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与作物育种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乾浩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8-21,共4页
育种家们进行作物品种改良,过去一直是在表型基础上进行选择。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图谱首先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得到应用后,RFLP又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遗传育种研究。目前,许多重要农作物RFLP连锁图谱的... 育种家们进行作物品种改良,过去一直是在表型基础上进行选择。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图谱首先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得到应用后,RFLP又被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的遗传育种研究。目前,许多重要农作物RFLP连锁图谱的构建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它们包括:玉米、水稻、番茄、马铃薯、大豆、大麦、小麦、莴苣和拟南芥属植物等,这些图谱为理想基因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更直接的方法,它可以加快农作物的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育种 限制性 片段长度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12S 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鉴定动物种类 被引量:9
2
作者 汪琦 张昕 +3 位作者 赵大贺 马海萍 陈广全 张惠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精确可靠的鉴定常见的10种动物(猪、狗、牛、山羊、绵羊、马、鸡、鼠、三文鱼和鹿)的方法。方法:利用12S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鉴别动物种... 目的:建立一种精确可靠的鉴定常见的10种动物(猪、狗、牛、山羊、绵羊、马、鸡、鼠、三文鱼和鹿)的方法。方法:利用12SrRNA基因的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T-RFLP)鉴别动物种类。将线粒体12S rRNA基因通过引物的5'端用FAM荧光标记,从基因组DNA中扩增450bp的目的片段。引物对1(下游引物FAM标记,上游引物不标记)扩增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AluⅠ酶切。引物对2(上游引物FAM标记,下游引物不标记)扩增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Tru9Ⅰ酶切。得到的酶切产物分别在遗传分析仪ABI3100上进行毛细管电泳,片段大小用Peak Scanner 1.0软件分析。结果:根据AluⅠ酶切图谱能够区分鸡、马、猪和三文鱼,而鹿和牛、山羊和绵羊、鼠和狗因酶切图谱相同无法分开。根据Tru9Ⅰ酶切图谱,能够进一步将鹿和牛、山羊和绵羊、鼠和狗分开。同一种动物不同个体的酶切图谱完全相同,结果具有可重复性。没有出现物种内多态的现象。大多数情况下,实际得到的末端片段长度与理论值非常接近,只存在2~5bp的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精确,适用于鉴定动物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酶切末端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 种类鉴定 12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尿素酶B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吴超 洪愉 +1 位作者 袁晓澎 邹全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对不同来源野生型幽门螺杆菌(Hp)菌株的尿素酶B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HaeⅢ单酶切法对国内临床分离的Hp菌株、动物模型适应株及国际标准Hp菌株尿素酶B(ureB)基因进行RFLP分... 目的:对不同来源野生型幽门螺杆菌(Hp)菌株的尿素酶B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HaeⅢ单酶切法对国内临床分离的Hp菌株、动物模型适应株及国际标准Hp菌株尿素酶B(ureB)基因进行RFLP分型,同时进行基因测序和序列同源性对比及进化树分析等生物信息学研究。结果:HaeⅢ单酶切结果显示,14株Hp 1.7kb ureB基因均呈现出2~5种带型,可分为五组,其中两种国际标准株NCTC11637、NCTC11639和三种临床分离野生株拥有相同的RFLP带型,其他国内临床分离株和动物适应株分属于四种不同的RFLP带型组。ureB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表明,各种Hp菌株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96.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98%,其中CCS9801、CCS9806、M3及M10菌株之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100%。核苷酸序列进化树分析显示,2株国际标准株与国内临床分离株及动物适应株分处于不同进化分支,为平行进化关系;而在氨基酸序列进化树中转变为非平行关系。结论:不同Hp菌株尿素酶B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均高度保守和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尿素酶 限制性片段 长度多态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太白贝母鉴别检验的适用性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文娟 尚柯 +1 位作者 魏锋 马双成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5年第9期905-910,共6页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于太白贝母的适用性。方法:采集太白贝母野生及栽培品,收集市场上太白贝母伪品,利用性状、PCR-RFLP鉴别法、DNA序列分析三种方法分析太白贝母与常见伪品的区别。结果:从...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于太白贝母的适用性。方法:采集太白贝母野生及栽培品,收集市场上太白贝母伪品,利用性状、PCR-RFLP鉴别法、DNA序列分析三种方法分析太白贝母与常见伪品的区别。结果:从性状上看,太白贝母栽培品与伪品往往非常相似,较难辨别;通过PCRRFLP方法可以正确、客观的鉴别太白贝母与常见伪品,基于ITS2的DNA条形码方法进一步验证了PCR-RFLP法的准确性。市场上太白贝母的伪品多为伊犁贝母。结论:PCR-RFLP鉴别法可准确鉴别太白贝母与其伪品;市场上太白贝母伪品较多,应加强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贝母 伊犁贝母 鉴别 性状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 内转录间隔区(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的耐药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文冰 方超英 +1 位作者 陈雯 吴绍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建立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快速检测HP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的方法。方法抽提37例经纸片琼脂扩散法鉴定为克拉霉素耐药的HP菌株DNA及其对应的胃黏膜组织标本DNA,通过PCR技术扩增23S rRNA... 目的建立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快速检测HP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的方法。方法抽提37例经纸片琼脂扩散法鉴定为克拉霉素耐药的HP菌株DNA及其对应的胃黏膜组织标本DNA,通过PCR技术扩增23S rRNA区425 bp基因,运用RFLP技术,采用BbsⅠ和BsaⅠ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分析,并进行DNA测序。结果37例克拉霉素耐药的HP菌株DNA经RFLP分析,21例能被BbsⅠ内切酶切开,13例能被BsaⅠ内切酶切开,3例不能被BbsⅠ和BsaⅠ内切酶切开,而且37例组织标本DNA检测结果与菌株DNA检测结果一致。结论RFLP可应用于HP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的快速检测,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23S RRNA 克拉霉素耐药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用于渤海地区鱼种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潇 曲焱焱 +4 位作者 张丕乔 张津 张丽华 黄大亮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3-676,共4页
以渤海湾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9种海鱼(小黄鱼、花鲈、蓝点马鲛、鲐、钝吻黄盖鲽、棘头梅童鱼、许氏平鲉、高眼鲽和长蛇鲻)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对其进行鱼种鉴定。首先提取... 以渤海湾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9种海鱼(小黄鱼、花鲈、蓝点马鲛、鲐、钝吻黄盖鲽、棘头梅童鱼、许氏平鲉、高眼鲽和长蛇鲻)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对其进行鱼种鉴定。首先提取其基因组脱氧核糖核酸(DNA),对其细胞色素b的特定片段(464bp)进行扩增,然后选择DdeⅠ、HaeⅢ和NlaⅢ3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并利用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得到酶切产物的特异图谱和确切的片段大小,从而有效区分了9种海鱼。研究结果表明,PCR-RFLP和芯片生物分析技术在鱼种鉴定上具有精确、鉴别和快速三大优势,可为鱼类食品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芯片实验室 物种鉴定 细胞色素B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FLP检测载脂蛋白CⅢ基因T-455C多态性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俞娟 王惠民 +3 位作者 张志泉 陈连英 周锦红 于婷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6-279,共4页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载脂蛋白CⅢ(apoCⅢ)T-455C多态性的方法,探讨南通汉族人群中apoCⅢ多态性与高三酰甘油血症(HTG)的相关性。方法用PCR扩增apoCⅢ基因启动子区包含T-455C多态性在内的DNA片...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载脂蛋白CⅢ(apoCⅢ)T-455C多态性的方法,探讨南通汉族人群中apoCⅢ多态性与高三酰甘油血症(HTG)的相关性。方法用PCR扩增apoCⅢ基因启动子区包含T-455C多态性在内的DNA片段,扩增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BseGⅠ酶切后电泳,分析apoCⅢ基因型,同时采用生化方法检测研究对象的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结果检测到3种基因型,分别为-455TT、-455TC和-455CC。HTG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apoCⅢ-455C等位基因频率(50.44%比33.11%)和apoCⅢ-455CC基因型频率(26.55%比12.16%)均有显著差异(P<0.01);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HTG的风险是非携带者的2.06倍(95%CI:1.31~3.24);-455C等位基因携带者有较高的三酰甘油(TG)和apoCⅢ蛋白水平(P<0.05)。结论PCR-RFLP是一种快速、敏感的分析apoCⅢ基因启动子区T-455C多态性的方法;apoCⅢ-455C等位基因与HTG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CⅢ 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高三酰甘油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RFLP法检测DDAH2基因rs805304多态性的实验条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石柔 董荣静 +1 位作者 刘华 李会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DAH2)rs805304多态性的最适实验条件。方法运用PCR-RFLP技术分别对2016年1月~2017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DAH2)rs805304多态性的最适实验条件。方法运用PCR-RFLP技术分别对2016年1月~2017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47名健康体检者DDAH2基因rs805304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对影响PCR-RFLP方法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最适实验条件:退火温度为58℃,变性温度为95℃,2×Power Taq PCR Master Mix浓度为12.5μL,引物浓度为0.8μmo/L,酶切体系为15μL体系中加8.0μL产物,用5 U的限制性内切酶Bst UI消化。结论最适实验条件的摸索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 实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乳蛋白多态性对奶酪凝乳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谈婷 罗毅皓 +1 位作者 孙万成 孙祥祥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9,共10页
为了检测青海部分地区7家不同牧场牦牛乳κ-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基因多态性,作者分析了基因多态性对奶酪凝乳特性的影响。通过提取牦牛乳体细胞,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tion fragment... 为了检测青海部分地区7家不同牧场牦牛乳κ-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基因多态性,作者分析了基因多态性对奶酪凝乳特性的影响。通过提取牦牛乳体细胞,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phism,PCR-RFLP)分析技术,对提取的DNA进行PCR扩增及酶切,对电泳条带进行基因分型;提取牦牛乳蛋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各样品与标准品色谱图,对出峰时间和出峰形状进行基因分型。利用流变仪测定不同基因型牦牛乳凝乳过程中流变特性,记录奶酪凝乳时间,计算奶酪得率。牦牛乳κ-酪蛋白基因有AA型、AB型和BB型3种基因型,3种基因型与凝乳特性的分析表明,在凝乳时间方面A等位基因为有利等位基因。牦牛乳αs1-酪蛋白存在AA型、AB型和BB型3种类型,3种基因型与凝乳特性的分析表明,在凝乳时间、奶酪得率、最大动力黏度和最大剪切速率方面B等位基因为有利等位基因。以上结果表明,青海7家牧场牦牛乳κ-酪蛋白和αs1-酪蛋白均存在基因多态性,κ-酪蛋白A等位基因和αs1-酪蛋白B等位基因是影响牦牛乳凝乳特性的主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乳 蛋白质多态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凝乳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洼地绵羊MHC-DRB1基因PCR-RFLP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娜 任艳玲 +2 位作者 李敏 董文艳 沈志强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68,共6页
为了探讨洼地绵羊MHC-DRB1基因的多态性,采用套式PCR扩增82只洼地绵羊的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其296 bp扩增产物经SacⅠ、Hae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RFLP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洼地绵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SacⅠ、HaeⅢ的酶切位... 为了探讨洼地绵羊MHC-DRB1基因的多态性,采用套式PCR扩增82只洼地绵羊的MHC-DRB1基因第2外显子,其296 bp扩增产物经SacⅠ、Hae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进行RFLP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洼地绵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SacⅠ、HaeⅢ的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测序发现,这些酶切位点分别受2、5个等位基因控制,由于MHC-DRB1为多碱基突变的基因位点,综合2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结果,在洼地绵羊中共发现15种基因型,其中新的等位基因MHC-DRB1.D(225 bp/71 bp)仅在该洼地绵羊群体中发现。对MHC-DRB1的5个等位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及预测的氨基酸序列分别进行比对,发现5个等位基因间存在丰富的变异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地绵羊 MHC-DRB1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部分地区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许健 储岳峰 +4 位作者 赵萍 高鹏程 贺英 剡根强 逯忠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95-1301,共7页
为了解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26株Mo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NTsys-2.10e软件对获得的多态性图谱进行了聚类... 为了解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Mo)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26株Mo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NTsys-2.10e软件对获得的多态性图谱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在相似系数为0.70时,26株Mo可分成6个RAPD群或6个RFLP群;相似系数为0.90时,分成18个RAPD群或18个RFLP群;相似系数为1.00时,分成25个RAPD群或26个RFLP群。结果表明,我国Mo存在高度的基因多态性,这种多态性与地域差异相关,与宿主来源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为了解我国Mo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打下了基础,也为建立有效的Mo诊断方法和疫苗研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基因多态性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A1、B基因多态性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汪晓燕 牛晓红 +4 位作者 陈卫衡 林娜 宋剑南 陈冰 金红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1、B基因多态性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发生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中国北方汉族143例ANFH患者和92例正常人分别扩增含ApoA1基因启动子-75bp和第一内含子+83bp...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1、B基因多态性对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发生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中国北方汉族143例ANFH患者和92例正常人分别扩增含ApoA1基因启动子-75bp和第一内含子+83bp及ApoB基因EcoRI、XbaI和3'!VNTR的DNA片段,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扩增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基因多态性。结果:ApoA1基因启动子-75bp处,ANFH患者中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G/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ApoA1内含子+83bp位点,ApoB基因EcoRI、XbaI位点和3'!VNTR区域ANFH患者组和正常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poA1基因启动子区域-75bp位点A/A型可能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易感基因之一,但未能发现ApoA1第一内含子+83bp位点及ApoB基因EcoRI、XbaI和3'!VNTR位点多态性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有明显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载脂蛋白A1 载脂蛋白B类 基因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A5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名安 丁妍 +2 位作者 周有利 周作华 毛达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5基因-1131T>C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其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rteri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关系。方法选择221例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对照组)及90例ACI患者(ACI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A5基因-1131T>C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及其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arteri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关系。方法选择221例湖北地区汉族人群(对照组)及90例ACI患者(ACI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对每个个体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同时,采用酶法和免疫比浊法对研究对象血脂进行检测。结果2组间除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吸烟、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及载脂蛋白B)均有显著差异(P<0.05);ACI组稀有等位基因C携带者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高于C非携带者,2组中TT、TC、CC 3种基因型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CI组稀有等位基因C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568,P=0.018)。结论apoA5-1131C等位基因与ACI患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有关,其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在湖北汉族人群及ACI患者中的分布不同,可能与该地区人群ACI危险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脑梗塞 载脂蛋白类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1R 1166A/C和CYP11B2-344C/T基因多态性与湖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4
作者 罗洁 王晓春 +2 位作者 付祖姣 杨芳慧 周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1166A/C和醛固酮合酶(CYP11B2)-344T/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对100例EH患者和100例体检健康者AT1R1166A/C和CYP11B2-344T/C基因...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1166A/C和醛固酮合酶(CYP11B2)-344T/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对100例EH患者和100例体检健康者AT1R1166A/C和CYP11B2-344T/C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EH组AT1R 1166A/C AC型和C等位基因的频率高于健康对照组;AC基因型的血压值、TG,TC,LDL-C均明显高于AA基因型。HDL-C低于AA型CYP11B2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内等位基因T的频率高于等位基因C(P<0.05)。两基因联合分析显示,相对于AA-TT联合基因型,同时携带AC-CT联合基因型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了2.25倍。结论 AT1R 1166A/C多态性与EH易感性相关,CYP11B2-344T/C基因多态性与EH无关,携带AT1R 1166A C型基因以及AC-CT联合基因型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醛固酮合酶 基因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及脂类代谢与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马飞煜 邬伟 +2 位作者 王凤 张昱 陆晓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脂类代谢与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的关系。方法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ACI组)47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LI组)急性发作期48例、急性栓塞性脑梗死组患者14例和对照组50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脂类代谢与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的关系。方法对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ACI组)47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LI组)急性发作期48例、急性栓塞性脑梗死组患者14例和对照组50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apoE基因HhaI多态性测定,并进行血脂及载脂蛋白的测定。结果ACI组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其他脑卒中亚型及对照组(P<0.05)。ACI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ACI组各等位基因间血脂水平比较,含ε4等位基因者LDL-C水平高于含ε3者(P<0.05)。无论是E3/3还是E3/4 ACI组的总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E3/4 ACI组的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poEε4等位基因与ACI发病及血脂代谢改变有关;LI的apoE基因多态性研究与ACI不一致,说明apoE基因多态性在LI的发病中无明显的致病作用;不同类型的脑卒中亚型急性发作期血脂水平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载脂蛋白类E1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脂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冯亚青 王建华 +5 位作者 郭雪 赵大卫 高俊淑 刘桂芳 李志立 张振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及血管性痴呆 (VaD)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检测了 2 6例晚发AD患者、5 4例VaD患者和6 8例正常老年人的ACE和apo...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 (AD)及血管性痴呆 (VaD)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和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检测了 2 6例晚发AD患者、5 4例VaD患者和6 8例正常老年人的ACE和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AD组中apoE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ε2 0 .0 77、ε30 .6 15及ε40 .30 8,VaD组apoE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ε2 0 .0 5 6、ε30 .6 85及ε4 0 .2 5 9,AD组和VaD组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ACE基因AD组和VaD组DD型频率高于对照组 ,D等位基因亦高于对照组。结论 ACEDD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血管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载脂蛋白E类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代谢酶CYP3A在中国肾移植人群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8
17
作者 储小曼 闵佩清 +2 位作者 张静 孔诚 蔡卫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建立药物代谢酶CYP3A4、CYP3A5的多个等位基因分型方法,为进一步从基因水平研究CYP3A与机 体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本质及其与药物代谢的相关性提供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探讨药物代谢酶CYP3A在中 国肾移植人群的遗传多态性。 方... 目的:建立药物代谢酶CYP3A4、CYP3A5的多个等位基因分型方法,为进一步从基因水平研究CYP3A与机 体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本质及其与药物代谢的相关性提供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探讨药物代谢酶CYP3A在中 国肾移植人群的遗传多态性。 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法及特异性等位基因 扩增(PCR ASA)法分别建立了CYP3A的CYP3A4亚型三个新突变点(CYP3A4 4、 5、 6)及CYP3A5亚型的 CYP3A5 3基因分型方法,并对中国肾移植人群进行基因分型。 结果:CYP3A4 4、 5、 6、CYP3A5 3在中 国肾移植人群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75%、0.76%、0.75%和27.83%;个体突变率分别为2/133、3/197、3/200和 55/115。 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中国肾移植人群中CYP3A4 4、 5、 6、CYP3A5 3的存在可能使其表达的药 物代谢酶活性改变,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3A 基因多态性 药物代谢 特异性等位基因扩增法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脂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玉环 闫丽丽 +5 位作者 吴娟娟 董鹏 张春虹 王俊宏 丁石梅 张敏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rs11977021、rs12537455、rs211038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陕西西安地区汉族人群192例受试对象,其中106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86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标准化的聚合酶链反应-... 目的探讨内脂素(visfatin)rs11977021、rs12537455、rs2110385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陕西西安地区汉族人群192例受试对象,其中106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86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标准化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LFP)方法,分别检测内脂素(visfatin)rs11977021/DdeⅠ、rs12537455/AluⅠ和rs2110385/AluⅠ基因型并进行比较。结果 rs2110385位点的T等位基因频率和GT基因型频率在T2DM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8.3、14.0和14.2、7.0,P均<0.05);两组的rs11977021位点和rs12537455位点C、T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倍型分析显示T-C-T和T-T-T单倍型在T2DM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066、0.026和0.029、0.012,P均<0.05)。结论 Visfatin基因rs2110385位点在陕西西安汉族地区人群中存在遗传变异,其rs2110385多态性位点的T等位基因可能与T2DM的发病风险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脂素 2型糖尿病 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与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卞秋武 林海龙 +6 位作者 张静 杨红梅 王晓亮 王庆胜 柳东田 徐鹤 唐学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是否与Bβ纤维蛋白原(Fib)基因启动子区-455G/A多态性有关。方法选取108例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全血电阻抗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及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是否与Bβ纤维蛋白原(Fib)基因启动子区-455G/A多态性有关。方法选取108例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全血电阻抗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及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测定BβFib基因启动子区-455G/A多态性,将其分为GG组和GA+AA组,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结果GA+AA组Fib浓度高于GG组(P<0.05),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能力GA+AA组低于GG组(P<0.05);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能力呈现GA+AA组高于GG组的趋势(P>0.05)。结论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与BβFib基因启动子区-455G/A多态性有关,GG基因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强于AA及GA基因型患者。但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与其的关系呈现相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小板聚集 纤维蛋白原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基因可变重复序列多态性与PCOS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琴芬 韩素萍 +5 位作者 崔毓桂 李瑛 马翔 高莉 冒韵东 刘嘉茵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基因可变重复序列(INS-VNTR)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及其与PCOS发生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检测130例PCOS患者(PCOS组)和130例非PCOS妇女(对照组)的I... 目的:探讨胰岛素基因可变重复序列(INS-VNTR)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及其与PCOS发生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检测130例PCOS患者(PCOS组)和130例非PCOS妇女(对照组)的INS-VNTR多态性。结果:2组的Ⅰ/Ⅰ、Ⅰ/Ⅲ和Ⅲ/Ⅲ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96),经Logistic回归分析,Ⅲ/Ⅲ基因型并没有增加PCOS发病的危险性(OR=6.25,95%CI:0.74~52.79)。PCOS胰岛素抵抗亚组(PCOS-IR组,88例)相应位点的INS-VNTR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PCOS非胰岛素抵抗亚组(PCOS-NIR组,42例,P<0.05);PCOS患者中Ⅲ/Ⅲ基因型者的INS、IR状态高于Ⅰ/Ⅰ基因型者。结论:VNTR可能不是PCOS发病的易感基因,但是Ⅲ型INS-VNTR可能使PCOS患者发生IR的危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 多态现象 遗传 胰岛素抗药性 聚合酶链反应 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 串联重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