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油源特征及成藏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树新 任怀强 杨少春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3,共5页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带的油源主要来自沾化凹陷,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渤南、孤南、富林洼陷的沙四段、沙三段和沙一段,其中沙三段时期为典型的淡—微咸水还原的湖泊沉积环境,烃源岩有机质的母质来源主要以水生浮游动植...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带的油源主要来自沾化凹陷,烃源岩主要发育在渤南、孤南、富林洼陷的沙四段、沙三段和沙一段,其中沙三段时期为典型的淡—微咸水还原的湖泊沉积环境,烃源岩有机质的母质来源主要以水生浮游动植物为主。烃源岩特征分析及油源对比结果表明,垦68、垦69井的原油主要来自于渤南洼陷的沙三段烃源岩,油气主要通过断层、砂体、不整合面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复合型运移通道运聚到盆地边缘圈闭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不整合面 圈闭 油源对比 陈家庄凸起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带沉积特征及有利砂体预测 被引量:6
2
作者 任怀强 郭元岭 +2 位作者 赵乐强 刘惠彪 赵丽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18,共3页
储层沉积特征是油田开发初期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表明,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带沙二段—馆陶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滩坝以及河流相沉积。通过岩心相分析进一步划分了各类沉积的亚相和微相类型。在砂体展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储层沉积特征是油田开发初期的重要研究内容。研究表明,陈家庄凸起东段北斜坡带沙二段—馆陶组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滨浅湖滩坝以及河流相沉积。通过岩心相分析进一步划分了各类沉积的亚相和微相类型。在砂体展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勘探实践,提出扇三角洲前缘砂、冲积扇扇中水道砂以及滨浅湖滩坝砂为该区最有利于油气成藏的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冲积扇 扇三角洲 河流相 陈家庄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家庄凸起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公社 宋玉龙 +3 位作者 丁伟 谭绍泉 毛中华 刘美丽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6-299,共4页
分析了陈家庄凸起区的油气运聚条件和气藏分布规律,认为陈南断层在明化镇组沉积末期停止活动,有效地减少了天然气的溢散是形成陈家庄凸起区浅层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而气藏的分布受构造背景和沉积相带的控制;通过对勘探潜力的分析,认为... 分析了陈家庄凸起区的油气运聚条件和气藏分布规律,认为陈南断层在明化镇组沉积末期停止活动,有效地减少了天然气的溢散是形成陈家庄凸起区浅层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而气藏的分布受构造背景和沉积相带的控制;通过对勘探潜力的分析,认为陈家庄凸起的中部和盐家地区是浅层气的富集带,勘探工作的方向应该继续钻探已识别的Ⅰ类亮点,胜北断层二台阶成藏条件优越、勘探程度较低、中浅层气的勘探具有较大的潜力,陈家庄凸起西部应把重点放在成藏条件研究上,馆陶组地层圈闭是下一步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家庄凸起 天然气 油气勘探 含气系统 勘探潜力 地震勘探 亮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家庄凸起西段陈22块东营组地层超覆油藏地震描述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田建华 苏朝光 +2 位作者 张营革 郝志伟 王楠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53,共4页
古近系东营组在陈家庄凸起西段由西、北、东3个方向向凸起高部位尖灭,形成了大量的地层超覆圈闭。以陈22块勘探实践为例,总结出一套适合于该区东营组地层超覆油藏的地震描述技术。即利用地震资料预处理提高分辨率,在地震剖面上直接识别... 古近系东营组在陈家庄凸起西段由西、北、东3个方向向凸起高部位尖灭,形成了大量的地层超覆圈闭。以陈22块勘探实践为例,总结出一套适合于该区东营组地层超覆油藏的地震描述技术。即利用地震资料预处理提高分辨率,在地震剖面上直接识别追踪油层;地震相分析落实有利储层发育区;分频属性分析圈定主力含油小层分布范围,刻画其超覆线的位置;测井约束反演描述主力含油小层构造,确定钻探目标。截至2006年底,利用该技术在陈22块部署了9口探井,其中6口井获工业油流,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200×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超覆油藏 地震描述 东营组 陈家庄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家庄凸起中部地区双向油源及其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艳丽 陈致林 +2 位作者 王广利 宋长玉 刘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39,共4页
陈家庄凸起中部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应用族组成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该区馆陶组的原油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精细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馆陶组存在2类原油,且2类原油分别来自南北2个凹陷。北部沾化凹陷为主... 陈家庄凸起中部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应用族组成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该区馆陶组的原油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精细油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馆陶组存在2类原油,且2类原油分别来自南北2个凹陷。北部沾化凹陷为主要油源,原油主要来自于渤南洼陷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南部东营凹陷沙四段上亚段的烃源岩为凸起中部提供了部分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沾化凹陷 东营凹陷 陈家庄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家庄凸起北坡稠油地层油藏扇体侧向封堵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军锷 尚墨翰 +2 位作者 董宁芳 帅萍 范振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2,112,共4页
陈家庄凸起北坡沙河街组地层超覆圈闭发育,同时油源条件优越、储盖配置有利,具备形成规模地层油藏的有利条件。形成的地层油藏圈闭条件较为苛刻,其中底板条件是决定其能否形成有效圈闭的关键要素。以往针对济阳坳陷缓坡带的圈闭有效性... 陈家庄凸起北坡沙河街组地层超覆圈闭发育,同时油源条件优越、储盖配置有利,具备形成规模地层油藏的有利条件。形成的地层油藏圈闭条件较为苛刻,其中底板条件是决定其能否形成有效圈闭的关键要素。以往针对济阳坳陷缓坡带的圈闭有效性主要考虑的是前古近系潜山的侧向封堵条件,由于潜山纵横向封堵条件变化较大,圈闭有效性预测难度较大。通过对研究区沙河街组扇体的物性、油性的差异性分析,提出缓坡带扇体自身形成的特稠油致密带(即稠油环)具有一定的侧向封堵能力,即扇体可自成圈闭,从而弱化了前古近系的底板条件的要求,拓宽了稠油地层油藏的勘探思路及阵地。并通过成藏关键要素的定量分析,明确了有利区的纵横向演化规律,拓展了勘探空间,打破了该区12 a勘探停滞不前的被动局面,并发现了2462×104t的规模储量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油气藏 物性 油性 特稠油致密带 侧向封堵 陈家庄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曲线在识别陈家庄凸起北部缓坡带层序边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卫红 姜在兴 操应长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2-64,共3页
针对陈家庄凸起北部缓坡带特殊的沉积、构造特征,应用测井曲线来识别层序边界。应用自然电位和电阻率测井曲线的组合来确定层序边界,可根据自然电位基线强烈偏移、视电阻率的突增或突减等异常现象的出现来判别;利用声波时差和电阻率曲... 针对陈家庄凸起北部缓坡带特殊的沉积、构造特征,应用测井曲线来识别层序边界。应用自然电位和电阻率测井曲线的组合来确定层序边界,可根据自然电位基线强烈偏移、视电阻率的突增或突减等异常现象的出现来判别;利用声波时差和电阻率曲线的叠合,在层序边界处常对应ΔlogR的低谷值;应用累计倾角图来识别层序边界优于常规的地层倾角,累计倾角的一阶导数更能突出异常在的位置。测井曲线应用于识别层序边界,有其自身的优势,在该研究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识别 陈家庄凸起 北部缓坡带 层序边界 应用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家庄凸起北坡三角洲砂体储层描述及含油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庄博 刘玉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3-437,共5页
陈家庄凸起北坡沟谷内发育了东营组三角洲沉积。本文通过对古地貌、岩石电性特征、砂体地震反射特征和沉积相分析,认为东营纽砂体为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沉积。文中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三角洲前积砂体的空间展布进行了描述;解释发现15... 陈家庄凸起北坡沟谷内发育了东营组三角洲沉积。本文通过对古地貌、岩石电性特征、砂体地震反射特征和沉积相分析,认为东营纽砂体为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沉积。文中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三角洲前积砂体的空间展布进行了描述;解释发现15个前积砂体,由南向北依次呈叠瓦状排列。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技术对砂体进行了含油性分析,认为:①三角洲前积砂体仅部分含油,油气主要聚集在砂体高部位;②砂体含油高度较小,灌满程度较低;⑨油藏主要受砂体岩性控制,古地貌对砂体含油也有一定影响;④沟谷两侧超覆带砂体含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描述 含油性分析 三角洲沉积 地震反射特征 聚类分析 古地貌 三角洲砂体 陈家庄凸起 含油性 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反射层夹角外推法定量确定地层超覆线位置——以陈家庄凸起东段北部缓坡带馆下段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张福利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3-577,486,共6页
陈家庄凸起东段北部缓坡带主要发育了馆下段地层超覆油气藏,因此准确确定地层超覆线位置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本文依据地层超覆线正演模拟结果的分析认为,地层超覆线附近的地震反射同相轴尖灭点位置受不整... 陈家庄凸起东段北部缓坡带主要发育了馆下段地层超覆油气藏,因此准确确定地层超覆线位置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本文依据地层超覆线正演模拟结果的分析认为,地层超覆线附近的地震反射同相轴尖灭点位置受不整合面倾角、地层倾角等因素的控制,沿着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变化趋势外推可定量确定地层超覆点的位置。该方法用于陈家庄凸起东段北部缓坡带馆下段超覆油气藏勘探,取得了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夹角外推 地层超覆 陈家庄凸起 地层尖灭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家庄凸起浅层天然气的成藏模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7,共4页
陈家庄凸起是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的分界凸起,是浅层富集的地区兼有石油伴生气、原油降解气和过渡带气。沙河街组烃源岩和下第三系油气藏为上第三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的浅层气聚集提供了气源条件,岩性变化和断层遮挡形成了圈闭条件,同时... 陈家庄凸起是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的分界凸起,是浅层富集的地区兼有石油伴生气、原油降解气和过渡带气。沙河街组烃源岩和下第三系油气藏为上第三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的浅层气聚集提供了气源条件,岩性变化和断层遮挡形成了圈闭条件,同时断层、不整合面等构成的疏导体系保证了浅层气藏的形成。来自渤南洼陷的天然气沿断层和渗透性砂体运移至陈北地区的馆陶组上段和明化镇组下段,形成构造—岩性圈闭的气顶气藏。来自利津、民丰洼陷的天然气,沿断层和不整合面运移到陈南地区的明化镇组,形成岩性圈闭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天然气 成藏模式 渤海湾盆地 东营凹陷 沾化凹陷 陈家庄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气藏预测描述技术在陈家庄凸起天然气勘探中的应用
11
作者 甘志红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0-13,共4页
三维气藏预测描述技术是建立在亮点技术基础之上,结合精细地质研究,综合应用AVO、反射波多参数提取与识别、亮点分析、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来识别含气储层,从而描述气藏展布。该技术突破了以往应用二维资料描述的孤立豆状气藏的局限,展现... 三维气藏预测描述技术是建立在亮点技术基础之上,结合精细地质研究,综合应用AVO、反射波多参数提取与识别、亮点分析、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来识别含气储层,从而描述气藏展布。该技术突破了以往应用二维资料描述的孤立豆状气藏的局限,展现了气藏在三维空间的立体分布。在陈家庄凸起勘探中应用了该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钻井成功率达96%,较以往提高了12%,完钻的24口井共钻遇气层30层110.2m,年生产能力达20×104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点 三维气藏预测描述技术 陈家庄凸起 天然气 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家庄凸起及北坡油气成藏差异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彭传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20,111-112,共5页
通过对陈家庄凸起及北坡的油源对比分析,将研究区原油分为3类:第Ⅰ类主要源于渤南洼陷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混有少量沙一段的低熟原油;第Ⅱ类主要源于渤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混有少量沙一段的低熟原油;第Ⅲ类为源于渤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 通过对陈家庄凸起及北坡的油源对比分析,将研究区原油分为3类:第Ⅰ类主要源于渤南洼陷沙四段上亚段烃源岩,混有少量沙一段的低熟原油;第Ⅱ类主要源于渤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混有少量沙一段的低熟原油;第Ⅲ类为源于渤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的成熟原油。通过对陈家庄凸起及北坡地质结构、输导体系要素构成分析,该区自西向东输导体系类型依次为一元断裂横向型,由断裂、骨架砂体及不整合面构成的三元立体型,由断裂和骨架砂体构成的二元"网毯"型或二元"T"型。油气来源及输导方式的差异导致该区原油性质、油气藏类型与丰度存在较大差别。西段油气主要聚集于邵家断裂带附近的断块、断鼻及该断裂西部末梢的地层超覆圈闭之中,丰度较低,为普通稠油;中段油气富集于馆下段地层超覆与披覆背斜圈闭、沙河街组—东营组地层超覆与构造-岩性圈闭、潜山地层不整合圈闭等各类圈闭中,丰度高,为超稠油;东段油气主要在馆下段地层超覆圈闭及馆上段的构造-岩性圈闭中运聚成藏,丰度低,为普通稠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 输导体系 油气成藏 差异性 陈家庄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确定地层超覆线位置的地震反射夹角外推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福利 赵丽平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8年第4期278-280,共3页
陈家庄凸起东段北部缓坡带主要发育馆下段地层超覆油气藏,准确确定地层超覆线位置对于指导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研究区勘探现状、地层结构特征及对古地貌的认识对地层超覆油藏进行了正演模拟,结果表明,在地层超覆线附近的地... 陈家庄凸起东段北部缓坡带主要发育馆下段地层超覆油气藏,准确确定地层超覆线位置对于指导该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研究区勘探现状、地层结构特征及对古地貌的认识对地层超覆油藏进行了正演模拟,结果表明,在地层超覆线附近的地震反射同相轴上,尖灭点位置受不整合面倾角和地层倾角等因素控制,沿着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变化趋势外推,可定量确定地层超覆点的位置。将此方法应用于研究区馆下段地层超覆油气藏勘探,得到垦68井-垦69井在馆下段2+3砂组连片含油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射夹角 外推 超覆 陈家庄凸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