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陆相煤系页岩气储层孔隙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张晓波
司庆红
左兆喜
张超
周帅
-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
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矿产资源调查院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930-2938,共9页
-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八批特别资助"煤系页岩气储层非均质性对可改造性控制的微观机理研究"(2015T80595)
中国地质调查局"华北地区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与潜力评价"(12120114020301)联合资助
-
文摘
认识储层特殊性并遴选优质层段是进行陆相煤系页岩勘探开发的首要工作。本文运用TOC、Ro、有机岩石热解、XRD、SEM、高压压汞、低温液氮吸附等实验,对大同组陆相页岩储层特征进行定性与定量表征,探讨孔隙结构特殊性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宁武地区大同组泥页岩厚度大,成熟度中等,具有生烃潜力,按照岩性可划分为4个层段。大同组微纳米孔隙可划分为"双峰型"、"单峰型"和"弱峰型",孔隙比表面积与TOC呈正相关趋势,比表面积与黏土矿物含量正相关,相关性较好,大孔和微孔分别由脆性矿物和黏土矿物提供。陆相页岩孔隙主要受沉积成岩和构造改造影响,分流河道沉积表现为由下至上黏土矿物含量增多,沉积物颗粒变细,泥页岩孔隙度逐渐减小,深湖相沉积表现为由下至上黏土矿物含量降低,碎屑矿物颗粒增多,沉积物颗粒变粗,孔隙度增大,成岩作用对页岩有机质生烃孔隙具有贡献,同时发生压实作用使孔隙率降低,构造改造对页岩气渗流和逸散利弊并存。
-
关键词
陆相煤系页岩气储层
孔隙结构
非均质性
主控因素
大同组
-
Keywords
shale gas reservoir of coal-bearing
pore structure
heterogeneity
Datong Formation
-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