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天津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文雯 刘克明 +5 位作者 王娜 孟一耕 郝郁 王刚 王麒麟 谷德贤 《河北渔业》 2019年第9期43-50,共8页
为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与海洋渔业资源,了解陆源入海排污口对海域的有机物污染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输入状况以及对近岸海洋生态损害的状况与程度,掌握天津市近岸海域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放入海的污水量、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以及各种污... 为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与海洋渔业资源,了解陆源入海排污口对海域的有机物污染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输入状况以及对近岸海洋生态损害的状况与程度,掌握天津市近岸海域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放入海的污水量、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以及各种污染物的浓度状况,2016年对天津12个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单因子评价法确定排污口主要污染物;并通过超标率、污染程度、污水生物毒性对排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天津市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粪大肠菌群。各排污口年超标率为7.29%~17.86%,年平均污染程度指数为5~7分,排污口等级为黄色到橙色,生物毒性均为低毒性风险。其中大沽排污河入海口、泰达市政排污口Ⅰ、泰达市政排污口Ⅱ、海河入海口四个排污口污染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陆源入海排污口 排污状况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2
作者 袁梁英 张乐蒙 陈凯 《渔业研究》 2025年第3期317-326,共10页
目的】海洋沉积物是多环芳烃的主要环境归宿之一,但目前对陆源入海排污口海域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于2018年—2020年采集了6个福建近岸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27个沉积物样品,旨在了解其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水平及主要... 目的】海洋沉积物是多环芳烃的主要环境归宿之一,但目前对陆源入海排污口海域多环芳烃(PAHs)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于2018年—2020年采集了6个福建近岸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27个沉积物样品,旨在了解其沉积物中PAHs的污染水平及主要来源。【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沉积物中的PAHs含量和组成进行研究,分析该海域沉积物中PAHs的分布特征、来源,并对PAHs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该海域PAHs的含量范围为70.5~508.9 ng/g,平均值为195.9 ng/g,各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PAHs含量总体较低,但差别较大;主要受排污口位置影响,与排污类型无显著相关性。陆源入海排污口可能是福建近岸PAHs的重要输入来源。生活污水、火力发电和石油加工排污口的沉积物中各环数PAHs占比接近,纺织印染、电镀和漂染排污口沉积物中PAHs各环数占比差异较大。通过不同环数PAHs的相对丰度和异构体比值分析显示,不同类型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PAHs的来源不尽相同,主要来源是燃烧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海域PAHs对生物体极少产生负面生态效应,潜在生态风险很小。【结论】福建近岸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PAHs含量差别很大,但与排污类型无显著相关性,主要来源是燃烧源,其潜在生态风险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入海排污口 沉积物 多环芳烃(PAHs) 分布 来源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