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和中国的“金钉子”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彭善池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26,共19页
《国际年代地层表》中显生宇所有的年代地层(地质年代)单位和元古宇的部分年代地层(地质年代)单位都已经或将要由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定义。这是研发一个完全连续的、既无重复也无间断的年代地层(地质年代)等级... 《国际年代地层表》中显生宇所有的年代地层(地质年代)单位和元古宇的部分年代地层(地质年代)单位都已经或将要由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金钉子")定义。这是研发一个完全连续的、既无重复也无间断的年代地层(地质年代)等级系统的唯一途径。文中回顾了过去近50年在国际地层委员会倡导和推行下"金钉子"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简介了"金钉子"概念和由国际地层委员会制定建立"金钉子"的程序;同时简要回顾了中国科学家研究"金钉子"的历史和卓越成就,包括竞争"金钉子"中的失利和收获10枚确立在我国的"金钉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 钉子 年代地层 界线层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简介——《动物世界的先驱——中国第一个候选“金钉子”梅树村剖面实证记录及对比》
2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72-972,共1页
唐烽,陈建书,任留东,高林志,华洪,等.著.2021.动物世界的先驱——中国第一个候选“金钉子”梅树村剖面实证记录及对比.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498页。20世纪70年代,云南晋宁梅树村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据此划分... 唐烽,陈建书,任留东,高林志,华洪,等.著.2021.动物世界的先驱——中国第一个候选“金钉子”梅树村剖面实证记录及对比.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498页。20世纪70年代,云南晋宁梅树村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据此划分寒武系和寒武系以前地层的标志,它在当时即闻名于全球地学界。它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参加的国际地层划分对比合作计划(IGCP项目)、参与国际竞争“金钉子”(全球地层层型剖面及点位,GSSP)标定的唯一候选层型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子 梅树村 地层划分对比 界线层型剖面 科技出版社 地层层型剖面 新书简介 IG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南部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以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3井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高航 王璞珺 +4 位作者 高有峰 万晓樵 杨光 户景松 吴怀春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440,共16页
国际上公认的上、下白垩统界线绝对年龄为100.5 Ma,该界线的“金钉子”位于海相地层中,而陆相层序中有关该地层界线的“金钉子”迄今尚无报道。陆相上、下白垩统界线的研究对于了解白垩纪中期温室条件下陆地上所经历的古地理、古环境、... 国际上公认的上、下白垩统界线绝对年龄为100.5 Ma,该界线的“金钉子”位于海相地层中,而陆相层序中有关该地层界线的“金钉子”迄今尚无报道。陆相上、下白垩统界线的研究对于了解白垩纪中期温室条件下陆地上所经历的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价值。我国东北地区的松辽盆地发育完整的白垩纪陆相地层,可能为陆相的上、下白垩统地层界线的研究提供连续的地质记录。本文基于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辽盆地南部松科3井全取心资料,通过对岩石类型、岩性序列和沉积相研究,于井深1191.6 m处的泉头组二段上部滨浅湖相沉积序列中发现灰色、灰绿色流纹质岩屑晶屑沉凝灰岩。通过同沉积期岩浆锆石U-Pb测年获得年龄(96.8±2.9)Ma,时代属于塞诺曼中期。结合前人资料得到研究区登娄库组—泉头组沉积速率为90.54~110 m/Ma,由此确定出上、下白垩统界线位于松科3井泉一段中部(井段1526.6~1598.6 m)。本文在考虑测年结果误差的情况下,另外计算出松科3井上、下白垩统界线介于泉二段中部至登四段上部(井段1279.6~1917.6 m)。其他学者基于松辽盆地北部松科1井和松科2井年代学研究结果,推测该界线应位于登娄库组内部。松科3井连续取心结果揭示的登娄库组和泉头组为连续发育的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序列。地震反射层位对比结果显示,在整个松辽盆地内普遍发育登娄库组—泉头组的地层和连续沉积记录,因此在松辽盆地其他地区的登娄库组—泉头组地层中也应存在上、下白垩统界线的连续沉积的地质记录。本文为在松辽盆地及邻区探寻上、下白垩统陆相地层界线的全球“金钉子”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松科3井 上、下白垩统地层界线 陆相地层界线潜在金钉子 白垩系登娄库组—泉头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国际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划分参考方案的简介及评述 被引量:14
4
作者 陆松年 李怀坤 +1 位作者 王惠初 陈志宏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9-173,共5页
国际地层委员会最近公布了 2 0 0 4年全球地质年代表 ,并专门讨论了 2 0 0 4~ 2 0 0 8年前寒武纪划分参考方案。参考方案指出“应该根据唯一客观的物理标准——现存的岩石记录 ,对前寒武纪地质年表重新进行界定。前寒武纪的地层界线应... 国际地层委员会最近公布了 2 0 0 4年全球地质年代表 ,并专门讨论了 2 0 0 4~ 2 0 0 8年前寒武纪划分参考方案。参考方案指出“应该根据唯一客观的物理标准——现存的岩石记录 ,对前寒武纪地质年表重新进行界定。前寒武纪的地层界线应标定于地层记录中的关键事件或转变点上 ,以突出反映地球系统演化的巨变。文中建议采用类似显生宙地层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金钉子”法来确定前寒武纪界线。由于该文将对前寒武纪划分和整个前寒武纪研究工作带来重大影响 ,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参考方案》中有关前寒武纪划分原则和具体划分方案的新思路 ,对《参考方案》中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并对我国前寒武纪年代表制定中有关重点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地层委员会 前寒武纪 参考方案 简介 地球系统演化 地质年代表 2004年 2008年 物理标准 地质年表 地层记录 地层界线 研究过程 划分方案 划分原则 转变点 钉子 显生宙 工作带 新思路 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