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平陆运河为牵引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水运体系和联运模式研究
1
作者 刘宁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共15页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承载着国家战略使命,是优化西部大开发格局的关键举措。发挥平陆运河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牵引作用,对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效能具有重要意义。要把握时代性、系统性、致用性,持之以恒高标准、高质...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承载着国家战略使命,是优化西部大开发格局的关键举措。发挥平陆运河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牵引作用,对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效能具有重要意义。要把握时代性、系统性、致用性,持之以恒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平陆运河建设;进一步挖掘平陆运河战略价值,完善以平陆运河为牵引的西南水运体系,前瞻谋划运河扩能升级改造;依托智慧化技术优化物流运输,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运输组织及调度机制,推动国内国际物流运输体系建设及规则对接,带动沿线地区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陆运河 西部陆海新通道 水运体系 物流运输 调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机理、挑战及路径
2
作者 何洪霞 张岚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5年第1期75-82,共8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西部地区扩大开放的重要抓手。“中文+”在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一方面,二者的时空一致性可有效推进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二者的目标互补性可促进...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西部地区扩大开放的重要抓手。“中文+”在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价值。一方面,二者的时空一致性可有效推进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二者的目标互补性可促进要素融合。分析发现“中文+”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宏观规划与多元主体协调、复合人才培养和“中文+”资源跨区域整合方面存在诸多挑战。未来可考虑将“中文+”纳入通道规划,积极构建多元主体协调机制;加大“中文+”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升人才适配效度;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有效促进“中文+”区域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 西部陆海新通道 机理 挑战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陆海新通道物流体系建设问题与路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宝刚 邹珊珊 《东北亚经济研究》 2024年第4期66-82,共17页
东北陆海新通道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新通道,对深化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的共同发展与经贸合作具有重要作用。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基本目标,从系统观念视角构建了“枢纽+通道+网络”全方位的东北陆海新通道物流体系。为有效提升... 东北陆海新通道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新通道,对深化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的共同发展与经贸合作具有重要作用。以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基本目标,从系统观念视角构建了“枢纽+通道+网络”全方位的东北陆海新通道物流体系。为有效提升通道区域的经贸合作水平,提出了通道育物流、物流促贸易、贸易带产业、产业拉经济的通道物流体系发展模式。基于物流系统的六项流动要素阐释了新通道的发展现状,针对面临的“软硬”联通堵点尚存、建设资金保障不足、合作思想亟待拓展、统筹规划尚不全面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实现路径。东北陆海新通道物流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与全面振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陆海新通道 物流体系 “一带一路” 通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失效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网络脆弱性分析
4
作者 冯芬玲 董开云 +1 位作者 张泽 方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9,共15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涉及多个港口和货运站点,且通道内节点与线路易受各类风险事件影响,并伴随其导致的货流在节点间转移从而引发网络的级联失效,使通道呈现一定的脆弱性。因此,本文基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内存在的不同运输方式构建相应的子网络... 西部陆海新通道涉及多个港口和货运站点,且通道内节点与线路易受各类风险事件影响,并伴随其导致的货流在节点间转移从而引发网络的级联失效,使通道呈现一定的脆弱性。因此,本文基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内存在的不同运输方式构建相应的子网络,复合叠加地理距离较近的节点,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复合运输网络;其次,基于改进的相关性赋权法—优劣解距离法(CRITIC-TOPSIS)识别网络关键致脆节点,建立更符合真实复杂系统特性的非线性负载—容量的级联失效模型,设定网络连通度与网络过载效率指标测算网络脆弱性变化幅度;最后,对网络进行脆弱性仿真模拟,比较分析不同参数与策略设定对网络脆弱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西部陆海新通道复合运输网络能够有效体现各子网络之间的互补作用,相比于各运输子网络,在受到攻击后,网络的脆弱性水平显著降低;基于节点致脆度的蓄意攻击策略比其他节点攻击策略能使网络以更快的速度崩溃,失效节点数为10时,复合运输网络的脆弱性指标已下降99%,网络达到近乎崩溃的速度最快;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容量系数可以有效降低西部陆海新通道复合运输网络的脆弱性水平,当容量冗余系数α≥4和β≥1.4,过载容量系数γ≥0.3时,网络对不同攻击策略的扰动抵抗能力较强,网络脆弱性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脆弱性分析 复杂网络 西部陆海新通道 级联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枢纽城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 被引量:2
5
作者 黄伟新 何秋蓉 李源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0,共10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枢纽城市实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对助推我国加快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5—2021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9个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物... 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枢纽城市实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对助推我国加快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5—2021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9个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其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法分析通道沿线枢纽城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结果表明:①通道沿线枢纽城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发展水平不高,且空间发展不均衡。②枢纽城市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异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该差异主要源自地区内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陆海新通道 枢纽城市 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业碳排放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猛 谈晓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0-107,共8页
物流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基于人均碳排放、碳排放强度和单位货物周转量碳排放3个方面的泰尔指数,探究2015—2020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区域物流业碳排放的差异特征;运用LMDI方法和脱钩努力模型揭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和脱钩效应。结果表... 物流业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基于人均碳排放、碳排放强度和单位货物周转量碳排放3个方面的泰尔指数,探究2015—2020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区域物流业碳排放的差异特征;运用LMDI方法和脱钩努力模型揭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和脱钩效应。结果表明:通道地区物流业碳排放量呈现出北部低于中部和南部的地带性不均衡分布态势,表现出组间趋同且组内趋异的区域差异特征。人均碳排放、碳排放强度的差异指数表明差距在缩小,单位货物周转量碳排放的差异指数表明差距在增大;经济快速增长是促进碳排放增长的主因,能源强度的提升是抑制碳排放增长的主因;通道总体呈现弱脱钩效应,且经历了弱脱钩-负脱钩-强脱钩的“V”型演变过程,能源强度的脱钩效应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碳排放 西部陆海新通道 泰尔指数 LMDI分解 脱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商贸物流竞争力及其障碍因子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贾县民 李绍南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6,共9页
区域商贸物流竞争力的发展为商品高效流通提供了重要保障,从基础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2个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标准差椭圆以及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2011—2021年的商贸物流竞争力时空... 区域商贸物流竞争力的发展为商品高效流通提供了重要保障,从基础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2个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标准差椭圆以及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份2011—2021年的商贸物流竞争力时空演化规律及其障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1—2021年间通道内商贸物流竞争力不断提升,四川、陕西、重庆三省(市)竞争力常年位列前三,且具有较强的“韧性”,新疆、青海、西藏则相对较弱;通道竞争力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H-H”、“L-L”的集聚特征;标准差椭圆呈“西北—东南”的分布态势,且发展重心不断南移,空间集聚性明显、向心力不断增强;数字化水平、创新能力不足是抑制通道内商贸物流竞争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物流 西部陆海新通道 竞争力 时空演化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视域下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产业协同发展与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丽娟 《经济研究参考》 2024年第1期32-45,共14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条地处我国西部腹地,连接“一带一路”,服务全球发展的新战略通道。它以贯通南北的要道形式将“一带”和“一路”在我国西部连接起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在产业,思路在协同。本文分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产业基础...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条地处我国西部腹地,连接“一带一路”,服务全球发展的新战略通道。它以贯通南北的要道形式将“一带”和“一路”在我国西部连接起来。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基础在产业,思路在协同。本文分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产业基础条件与产业结构情况,选择区位熵作为衡量指标,研究行业门类的行业专业化特征,梳理推进产业协同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基于新通道产业发展条件加快推进产业协同,为进一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提供坚实支撑,服务新通道建设发展和产业布局优化的思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陆海新通道 “一带一路” 产业协同 产业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港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强 《珠江水运》 2024年第10期43-45,共3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协调推进国际合作,推动形成... 西部陆海新通道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腹地,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协调推进国际合作,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文章针对湛江港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进行分析,期望为相关领域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港 西部陆海新通道 地理位置 物流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研究进程、热点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解析
10
作者 黄伟新 黄诗童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2-95,共14页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促进通道沿线地区开发开放具有重要作用。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收录的2018年1月—2024年6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全面梳理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研究进程与各时期的研究重点。研究结... 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促进通道沿线地区开发开放具有重要作用。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收录的2018年1月—2024年6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全面梳理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研究进程与各时期的研究重点。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热点主题涉及通道战略地位、运输通道建设、产业融合与区域经济发展、双向开放合作等方面,经过系统梳理,将西部陆海新通道研究分为起步、发展和深化3个阶段,现阶段研究内容聚焦于通道物流系统建设、通道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通道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主题,研究方法由定性研究为主逐步转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提出西部陆海新通道进一步研究的新视角,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研究提供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陆海新通道 文献计量 CITESPACE 知识图谱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联合定价及政府补贴策略研究
11
作者 杨立娟 《供应链管理》 2024年第5期75-82,共8页
作为联结“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通道,陆海新通道给西部内陆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政府补贴可以降低承运商运价和成本,以提高陆海新通道吸引力。文章基于价格补贴和成本补贴两种机制,通过补贴托运人和承运商的形式,... 作为联结“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通道,陆海新通道给西部内陆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机遇。政府补贴可以降低承运商运价和成本,以提高陆海新通道吸引力。文章基于价格补贴和成本补贴两种机制,通过补贴托运人和承运商的形式,建立消费者福利函数和收益函数,求出不同补贴策略下的最优联合运价。成本补贴机制下,承运商运价逐渐降低,可降低托运人成本,说明成本补贴机制更有效。而对托运人进行价格补贴可以大幅提高承运商收益,说明托运人价格补贴机制更有效。随着托运人价格敏感系数的增长,消费者福利获益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新通道 补贴 联合定价 托运人 承运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优化研究
12
作者 刘义真 刘梦骥 +2 位作者 喻婷 于雪峤 王丹竹 《铁道货运》 2024年第7期31-37,43,共8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是欧洲、中亚、中国、南亚、东南亚之间不可替代的重要陆上通道,在亚欧大陆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了进一步强化铁路快运班列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骨干作用的发挥,通过...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是欧洲、中亚、中国、南亚、东南亚之间不可替代的重要陆上通道,在亚欧大陆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为了进一步强化铁路快运班列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骨干作用的发挥,通过总结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明确铁路快运班列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从班列产品支撑国家战略以及服务客户的角度,客户满意度、公转铁比例等指标对班列高质量发展影响较大;从产品经营的角度,平均编成辆数、重箱率及运输收入等指标较为重要。应充分发挥评价指标体系的引领作用,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西部陆海新通道 评价体系 二元语义评价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铁海联运服务链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
13
作者 杨立娟 《供应链管理》 2024年第4期88-96,共9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已形成铁海联运等多种运输组织方式。而由港口、铁路等组成的铁海联运服务质量的高低,将影响陆海新通道物流发展质量和效率。文章通过构建陆海新通道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连接“一带”和“一路”的陆海联动通道,已形成铁海联运等多种运输组织方式。而由港口、铁路等组成的铁海联运服务质量的高低,将影响陆海新通道物流发展质量和效率。文章通过构建陆海新通道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物流服务质量进行评价:①陆海新通道物流服务涉及多个环节,需及时的信息共享和沟通;②物流技术的可靠性直接影响陆海新通道的服务质量;③陆海新通道需要多渠道的业务受理来提高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陆海新通道 铁海联运 物流服务质量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支持青海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实践
14
作者 张小芳 《青海金融》 2024年第8期43-47,共5页
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推动青海等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资金融通和结算服务是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支撑,从金融支持青海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现状出发,... 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是推动青海等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机遇。资金融通和结算服务是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支撑,从金融支持青海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难点与堵点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 西部陆海新通道 投融资 结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新能源汽车铁海联运发展现状及展望
15
作者 曾俊备 段聪 《中国海事》 2024年第10期23-24,共2页
通过介绍海事部门在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新能源汽车出海的现状和工作成效,分析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提出加快制度创新、加强统筹谋划、强化应急处置、推进多维监管互助等工作建议。
关键词 西部陆海新通道 新能源汽车 铁海联运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区域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6
作者 重庆三峡银行、西南大学、重庆市西部金融研究院联合课题组 刘江桥 《当代金融研究》 2024年第12期86-98,共13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格局、扩大国内国际双循环层面具备国家战略意义。通过着力改善通道沿线各地区法律法规、金融政策、经济环境和技术水平等条件,通道跨区域金融合作取得显著成效,有效促进通道整体建设。但调研发现...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格局、扩大国内国际双循环层面具备国家战略意义。通过着力改善通道沿线各地区法律法规、金融政策、经济环境和技术水平等条件,通道跨区域金融合作取得显著成效,有效促进通道整体建设。但调研发现,当前跨区跨国金融合作仍存在跨区跨境金融合作法治建设不完备、金融机构跨区域合作不深入、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金融合作风险防控能力有待增强、跨区域金融数智化建设有待强化、金融服务体系有待深化以及金融产品创新性有待升级等问题。对此,宜依托合理、明确的顶层规划设计,从优化跨区跨境法治建设、完善通道沿线金融组织体系、完备通道配套政策体系、增强金融数智化建设、拓展金融产品及服务体系等方面打通跨区域金融合作堵点,为金融支持通道沿线经济合作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陆海新通道 跨区域金融合作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跨境金融监管 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新通道”建设下东盟国家制度环境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效率——基于超效率窗口DEA和空间面板模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呙小明 黄森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85,共12页
“陆海新通道”建设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将大力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而东盟各国现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效率将直接影响中国未来能与之联通的绩效。基于东盟各国2008—2017年面板数据,运用SE-Window-DEA模型定... “陆海新通道”建设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将大力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而东盟各国现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效率将直接影响中国未来能与之联通的绩效。基于东盟各国2008—2017年面板数据,运用SE-Window-DEA模型定量测度东盟各国交通、通信和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效率的高低并进行区域、国别比较,进而运用空间面板模型考察各国多维度制度环境(包括政治稳定度、经济自由度、政府清廉度和法治公平度四个维度)差异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东盟十国整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达到有效水平,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老挝、文莱、柬埔寨、缅甸、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整体而言,5个陆地国家的平均水平略优于5个海洋国家。各国制度环境会显著影响东盟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效率,但影响的方向和力度不一,政治稳定和经济自由对东盟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效率有积极影响,而政府清廉和法治公平却没能发挥出同样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新通道 东盟 基础设施 互联互通效率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经济影响及其区域协作机制 被引量:37
18
作者 丛晓男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5-78,共14页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新时期我国推进全面开放的重大战略工程,其大规模利用将对我国西部地区和所跨接的经济体产生重要经济影响。通过构建全球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发现,西部陆海新通道有利于深化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新时期我国推进全面开放的重大战略工程,其大规模利用将对我国西部地区和所跨接的经济体产生重要经济影响。通过构建全球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发现,西部陆海新通道有利于深化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对东南亚等地区的正面经济刺激较大,对拉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作用。陆海新通道建设在国内和国际上均涉及多方利益主体,需要建立相应的区域协作机制。在国内层面,要打造西部地区抱团出海模式,有效平衡区域利益关系;在国际层面,要将通道建设纳入"一带一路"框架之下,深化我国与东南亚等主要受益地区的合作,加强我国西部地区同通道沿线国家的次区域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新通道 南向通道 西部 贸易 区域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空间经济效应:促进中国东西部协调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培源 孙明松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6-107,共12页
中国西南内陆直通印度洋的西南陆海新通道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合拢、西南地区“向海开放”的重大工程。构建三国四地区的新经济地理学自由资本模型,在传统东部出海贸易通道、新通道开辟、新通道高水平联通3种情景以及辅之于向西转移的... 中国西南内陆直通印度洋的西南陆海新通道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合拢、西南地区“向海开放”的重大工程。构建三国四地区的新经济地理学自由资本模型,在传统东部出海贸易通道、新通道开辟、新通道高水平联通3种情景以及辅之于向西转移的产业补贴政策和促进西部与东部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两种情形下,模拟分析西南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空间经济效应,结果发现:(1)传统东部出海贸易通道下,中国深化开放政策有利于工业生产向拥有大市场的东部地区转移,但这将进一步扩大东西部差距;(2)西南陆海新通道开辟后,中国西部内陆直接从印度洋出海,贸易成本下降、贸易和市场规模扩大,本地市场效应促进工业生产向西部地区集聚,将缩小东西部差距;(3)新通道高水平联通下,四地区间产业资本布局竞争更激烈,中国西部地区与印度洋周边地区的通道效应最直接,可以很大程度上扭转其区位劣势;(4)与辅之于向西转移的产业补贴政策相比,促进西部与东部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具有内生的产业转移效应,或可助力破解“胡焕庸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陆海新通道 经济地理重塑 东西部发展差距 新经济地理学 自由资本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物流枢纽建设的竞合博弈策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波 陈园园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8,共8页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枢纽建设不断取得成效。针对成渝在物流枢纽运营中的竞合问题,构建了成渝静动态竞合博弈模型,比较分析成渝选择(竞争,竞争),(竞争,合作),(合作,竞争),(合作,合作)4种不同竞合策略组对其收益的影响,进而研究双方... 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枢纽建设不断取得成效。针对成渝在物流枢纽运营中的竞合问题,构建了成渝静动态竞合博弈模型,比较分析成渝选择(竞争,竞争),(竞争,合作),(合作,竞争),(合作,合作)4种不同竞合策略组对其收益的影响,进而研究双方竞合策略选择及演化趋势。以成渝班列运输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渝物流枢纽竞合演化博弈存在(竞争,竞争)策略组的劣势均衡解和(合作,合作)策略组的最优均衡解,从收益风险视角来看,长期策略选择合作是成渝收益最优均衡策略。因此,促进成渝由非合作策略转变为合作策略,避免双方在物流枢纽运营上出现“囚徒困境”问题,对于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海新通道 物流枢纽 竞合博弈 演化趋势 合作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