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东海棠初代离体培养中外植体褐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庆霞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120,共4页
为了降低陇东海棠离体初代培养中的褐化现象、提高培养成功率,研究了外植体类型、酒精消毒、低温处理、防褐化剂、暗培养时间和6-BA浓度对陇东海棠在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用0.1%HgCl2灭菌处理12m... 为了降低陇东海棠离体初代培养中的褐化现象、提高培养成功率,研究了外植体类型、酒精消毒、低温处理、防褐化剂、暗培养时间和6-BA浓度对陇东海棠在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用0.1%HgCl2灭菌处理12min,接种在MS+6-BA 0.5~1.0mg/L+IBA 0.2mg/L(pH值5.8)添加PVP 0.5~2g/L的培养基中,低温暗处理5d,对防止外植体褐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海棠 初代培养 外植体 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海棠(Malus kansuensis)一新异名
2
作者 张云霞 朱长山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7-367,共1页
将伏牛海棠Malus komarovii Rehd.var.funiushanensis S.Y.Wang作为异名归并入陇东海棠Malus kansuensis(Batal.)Schneid.。
关键词 苹果属 伏牛海棠 陇东海棠 新异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叶海棠(Malus toringoides)x陇东海棠(M.kansuensis)研究
3
作者 王玫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1年第3期328-333,共6页
对兼性无融合生殖种变叶海棠(3x)和陇东海棠(2x)的杂种实生苗进行了鉴别和矮化效应预测。结果表明,4x 杂种苗占65.2%,3x 母体苗占34.8%。杂种苗的酶谱可分为偏母型、互补型和突变型。互补型酶谱杂种苗的平均根皮率和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 对兼性无融合生殖种变叶海棠(3x)和陇东海棠(2x)的杂种实生苗进行了鉴别和矮化效应预测。结果表明,4x 杂种苗占65.2%,3x 母体苗占34.8%。杂种苗的酶谱可分为偏母型、互补型和突变型。互补型酶谱杂种苗的平均根皮率和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偏母型酶谱杂种苗。选出的7株杂种单株,酶谱均属于互补型或突变型,表明陇东海棠的特征酶带20和21与其矮化效应有关。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可对该组合杂种苗的矮化效应作初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叶海棠 陇东海棠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