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太平洋陆缘海沉积物中碳酸钙旋回 被引量:9
1
作者 阎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8-32,共5页
东中国海、南海沉积物中碳酸钙含量变化的分析与对比,表明其碳酸钙含量变化与典型的太平洋CaCO_3,旋回并不一致,而是与大西洋型CaCO_3曲线相同。本文称之为西太平洋陆缘海型CaCO_3旋回。这种太平洋陆缘海型CaCO_3,分布模式对该区域古气... 东中国海、南海沉积物中碳酸钙含量变化的分析与对比,表明其碳酸钙含量变化与典型的太平洋CaCO_3,旋回并不一致,而是与大西洋型CaCO_3曲线相同。本文称之为西太平洋陆缘海型CaCO_3旋回。这种太平洋陆缘海型CaCO_3,分布模式对该区域古气候研究及晚更新世以来地层划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缘海 海洋沉积物 碳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陆缘海生盐湖浮游动物群落演替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自磐 Eslake,D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97-104,共8页
对南极陆缘维斯德福尔特丘陵一些海生盐湖进行长期的生态学观测与研究,其结果表明,湖中浮游动物群落存在着明显的生态演替现象.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盐湖自然环境的变迁、盐湖物理化学因子的波动有着直接的联系.在Burton湖,... 对南极陆缘维斯德福尔特丘陵一些海生盐湖进行长期的生态学观测与研究,其结果表明,湖中浮游动物群落存在着明显的生态演替现象.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与盐湖自然环境的变迁、盐湖物理化学因子的波动有着直接的联系.在Burton湖,温度和盐度有较为稳定的年度变化,湖中浮游动物群落组成已相对进入顶极阶段.在Fletcher湖,因受邻近海湾不定期潮汐影响,湖中温、盐因子发生较大波动,从而造成湖中浮游动物群落的不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演替 南极 盐湖 陆缘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大陆边缘中新生代构造过程 被引量:1
3
作者 崔盛芹 李锦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92-96,194,共6页
环太平洋大陆边缘构成全球性的、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其中西北太平洋东亚范围内的大陆边缘颇为广阔,构造过程独具特色。它在复杂的前中生代区域构造背景上,自晚古生代未至中新生代,构造-建造发育特征、宏观格局与构造应力场变迁、... 环太平洋大陆边缘构成全球性的、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其中西北太平洋东亚范围内的大陆边缘颇为广阔,构造过程独具特色。它在复杂的前中生代区域构造背景上,自晚古生代未至中新生代,构造-建造发育特征、宏观格局与构造应力场变迁、构造的增生与裂解作用,在时间上、空间上皆呈现出规律性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 西北太平洋 中新生代 构造过程 构造应力场 喜马拉雅期 晚古生代 成矿带 陆缘海 海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陆台晚石炭世之■带与海水进退规程
4
作者 王国莲 朱广明 肖素珍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87-97,共11页
华北晚石炭世的,自下而上分为(1)Montiparus—Triticites,(2)Pseudoschuagerina-Rugosofusulina.(3)Sphacroschwayerina,(4)Robustoschwagerina 等四个顶峰带。太原西山及其以北地区缺少(3)、(4)两个顶峰带的沉积;淮南、淮北及豫西又缺... 华北晚石炭世的,自下而上分为(1)Montiparus—Triticites,(2)Pseudoschuagerina-Rugosofusulina.(3)Sphacroschwayerina,(4)Robustoschwagerina 等四个顶峰带。太原西山及其以北地区缺少(3)、(4)两个顶峰带的沉积;淮南、淮北及豫西又缺少(1)、(2)两个顶峰带的沉积。华北的北部和南部海水进退互为消长,海水早期由西北和东北进入,向南及东南退去,这些都显示出华北的海水进退是一个新模式。海岸线自北向南迁移,牵动了与之有关的沉积矿产——铝、煤、铁等的富集中心随之有规律的南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太原统 顶峰带 标准剖面 地层层序 陆缘海 碳酸盐岩 地层对比 海相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北麓石炭纪盆地沉积和构造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宝芳 马文璞 +2 位作者 张惠良 赵志根 李贵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53-167,共15页
大别山加里东构造带北麓的石炭系为残留海盆地沉积 ,分布限制在潢川—固始—肥中断裂以南和信阳—商城—金寨—舒城断裂以北 ,保存在南翼向南倒转并有逆冲推覆构造的复式向斜中 ,中部被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破坏。排除构造重复 ,石炭系总... 大别山加里东构造带北麓的石炭系为残留海盆地沉积 ,分布限制在潢川—固始—肥中断裂以南和信阳—商城—金寨—舒城断裂以北 ,保存在南翼向南倒转并有逆冲推覆构造的复式向斜中 ,中部被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破坏。排除构造重复 ,石炭系总厚 >2 0 0 9m (掩盖部分未计 ) ,按岩石地层单元分 5个组 ,各组之间均为断层接触。自下而上花园墙组为以复理石为代表的深水浊积扇和具有向上变细序列的陡坡扇沉积 ;杨山组为辫状河和滨岸辫状三角洲含煤沉积 ;道人冲组为辫状河、辫状三角洲、扇三角洲及滨浅海沉积 ;胡油坊组分布最广 ,为微咸水盆地陡坡扇、浊积扇沉积 ,有特征的复理石和滑塌沉积 ;杨小庄组为碎屑海岸含煤沉积。下统和上统的界限位于道人冲组中下部厚层砾岩的底部。古水流方向以自南指向北占优势 ,物源主要来自南侧的大别山区。石炭系下统砾岩为远源硅质正砾岩 ,含大量脉石英砾石 ,母岩为岩浆热液成因 ,现已无保存 ;上统砾岩为近源陡坡环境形成的复成分、多杂基的副砾岩 ,为浊积砾岩 ,其中脉石英砾石明显减少 ,含千枚岩和沉积岩砾石 ,母岩主要来自南侧的信阳群 /佛子岭群等。复理石、滑塌、浊积砾岩的存在表明石炭系具陡坡陆缘海活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特征 ,并发现有少量火山岩碎屑 ,可能形成于弧后盆地。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山北麓 石炭系 复理石 浊积砾岩 陡坡陆缘海沉积 弧后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弓棚子铜锌钨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伟 李永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91-992,共2页
1概况及区域地质背景弓棚子铜锌钨矿床位于滨东地区宾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晚三叠末滨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构造岩浆活动带,张广才岭隆起西缘,铁力陆缘海盆,滨东隆起带中部,成矿区带的划分属于张广-才岭成矿带。矿床... 1概况及区域地质背景弓棚子铜锌钨矿床位于滨东地区宾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晚三叠末滨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构造岩浆活动带,张广才岭隆起西缘,铁力陆缘海盆,滨东隆起带中部,成矿区带的划分属于张广-才岭成矿带。矿床及其外围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自泥盆系至第四系皆有出露。其中中二叠统土门岭组为区域上的主要近矿围岩,特别是中二叠统土门岭组大理岩,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中二叠统 土门岭 张广 陆缘海 外围区域 近矿围岩 区域地质背景 成矿区带 成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万年来的古气候演变研究
7
作者 杨子赓 《海洋地质动态》 1991年第5期6-8,共3页
本文概述了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最富有成效的领域;冰期古地理的全球气候变化效应;这一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以及我国"七五"期间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古地理 古环境 陆缘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金川地区龙首山岩群深部磁铁矿化作用初探
8
作者 赵焕强 王士友 高海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538-539,共2页
金川地区以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产资源为主,其他矿产资源几乎没有,本次新发现深部1200-1800 m有较大规模的磁铁矿化现象,累计厚度达260 m以上,其中最厚矿化层约124 m,TFe含量变化于10.21%~23.17%,均处于白家咀子组变质岩地层中。通过对... 金川地区以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产资源为主,其他矿产资源几乎没有,本次新发现深部1200-1800 m有较大规模的磁铁矿化现象,累计厚度达260 m以上,其中最厚矿化层约124 m,TFe含量变化于10.21%~23.17%,均处于白家咀子组变质岩地层中。通过对其矿化类型、赋存状态、矿化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掌握该区域深部的矿产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首山岩群 累计厚度 矿产资源 条带状分布 变质岩系 混合花岗岩 咀子 沉积变质型 陆缘海 塔里木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