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改进运动原语生成的陆空两栖机器人Kinodynamic A^(*)算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彬
孙恒飞
+3 位作者
唐寿星
王雨桐
张旺旺
艾田付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9,共11页
针对Kinodynamic A^(*)算法采用统一的运动原语生成,在陆空两栖机器人上应用时存在机动性无法充分发挥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运动原语生成的陆空两栖机器人Kinodynamic A^(*)算法。该算法从考虑陆、空模态运动能力差异出发,通过以下三...
针对Kinodynamic A^(*)算法采用统一的运动原语生成,在陆空两栖机器人上应用时存在机动性无法充分发挥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运动原语生成的陆空两栖机器人Kinodynamic A^(*)算法。该算法从考虑陆、空模态运动能力差异出发,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改进陆空两栖机器人Kinodynamic A^(*)算法性能。首先是基于动力边界决定状态空间加速度输入,差异化生成陆、空模态运动原语;其次是基于动力学约束剪枝,确保运动原语不超过速度边界;最后是构造轨迹优化代价函数优化轨迹平顺性、安全性及机动性。在仿真场景下的结果表明,所改进的算法在将空中平均速度提高了54.1%,平均路径总时间降低6.7 s,路径总代价降低22.00%,且算法运行时间降低0.069 s,充分发挥陆空两栖机器人上的强机动能力与高续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空两栖机器人
路径规划
Kinodynamic
A^(*)
运动原语
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陆空两栖机器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正杰
马建
+1 位作者
朱航
王建中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7-1261,共5页
设计了一种以旋翼为基础适应城区室内侦察的陆空两栖机器人,对陆空两栖机器人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机器人飞行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以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为基础的逐步后推控制设计方法,对陆空两栖机器人飞行系统各个通道的控制...
设计了一种以旋翼为基础适应城区室内侦察的陆空两栖机器人,对陆空两栖机器人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机器人飞行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以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为基础的逐步后推控制设计方法,对陆空两栖机器人飞行系统各个通道的控制律进行了设计.在Matlab软件环境中进行了仿真,得到飞行系统各通道响应曲线,表明飞行系统能够完成预定动作,证明了控制率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空两栖机器人
飞行控制系统
逐步后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小型陆空两栖机器人地面移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航
施家栋
+1 位作者
王建中
马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4-57,61,共5页
针对复杂环境中移动机器人的越障需求,设计一种微小型陆空两栖机器人,构建控制系统,建立机器人地面移动运动学模型。基于平方根球面单形无色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位姿状态估计,采用模糊PID实现了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
针对复杂环境中移动机器人的越障需求,设计一种微小型陆空两栖机器人,构建控制系统,建立机器人地面移动运动学模型。基于平方根球面单形无色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位姿状态估计,采用模糊PID实现了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空两栖机器人
运动学模型
SR-SSUKF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模糊PID的球形两栖机器人的设计及控制
被引量:
2
4
作者
崔雪锴
白越
裴信彪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3,114,共6页
为了解决移动机器人对工作环境要求严格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变、狭窄环境的轻小型球形陆空两栖机器人,具有地面滚动和空中飞行两种运动模式,可以自主完成运动模式的切换。首先,设计了机器人的结构,包括滚动部分、飞行部分和模式...
为了解决移动机器人对工作环境要求严格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变、狭窄环境的轻小型球形陆空两栖机器人,具有地面滚动和空中飞行两种运动模式,可以自主完成运动模式的切换。首先,设计了机器人的结构,包括滚动部分、飞行部分和模式切换部分。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不同运动模式下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基于欧拉方程的运动学模型。最后,根据机器人的运动模型,设计了飞行模式和地面滚动模式下的姿态控制器,并对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对比实验。在实机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能够实现自主模式切换,在不同运动模式下运动稳定、姿态可控,在纯地面模式下具有一定的越障能力。在结构、控制方法及控制策略切换方法上对陆空两栖可变形机器人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空两栖机器人
地面滚动
空中飞行
自主模式切换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运动原语生成的陆空两栖机器人Kinodynamic A^(*)算法
被引量:
1
1
作者
徐彬
孙恒飞
唐寿星
王雨桐
张旺旺
艾田付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9,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12500)。
文摘
针对Kinodynamic A^(*)算法采用统一的运动原语生成,在陆空两栖机器人上应用时存在机动性无法充分发挥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运动原语生成的陆空两栖机器人Kinodynamic A^(*)算法。该算法从考虑陆、空模态运动能力差异出发,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改进陆空两栖机器人Kinodynamic A^(*)算法性能。首先是基于动力边界决定状态空间加速度输入,差异化生成陆、空模态运动原语;其次是基于动力学约束剪枝,确保运动原语不超过速度边界;最后是构造轨迹优化代价函数优化轨迹平顺性、安全性及机动性。在仿真场景下的结果表明,所改进的算法在将空中平均速度提高了54.1%,平均路径总时间降低6.7 s,路径总代价降低22.00%,且算法运行时间降低0.069 s,充分发挥陆空两栖机器人上的强机动能力与高续航能力。
关键词
陆空两栖机器人
路径规划
Kinodynamic
A^(*)
运动原语
轨迹优化
Keywords
hybrid aerial-ground robot
path planning
Kinodynamic A^(*)
motion primitives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分类号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陆空两栖机器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
9
2
作者
王正杰
马建
朱航
王建中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
出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7-1261,共5页
基金
国家部委预研项目(62201040303)
文摘
设计了一种以旋翼为基础适应城区室内侦察的陆空两栖机器人,对陆空两栖机器人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机器人飞行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以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为基础的逐步后推控制设计方法,对陆空两栖机器人飞行系统各个通道的控制律进行了设计.在Matlab软件环境中进行了仿真,得到飞行系统各通道响应曲线,表明飞行系统能够完成预定动作,证明了控制率的有效性.
关键词
陆空两栖机器人
飞行控制系统
逐步后推算法
Keywords
air-ground amphibious vehicle
flight control system
Backstepping arithmetic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小型陆空两栖机器人地面移动控制方法
被引量:
2
3
作者
朱航
施家栋
王建中
马建
机构
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4-57,61,共5页
基金
北京理工大学基础研究基金(20130242015)
文摘
针对复杂环境中移动机器人的越障需求,设计一种微小型陆空两栖机器人,构建控制系统,建立机器人地面移动运动学模型。基于平方根球面单形无色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位姿状态估计,采用模糊PID实现了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机器人的运动。
关键词
陆空两栖机器人
运动学模型
SR-SSUKF
模糊PID
Keywords
SR-SSUKF
模糊PID
land-air hybrid robot
kinematic model
SR-SSUKF
fuzzy PID
分类号
TN919.34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TP317.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模糊PID的球形两栖机器人的设计及控制
被引量:
2
4
作者
崔雪锴
白越
裴信彪
机构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3,11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72309,61304017)
中国科学院轻型动力创新研究院创新引导基金项目(CXYJJ20-ZD-03)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00201294JC)。
文摘
为了解决移动机器人对工作环境要求严格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多变、狭窄环境的轻小型球形陆空两栖机器人,具有地面滚动和空中飞行两种运动模式,可以自主完成运动模式的切换。首先,设计了机器人的结构,包括滚动部分、飞行部分和模式切换部分。基于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不同运动模式下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基于欧拉方程的运动学模型。最后,根据机器人的运动模型,设计了飞行模式和地面滚动模式下的姿态控制器,并对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对比实验。在实机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能够实现自主模式切换,在不同运动模式下运动稳定、姿态可控,在纯地面模式下具有一定的越障能力。在结构、控制方法及控制策略切换方法上对陆空两栖可变形机器人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
陆空两栖机器人
地面滚动
空中飞行
自主模式切换
姿态控制
Keywords
land-air amphibious robot
ground-rolling
air flight
autonomous mode switching
attitude control
分类号
TH12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P1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改进运动原语生成的陆空两栖机器人Kinodynamic A^(*)算法
徐彬
孙恒飞
唐寿星
王雨桐
张旺旺
艾田付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陆空两栖机器人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王正杰
马建
朱航
王建中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微小型陆空两栖机器人地面移动控制方法
朱航
施家栋
王建中
马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模糊PID的球形两栖机器人的设计及控制
崔雪锴
白越
裴信彪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