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变动产流模式的金沙江流域降雨-融雪径流模拟及水文响应分析
1
作者 张珂 罗煜宁 +1 位作者 王宇昊 李顺章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3-222,共10页
针对青藏高原产流机制复杂、水循环关键要素响应关系尚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了子流域尺度变动产流模式识别方法。基于MODIS卫星遥感产品和子流域主导产流模式划分结果,运用分布式水文模型iRainSnowHydro开展了金沙江流域降雨-融雪径流模拟... 针对青藏高原产流机制复杂、水循环关键要素响应关系尚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了子流域尺度变动产流模式识别方法。基于MODIS卫星遥感产品和子流域主导产流模式划分结果,运用分布式水文模型iRainSnowHydro开展了金沙江流域降雨-融雪径流模拟和水源分割,定量分析了直门达和石鼓子流域径流组成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以及降水与径流在不同响应时间下的自相关系数、偏自相关系数和互相关系数。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识别金沙江各子流域的季节性主导产流模式,较准确地模拟流域径流过程,纳什效率系数达到0.75;壤中流和地下径流是直门达和石鼓子流域主要的径流组分,春、夏季地表径流占比显著提高,地表径流和基流的消退时间分别为3~10、10~8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动产流模式 降雨-融雪径流模拟 水文响应 水源分割 金沙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分析及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才 陈喜 +1 位作者 张志才 魏琳娜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75-379,共5页
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响应是一个非线性过程,分析确定地下河流量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对喀斯特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普定后寨河流域实测降雨、径流系列资料,采用神经网络权重分析法确定该流域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为... 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响应是一个非线性过程,分析确定地下河流量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对喀斯特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普定后寨河流域实测降雨、径流系列资料,采用神经网络权重分析法确定该流域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为两个隐含层、三个输入变量,该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构可以保持降雨-径流模拟的稳定性。模型经交叉训练与验证,训练期效率系数(N SC)达0.9以上,验证期N SC达0.88以上。说明神经网络权重分析法能够较好地确立预报因子与预报对象的关系,为喀斯特流域降雨-径流模拟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神经网络 权重分析 降雨-径流模拟 模型结构 普定后寨河流域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数据机制的DBM模型及其应用
3
作者 胡乃发 杨弘 +3 位作者 尚尔君 王安志 金昌杰 关德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共7页
将DBM(Data Based Mechanistic)模型应用到辽东森林小流域——大湖沟,分别以其2006年6月和2007年7月数据构建研究区丰水期和枯水期的DBM模型,拟合效率系数分别为0.952 8和0.837 8,模型拟合效果在验证期的不同时段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将DBM(Data Based Mechanistic)模型应用到辽东森林小流域——大湖沟,分别以其2006年6月和2007年7月数据构建研究区丰水期和枯水期的DBM模型,拟合效率系数分别为0.952 8和0.837 8,模型拟合效果在验证期的不同时段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对丰水期模型参数用固定时间间隔法(FIS)进行时变性分析,发现参数b的取值随时间产生变化。对枯水期的二阶DBM模型进行快、慢流分解,得出了连续时间当量的快、慢流的平均滞后时间分别为5.3h和243.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M 降雨-径流模拟 时变性 径流分解 拟合效率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3模型和新安江模型在我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徐莎 杨小柳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13,共7页
GR3模型结构简单,只有3个可自动优选的参数,已在欧洲、非洲、南美等地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为验证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特选择分布于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水系的7个代表流域,与国内普遍应用的三水源新安江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R3... GR3模型结构简单,只有3个可自动优选的参数,已在欧洲、非洲、南美等地取得理想的应用效果。为验证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特选择分布于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水系的7个代表流域,与国内普遍应用的三水源新安江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R3模型可媲美新安江模型,在我国具有相同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性水文模型 GR3模型 新安江模型 降雨-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