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海生态廊道节点引鸟效果及其生境功能提升策略——以建成5年后的鹦鹉洲湿地为例
1
作者 吴威 陈阳 陈雪初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3,共11页
鹦鹉洲湿地是杭州湾北岸陆海生态廊道上兼顾人类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生态节点,自建成以来已逾5年,湿地内鸟类多样性显著提高,吸引大量游客进行亲自然游憩活动。本研究采用样线法调查湿地内的鸟类资源和植物生境,结合湿地内各生... 鹦鹉洲湿地是杭州湾北岸陆海生态廊道上兼顾人类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生态节点,自建成以来已逾5年,湿地内鸟类多样性显著提高,吸引大量游客进行亲自然游憩活动。本研究采用样线法调查湿地内的鸟类资源和植物生境,结合湿地内各生境的鸟类分布情况分析鸟类对植物生境的偏好,并通过分析湿地内游客可达面积与鸟类惊飞范围之间的关系,探讨人为干扰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2023年各季节共4次观测结果表明:观测到的鸟类共33种720只,归属于9目22科,其中雀形目种类居多,非雀形目中水鸟占比较高;各季节湿地内鸟类种数由多到少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各植物生境的鸟类多样性指数不同,表明其引鸟效果存在差异;将湿地内游客可达面积与鸟类惊飞范围进行叠加分析发现,分区控制游客可达范围,可降低人为活动对鸟类栖息活动干扰的概率和程度。最后总结湿地的引鸟效果,对兼顾人类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陆海生态节点设计提出以下策略建议:基于场地的本底资源调查、基于“鸟类选择”的植物设计、核心引鸟区的分期管控策略以及低人为干扰的道路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生态节点 引鸟效果 湿地可达性 鸟类惊飞范围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