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美玲 米文宝 +2 位作者 李同昇 朱志玲 王婷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3-138,共6页
生态服务价值作为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已被广泛用于各类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中。基于各生态系统的类型、面积及生态服务功能,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借助GIS等相关技术方法,对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系统重要性进行评价。研究... 生态服务价值作为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已被广泛用于各类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中。基于各生态系统的类型、面积及生态服务功能,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借助GIS等相关技术方法,对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系统重要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基于各生态系统的类型、面积、生态服务功能,通过计算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对各乡镇生态重要性进行评价是可行的;(2)研究区各乡镇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与生态系统类型高度相关,主要取决于林地面积比;(3)研究区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与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的分布相一致,各乡镇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即与自然保护区及生态保护区的相对位置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开发生态区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重要性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美玲 米文宝 +2 位作者 李同昇 周民良 王婷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3-108,321,共7页
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针对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选取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作为评价因子,运用GIS技术在单因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 以乡镇为基本研究单元,针对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选取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作为评价因子,运用GIS技术在单因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多因子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各乡镇均存在生态敏感性问题,生态敏感程度分为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4个等级,且94.34%的面积属于中度以上敏感性。(2)生态敏感性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位于中部干旱半干旱风沙区的各乡镇,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土地沙漠化;位于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各乡镇,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3)以市(县)为基本空间单元所得的评价结果,没有考虑县内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研究结果可操作性较差,以乡镇为基本空间单元所得的评价结果因均质性较好,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 土壤侵蚀 土地沙化 限制开发生态区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农村社区发展能力评估 被引量:4
3
作者 仲俊涛 米文宝 +1 位作者 樊新刚 宋永永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2,共8页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是关键时期.随着全面小康目标的加速推进,"老少边穷弱"地区扶贫攻坚更加显得意义重大.基于参与式农村评估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回族聚居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30个典型农村社区为研...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是关键时期.随着全面小康目标的加速推进,"老少边穷弱"地区扶贫攻坚更加显得意义重大.基于参与式农村评估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回族聚居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30个典型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按居住地形对农村社区的发展能力进行评估,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揭示影响不同类型社区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结合研究区实际,对区域发展提出建议.研究发现,山地社区发展能力显著弱于川道社区;不同类型社区,影响其发展能力的因素差异显著;区位因素是决定社区发展能力的关键,包括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本研究可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脱贫提供参考,为精准扶贫,打好扶贫攻坚战建言献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能力 农村社 参与式农村评估 限制开发生态区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开发生态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环境效应研究
4
作者 程淑杰 吴伟 +2 位作者 朱志玲 王婷 王重玲 《农业科学研究》 2019年第4期27-33,共7页
选取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中部干旱带为研究区,利用1989、1999、2006和2016年4期Landsat TM影像数据,以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数据源,采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幅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定量分析研究区土地... 选取宁夏限制开发生态区中部干旱带为研究区,利用1989、1999、2006和2016年4期Landsat TM影像数据,以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为基础数据源,采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幅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定量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方向与速度、土地利用转型特征、景观格局时空特征、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大小及空间分布格局与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①水浇地、建设用地面积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旱地面积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倒“V”型趋势;林、草地面积呈现先下降后增长的“U”型趋势;水域面积变化呈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N”型趋势;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三个阶段中,促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的驱动力分别是:对粮食的基本需求,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对生态环境限制开发的需求.②景观格局空间异质性在减小,景观形状不断复杂化,破碎度加深.③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在各期有波动,但整体呈增长趋势,表明退耕还林(草)与生态移民政策得到了很好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开发生态区 土地利用/覆被 景观格局 生态环境效应 宁夏中部干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开发生态区农户参与生态补偿的适应性研究——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任凯丽 杨美玲 朱志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320,共8页
农户参与生态补偿的适应性既是生态补偿实施的重要目的,也是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宁夏盐池县为例,基于主体功能细分,在构建农户适应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法对不同类型区农户的适应能力进行评价,并通... 农户参与生态补偿的适应性既是生态补偿实施的重要目的,也是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宁夏盐池县为例,基于主体功能细分,在构建农户适应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法对不同类型区农户的适应能力进行评价,并通过障碍度模型,对影响农户适应能力的障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区农户对生态补偿的适应能力差异明显。从综合适应能力来看,中限制开发区农户适应能力最高,其次是弱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强限制开发区;(2)不同类型区由于区位、地形、生产生活方式等差异,影响农户适应能力的障碍度因素存在明显不同;弱限制开发区的主要障碍系统是农户的自然能力和社会能力;中限制开发区的主要障碍系统是自然能力、金融能力和社会能力;强限制开发区的主要障碍系统是自然能力和物质能力;禁止开发区的主要障碍系统是劳动能力和社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开发生态区 生态补偿 适应性 盐池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限制开发生态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与障碍因素 被引量:21
6
作者 郭艳花 佟连军 梅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63-2472,共10页
以吉林省限制开发生态区为实证研究区域,基于2005、2010、2015年3期分县市区截面数据,从国土空间优化、自然资本利用、经济发展质量、社会福祉进步及环境污染治理5个维度构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结合熵权-TOPSIS评价法、马尔科夫链、障碍... 以吉林省限制开发生态区为实证研究区域,基于2005、2010、2015年3期分县市区截面数据,从国土空间优化、自然资本利用、经济发展质量、社会福祉进步及环境污染治理5个维度构建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结合熵权-TOPSIS评价法、马尔科夫链、障碍度模型等方法,测度吉林省限制开发生态区各县市区绿色发展水平,揭示绿色发展水平分异格局与转移类型,并探究绿色发展水平障碍因素。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生态区绿色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并呈现下降的趋势;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格局相对稳定,呈"西南高、东北低"特征;2005-2010、2010-2015年绿色发展水平类型转移状态较为不稳定,绿色发展水平各类型转移较为明显;科技支出比重、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用地比重、建设用地产出率、万人中学生人数、耕地产出率、林地产出率、化学需氧量去除率是制约绿色发展水平的主要障碍因素;最后提出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加大绿色科技投入、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效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水平 熵权-TOPSIS评价法 障碍因素 限制开发生态区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