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oLM模型的根分布对陆-气水热交换的影响研究:以玉米农田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蔡福 明惠青 +3 位作者 米娜 张淑杰 谢艳兵 张玉书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6-576,共11页
利用2007—2008年辽宁锦州玉米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资料,基于CoLM模型对玉米根分布在陆-气水热通量模拟中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模拟性能随年际气象条件的差异而不同,与2007年相比,2008年生长季内降水偏多,感热和潜热模拟精... 利用2007—2008年辽宁锦州玉米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资料,基于CoLM模型对玉米根分布在陆-气水热通量模拟中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模型模拟性能随年际气象条件的差异而不同,与2007年相比,2008年生长季内降水偏多,感热和潜热模拟精度明显提高;决定根分布形态的50%和95%根总量土层深度(d50和d95)两个参数中,d50比d95敏感;根分布对土壤湿度的影响在极端干旱条件下很小,在一定土壤湿度范围内随土壤湿度及土层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水汽通量各分量中,植物蒸腾受根分布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蒸发,而叶片蒸发不受影响;根分布对潜热和感热模拟的影响随土壤湿度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M模型 玉米农田 根分布 陆-气水热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陆面水文模式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姚德良 沈卫明 李家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9-177,共9页
研究土壤、植被、大气统一体内水分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复杂特性,形成一个能比较反映真实情况,定量模拟这些交换过程模式的重要性已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早在1969年Philip ̄[1]就强调用这种统一体现观点去研究陆地与大气... 研究土壤、植被、大气统一体内水分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复杂特性,形成一个能比较反映真实情况,定量模拟这些交换过程模式的重要性已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早在1969年Philip ̄[1]就强调用这种统一体现观点去研究陆地与大气之间的水热交换。生态工作者过去的许多工作 ̄[2,3]都已说明发生在陆气交界面上的水热交换过程同覆盖陆地的植被状况有密切的关系,不同陆面生物圈结构物理及植杨生理性质将对这种交换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对气候与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强调建立一个真实可行的陆地生物圈模型的重要性。Lin发展了包含植被效应的土壤分层陆地水文模式。其中,植被与土壤随空间与时间的分布和表层与深层平均性质差异对这种交换过程的影响,得到了比较真实的反映。本文在前人 ̄[4-6]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干旱区陆气水热交换土壤分层模式,分析了数学模型中温度变化与水分运动分层的物理原因,特别是详细分析了气候状况对地表面能量交换的影响,改进了强迫恢复法,提出了有限差分计算中的具有二阶精度的Euler隐式格式,采用了新的计算净辐射,地表温度,土壤蒸发以及水分变化(文献7中有详细介绍)的计算公式,尽量减少对测量数据的依赖性,使模式更趋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模式 陆-气水热交换 数值模拟 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