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限制性酶水解对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酸诱导凝胶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琪 关惠文 +5 位作者 尚丝育 任柏颖 高艳玲 袁子惠 顾钰瑛 孔祥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32,58,共7页
旨在为生产质量更高、口感更佳的大豆基酸奶类产品提供理论指导,采用不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胃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限制性酶水解处理,以SPI水解物及其对照品未经酶水解的SPI(HUE)为原... 旨在为生产质量更高、口感更佳的大豆基酸奶类产品提供理论指导,采用不同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胃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限制性酶水解处理,以SPI水解物及其对照品未经酶水解的SPI(HUE)为原料制备SPI乳状液酸诱导凝胶,对HUE和SPI水解物的亚基组成及分子质量进行表征,并分析了限制性酶水解对SPI乳状液酸诱导凝胶机械性能、摩擦学特性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SPI的7S、11S组分几乎完全消失,经菠萝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水解后SPI的7S组分明显减少,11S组分无明显变化,经胃蛋白酶水解后SPI的11S组分几乎消失,而7S组分无明显变化;与HUE制备的凝胶相比,经酶水解后SPI制备的凝胶其硬度和摩擦系数均降低,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制备的凝胶网络结构不均匀,持水力降低,而经风味蛋白酶水解后制备的凝胶的持水力和微观结构的均匀程度提高。综上,经过合适的蛋白酶适当水解,可以制备硬度更低、持水力更好、摩擦系数更低、微观结构更均匀的SPI乳状液酸诱导凝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限制性酶水解 酸诱导凝胶 机械性能 摩擦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糖基化对蓝圆鲹分离蛋白限制性酶解产物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吴雨虹 林端权 +4 位作者 刘康 陈玉磊 张凌晶 何文雄 孙乐常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63,共12页
为拓展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分离蛋白的应用范围,促进其高值化利用,以蓝圆鲹分离蛋白限制性酶解产物(Brown-striped mackerel scad protein isolate limited enzymatic hydrolysate,BPILH)为原料,采用葡萄糖对其进行糖基化反应,... 为拓展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分离蛋白的应用范围,促进其高值化利用,以蓝圆鲹分离蛋白限制性酶解产物(Brown-striped mackerel scad protein isolate limited enzymatic hydrolysate,BPILH)为原料,采用葡萄糖对其进行糖基化反应,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对BPILH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与BPILH的糖基化反应程度与反应时间和色度呈正相关。结构表征结果显示,糖基化反应使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减少,并降低糖基化产物的内源荧光强度。此外,长时间的高温使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使其表面疏水性增加。溶解度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第8小时糖基化产物的溶解度在pH 10时达到最高值(90.49±0.01)%。乳化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第0小时相比,第12小时糖基化产物的乳化性提升了24.28%,乳化稳定性和持油性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第1小时乳化稳定性达到最高值(17.51±0.13)min,在第2小时持油性达到最高值(2.19±0.21)g·g^(-1)。因此,反应时间过长会对功能特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蓝圆鲹分离蛋白在食品配料蛋白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分离蛋白 限制性酶 糖基化 结构特性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两个蛋鸭品种和常见野鸭线粒体DNA(mtDNA)限制性酶切图谱的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奕欣 赵扬 +1 位作者 吕良炬 赖垣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BglⅡ、EcoRⅠ、EocRⅤ、PstⅠ、SacⅠ、XbaⅠ)分析了蛋鸭(金定鸭、莆田黑鸭)、野鸭(斑嘴鸭、绿头鸭)的mtDNA限制性类型,并用双酶法构建了以上鸭类的mtDNA限制性... 用7种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BglⅡ、EcoRⅠ、EocRⅤ、PstⅠ、SacⅠ、XbaⅠ)分析了蛋鸭(金定鸭、莆田黑鸭)、野鸭(斑嘴鸭、绿头鸭)的mtDNA限制性类型,并用双酶法构建了以上鸭类的mtDNA限制性酶切图谱.结果表明,蛋鸭与野鸭在mtDNA结构上发生了明显分岐.比较两种野鸭和金定鸭的图谱,发现金定鸭与绿头鸭的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类 线粒体DNA 限制性酶切图谱 野鸭 品种 蛋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2S 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动物种类 被引量:9
4
作者 汪琦 张昕 +3 位作者 赵大贺 马海萍 陈广全 张惠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精确可靠的鉴定常见的10种动物(猪、狗、牛、山羊、绵羊、马、鸡、鼠、三文鱼和鹿)的方法。方法:利用12S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鉴别动物种... 目的:建立一种精确可靠的鉴定常见的10种动物(猪、狗、牛、山羊、绵羊、马、鸡、鼠、三文鱼和鹿)的方法。方法:利用12S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鉴别动物种类。将线粒体12S rRNA基因通过引物的5'端用FAM荧光标记,从基因组DNA中扩增450bp的目的片段。引物对1(下游引物FAM标记,上游引物不标记)扩增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AluⅠ酶切。引物对2(上游引物FAM标记,下游引物不标记)扩增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Tru9Ⅰ酶切。得到的酶切产物分别在遗传分析仪ABI3100上进行毛细管电泳,片段大小用Peak Scanner 1.0软件分析。结果:根据AluⅠ酶切图谱能够区分鸡、马、猪和三文鱼,而鹿和牛、山羊和绵羊、鼠和狗因酶切图谱相同无法分开。根据Tru9Ⅰ酶切图谱,能够进一步将鹿和牛、山羊和绵羊、鼠和狗分开。同一种动物不同个体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没有出现物种内多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实际得到的末端片段长度与理论值非常接近,只存在2~5bp的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精确,适用于鉴定动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 种类鉴定 12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酶解改性鲢鱼肌原纤维蛋白功能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书来 周欢 +2 位作者 何小庆 刘建华 丁玉庭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为了提高肌原纤维蛋白的功能,采用不同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复合酶)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进行限制性酶解改性,在酶解过程中,通过对水解度、蛋白分子量大小、肌原纤维形态学变化及功能性质进行测定与观察,探究其功能性质随改性程度的... 为了提高肌原纤维蛋白的功能,采用不同酶(胰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及复合酶)对鲢鱼肌原纤维蛋白进行限制性酶解改性,在酶解过程中,通过对水解度、蛋白分子量大小、肌原纤维形态学变化及功能性质进行测定与观察,探究其功能性质随改性程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酶解的进行,鲢鱼肌原纤维长度逐渐变短,蛋白的溶解性逐渐增加,酶解80 min时,肌原纤维主要以1~3个肌节形式存在,3组蛋白质的溶解性分别达到61.2%、36.9%和58.4%;3组酶解蛋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随反应时间的增加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复合蛋白酶酶解40 min时乳化活性及起泡性最大,分别达到65.5m2·g-1和110%,胰蛋白酶改性20min时蛋白乳化稳定性最好,可达46.6 min,远大于未酶解蛋白的14.7 min。分子量分布及SDS-PAGE图谱显示,蛋白平均分子量均为20~30 k Da,水解度均低于5%。综上,酶的选择对溶解性的改善至关重要,而乳化性及起泡性的改善不仅需要对酶进行筛选,还需对水解度进行严格限制,保持酶解后蛋白具有较大的分子量,避免酶解过度。本研究结果为蛋白质乳化性和起泡性的改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纤维蛋白 限制性酶 溶解性 乳化性 起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酶解乳清蛋白功能性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刘颖 刘丽宅 +3 位作者 于晓红 付薇 张丹 窦博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7-131,136,共6页
探究乳清蛋白在碱性蛋白酶限制性水解下功能性质变化。以乳清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为考察指标,确定乳清蛋白的等电点及分析不同水解度下乳清蛋白功能性质在p H调控下的变化。结果表明:乳清蛋白的等电点为... 探究乳清蛋白在碱性蛋白酶限制性水解下功能性质变化。以乳清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起泡稳定性为考察指标,确定乳清蛋白的等电点及分析不同水解度下乳清蛋白功能性质在p H调控下的变化。结果表明:乳清蛋白的等电点为4.8。乳清蛋白进行限制性酶解后功能性质有了很大提高,其中溶解性在DH14、p H10下达到最大值,较原蛋白提高了14.55%;起泡性在DH14、p H4下达到最大值,较原蛋白提高了107.5%;起泡稳定性在DH4、p H4下达到最大值,比原蛋白提高了8.66%;乳化性在DH14、p H12下达到最大值,比原蛋白提高了56.1%;乳化稳定性DH4、p H12下达到最大值,比原蛋白提高了50.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限制性酶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限制性酶解法降低豆乳粉致敏性工艺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江连洲 寻崇荣 +7 位作者 綦玉曼 吴长玲 普拉谢克夫.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 范志军 许振国 李杨 王中江 谢凤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68-275,共8页
以传统湿法工艺技术制备豆乳粉为基础,对浆渣分离后的豆乳进行超高压-限制性酶解处理,降低豆乳粉致敏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高压-限制性酶解制备低致敏性豆乳粉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超高压-限制性酶解的工艺参... 以传统湿法工艺技术制备豆乳粉为基础,对浆渣分离后的豆乳进行超高压-限制性酶解处理,降低豆乳粉致敏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高压-限制性酶解制备低致敏性豆乳粉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超高压-限制性酶解的工艺参数为超高压处理压强320.00 MPa、超高压处理时间15 min、酶解时间60 min、酶添加量0.3 U/g,此条件下致敏性降低率为88.09%,但制备的豆乳粉具有微苦味,需要进一步调配以改善口感。超高压处理与酶解具有协同效应,可显著提高豆乳粉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显著降低豆乳粉致敏性,对不同加工工艺豆乳粉进行蛋白质体外消化率、蛋白质分散指数、过敏原含量及蛋白电泳分析,进一步证明超高压与酶解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限制性酶 豆乳粉 致敏性 溶解性 体外消化率 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热变性蛋白限制性酶解产物的乳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付婷婷 木泰华 +2 位作者 陈井旺 张苗 田梦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18-1024,共7页
采用5种酶(Alcalase 2.4L,As1.398,Neutrase,Pepsin,Trypsin)对甘薯热变性蛋白(SPHP)进行限制性酶解。将各酶解产物离心后分别取上清和沉淀测定和观察其乳化液的乳化颗粒平均粒径(D4,3)、乳化活性指数(EAI)、乳化稳定性指数(ESI)、乳化... 采用5种酶(Alcalase 2.4L,As1.398,Neutrase,Pepsin,Trypsin)对甘薯热变性蛋白(SPHP)进行限制性酶解。将各酶解产物离心后分别取上清和沉淀测定和观察其乳化液的乳化颗粒平均粒径(D4,3)、乳化活性指数(EAI)、乳化稳定性指数(ESI)、乳化液的微观结构和表观黏度。结果显示:酶解产物上清和沉淀中蛋白的溶解度均有增加,但沉淀增加的幅度小于上清。SPHP的D4,3是71.96μm,而酶解产物上清和沉淀乳化液的D4,3均减小,且上清的D4,3小于沉淀的。在5种酶解产物中,Pepsin酶解物上清的D4,3最小,为14.94μm。SPHP酶解后上清的乳化颗粒大小较为均一,且沉淀的乳化颗粒酶解前后变化不大。SPHP的EAI为11.21m2/g,酶解产物上清和沉淀的EAI均有显著提高(P<0.05),其中Pepsin酶解物上清的EAI最高为70.32m2/g。此外,酶解产物上清和沉淀乳化液的ESI增大。与沉淀相比,5种酶解产物的上清具有较低的表观黏度,且酶解产物上清和沉淀的乳化液均呈剪切变稀的非牛顿流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热变性蛋白 限制性酶 乳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酶水解-超滤法生产改性大豆蛋白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国龙 赵谋明 +2 位作者 杨晓泉 徐鑫 彭志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3-166,共4页
通过限制性酶解和超滤的方法制得富含11S亚基的改性大豆蛋白。脱脂豆粕经过碱提得到可溶性蛋白溶液,粗蛋白液经过选择性水解、超滤,截留液冷冻干燥得到改性大豆蛋白,产物经SDS-PAGE分析,表明其成分主要是11S亚基,蛋白质含量大于70%,产率... 通过限制性酶解和超滤的方法制得富含11S亚基的改性大豆蛋白。脱脂豆粕经过碱提得到可溶性蛋白溶液,粗蛋白液经过选择性水解、超滤,截留液冷冻干燥得到改性大豆蛋白,产物经SDS-PAGE分析,表明其成分主要是11S亚基,蛋白质含量大于70%,产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大豆蛋白 限制性酶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和PCR指印技术对牛结核分枝杆菌分型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蔡宏 李淑霞 +3 位作者 呼西旦 李君莲 许苗 朱玉贤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5-179,共5页
5株牛结核分枝杆菌DNA经PvuⅡ消化后 ,用来自IS10 81中的 2 48bp荧光探针杂交后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型 ,5株牛分离株中有 4株具有相同杂交带型 ,剩余的 1株在 3.6kb处多了 1条带。将 2 48bp探针对北京牛结核分枝杆菌... 5株牛结核分枝杆菌DNA经PvuⅡ消化后 ,用来自IS10 81中的 2 48bp荧光探针杂交后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P)分型 ,5株牛分离株中有 4株具有相同杂交带型 ,剩余的 1株在 3.6kb处多了 1条带。将 2 48bp探针对北京牛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RFLP分型法结果与直接反向PCR分型法对上述分离株分型结果比较发现 :5株牛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中有 2株具有相同的PCR指印带型 ,剩余 3株牛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则PCR指印带型各不相同 ,上述结果显示出 ,直接反向PCR分型法较标准的RFLP分型法分型能力强。直接PCR法对新疆牛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分型结果显示出 ,PCR指印带型中带数较少 ,且与北京牛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PCR指印带型截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分枝杆菌 插入序列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直接反向PCR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DNA单限制性酶切选择性扩增多态性技术及其优化 被引量:11
11
作者 洪棋斌 裴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7-479,共3页
建立和优化了大麦DNA单限制性酶切选择性扩增多态性技术体系 (SADF)。分别用限制酶PstI、EcoRI和MseI酶切大麦基因组DNA ,再与各自相应的人工接头连接 ,使用带三个选择碱基的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结果表明 :采用分别优化建立的标准PCR... 建立和优化了大麦DNA单限制性酶切选择性扩增多态性技术体系 (SADF)。分别用限制酶PstI、EcoRI和MseI酶切大麦基因组DNA ,再与各自相应的人工接头连接 ,使用带三个选择碱基的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结果表明 :采用分别优化建立的标准PCR扩增检测体系 ,六个识别碱基的PstI和EcoRI的SADF均能得到丰富稳定的带形 ,四个识别碱基的MseI不能得到明显谱带。SADF扩增产物片段大小范围为 :PstI一般在 2 0 0~ 2 0 0 0bp ,而EcoRI在 2 0 0~ 10 0 0bp ;两者在不同大麦品种中均能检测到多态性 ,可用于不同大麦品种的检测 ,但PstI得到的带型明显优于EcoRI,在大麦中得到的片段具有范围宽、分布均匀、易于观察、多态性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分子标记 PCR 遗传多态性 DNA 限制性酶切选择性扩增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基化及限制性酶解对大豆蛋白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春丽 任健 +2 位作者 陈佳鹏 张新 张新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5-69,共5页
采用转谷氨酰胺酶催化大豆蛋白与壳寡糖发生糖基化反应,制备糖基化大豆蛋白,随后用胰蛋白酶对其进行限制性酶解,制得水解度为1%、5%、10%和15%的酶解物。分析糖基化及限制性酶解对大豆蛋白的二级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基... 采用转谷氨酰胺酶催化大豆蛋白与壳寡糖发生糖基化反应,制备糖基化大豆蛋白,随后用胰蛋白酶对其进行限制性酶解,制得水解度为1%、5%、10%和15%的酶解物。分析糖基化及限制性酶解对大豆蛋白的二级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基化大豆蛋白的分子发生了交联,酶解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显著变小,而且分布更加广泛;糖基化大豆蛋白的结构变得无序,酶解导致大豆蛋白的无规则卷曲结构增加;两种修饰技术均能够改善大豆蛋白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及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糖基化及随后的酶解作用显著改变了大豆蛋白的表观黏度和黏弹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糖基化 限制性酶 二级结构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酚棉籽蛋白限制性酶解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汆 许雪峰 +2 位作者 李敏 孙艳辉 贾小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5-200,共6页
【目的】对脱酚棉籽蛋白限制性酶解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棉籽蛋白的溶解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对脱酚棉籽蛋白(CPF)进行限制性酶解,以蛋白质的溶解度和水解度为指标,研究浸泡时间、搅拌方式以及酶解因素(酶用量、体系p... 【目的】对脱酚棉籽蛋白限制性酶解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棉籽蛋白的溶解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对脱酚棉籽蛋白(CPF)进行限制性酶解,以蛋白质的溶解度和水解度为指标,研究浸泡时间、搅拌方式以及酶解因素(酶用量、体系pH、底物(CPF)质量浓度、酶解温度、时间)对棉籽蛋白水解的影响。【结果】将棉籽蛋白于酶解前在3倍量(mL/g)去离子水中浸泡3h有利于酶解。在酶用量为75kU/g、pH为8、底物质量浓度为80g/L、50℃条件下磁力搅拌(120r/min)酶解3h,可得到水解度为10.67%、溶解度为54.47%的酶解棉籽蛋白。溶解度分析结果表明,限制性酶解棉籽蛋白在pH1~11时具有较好的溶解度,且保持了棉籽蛋白酸溶性的特点。【结论】用胰蛋白酶限制性水解脱酚棉籽蛋白,既可以显著提高棉籽蛋白的溶解度,又保持了其酸溶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 限制性酶 棉籽蛋白 水解度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鱼线粒体DNA限制性酶切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戴建华 殷文莉 彭奎东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00-104,共5页
 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的肝脏mtDNA进行了分析,其分子质量为9 949×106u,分子大小约为16 60kb.PstⅠ、EcoRⅠ、XhoⅠ、HindⅢ、BamHⅠ、PvuⅡ、SalⅠ、XbaⅠ、BglⅡ、BglⅠ在青鱼的mtDNA分子上分别具有...  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青鱼(Mylopharyngodonpiceus)的肝脏mtDNA进行了分析,其分子质量为9 949×106u,分子大小约为16 60kb.PstⅠ、EcoRⅠ、XhoⅠ、HindⅢ、BamHⅠ、PvuⅡ、SalⅠ、XbaⅠ、BglⅡ、BglⅠ在青鱼的mtDNA分子上分别具有0、3、1、4、4、3、2、2、2、3个切点.根据单酶解及双酶解结果建立了青鱼mtDNA的限制性酶切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线粒体基因 核基因 蛋白质特性 青鱼 限制性酶切图谱 遗传规律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的热启动PCR-限制性酶切法检测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澍 龚五星 +3 位作者 彭健 王骏 石理 林岫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33-36,共4页
改进传统的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建立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分析方法。方法:应用热启动PCR-限制性内切酶酶 切-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PAGE)-固定银... 改进传统的载脂蛋白E(Apo E)基因多态性检测方法,建立热启动聚合酶链反应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分析方法。方法:应用热启动PCR-限制性内切酶酶 切-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PAGE)-固定银染法测定158例冠心病(CHD)患者和116例正常对照者 的 Apo E基因型。结果:检测结果清晰,非特异扩增极少。共检测出 5种 Apo E基因型,分别为 E3/ 3、E3/2、E4/3、E4/2及 E4/4。 CHD组 Apo E4/3基因型和4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Apo E基因多态性与CHD发生密切相关,4等位基因似是CHD重要的遗传易患因 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限制性酶切法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脂蛋黄蛋白的限制性酶水解及酶解产物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頔 苏宇杰 +2 位作者 李俊华 孙俊 杨严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53-57,共5页
脱脂蛋黄蛋白(DEYP)是食品工业上提取蛋黄卵磷脂的副产物。研究了动物(胰蛋白酶)、植物(木瓜蛋白酶)和微生物(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三种来源蛋白酶的限制性酶解对DEYP功能性质的影响并对其酶解产物的应用进行初探。结果表明,酶解使D... 脱脂蛋黄蛋白(DEYP)是食品工业上提取蛋黄卵磷脂的副产物。研究了动物(胰蛋白酶)、植物(木瓜蛋白酶)和微生物(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三种来源蛋白酶的限制性酶解对DEYP功能性质的影响并对其酶解产物的应用进行初探。结果表明,酶解使DEYP的溶解性、起泡性(FC)和泡沫稳定性(FS)显著提高,乳化性适度改善;其中,胰蛋白酶对溶解性改善最显著,水解度(DH)8%时达49.21%;木瓜蛋白酶DH5%的酶解物FC高达DEYP的3.4倍,FS高达DEYP的2.5倍;碱性蛋白酶对DEYP的乳化性改善最明显,DH8%时酶解物的平均粒径达9.22μm。选择DEYP木瓜蛋白酶DH5%的酶解物作为起泡剂,部分替代蛋清制作蛋糕,替代率10%以内可制作出易打发且品质和原始相仿的天使蛋糕。DEYP酶解物为一种潜在的功能性配料,在食品行业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蛋黄蛋白 限制性酶 起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龙陵黄山羊线粒体DNA限制性酶切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绍辉 彭和禄 +1 位作者 王文 刘爱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4-57,共4页
采用碱性变性法提取来自于龙陵县不同地区的18只黄山羊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并用ApaⅠ,AvaⅠ,BamHⅠ,BclⅠ,BglⅠ,BglⅡ,ClaⅠ,DraⅠ,EcoRⅠ,EcoRⅤ,HaeⅠ,Hind... 采用碱性变性法提取来自于龙陵县不同地区的18只黄山羊个体的线粒体DNA(mtDNA),并用ApaⅠ,AvaⅠ,BamHⅠ,BclⅠ,BglⅠ,BglⅡ,ClaⅠ,DraⅠ,EcoRⅠ,EcoRⅤ,HaeⅠ,HindⅢ,KpnⅠ,PstⅠ,PvuⅡ,SacⅠ,SalⅠ,SmaⅠ,StuⅠ和XhoⅠ等20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分析.结果发现龙陵黄山羊线粒体DNA的分子量大小约为158Kb;不同酶的酶切位点分别为:DraⅠ有7个酶切位点,AvaⅡ有6个酶切位点,EcoRⅤ和StuⅠ共有5个酶切位点,HindⅢ和HeaⅡ有4个酶切位点,BamHⅠ,BglⅡ,PstⅠ和PvuⅡ有3个酶切位点,ApaⅠ,ClaⅠ有2个酶切位点,其余有1个酶切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陵黄山羊 线粒体DNA 限制性酶切类型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鲤及其双亲线粒体DNA限制性酶切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戴建华 殷文莉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6-69,共4页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及RNase消化法制备并纯化了丰鲤(Fengcarp)、兴国红鲤(Xingguoredcarp)及散鳞镜鲤(Scatterscaledmirrorcarp)的肝脏线粒体DNA,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HindIII、EcoRI、BamHI、XbaI、XhoI、PstI、BglII、SalI、BglI、PvuI...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及RNase消化法制备并纯化了丰鲤(Fengcarp)、兴国红鲤(Xingguoredcarp)及散鳞镜鲤(Scatterscaledmirrorcarp)的肝脏线粒体DNA,用10种限制性内切酶HindIII、EcoRI、BamHI、XbaI、XhoI、PstI、BglII、SalI、BglI、PvuII进行了分析.丰鲤mtDNA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 88×106,大小约为16 49kb;兴国红鲤mtDNA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 89×106,大小约为16 50kb;散鳞镜鲤mtDNA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 87×106,大小为16 48kb.HindIII、EcoRI、BglI、BamHI、XbaI、XhoI、SalI、BglII、PstI及PvuII在丰鲤、兴国红鲤、散鳞镜鲤线粒体DNA分子上均分别有6、4、3、3、3、1、1、0、1和4个切点.根据单酶切及双酶切结果,构建了丰鲤、兴国红鲤、散鳞镜鲤mtDNA9种酶的限制性酶切图谱,结果表明丰鲤、兴国红鲤及散鳞镜鲤mtDNA间缺乏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鲤 兴国红鲤 散鳞镜鲤 线粒体DNA 限制性酶切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限制性酶解花生浓缩蛋白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于丽娜 杜德红 +4 位作者 彭娅萍 孙杰 毕洁 张初署 王明清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59,共8页
研究超声波辅助蛋白酶制备限制性酶解花生浓缩蛋白,为扩大花生浓缩蛋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限制性酶解花生浓缩蛋白的溶解度和持水性为考察指标,研究了底物浓度、pH值、加酶量、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功率、温度和时间对溶解度和持水性... 研究超声波辅助蛋白酶制备限制性酶解花生浓缩蛋白,为扩大花生浓缩蛋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限制性酶解花生浓缩蛋白的溶解度和持水性为考察指标,研究了底物浓度、pH值、加酶量、超声波频率、超声波功率、温度和时间对溶解度和持水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8.1%、pH值9.0、加酶量12.5μL/g、超声波频率45kHz、超声波功率150w、温度51℃和时间21min。此工艺下溶解度和持水性理论值分别为77.63%和9.77mL/g。验证试验得到的平均溶解度和持水性分别为78.89±0.53%和9.58±0.26mL/g,与理论值分别相差1.62%和1.94%,说明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验证了预测模型的正确性。限制性酶解花生浓缩蛋白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和清除自由基、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力、抑制脂质过氧化等4大类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方法 优化 限制性酶解花生浓缩蛋白 功能特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nestedPCR和限制性酶切分析用于HV的检测和基因分型
20
作者 韦三华 白雪帆 +2 位作者 陈红梅 潘蕾 李光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8-450,共3页
为建立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血清中汉坦病毒 (HV)基因的RT nestedPCR方法 ,并进一步进行限制性酶切分型 ,设计并合成互补于HVS基因片段的引物 ,对 78例HFRS患者血清进行RT nestedPCR检测 ,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结果显示 ... 为建立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血清中汉坦病毒 (HV)基因的RT nestedPCR方法 ,并进一步进行限制性酶切分型 ,设计并合成互补于HVS基因片段的引物 ,对 78例HFRS患者血清进行RT nestedPCR检测 ,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结果显示 ,阳性率分别为 76 % (≤ 7天 )、6 7% (8~ 14天 )、43% (15~2 1天 )和 2 9% (>2 1天 )。 48例检测阳性患者PCR产物酶切分型 ,47例为Ⅰ型 ,1例为Ⅱ型。提示RT nestedPCR用于早期HFRS患者的HV基因检测 ,具有直接、敏感、特异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性出血热 聚合链反应 限制性酶切分析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