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降水资料分析计算方法初探
1
作者
米晓霞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9-61,共3页
在观测降水量时,使用自记雨量计可观测到各次降水的完整过程。但是,由于仪器老化和超期使用,经常涉及到虹吸故障。探讨了对于出现虹吸故障时资料的分析计算方法。
关键词
降水
观测
分析
方法
降水资料分析
降水
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再分析降水资料的适用性评估与偏差校正——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彧蓉
周建中
+1 位作者
杨鑫
方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3-100,共8页
为弥补长江中下游地区台站观测资料的部分缺失,探究再分析数据集的适用性,从时间和空间上评估ERA5和CFSR再分析降水数据集精度,建立了包含相关系数、相对偏差、均方根误差和Kling Gupta系数多指标定量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结合校正系数...
为弥补长江中下游地区台站观测资料的部分缺失,探究再分析数据集的适用性,从时间和空间上评估ERA5和CFSR再分析降水数据集精度,建立了包含相关系数、相对偏差、均方根误差和Kling Gupta系数多指标定量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结合校正系数法与自回归模型的组合校正法(C-AR);并将C-AR校正法与单一的校正系数法、AR模型以及校正系数法与最邻近抽样法组合的校正法(C-KNN)进行对比,探究C-AR组合校正法的校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ERA5和CFSR与实测降水数据在年、季尺度上降水趋势变化和年内分配规律上较为一致,且与实测数据的相关性均较好;②ERA5和CFSR在实测降水量多的区域均存在正偏差,而在实测降水量少的区域存在负偏差;③C-AR组合校正模型不仅可在量级上校正数据集,还可提升数据集与实测数据的相关性,可多方面综合改善数据集精度,提高数据集适用性,校正效果要优于校正系数法、AR模型和C-KNN组合校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
分析
降水
资料
ERA5
CFSR
组合校正法
长江中下游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日变化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62
3
作者
白爱娟
刘晓东
刘长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2-859,共8页
采用2006-2008年自动气象站和2002-2008年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多卫星降水分析(Munti-satellite Precipitation Analysis,TMPA)的夏季(6~8月)逐时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的日...
采用2006-2008年自动气象站和2002-2008年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多卫星降水分析(Munti-satellite Precipitation Analysis,TMPA)的夏季(6~8月)逐时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以及高原中部与四川盆地两个特殊地形区降水日变化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高原中部与其以东的四川盆地在降水日变化上有明显不同,即两者的降水日变化具有不同的峰值时间,表现出从高原中部向外传播的特征,最显著的信号出现在高原东缘。同时涡度和垂直速度等物理量也发生变化,因此降水量日变化是各种物理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原地形对周边地区降水日变化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类似于热带地区海陆边界的影响,表现为高原中部的对流系统多在傍晚前后增强,随后向东传播,在后半夜到达高原以东的四川盆地,形成四川盆地显著的"夜雨",并可能影响到四川盆地以东长江流域的降水活动,这种作用类似于热带地区海陆边界附近的对流传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降水
日变化
TRMM多卫星
降水
分析
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水资料分析计算方法初探
1
作者
米晓霞
机构
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
出处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9-61,共3页
文摘
在观测降水量时,使用自记雨量计可观测到各次降水的完整过程。但是,由于仪器老化和超期使用,经常涉及到虹吸故障。探讨了对于出现虹吸故障时资料的分析计算方法。
关键词
降水
观测
分析
方法
降水资料分析
降水
量
分类号
P332.1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P337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再分析降水资料的适用性评估与偏差校正——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彧蓉
周建中
杨鑫
方威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3-100,共8页
文摘
为弥补长江中下游地区台站观测资料的部分缺失,探究再分析数据集的适用性,从时间和空间上评估ERA5和CFSR再分析降水数据集精度,建立了包含相关系数、相对偏差、均方根误差和Kling Gupta系数多指标定量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结合校正系数法与自回归模型的组合校正法(C-AR);并将C-AR校正法与单一的校正系数法、AR模型以及校正系数法与最邻近抽样法组合的校正法(C-KNN)进行对比,探究C-AR组合校正法的校正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①ERA5和CFSR与实测降水数据在年、季尺度上降水趋势变化和年内分配规律上较为一致,且与实测数据的相关性均较好;②ERA5和CFSR在实测降水量多的区域均存在正偏差,而在实测降水量少的区域存在负偏差;③C-AR组合校正模型不仅可在量级上校正数据集,还可提升数据集与实测数据的相关性,可多方面综合改善数据集精度,提高数据集适用性,校正效果要优于校正系数法、AR模型和C-KNN组合校正法。
关键词
再
分析
降水
资料
ERA5
CFSR
组合校正法
长江中下游地区
Keywords
reanalysis precipitation data
ERA5
CFSR
combined correction method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分类号
P339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日变化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62
3
作者
白爱娟
刘晓东
刘长海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2-85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5020,4107506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C30B05-4)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0CB833406)共同资助
文摘
采用2006-2008年自动气象站和2002-2008年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多卫星降水分析(Munti-satellite Precipitation Analysis,TMPA)的夏季(6~8月)逐时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以及高原中部与四川盆地两个特殊地形区降水日变化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高原中部与其以东的四川盆地在降水日变化上有明显不同,即两者的降水日变化具有不同的峰值时间,表现出从高原中部向外传播的特征,最显著的信号出现在高原东缘。同时涡度和垂直速度等物理量也发生变化,因此降水量日变化是各种物理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原地形对周边地区降水日变化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类似于热带地区海陆边界的影响,表现为高原中部的对流系统多在傍晚前后增强,随后向东传播,在后半夜到达高原以东的四川盆地,形成四川盆地显著的"夜雨",并可能影响到四川盆地以东长江流域的降水活动,这种作用类似于热带地区海陆边界附近的对流传播过程。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降水
日变化
TRMM多卫星
降水
分析
资料
Keywords
Tibetan Plateau
Sichuan basin
Diurnal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TMPA data
分类号
P426.61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降水资料分析计算方法初探
米晓霞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再分析降水资料的适用性评估与偏差校正——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
王彧蓉
周建中
杨鑫
方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日变化的对比分析
白爱娟
刘晓东
刘长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
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