研究发生了深刻的革命.由之而孕育出的以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为核心的分子标记(molecular marker)技术,使人们对于生物遗传差异的认识,由表型(产物)特征深入到了分子水平,产生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飞跃.DNA多态性是指基因组DNA在漫长的生命繁演历程中所发生的自然突变(DNA片断的插入、缺失、重排或碱基置换)状况的差异性.这种差异反映了基因组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多态性 分析技术 基因组DNA 分子标记 多态性分析 限制性长度多态性(rflp) 模板DNA 蚕业 限制性内切 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E基因多态性与运动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朋 陆一帆 +3 位作者 金泰庆 赵斐 张健 张勇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ApoE基因型人群对适宜健骨运动处方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敏感性,为制定基于基因多态性的个性化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4名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按ApoE基因型随机分为ε2组、ε3组和ε4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有氧及抗阻运... 目的:探讨不同ApoE基因型人群对适宜健骨运动处方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敏感性,为制定基于基因多态性的个性化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74名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按ApoE基因型随机分为ε2组、ε3组和ε4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有氧及抗阻运动训练,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XA)测定运动前后骨矿含量、腰椎(L2~4)及髋部骨密度(BMD)的变化。结果:ε4组BMC运动前后的变化率高于ε2组(P<0.05);L2~4BMD运动前后无显著变化;ε4组髋部BMD运动前后的变化率显著高于ε2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效果受ApoE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其中ε4型人群通过运动疗法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基因多态性 限制性切片长度多态性 聚合链式反应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果蝇mtDNA RFLP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戴灼华 陈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9-20,共2页
中国果蝇mtDNARFLP的初步分析戴灼华陈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系,北京100871)StudyonmtDNARFLPofDrosophilatriaurariaDaiZhuohuaChenYa... 中国果蝇mtDNARFLP的初步分析戴灼华陈娅(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系,北京100871)StudyonmtDNARFLPofDrosophilatriaurariaDaiZhuohuaChenYa(DepartmentofCel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DNA 地理种群 初步分析 金色果蝇复合种 限制性类型 遗传多态性 rflp 遗传距离 限制性内切图谱 姊妹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FLP法检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庆 黄锡全 +6 位作者 邵启祥 王文红 李良菊 傅翠梅 孙惠华 王丽莉 孙宏彬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9-90,共2页
目的 建立检测沙眼衣原体的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方法。方法 在利用PCR扩增沙眼衣原体的基础上 ,引入RFLP方法 ,并与美国ABI公司的金标免疫层析法试剂盒和镜检包涵体法比较。结果 共检测 40... 目的 建立检测沙眼衣原体的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内切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 -RFLP)方法。方法 在利用PCR扩增沙眼衣原体的基础上 ,引入RFLP方法 ,并与美国ABI公司的金标免疫层析法试剂盒和镜检包涵体法比较。结果 共检测 40例临床确诊病人 ,镜检包涵体法有 15例 (37.5 % )阳性 ,金标免疫层析法有 2 3例 (5 7.5 % )阳性 ,而PCR-RFLP法有 2 9例 (70 .3 % )阳性 ,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我们认为PCR -RFLP法优于镜检包涵体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聚合链反应 限制性内切切片长度多态性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农萨能奶山羊CSN1S2基因多态与产奶量、体尺指标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蓝贤勇 陈宏 +6 位作者 张润锋 田炎炎 张永德 房兴唐 孙维斌 雷初朝 胡沈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8-322,共5页
利用PCR2RFLP技术对69只西农萨能奶山羊的CSN1S2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扩增产物为310bp的CSN1S2F基因片段,被Alw26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表现多态性。F等位基因为310bp,N等位基因为179和131bp,相应地,FF基因型为310bp,NF基因型为310,179和1... 利用PCR2RFLP技术对69只西农萨能奶山羊的CSN1S2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扩增产物为310bp的CSN1S2F基因片段,被Alw26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表现多态性。F等位基因为310bp,N等位基因为179和131bp,相应地,FF基因型为310bp,NF基因型为310,179和131bp,NN基因型为179和131bp。在该群体中,F等位基因频率为010870,N等位基因频率为019130,处于Hardy2Weinberg平衡状态。将西农萨能奶山羊CSN1S2F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平均产奶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SN1S2的不同基因型对平均产奶量有显著影响,NN基因型个体产奶量最高,FF基因型个体产奶量最低,且FF基因型个体平均产奶量显著低于NN基因型个体(P<0105)。将西农萨能奶山羊CSN1S2F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初生重和体高指标上,NF基因型个体显著优于NN基因型个体(P<0105);在体斜长和管围指标上,NF基因型个体略优于NN基因型个体,但差异不显著(P>0105);在成年体重和胸围指标上,不同的基因型个体间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能奶山羊 相关分析 体尺指标 产奶量 基因多态 等位基因频率 rflp技术 限制性内切 基因型 多态性分析 Hardy 基因片 扩增产物 平衡状态 基因座 个体 PCR FF 平均 初生重 体斜长 消化 体高 胸围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RFLP对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的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运喜 赵仲堂 +4 位作者 高媛 张景兰 杨占清 步秀萍 苏静静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 鉴定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的基因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RFLP)技术对恙虫病东方体山东分离株、小盾纤恙螨匀浆及恙虫病病人全血中提取的DNASta5 6基因进行分析研究 ,并与NestedPCR基因分型... 目的 鉴定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的基因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PCR/RFLP)技术对恙虫病东方体山东分离株、小盾纤恙螨匀浆及恙虫病病人全血中提取的DNASta5 6基因进行分析研究 ,并与NestedPCR基因分型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山东地区 35份标本 ( 2 3株恙虫病东方体山东分离株、2份采自黑线姬鼠体外的小盾纤恙螨匀浆及 10份恙虫病人全血 )提取的DNA群引物扩增产物经HinfⅠ、HhaⅠ、SnaBⅠ酶切后呈现 2种不同的RFLP图谱 ,经与已知序列的Ot内切酶图谱相比 :33份Ot内切酶图谱与文献报告的日本地方株—Kawasaki株具有相似的酶切图谱 ,但缺乏HhaⅠ的酶切位点 ;另 2份与Karp参考株具有相同的酶切图谱。该结果与NestedPCR基因分型的结果相一致。结论 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流行株主要基因型与日本地方株Kawasaki型类似 ,但与日本地方株存在遗传差异 ;同时还有Karp型Ot存在。采用PCR/RFLP方法可以准确对Ot-Sta5 6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链反应/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 恙虫病东方体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