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达定量测量降水在佛子岭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亚萍 程明虎 +1 位作者 徐慧 王嘉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95-305,共11页
以位于合肥雷达西南100 km的佛子岭闭合流域(1813 km2)及该流域的6个子流域为研究区域,用地面雨量计和雷达-雨量计联合校准两种方法进行流域面雨量计算,将两种方法计算的面雨量分别作为TOPMODEL(TO-Pography based hydrological MODEL)... 以位于合肥雷达西南100 km的佛子岭闭合流域(1813 km2)及该流域的6个子流域为研究区域,用地面雨量计和雷达-雨量计联合校准两种方法进行流域面雨量计算,将两种方法计算的面雨量分别作为TOPMODEL(TO-Pography based hydrological MODEL)降水-径流模型的输入,对模型输出结果进行比较。个例分析表明:雷达-雨量计联合测量降水的精度是否高于单独用地面雨量计计算的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用于校准的地面雨量计数目和代表性;即使雨量计计算的整个流域面雨量与雷达-雨量计联合校准后的结果接近,对应子流域面雨量的结果仍然会存在差别;不同方法计算的某一子流域面雨量的差别越大,则TOPMODEL水文模型输出的该子流域径流深的差别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降水-径流模型 TOP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47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滦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袁喆 杨志勇 董国强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69,80,共5页
近47年来,随着流域降水量的减少,以及水利工程的修建、林草地的减少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滦河流域年径流量呈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现基于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的构建,定量评估了滦河流域降水变... 近47年来,随着流域降水量的减少,以及水利工程的修建、林草地的减少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滦河流域年径流量呈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现基于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的构建,定量评估了滦河流域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该地区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①1983年以前,滦河流域年径流量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小,1983年以后,年径流量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较为显著;②1984年-2006年期间,受人类活动影响所产生的年均减水量为11.97亿m3,占该时段减水量的84.42%,受降水变化所产生的年均减水量为2.21亿m3,占该时段减水量的15.58%,人类活动的贡献率远大于降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 人类活动 径流 降水-径流经验统计模型 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PMODEL模型在重庆市开县温泉小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亚萍 周国兵 +1 位作者 胡春梅 张学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4-39,共6页
以重庆市开县温泉流域(984km2)为研究区域,利用自动雨量站资料作为TOPMODEL(TOPography based hydrological MODEL)降水-径流模型的输入,以08:00 BST观测的流域出口流量作为模型率定的依据,探讨了用小时面雨量和08:00流量资料和TOPMODE... 以重庆市开县温泉流域(984km2)为研究区域,利用自动雨量站资料作为TOPMODEL(TOPography based hydrological MODEL)降水-径流模型的输入,以08:00 BST观测的流域出口流量作为模型率定的依据,探讨了用小时面雨量和08:00流量资料和TOPMODEL水文模型进行小流域流量模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以08:00流量为依据对TOPMODEL水文模型进行率定后,模型效率系数达到0.872。结果表明,TOPMODEL在所研究的流域基本上是适用的。此工作是自动雨量站资料、天气雷达定量测量降水产品等用于小流域山洪预报的基础工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雨量站 小流域 降水-径流模型 TOP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1—2015年洞庭湖水沙演变及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敏 毛德华 +1 位作者 刘培亮 刘文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1期38-43,69,共7页
运用线性趋势法、M-K非参数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等对1951—2015年洞庭湖水沙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构建降水-径流经验模型,定量估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影响率。结果表明:(1)洞庭湖入出湖水沙... 运用线性趋势法、M-K非参数检验法、滑动T检验法、小波分析法等对1951—2015年洞庭湖水沙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构建降水-径流经验模型,定量估算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的影响率。结果表明:(1)洞庭湖入出湖水沙时间序列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以入湖输沙量的下降趋势最为显著,以404.46万t/a的速度减少,在研究时段内入出湖水沙均发生了突变并表现出不同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洞庭湖入湖水沙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800,出湖水沙为0.696,表明洞庭湖水沙序列之间呈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在整个变异期,降水对入湖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率为-1.03%、人类活动为101.03%,降水对出湖径流量变化的影响率为-7.67%、人类活动为107.67%,洞庭湖入出湖径流量减少主要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演变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降水-径流经验模型 洞庭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的城市排水管网承载力评价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明辉 黄培培 +1 位作者 吴非 黎海波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57,62,共5页
近年来,在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雨岛"效应及极端气候频现的背景下,每逢汛期中国诸多城市屡遭内涝侵袭,造成了重大社会、经济和环境损失。本文以东莞市新旧城区为试点,建立基于降水-径流模拟模型SWMM的城市排水管网水力模型,... 近年来,在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雨岛"效应及极端气候频现的背景下,每逢汛期中国诸多城市屡遭内涝侵袭,造成了重大社会、经济和环境损失。本文以东莞市新旧城区为试点,建立基于降水-径流模拟模型SWMM的城市排水管网水力模型,展开承载力研究和评价,并给出优化结果,以辅助排水管网科学决策、合理规划,减弱排水管网基础设施与城市快速发展之间日益尖锐的矛盾,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径流模拟模型SWMM 排水管网 承载力 城市内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